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星期日

第六章第四节 环节动物:蚂蟥


沈阳先生 撰稿

水蛭是动物界中环节动物门中的代表性动物。水蛭俗名蚂蟥、马鳖,属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水蛭含有水蛭素,能延缓和阻碍血液凝固,从而有抗凝血作用。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
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中国南方在1995年前后,开始捕捞自然苗种,首次进行人工饲养,获得成功。北方地区因苗种和技术原因一直未有养殖。

形态特征
蚂蟥身体背腹扁形,前端较窄,全体成叶片状或蠕虫状。体节固定,一般为34节,末7节愈合成吸盘,固体节可见的只有27节,每体节又分为数体环(体内无隔膜)。头部不明显,常具眼点数对。大多无刚毛,真体腔缩小,有环带,雌雄同体,直接发育。
环节动物在进化过程中重要的标志是身体分体节和有了真体腔。蚂蟥身体背腹扁形,前端较窄,全体成叶片状或蠕虫状。体节固定,一般为34节,末7节愈合蚂蟥成吸盘,固体节可见的只有27节,每体节又分为数体环(体内无隔膜)。头部不明显,常具眼点数对。大多无刚毛,真体腔缩小,有环带,雌雄同体,直接发育。
1、体节
从胚胎或幼虫期,后端有了分节现象并形成体节,这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分节是特化的开始,每节内可容纳各项器官,特别是循环、排泄、生殖和神经等;身体的分节是生理上分工的开始。
2.真体腔
这种体腔是裂体腔,在肠壁和体壁上,都有肌肉层和体腔膜,无论在系统发展或个体发育上看,比原体腔出现得迟,所以称次生体腔或真体腔,体腔的形成在进化上有很大的意义。
3. 消化系统的特点
蚂蟥的消化系统十分的完善,由口、口腔、咽、食道、嗉囊、肠、直肠和肛门等部分组成。
1)口腔内有三个颚,背面一个,侧面各一个,颚上有角质纵嵴,嵴上各具一列细齿,如医蛭在吸血时,用前吸盘紧吸宿主的皮肤,然后由颚上齿锯开一个“Y”形的伤口,进行吸血,在吸血的同时,咽腺(又称)唾液腺,分泌一种扩张血管的类组胺化合物,有抗凝血作用,可使宿主的伤口流血不止。
2)口腔下接咽,咽之后接短的食道,末端通入大的嗉囊,嗉囊共有11对,未对最长,因嗉囊容量大,故吸血量可超过其体重6倍,可供胃和肠几个月的消化,以上结构都是对暂时寄生性吸血习性的适应。
蚂蟥中有3/4是吸血的,另外有许多是食肉的,关于吸血蚂蟥的摄食和消化很受人们的注意,吸血的蚂蟥并不经常吸血,但一旦吸血则一次可吸大量血,山蛭一次可吸下相当于其体重510倍的血,医蛭可吸入相当于其体重25倍(有资料为10倍)的血,医蛭吸足一次血之后要100-200天左右才消化完,蚂蟥吸血时,由唾液腺产生抗凝剂(蛭素hirudin)使血液不致凝固,唾液中可能含有麻醉剂,因为当蚂蟥吸血时人不感到痛,而不易察觉,甚至当用碘酒擦伤口时也不痛。
蚂蟥胃肠道的侧面有若干对盲囊,吸饱血之后,这些盲囊充满血,这些血不仅长期不凝固,也不腐败,但是由于水和NaCl被除去而使大大浓缩,如在山蛭吸血后第19天,消化管内的血液重量减少40%以上,吸血蚂蟥的消化管不分泌淀粉酶和脂肪酶,有外肽酶(如二肽酶、羧基肽酶、氨基肽酶),因此消化过程很慢,1953才发现蚂蟥的嗉囊中有一种细菌,正是这种细菌可以慢慢分解血红蛋白[134]

感应特征
蚂蟥的化学感觉器是很发达的,能对水中的化学物质起强、弱、急、缓等不同的反应,并急速离开水体。
蚂蟥的触觉敏感,吸血蚂蟥能根据水波相当准确地确定波动的中心位置并迅速游去,人在插秧时,双脚动得越厉害,游来的蚂蟥越多。所以有一句俗话说“蚂蟥听水响”这是有道理的。
蚂蟥对包括食物在内的种种化学刺激,特别是吸血种类对血液刺激的反应,都局限于头部背唇及口部皮肤上的化学感受器。
蚂蟥的皮肤感受器也很特殊,为了取食、生殖和自身的防御必须不断地通过光、水波、化学物质及物理刺激来接受周围环境的信息,对每种信息又有相应的感觉结构。在身体中部体节有由两极细胞构成的皮肤感受器,这种感受器对微弱的水扰动和光刺激都非常敏感,可以发现和传导这些微弱刺激。所有的皮肤感受器都是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使身体作出相关行为的反应。

结构特点
1)以无吻蛭目的医蛭为例,身体特点是背腹稍扁,体长3061毫米,最大的蚂蟥长可达83毫米,体宽48.5毫米,背面呈黄绿色或黄褐色,具5条黄白纵纹,以中间的一条为最宽,纵纹的两侧的密集的黑褐色细小斑点,纵纹是由断成一小节一小节的棒状纹所组成,腹面暗灰或淡黄褐色,无斑纹,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很发达,前吸盘的中央为口,后吸盘的背侧为肛门。
2)医蛭身体共分27体节103体环,生殖带不显著,在第XXlll节(第2842体节)占15环。眼点5对,雄孔位于31/32环沟,雌孔位于36/37环沟,两孔彼此相隔5环,肾孔17对,体壁像蚯蚓,体腔退化消化、背血窦、腹血窦和侧血窦代表缩小的体腔。
3)医蛭科中体腔进一步被实质组织占据,真正的血管系统已完全消失,血体腔液通过体腔的定型管道循环,血体腔系统主要由一根背血体腔管,一根腹血体腔管、两根侧血体腔管,以及一些粗横连接支和皮下血体腔细支组成,侧血体腔在身体两侧从尾吸盘伸头部,管道比较粗大,多弯曲,特别在体后1/3都具有能收缩的次生肌肉性壁。
4)蚂蟥以皮肤为呼吸器官,进行体表呼吸,除前后端的几个体节外,体中部的第VllXXlll节,每节有一对大肾管,故共有17对肾管。
5)蚂蟥为链状神经系统。环节动物是首先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在水蛭中,神经细胞体部都集中在神经节内,神经元为单极类型,细胞分布在神经节的表面,神经节中央称髓部,为神经纤维丛所构成,这与脊椎动物的脊髓不同,脊髓的神经细胞体在中央灰质内,纤维在外围的白质内。
6)蚂蟥生殖系统为雌雄同体,雄性生殖器官有精巢10对,在第XllXXl节内,各有输精小管通入腹神经索两侧的输精管,输精管由后向前平行延伸至前端膨大的贮精囊,再到细的射精管然后进入阴茎,在射精管的细管汇入膨腔处的壁上有疏松的前列腺,其分泌物可包囊精子。

生活习性
1.蚂蟥的运动方式
蚂蟥是一种半寄生生活的动物,这就要求它的运动方式应该适应于它的生活方式。蚂蟥的运动可以分为游泳、尺蠖式运动和蠕动三种方式。游泳时背腹肌收缩、环肌放松,身体平铺如一片柳叶,波浪式向前运动。后两种运动方式通常为水蚂蟥离开水体时及旱蚂蟥所采用,都是前#后吸盘交替尺蠖式运动和蠕动三种方式。游泳时背腹肌收缩、环肌放松,身体平铺如一片柳叶,波浪式向前运动。后两种运动方式通常为水蚂蟥离开水体时及旱蚂蟥所采用,都是前后吸盘交替使用。
2.蚂蟥的觅食行为
许多种蚂蟥以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有的或多或少是固定生活于一个动物的个体上,接近于体外寄生虫;有的只是一时性的侵袭一下寄主,吸饱血液后掉下来;但也有属于普通的掠食性或腐蚀性的。
觅食行为受到来自体内的内源因素和受发育程度的影响,包括饥饿状态和生殖状态影响。
觅食行为还受环境温度的影响。9℃所有的山蛭停止觅食行为,17℃所有的山蛭都有觅食行为。海南山蛭,腹黑山蛭放在强烈的太阳光下,表现出快宿短和强缩短,腹面卷曲成团,以减少太阳光的损伤作用。晴天不活动,阴雨天却非常活跃,幼蛭和饿蛭避光性较弱,成蛭和饱蛭避光性较强,昼夜活动的节律有两个高峰,早上日出前后和晚间黄昏时刻。
此外,吸饱血后第2天,牛蛭就不活动了。

吸血习性
大多数蚂蟥,包括舌蛭科、鱼蛭科和医蛭科中的大部分种类在内,都以吸血或吸体腔液为生,可算是一时性的体外寄生虫。吸血的对象包括多种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只有少数几种蚂蟥是专门吸食某一类寄主的,大多数蚂蟥的食谱扩大到某一类或两类动物。医蛭的食谱最广,它一般吸食人和耕畜的血液,但也常常侵袭龟、蛇、鱼、蚯蚓,甚至其他的蚂蟥。
吸血种类有时与肉食种类也不能截然区分开。如吸血的欧洲医蛭,其幼蚂蟥可以吞食整条蠕虫。又如舌蛭用来吸血的吻,有时也可吸尽一个小型贝类的全部体液,甚至吸掉它的所有的软体部分,这又可以算作是肉食种类。但某些种类的幼蛭长期生活在贝类的外套腔中吸血,因此也可算作寄生生物。
吸血水蛭是通过口腔内具齿的肌肉性颚及其后面的肌肉性咽往复地动作来完成吸血行为的。与非吸血水蛭比较,在中国广泛分部着一种属于无吻蛭目黄蛭科的宽体金线蛭,以螺类为食。其肌肉性的小颚上只有两行钝的齿板,没有吸血种类具有的单列细齿,这种结构非常适于割开螺类的皮肤。

医药价值
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古代都有用医蛭的吸血习性来给病人放血,特别是在欧洲曾大量蚂蟥
采用。
许多地方采集医蛭,甚至在池中人工培养。中国对医蛭的利用更早,古籍上记载有把饥饿的蚂蟥装入竹筒,扣在洗净的皮肤上,令其吸血,治赤白丹肿。不过更重要的是把蚂蟥入药,水蛭首载于中国《神农本草经》,后在《本草纲目》和《中国动物药》等专著中均有收载,其中《本草纲目》对水蛭的药理疗效,使用方法,做了较全面记载。
蚂蟥以干燥的全体入药,体内含有水蛭素和蛋白质,有抗凝固、破瘀血的功效,主治血痊病、血管病、瘀血不通、无名肿毒、淋巴结核等症。
近年来,医务工作者试验用活水蛭与纯蜂蜜加工制成外用药水和注射液,治疗角膜斑翳,老年白内障的触发期和膨胀期,能使混浊体逐渐透明。蛭素还能缓解动脉的痉挛,降低血压的黏着力,所以能显著减轻高血压的症状,也有人以水蛭配其它活血、解毒药,用于治疗肿瘤。
由于吸血蚂蟥经常侵袭人畜,因此,蚂蟥的分布给旅游、放牧、科学考察和林区管理等带来诸多不便,尽管如此,由于蚂蟥的唾液腺能够分泌蛭素,防止血液凝固,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改变,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抗血栓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合理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动物资源,变有害为有利,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治疗血栓性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章第三节 环节动物:蚯蚓


沈阳先生 撰稿

蚯蚓是对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类动物的通称。蚯蚓在地球上大约存活了2.5亿年。在科学分类中,它们属于单向蚓目。蚯蚓别称:地龙、曲蟮、坚蚕、引无、却行、寒欣、鸣砌、地虫。目前已知蚯蚓有2000多种,1837年被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之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
蚯蚓身体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在体表覆盖一层具有色素的薄角质层。蛋白质含量达70%,还有微量元素,如磷、钙、铁、钾、锌、铜以及多种维生素。除了身体前两节之外,其余各节均具有刚毛。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

生活习性
蚯蚓生活有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春末夏初,此时蚯蚓活动旺盛;一天之中,早晨气温适中,光照较弱,近地面空气温度较大,蚯蚓大多集中在上层土壤中活动。
蚯蚓体内含水量80%左右,怕干和怕光,喜湿、喜温,15-25℃为最佳温度, 0-5℃冬眠,0℃以下冻死, 32℃以上停止生长,40℃以上死亡。

基本食物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它除了玻璃、塑胶、金属和橡胶不吃,其余如腐殖质、动物粪便、土壤细菌等以及这些物质的分解产物都吃。
蚯蚓味觉灵敏,喜甜食和酸味。厌苦味。喜欢热化细软的饲料,对动物性食物尤为贪食,每天吃食量相当于自身重量。

形态特征
   蚯蚓体长约60mm-120mm,体重约0.7-4克。最大的有1.5kg。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各体节相似,节与节之间为节间沟。围口节为第1体节,口位其腹侧,口前叶下方。肛门在体尾端,呈直裂缝状。自第2体节始具刚毛,环绕体节排列,称环生(Pperichaetine)。
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和辅助运动作用。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蚯蚓头部不明显,由围口节(peristomium)及其前的口前叶(prostomium)组成。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撮食、触觉等功能。
蚯蚓是通过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向前移动的,具有避强光,趋弱光的特点。

消化系统 
蚯蚓的消化系统由较发达的消化管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道由口腔、咽、食道、嗉囊、砂囊、胃、小肠、盲肠、直肠和肛门等部分所组成。
口腔和咽构成了蚯蚓的取食通道,口腔为口内侧的膨大处,较短,位于围口囊的腹侧,只占有第二或第一至第二体节。腔壁很薄,腔内无颚和牙齿,不能咀嚼食物,但有接受、吸吮食物的作用。
消化作用及吸收功能主要在肠内进行。肠壁最外层的脏体腔膜特化成了黄色细胞。自第26体节开始,肠两侧向前伸出一对锥状盲肠(caeca),能分泌多种酶,为重要的消化腺。
胃和肠来源于内胚层,属中肠。后肠较短,约占消化管后端20多体节,无盲道,无消化机能。肛门开口于体外。

循环系统
蚯蚓很特别,如同它的身体分节而没有明显的归并那样,它的心脏也随身体前部的若干节分成了若干个,一般为45个,呈环状,好像膨大的血管,所以也有称环血管的。
环状心脏的背面接自后向前的背血管,腹面接自前向后的腹血管,腹血管还有分支连通着自前向后的神经下血管。
环状心脏比起血管来,肌肉壁比较厚,能搏动,里面还有单向开启的,保证血从背血管流向腹血管的瓣膜。
大体说来,靠这数个各自独立的环状心脏的搏动给血流以动力,血流的方向是自后向前(背血管中)、自背向腹(环状心脏)、自前向后(腹血管和神经下血管)。

神经系统
蚯蚓无视觉及听觉器官,但能感受光线及震动。蚯蚓为典型的索式神经。中枢神经系统有位于第3体节背侧的一对咽上神经节(脑)及位于第3和第4体节间腹侧的咽下神经节,二者以围咽神经相连。自咽下神经节伸向体后的一条腹神经索,于每节内有一神经节)。
外围神经系统有由咽上神经节前侧发出的810对神经,分布到口前叶、口腔等处;咽下神经节分出神经至体前端几个体节的体壁上。外周神经系统的每条神经都含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有传导和反应机能。感觉神经细胞,能将上皮接受的刺激传递到腹神经素的调节神经元,再将冲动传导至运动神经细胞,经神经纤维连于肌肉等反应器,引起反应,这是简单的反射弧。
腹神经索的每个神经节均发出3对神经分布在体壁和各器官、由咽上神经节伸出神经至消化管称为交感神经系统。腹神经索贯穿全索,传递冲动的速度极快,故蚯蚓受到刺激反应迅速。
感觉器官不发达,作壁上的小突起为体表感觉乳突,有触觉功能;口腔感觉器分布在口腔内,有味觉和嗅觉功能;光感受器广布于体表,口前叶及体前几节较多,腹面无,可辨别光的强弱,有避强光趋弱光反应。

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生殖器官仅限于体前部少数体节内,结构复杂。蚯蚓为雌雄同体但需行异体受精。
雌性生殖器官有卵巢1对,很小,由许多极细的卵巢管组成,位第13体节前隔膜后侧,卵漏斗(oviduct funnel)一对,位第13体节后隔膜前侧,后接短的输卵管(oviduct)。两输卵管在第14体节腹侧腹神经索下会合,开口于此腹中线,称雌生殖孔。另有纳精翼2对、3对或4对,位第7.8.9体节内。纳精囊由坛、坛管和一盲管构成。为储存精子之处。纳精囊孔开口子在6/77/88/9体节之间腹面两侧。
雄性生殖器官有精巢2对,很小,位第1011体节内的精巢囊内,精漏斗 2对,紧靠精巢下方,前端膨大,口具纤毛,后接细的输精管。2管于第13体节内合为一条,向后伸,开口于第18体节两侧,为雄性生殖孔。精巢产生精细胞后,先入贮精囊内发育,待形成精子,再回到精巢囊,经精漏斗由输精管输出。
蚯蚓的精子与卵不同时成熟,故生殖时为异体受精,有交配现象。交配时两条蚯蚓互抱,两个个体的前端腹面相对,头端互朝相反方向,借生殖带分泌的粘液紧贴在一起,使双方的腹面黏住,各排出精子输入对方受精囊内。各自的雄生殖孔靠近对方的纳精囊孔,以生殖孔突起将精液送入对方的纳精囊内。
交换精液后,二蚯蚓即分开,形成蚓茧。待卵成熟后,生殖带分泌粘稠物质,于生殖带外形成粘液管,排卵子其中。
当蚯蚓后退移动时,纳精囊孔移到粘液管时,即向管中排放精子。精卵在粘液管内受精,最后蚯蚓退出粘液管,管留在土壤中,两端封闭,形成卵茧、卵在卵茧内发育。卵茧较小,如绿豆大小,色淡褐,内含13个受精卵。
蚯蚓为直接发育,无幼虫期。受精卵经完全不均等卵裂,发育成有腔囊胚,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经23周即孵化出小蚯蚓,破茧而出。

品种分类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 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Annelida)寡毛纲(Oligochaeta)陆生动物,1,800余种,尤指正蚓属(Lumbricus)的种。在美国有17个本地种及13个从欧洲引进的种,其中陆正蚓(L.terrestris)最为常见。亦称钓鱼虫(angleworm)。蚯蚓几乎见世界各地所有湿度合适并含足够有机物质的土壤。一种澳大利亚蚯蚓可长达3.3公尺(11)
以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为食,进食同时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据估计,蚯蚓每日的进食量及排遗量与其体重相等。 

营养成分
蚯蚓的蛋白质含量约占干重的53.5%~65.1%,脂肪含量约为4.4%~17.38%,碳水化合物约为11%~17.4%,灰分7.8%~23%。蚯蚓体内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约占鲜体重的0.04%~0.073%),以及钙和磷(约占鲜体重的0.124%~0.188%)等矿物质元素。蚯蚓体内含有地龙素、地龙解毒素、黄嘌呤、抗组织胺和维生素B等多种药用成分。
同时,蚯蚓也是某些寄生虫如线虫和绦虫的中间宿主,如环细线虫和长刺后圆线虫等。

药用价值
蚯蚓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止喘、通络。主治高热狂燥,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半身不遂等。地龙提供取液有良好的定咳平喘的作用。蚯蚓灰与玫瑰油混合能治疗秃发。
近年来发现,蚯蚓含蚓激酶,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蚯蚓酶不仅能激活纤维蛋白溶解酶而溶解血栓,更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临床治疗血栓病有效率达80%以上,蚯蚓酶还有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凝集、抗凝血,促进血流通畅等作用,对中风后遗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粘度症等有治疗作用。
抗癌研究证明,地龙对食管癌有抑制作用,与化疗药物连用对肺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蚯蚓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含量高达72%,并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不仅能作动物性饲料及生产药品和化妆品,而且可以供人食用。蚯蚓食品在我国台湾及东南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极为畅销。
蚯蚓粪是一种很好的生物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腐殖质、有机质及镁、硼、镍、锰等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是水果、花卉、蔬菜和苗圃的廉价高效肥料。

传说故事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了“缠腰火丹”病,他的哮喘病也一起复发了。太医院的医官们绞尽脑汁,仍是回春乏术,百无一验,太祖一怒之下,将所有治病的医官都监禁起来。
后来,一位河南府的医官想起洛阳有位擅长治疗皮肤病的药铺掌柜,外号叫做“活洞宾”的,善治此病,于是上章推荐。
“活洞宾”来到宫中,见太祖环腰长满了大豆形的水泡,像一串串珍珠一样,这时,太祖问道:“朕的病怎么样”。
“活洞宾”连忙答道:“皇上不必忧愁,下民有好药,涂上几天就会好的”。
太祖冷冷一笑:“许多名医都没有办法,你敢说此大话”。
“活洞宾”道:“倘若治不好皇上的病,下民情愿杀头,若治好了,请皇上释放被监禁的太医”。
太祖回答道:“若真如此,就答应你的要求”。
于是,“活洞宾”来到殿外,打开药罐,取出几条蚯蚓放在两个盘子里,撒上蜂糖,使其溶化为水液。他用棉花蘸水液涂在太祖患处,太祖立刻感到清凉舒适,疼痛减轻了许多。他又捧上另一盘蚯蚓汁,让太祖服下。太祖惊问“这是何药,即可内服,又可外用”。
“活洞宾”怕讲实话而受到太祖责罚,就随机应变地说:“皇上是真龙天子下凡,民间俗药怎能奏效,这药叫做地龙,以龙补龙,定能奏效”。
太祖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服下。几天后,太祖的疱疹落,咳喘止,疼痛消失,又上朝了。“活洞宾”也因此而极尽荣华。从此,地龙的名声与功能也就广泛传开了。

第六章第二节 简说环节动物主要特征


沈阳先生 撰稿

环节动物门是动物界的1门,为两侧对称、分节的裂生体腔动物,有的具疣足和刚毛,多闭管式循环系统、链式神经系统。已描述的约13000种,常见种有蚯蚓、蚂蟥、沙蚕等。体长从几毫米到3米。栖息于海洋、淡水或潮湿的土壤,是软底质生境中最占优势的潜居动物。
环节动物形态构造的主要特征是:分节性身体由若干相似而沿其前后轴重复排列的体节或环节构成。相邻体节间外部有环形沟或体环、内部以隔膜分界。
环节动物蛭纲体节数恒定均为34节,其他环节动物 51000体节不等。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肛部:头部位于身体前端,多由口前叶和围口节组成;躯干部位于头部和肛部之间。肛部具有肛门,位于体之后端由 1节或若干节组成。
环节动物的分节性既表现在体表,也表现在体内的重要器官(排泄器官、血管、生殖腺、神经节等)上。
环节动物的疣足和刚毛,除大部分蛭类外,多具上皮刚毛囊细胞产生的几丁质刚毛。寡毛类刚毛较少,成对或成环直接着生于体壁;多毛类刚毛较多,且成束,多位于疣足叶上。疣足为躯干部体节侧生的叶片状肉质突起,形态多样,典型的疣足为双叶型。自由运动的多毛类多具发达的疣足和刚毛,以利运动、游泳或锚定、摄食、感觉和呼吸。
环节动物的体壁和消化管体壁(外管)由角质层、单层柱状上皮,不发达的基膜、外环肌层、内纵肌层和壁体腔膜组成完整或不完整的皮肤肉囊;消化管由脏体腔膜、纵肌层、环肌层和肠上皮组成。壁体腔膜和脏体腔膜间所包围的腔隙即真体腔,经体腔管开口于体外。
体腔分室环节动物发生时具若干分节排列的中胚层带,由此发展为真体腔。相邻的体腔由隔膜隔开,并经隔膜上的孔相通。有的种隔膜次生地部分或全部消失。体腔分室对环节动物的适应有重要作用。
分室的液压骨骼液压骨骼的基本结构是个两端封闭的筒,筒壁具环肌、纵肌层,筒内充满液体。当纵肌收缩时,体腔液产生侧向压力,虫体遂变宽缩短,疣足和刚毛锚在穴壁上;当环肌收缩时,体腔液产生从前到后的张力,虫体变长且向前运动。由于环节动物体腔分室,液压作用于局部体节,体形长短变化可限于一定体节,这就大大提高了液压骨骼的效率。因此,环节动物爬行、游泳、穴居的能力甚强。
环节动物的与其他低等蠕虫(扁虫、纽虫、线虫)相比,环节动物的器官系统更集中。体壁中胚层和真体腔的分室使环节动物强化了液压骨骼,提高了环节动物的运动摄食力;脏壁中胚层分化为肠壁肌(加强了消化道的机械消化力和肠道的蠕动)以及肠血管丛(提高了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闭管式循环系统以及具收缩力的背血管和心脏的分化,能使血液沿血管快速定向输送营养物质、气体和含氮废物;原肾为两端开口的后肾所替代加强了排泄功能;神经系统由脑(咽上神经节)、围咽神经环、咽下神经节和各体节的神经节组成,链式神经系统的出现,使中枢神经的功能更加集中。
环节动物的寡毛纲、蛭纲雌雄同体,生殖腺分布于固定体节中,有与生殖关联的复杂的附属器官,性成熟后具特殊的腺状体节(环带),雄性先熟,异体交配受精,具卵茧,且直接发育;多数多毛纲动物常无固定的生殖腺,无环带亦无交配现象、生殖产物直接排放在水中,受精卵经螺旋卵裂发育成倒梨形的担轮幼虫。担轮幼虫多经过一段浮游期,逐渐变态沉落海底(底栖多毛类)。

第六章第一节 简说环节动物主要种类


第六章 环节动物门
 沈阳先生  撰稿
第一节 简说环节动物主要种类

环节动物是动物学中动物界一门。已知约13000种,
常见种类有蚯蚓、蚂蟥、沙蚕等。环节动物一方面表现了原始的呼吸(多靠湿润的体表或疣足叶、简单的鳃)和运动机制,另一方面蠕虫状的外形虽与扁形动物和纽形动物相似,但其消化、循环和排泄系统趋于完善复杂、神经系统更集中因而又是比上述动物更进化的类群。
通常认为,环节动物与软体动物有共同祖先(担轮祖体),分别向运动和不运动方向演化;此外,分节作为节肢动物的分部(头、胸、腹部)的基础,疣足作为节肢动物的附肢雏型,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上的相似性,又说明环节-节肢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节动物可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改良土壤。可促进固体废物还原;可供做饵料,增加动物蛋白质,可作为环境指示种;可用于医疗和入药;另外,有的是有害的海洋污着生物。
环节动物通常分以下3纲:

多毛纲
多毛纲为环节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具发达的头部和触角、触手、触须、眼等感官;具疣足和成束分布的刚毛;具发达的体腔。多雌雄异体,发育多经担轮幼虫期。一般体长不超过1050毫米。主要海生,大多底栖或浮游自由生活、极少数共栖或寄生。已知近万种。      
多毛纲结构较其他各纲简单、分化较少、生殖腺由体腔上皮形成,发育经担轮幼虫期等,通常被认为是较原始的类群。

寡毛纲
寡毛纲是由多毛纲祖先衍生而来并适于钻土壤生活。寡毛纲头部不发达,无疣足,刚毛直接生于体壁。具发达的体腔。成熟个体具环带。雌雄同体,直接发育。多为陆生,亦具淡水生者。已知3100种,其中约200种为海生寡毛类,主要分布于潮间带(特别是河口泥沙滩),体长多在20毫米以下,是小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组成成分。

蛭纲
蛭纲由寡毛纲进一步向寄生特化。原属寡毛类的水生体虫在许多方面(口前叶具纤毛的运动器官、腹神经末脱离上皮、雌雄同体、肾管兼做雄生殖管等)与沙间的多毛类相似。
蛭纲中原始的棘蛭目体腔发达,前端具刚毛、具血管,与寡毛纲相近。蛭纲体前、后两端或仅后端具吸盘。体节数恒定为34节,且具次生环轮。无疣足,刚毛无或退化。体腔很不发达,为肌肉和结缔组织所充填。具环带。雌雄同体。体长3250毫米。
主要生活于淡水,寄生于淡水螯虾,具15体节亦具隔膜的寡毛纲蛭蚓类,则因具吸盘、无刚毛等又与蛭纲关系密切。
蛭纲陆生和海生者较少。已知约500,其中75%为吸血或吸体液的外寄生者,寄主主要是脊椎动物,亦偶见于甲壳动物。

除上述3纲分类外,还有人将环节动物分为4纲〔多毛纲、寡毛纲、蛭蚓纲 (Branchiodellida)、蛭纲〕或5纲〔多毛纲、原环虫纲(Archiannelida)、寡毛纲、蛭蚓纲、蛭纲;或多毛纲、原环虫纲、吸口虫纲、寡毛纲、蛭纲〕。有的学者根据环带的有无分成环带亚门 (Cli-tellata)和无环带亚门 (Aclitellata)80年代以来又有多毛纲、体虫纲 (Aeolosomata)、环带纲的分类方案。
原环虫类,许多学者认为是退性进化的多毛类,故多分散于多毛纲的各目和各科中。而吸口虫是共栖或寄生于海百合或其他棘皮动物的体表上,因生活习性和体内外分节的特殊变化,属于或从多毛纲中独立出来。


2018年12月29日星期六

第五章第四节 线形动物:钩虫


沈阳先生 撰稿

线形动物中的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是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简称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线虫,简称美洲钩虫。另外,偶尔可寄生人体的锡兰钩口线虫,其危害性与前两种钩虫相似。犬钩口线虫和巴西钩口线虫的感染期蚴,虽也可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因幼虫移行蜿蜒弯曲,引起皮疹呈匐行线状,故称匐形疹(creepingeruption)。但幼虫不能发育为成虫。
钩虫

形态特征

虫卵:
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约为5676×3640μm,随粪便排出时,卵内细胞多为24个,卵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若患者便秘或粪便放置过久,卵内细胞可继续分裂为多细胞期。十二指肠钩虫卵与美洲钩虫卵极为相似,不易区别。
幼虫:
幼虫通称钩蚴,分为杆状蚴和丝状蚴两个阶段。杆状蚴体壁透明,前端钝圆,后端尖细。口腔细长,有口孔,钩虫咽管前段较粗,中段细,后段则膨大呈球状。杆状蚴有两期,第一期杆状蚴大小约为0.230.4×0.017mm,第二期杆状蚴大小约为0.4×0.029mm。丝状蚴大小约为0.50.7×0.025mm,口腔封闭,在与咽管连接处的腔壁背面和腹面各有1个角质矛状结构,称为口矛或咽管矛。口矛既有助于虫体的穿刺作用,其形状也有助于丝状蚴虫种的鉴定(图1611)。丝状蚴的咽管细长,约为虫体长的1/5,整条丝状蚴体表覆盖鞘膜,为第2期杆状蚴蜕皮时残留的旧角皮,对虫体有保护作用。
丝状蚴具有感染能力,故又称为感染期蚴。当丝状蚴侵入人体皮肤时,鞘膜即被脱掉。
线虫因幼虫移行蜿蜒弯曲,引起皮疹呈匐行线状,故称匐形疹(creeping eruption)。
成虫:
体长约1厘米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由坚韧的角质钩虫构成。因虫体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缘为腹面、下缘为背面。十二指肠钩虫的口囊呈扁卵圆形,其腹侧缘有钩齿2对,外齿一般较内齿略大,背侧中央有一半圆形深凹,两侧微呈突起。
美洲钩虫口囊呈椭圆形。其腹侧缘有板齿1对,背侧缘则有1个呈圆锥状的尖齿。钩虫的咽管长度约为体长的1/6,其后端略膨大,咽管壁肌肉发达。肠管壁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壁有微细绒毛,利于氧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扩散。
钩虫体内有三种单细胞腺体:
             头腺1对,位于虫体两侧,前端与头感器相连,开口于口囊两侧的头感器孔,后端可达虫体中横线前后。头腺主要分泌抗凝素及乙酰胆碱酯酶,抗凝素是一种耐热的非酶性多肽,具有抗凝血酶原作用,阻止宿主肠壁伤口的血液凝固,有利于钩虫的吸血,头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控制。
             咽腺3个,位于咽管壁内,其主要分泌物为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及胶原酶。乙酰胆碱酯酶可破坏乙酰胆碱,而影响神经介质的传递作用,降低宿主肠壁的蠕动,有利于虫体的附着。经细胞酶化学定量分析,美洲钩虫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比十二指肠钩虫。
             排泄腺1对,呈囊状,游离于原体腔的亚腹侧,长可达虫体后1/3处,腺体与排泄横管相连,分泌物主要为蛋白酶。
钩虫雄性生殖系统为单管型,雄虫末端膨大,即为角皮延伸形成的膜质交合伞。交合伞由2个侧叶和1个背叶组成,其内有肌性指状辐肋,依其部位分别称为背辐肋、侧辐肋和腹辐肋。背辐肋的分支特点是鉴定虫种的重要依据之一。雄虫有一对交合刺。雌虫末端呈圆锥型,有的虫种具有尾刺,生殖系统为双管型,阴门位于虫体腹面中部或其前、后。

生活习性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2530℃)、潮湿(相对湿度为60%80%)、荫蔽、含氧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第一期杆状蚴即可破壳孵出。此期幼虫以细菌及有机物为食,生长很快,在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此后,虫体继续增长,并可将摄取的食物贮存于肠细胞内。经56天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
绝大多数的感染期蚴生存于12cm深的表层土壤内,并常呈聚集性活动,在污染较重的一小块土中,有时常可检获数千条幼虫。此期幼虫还可借助覆盖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沿植物茎或草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20cm左右。
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感染期蚴侵入皮肤,除主要依靠虫体活跃的穿刺能力外,可能也与咽管腺分泌的胶原酶活性有关。
钩蚴钻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并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幼虫沿肺泡并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至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
幼虫在小肠内迅速发育,并在感染后的第34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营养,再经10天左右,进行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约需时57周(图1613)。成虫借虫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雌虫产卵数因虫种、虫数、虫龄而不同,每条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约为1000030000个,美洲钩虫约为500010000个。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可活7年,美洲钩虫可活15年。
钩虫除主要通过皮肤感染人体外,也存在经口感染的可能性,尤以十二指肠钩虫多见。被吞食而未被胃酸杀死的感染期蚴,有可能直接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若自口腔或食管粘膜侵入血管的丝状蚴,仍需循皮肤感染的途径移行。
婴儿感染钩虫则主要是因为使用了被钩蚴污染的尿布,或因穿“土裤子”,或睡沙袋等方式。

流行分布
钩虫病是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流行。十二指肠钩虫属于温带型,美洲钩虫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型。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般在流行区常以一种钩虫流行为主,但亦常有混合感染的现象。
中国地处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平均海拔高度800m以下的丘陵地和平坝地仍是钩虫的主要流行区。其中尤以四川、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安徽、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省区较为严重。人群感染率仍较高,个别地区可高达50%以上,一般认为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北方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南方则以美洲钩虫为主,但混合感染极为普遍。
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钩虫病的传染源。钩虫病的流行与自然环境、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等诸因素有密切关系。钩虫卵及钩蚴在外界的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土壤条件,因而感染季节各地也有所不同。
一般在雨后初晴、或久晴初雨之后种植红薯、玉米、桑、烟、棉、甘蔗和咖啡等旱地作物时,如果施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底肥,种植时手、足又有较多的机会直接接触土壤中的钩蚴,则极易受到感染。
钩虫卵在深水中不易发育,因而,钩虫病的流行与水田耕作关系不大。但如采用旱地温床育秧,或移栽后放水晒秧等,则稻田也有可能成为感染钩虫的场所。
在矿井下的特殊环境,由于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通不畅、阳光不能射入以及卫生条件差等原因,亦有利于钩虫的传播。

相关疾病
两种钩虫的致病作用相似。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成虫导致的贫血亦较严重,同时还是引起婴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因此,十二指肠钩虫较美洲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除与钩蚴侵入皮肤的数量及成虫在小肠寄生的数量有关外,也与人体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密切关系。有的虽在粪便中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象者,称为钩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有的尽管寄生虫数不多,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

幼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⑴钩蚴性皮炎:
感染期蚴钻入皮肤后,数十分钟内患者局部皮肤即可有针刺、烧灼和奇痒感,进而出现充血斑点或丘疹,12日内出现红肿及水疱,搔破后可有浅黄色液体液出。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则形成脓疱,最后经结痂、脱皮而愈,此过程俗称为“粪毒”。皮炎部位多见于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皮肤较薄处,也可见于手、足的背部。
⑵呼吸道症状:
钩蚴移行至肺,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性病变。患者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重者可表现持续性干咳和哮喘。若一次性大量感染钩蚴,则有引起暴发性钩虫性哮喘的可能。

成虫所致病变及症状
⑴消化道病变及症状:
成虫以口囊咬附肠粘膜,可造成散在性出血点及小溃疡,有时也可形成片状出血性瘀斑。病变深可累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一农民患者消化道大出血,输血10400ml,经3次服药驱出钩虫14907条后治愈。患者初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及隐痛,继而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食欲多显著增加,而体重却逐渐减轻。有少数患者出现喜食生米、生豆,甚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表现,称为“异嗜症”。发生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
⑵贫血:
钩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成虫的吸血活动,致使患者长期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不断耗损而导致贫血。由于缺铁,血红蛋白的合成速度比细胞新生速度慢,则使红细胞体积变小、着色变浅,故而呈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患者出现皮肤蜡黄、粘膜苍白、眩晕、乏力,严重者作轻微活动都会引起心慌气促。部分病人有面部及全身浮肿,尤以下肢为甚,以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肌肉松弛,反应迟钝,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妇女则可引起停经、流产等。
⑶婴儿钩虫病:
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此外,婴儿钩虫病还有以下特征:贫血严重,80%病例的红细胞计数在200/mm3以下,血红蛋白低于5g%,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及直接计数值均有明显增高;患儿发育极差,合并症多(如支气管肺炎、肠出血等);病死率较高,在国外有报道钩虫引起的严重贫血及急性肠出血是造成15岁婴幼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1岁以内的婴儿死亡率为4%15岁幼儿死亡率可达7%,应引起高度重视。

防治管理
在钩虫病流行区,人群的感染率在10岁以前多不高,1030岁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保持在稳定水平。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又有降低的趋向。此现象证明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可以产生一定的获得性免疫力的。用血清学方法测得钩虫病患者体内IgEIgG及α2球蛋白水平较健康无感染者也明显增高。
治疗患者和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