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两宋时期的土官朝贡文化



宋朝的少数民族政策,概括而言,就是土官制度,但是由于南北形势不同,两宋疆域变化很大,民族政策的南北差异很大。
北宋时期疆域内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河东、陕西、四川、荆湖、广西等北部和西部各路。北宋时期由于宋朝国家安全的形势是北重而南轻,夹在辽朝与宋朝、西夏与宋朝之间的少数民族成为宋朝稳定边防、对抗辽、夏的重要力量,同时这些民族也会成为宋朝与辽朝及西夏争夺的对象。因而,宋朝对北方的少数民族实行的蕃官制度既继承了唐代羁縻州制种设置土官的做法,也有设置蕃兵等较羁縻州制不同的强化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
南宋失去了河东和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少数民族问题主要是四川、荆湖和广西等路。宋朝对南方诸族主要实行羁縻州制,由于国防的需要,在一些地区也实行了土丁制度。
唐代实行的羁縻州,中央只以册封的形式表明臣服关系,而不干涉其内部的事务。宋朝的蕃官制则制定了迁转、俸禄等管理办法,较羁縻州制更为紧密。
当时,一定级别的蕃官可以获得朝廷发给的俸禄。宋真宗以前已有给蕃官办法俸禄的情况,但多是因人异制,宋真宗后期逐步形成了按品级给予俸禄的做法。
宋朝还规定了蕃官的继承之法。蕃官实际上是接受宋朝封号的民族首领,首领的地位是世袭的,因而蕃官的职位也是可以世袭的。对于为宋朝作战阵亡的蕃官,其子孙也允许继承同等的官职。对于一些紧要地区的蕃官,也允许同等继承。这些规定使得蕃官首领为赢得其子孙世袭,而勇于为宋朝效力。那时的蕃官,多授以军职,就是要将蕃部作为国防力量。
宋朝的蕃官虽然较羁縻州制下的授予少数民族的官职,有了更多的实际内容,不仅仅是虚衔,但是蕃官毕竟是宋朝管理少数民族的手段,仍然不同于汉官。宋朝规定蕃官不论官阶高低,一律在汉官之下,不参与汉官的资序,蕃人一般也不会获授汉官差遣,其职权范围一般只限于本部族之中。宋朝在条件成熟或蕃官统治不力的时候,也会直接派遣流官知州进行统治。
当时羁縻州不遣流官,任命各族首领为土官,并实行世袭,使少数民族首领对所辖地区有了实际控制权,内部事务不受宋朝中央干预,土官可通过接受宋朝册封及朝贡等,表达与宋朝中央的臣属关系。从宋朝的角度来说,就是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始终蛮夷遇之”,“恃文教而略武卫”。
羁縻州首领地位世袭,但接受宋朝中央的册封,发生非正常继位时,宋朝将根据情况加以册封,册封后即也可取得合法地位。以宜州管下南丹州为例,南丹州首领莫洪燕在宋太祖朝先后于974年和976年遣使来朝贡,并请求册封,宋太祖令有关官司刻印赐给。可见莫洪燕得到了合法的刺史身份。990年南丹州刺史莫洪燕死,其弟莫洪皓即位,自称袭任刺史。未得到宋朝中央册封,刺史的身份就是不合法的,所以,虽然莫洪皓袭位后即遣其子莫淮通来贡银碗、铜鼓、铜印、旗、绣真珠红罗襦等物,宋太宗也回赐了彩缎百匹,但是退还了莫洪皓所贡的襦。莫洪皓与宋朝中央的关系出现了不正常的状态,莫洪皓“专其地利,不修常贡”。宋朝支持与莫洪皓有矛盾的弟弟莫洪沅。宋朝接纳受到莫洪皓攻击的莫洪元乘传到京,并任命为邵州团练使,给田十顷。通常情况下,接受了宋朝册封的首领,不论是化内,还是化外,其地位就受到宋朝的维护,宋朝公然支持莫洪元的原因就是莫洪皓不经册封而称刺史,宋朝不予承认。莫洪皓死后,其长子莫淮劲袭父职,不久被其弟莫淮辿所攻。莫淮劲来奔,宋朝在宜州赐给闲田安置。莫淮辿虽然是篡位而立,但因在平定抚水蛮叛乱中有功,仍然获得了宋朝的册封。莫淮辿年老,请求传位给其子莫世渐,宋朝乃任命莫世渐为检校散骑常侍,权发遣州事,接着宋朝封莫淮辿为怀远大将军,令致仕,又正式封莫世渐为刺史、检校工部尚书,赐给袍带,钱十万,绢百匹,又补其亲党数十人为检校官。莫世渐死,宋朝又命其子莫公帐袭位。南丹州与中央的关系又恢复到了莫洪燕时期的正常关系。
莫淮辿的另一子莫世忍也获得了宋朝的册封,授给刺史。莫世忍岁贡银百两。宋神宗朝又因功先后获授检校礼部尚书、检校户部尚书。莫世忍朝贡中曾用自署的“西南诸道武盛军德政官家明天国主”印,宋朝廷以南丹州印赐之,令其毁掉旧印。使用宋朝封给的身份是标示君臣关系的需要。莫世忍死后,其子莫公佞袭职。之后又封莫公晟为刺史。南宋高宗朝又以莫延沈袭莫公晟之职,授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使持节南丹州诸军事、南丹州刺史兼御史大夫、知南丹州公事、武骑尉,后再进补团练、防御二使。三十一年,延沈恣行惨酷,为诸蛮所逐,归死省地,众推延廪袭职。此后南丹州首领袭位都接受宋朝册封。
南方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制也与南丹州一样,通过册封关系确立与中朝中央的君臣关系。999年,邛部川蛮朝贡并请求册封,宋朝给以册封赐印,印以“大渡河南山前、后都鬼主”为文。1003年,邛部州都蛮王诺驱死,其子阿遒继位。1044年,邛部州首领牟黑朝贡,仍然用获得宋朝认可的“山前、山后百蛮都鬼主”之名。
除了世袭的刺史职位由宋朝册命外,朝贡时宋朝还会给予羁縻州首领以检校官、散阶、武职等其它加官。其它羁縻州也是如此。如1031年黎州蛮首领黎在朝贡,宋朝封其为保义将军,又任命其部族首领三十余人为郎将、司戈、司候。 
宋朝不对羁縻州征收赋税,也不轻易将羁縻州改为正州。羁縻州只有变成正州才征收赋税。
因社会、经济等发展的巨大差异,宋朝尚不能有效实现对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设置羁縻州就是最能实现臣属关系又能降低统治成本的方法。
南宋对北江地区仍然实行羁縻州制, 1134年辰州报告:保靖、南渭、永顺三州彭儒武等要求奉表入贡,当时宋高宗政权尚未完全安定,以道路未通为由,令荆湖北帅司加以安抚,首领不必赴行在朝贡,只令派人持表及方物赴行在。宋孝宗朝,曾任知辰州的章才邵上奏说:与辰州接壤的保靖、南渭、永顺三州每年都进贡溪布,以获得回赐为利,对宋朝很恭顺。
宋朝控制羁縻州的措施,首先是通过朝贡和回赐的贸易,以政治和经济利益笼络羁縻州各族。除了朝贡和回赐的利益,宋朝笼络诸蕃的手段就是贸易。
咸平中,施蛮尝入寇,宋真宗诏令以盐与其交换粮食,诸“蛮大悦,自是不为边患”。用互市平息了侵扰。此后施蛮发生饥荒时,常用金银与宋朝交换粮食。宋朝的互市贸易使这些“刚夷恶獠”向宋朝臣服纳贡。
宋朝也采取过一些其它的措施来控制羁縻州各族。如,宋朝初期为了防止少数民族反叛,也有令少数民族纳质的情况。宋真宗认为这些作为人质的少数民族有的终身羁留在京城,十分可怜,于是下令放回。所以宋朝管理羁縻州少数民族的办法不再是以纳质侍卫为手段,而通过朝贡、回赐和册封等给予经济利益和政治名分,以招徕羁縻州的归顺。
宋朝对于不听号令的羁縻州刺史会利用朝贡之机扣留于内地。如,宋太宗朝对据山险,持两端的溪州刺史、五溪团练使彭允足,入京朝贡之时,被封为濮州牢城都都指挥使,溪州义军都指挥使彭允贤被封为卫州牢城指挥使,珍州录事参军田思晓被封为博州牢城都指挥使,安置在内地。后来溪州彭仕汉也在朝贡时备宋朝任命为殿直,留在西京,不久自己遁归溪州。
朝贡对于宋朝而言是确立君臣关系的活动,而对羁縻州少数民族而言是获得经济利益的手段。《宋史·礼二十二》称西南诸蕃、宜州、黎州、邛部川蛮及溪峒之属等羁縻州地区少数民族朝贡见、辞仪与西夏、高丽等相同。
西南蕃对宋朝的朝贡十分积极,仅《宋朝事实》所载就有干德四年、五年、六年、开寳二年、八年、太平兴国三年、五年、雍熙二年、八年、九年、淳化元年、三年、至道元年、咸平元年、二年、五年、景德元年、大中祥符二年、六年、八年、九年、天禧四年、天圣四年、康定元年、熙宁三年、六年、十年等年来朝贡。
宋朝通过朝贡确立与西南蕃的君臣关系,如宋朝《赐西南蕃程以途等进奉敕书》写道:“敕程以途。省所附进马二匹、毡二领事具悉。汝世守封疆,心驰象魏,历涉远道,来贡风宜。载认忠勤,良多叹尚。今回赐汝红中锦夹旋襕腰带、衣着,至可领也。故兹示谕,想宜知悉。冬寒,汝比好否。遣书,指不多及。”(苏颂《苏魏公文集》)采用了“赐……敕书”的君臣关系的文书格式,文中的朝贡、回赐、“汝世守封疆,心驰象魏”等的用语都表示了君臣关系。西南龙蕃朝贡,宋朝颁《赐西南蕃龙以利等进奉敕书》,称龙以利进贡马二匹、朱砂二十两、毡二领,宋朝给予回赐红中锦夹旋襕一领、八两浑金镀银腰带一条、衣着一十五匹。西南龙、、石、张、方五姓蕃(加上程蕃和韦蕃,共号“西南七蕃”,分布于本汉牂牁郡之地)所贡物品大致相同。如,1067年西南石蕃贡朱砂、毡、马。1068年西南方蕃所贡也是朱砂、毡、马,西南张蕃贡物也相同。
西南羁縻州各族所贡土产与上述西南蕃相似,主要是动物、土布、毡、朱砂等。风琶蛮998年朝贡马及毯,1006年朝贡犀、象、封牛、青羊及马。宋朝给予冠带、锦袍等回赐。
山后两林蛮在宋太祖和宋太宗朝多次朝贡,贡物为名马、犀牛,宋朝除了颁给敕书外,还回赐锦衣、涂金带、锦袍、银带等。
卭部州蛮躲次朝贡,所贡多是马匹。南丹州所贡有银器、马匹。980年,南丹州刺史莫洪燕贡银百两,此后岁输白银百两。继莫洪燕而立的莫洪皓多次遣使,990年所贡有贡银碗二十、铜鼓三面、铜印一钮、旗一帖、绣真珠红罗襦一。
宋太宗曾令黎州在大渡河造船,接送前来朝贡的西南夷各朝贡者。雍熙二年八月入贡九月南宁州龙汉璇贡名马、丹砂、蒟酱。卭部川蛮所贡有良马、犀角、象齿、羱羊、封牛、文犀。雅州蛮所贡有名马、封牛、虎、豹皮。荆湖路各羁縻州进贡之物有溪布、花布铜鼓、虎皮、丹砂、石英、马、锦、犀角、珠、水银、银装剑槊等。1044年,邛部州山前、山后百蛮贡物有马二百一十、牦牛一、大角羊四、犀株一、莎罗毯一。
宋朝对羁縻州朝贡制定了年限规定,各地区不一致。黎州辖下各羁縻州从宋仁宗明道以后基本上实行五年一贡的制度。明道元年(1032),黎在曾经请求三岁一贡,宋仁宗以道路遐远之由,只许其五年一贡,此后黎州辖下各羁縻州都实行五年一贡。1033年邛部蛮请求每岁一次入贡,宋仁宗下诏重申“明道令”,即五年一次朝贡之令。后百蛮都王忙海派遣将军卑盖等来贡方物,并请求三年一贡,也没有得到允许。荆湖路羁縻州朝贡频繁,至有每年朝贡的现象。1026年,规定荆湖路羁縻州进贡每二年一次朝贡,贡物只在沿边正州如辰州、施州交纳,正州按价钱回赐,羁縻州朝贡首领可以进京,并允许任便买卖。
庞大的使团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回赐,如宋朝说西南蕃入贡的目的“所冀者恩赏而已”。所以土官们朝贡积极性很高,而且往往派出的朝贡使团人数众多,宋朝不得不对朝贡规模进行限制。
999年,邛部川蛮贡文犀、名马,宋朝回赐衣带、器币。邛部州都蛮朝贡使团人数往往达两三百人。如1002年,邛部州都蛮王诺驱派遣王子离归等二百余人入贡,1044年,邛部州山前、山后百蛮都鬼主牟黑派遣将军阿济等三百三十九人朝贡。1073年,龙蕃、罗蕃、方蕃、石蕃共派遣了八百九十人朝贡,特别是龙蕃一部贡使就达四百人。其后每年都来朝贡。宋朝不甚其扰,规定五姓蕃五岁听一贡,并规定了使团的人数。
西南程蕃的朝贡也遵照五姓蕃的办法。1082年张蕃请求增添贡奉使团人数至三百,宋神宗诏令依照“故事”,以七十人为额。可见最初规定的每蕃人数为七十人。
此后宋朝对西南七蕃的朝贡虽然强调年限和人数的规定,但诸蕃都不严格遵守。1087年西南石蕃石以定等朝贡,表中自称“西平州武圣军”。礼部认为这一年没有到五年一贡的限期,但宋哲宗特许其入贡。
龙蕃在七蕃中最大,贡奉尤其频频,宋哲宗朝蕃曾在七年中三次朝贡,也没有遵守五年一贡的期限。即使七蕃中最大的龙蕃,在宋朝眼中也是贫陋不堪,使者只穿一块布袍,朝见时都无像样的衣服,以至于向伶人借衣服入见。交址、于阗等入贡,宋朝皇帝都在前殿接见,只是西南诸蕃在后殿接见,心里很是瞧不起这些穿着简陋的蕃族。
彭氏及其誓下州有朝贡的义务,在朝贡中宋朝常常赐封其它的官职。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溪州誓下懿州刺史、五溪都团练使田汉琼派其子弟、女夫、大将、五溪统军都指挥使田汉度等十二人赴开封朝贡。宋太宗给他们都赐以检校官。
至道二年(996)溪州誓下富州刺史向通汉在南郊大礼时朝贡,宋太宗下诏封向通汉为检校司徒,进封河内郡侯。特别是宋真宗咸平以后,溪州誓下二十州有了稳定的朝贡活动,《宋史》称“自咸平以来,始听二十州纳贡,岁有常赐,蛮人以为利,有罪则绝之”。知忠顺州彭师宝就曾以罪绝其奉贡,经过多次请求才允许其朝贡如故。
1018年富州刺史向通汉又率所部来朝贡,贡物有名马、丹砂、银装剑槊、兜鍪、彩牌等物。宋朝给予的回赐有袭衣、金带、鞍勒马,并赏其子向光泽以下器币,特许向通汉五日一朝,特授向通汉检校太傅、本州防御使,署其子光泽等三班职名。向通汉两次上表欲留京师,宋朝不以允准。向通汉朝辞时又获赐袭衣、金带。
1019年向通汉去世,宋朝任命其子向光宪知州事。1026年归顺等州蛮田思钦等以方物朝贡,使团人数多达三百一人。
为限制朝贡规模,宋仁宗下诏规定:安、远、天赐、保顺、南、顺等州蛮贡京师,道里辽远而离寒暑之苦,听以贡物留施州,宋朝的回赐也在施州颁给,愿入贡者十人听三二人至阙下,首领听三年一至。对朝贡规模、时间等都进行了限制。
从以上分析,我们大抵可以了解些宋朝时期的土官朝贡文化特点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