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2月20日星期四

第十五章第六节 揭秘“延安航空学校”那些事


沈阳先生 撰稿

  八路军驻新疆航空班虽然从创办到撤消时间不长,人员不多,没有飞行条件,缺乏飞行实践,但它的意义很大:航空班集中了中共早期先后几批派往苏联学习航空所留下来的全部蓝天精英,他们也是人民空军最早的一批红色航空种子。
  新疆军阀盛世才在1942年后大变脸,反苏反共,投靠了蒋介石。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八路军驻新疆航空班全体人员分批撤回延安。
  19388月从延安去新疆学习的航空班学员林征、吴元任、周元清、叶远之、李春华、任平、王占山等先行于19401月返回延安。这批学员都是八路军干部,也是最早由共产党自己培训的飞行人员。
  194010月,曾在航空训练班学习的其他人员也分批撤回延安。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航空班的8名教学员,分两批从新疆撤退回延安。航空班班长郑德亲自带领李凡、王春、王田三人第一天走,王弼带领刘风、王琏、常乾坤三人之后再走。
  没料到郑德四人在去延安途中被胡宗南部队截获。郑德和李凡被拘押并杀害。王田逃出后回到延安。王春,中下落不明。
  王弼带领的第二批人得知消息后便改换身份,经过化妆,闯过国民党层层关卡到达西安。王弼、常乾坤、刘风、王琏四人由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派人护送,于1940年底到达延安。
  王弼和常乾坤在“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航空训练班”任教员,又都在苏联学习过航空知识,都在苏联茹考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深造。
  王弼于1927年由莫斯科中山大学转学航空后,先后在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飞机维护和飞机发动机设计制造,并在苏联空军任准校工程师、总检验师等职。
  常乾坤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常乾坤1926年被派往苏联,先后就读于红军第三航空学校和茹考夫斯基航空工程学院。
  由于新疆王盛世才的背叛,在新疆大批追杀共产党员,“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航空训练班”被迫撤消。学员们只能返回延安。
  在从新疆去延安途中的王弼和常乾坤就一直在讨论,如何以延安为基地,建立属于共产党领导的真正的人民空军。
  王弼、常乾坤回到延安后,他俩即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创建空军的建议信。
  1940年底,毛泽东主席接见了他们。 毛泽东说:你们给我的信,我收到了。今天请你们来详细谈谈。
  常乾坤和王弼汇报了创建空军的设想。这并非虚妄。他们说,第一步是办航校,可先办一所小型的,集中一批干部学习航空理论知识,为将来建空军准备干部。
  毛泽东蹙额倾听,时而提问。
  他们急切地说,关键是要先干起来,航空干部培养周期长,不早动手,等到局势大发展就来不及了。
  毛泽东笑了,鼓励道:想创办航空学校的热情是好的,但仅有热情还不够,还需有耐心。
  19411月,中央军委根据王弼、常乾坤的建议和当时延安的条件,作出了成立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的决定,并指定王弼、常乾坤负责建校筹备工作。
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是八路军创办的第一个航空机构,这所工程学校的任务是培养航空工程人才。但却不打出航空的响亮牌子。 这也许就是毛泽东说的要有耐心。
  那时毛泽东说过,有人建议请苏联援助飞机,我们好成立航空队,但延安只有碗口那么大,飞机要烧汽油,延安的河水也只有那么多,暂时还没有条件成立空军。
  这所学校的命运也将证明:航空教学对其本身仍仅仅是个梦。
  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坐落在安塞县城西侯家门的一条山沟里,几排土窑洞,紧傍一条名叫李子河的小河。筹备工作由常乾坤、王弼负责。
  随后,100余号优秀青年抱着飞天杀敌的梦想和激情转抵安塞。他们来自各机关和部队,也有来自国统区的热血青年。其中有马杰三、刘玉堤、吴元任、林征、龙定燎等人。当时选拔学员的具体条件:一是具有3年以上军龄、党龄,表现好的;二是高小以上文化程度;三是身体健康。
  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就选定了校址,又配备了干部和教学人员。
  194136日,中央军委任命王弼为工程学校校长,丁秋生为政治委员,常乾坤为教务主任。还有与王弼、常乾坤一道从苏联回来的吴元任担任航校秘书,并继续学习航空理论。刘风、王琏等人任教员。46日,学校开始开课。
  310日,工程学校在陕北安塞县成立。
  46日学校正式开课。先期主要学习语文、数学、物理、俄文,补习文化,后进行航空理论学习。学校分高级班和初级班,高级班学员同时任初级班的文化教员,如吴元任、熊焰是高级班学员,学习航空理论,同时任初级班的数学、物理教员。吴元任任航校秘书,帮助王弼,常乾坤整理中文翻译稿。学习的同时,还参加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改善教学和生活条件。
  工程学校汇聚了来自三个方面的航空骨干精英:一是从苏联回来的航空专家和骨干--常乾坤、王弼、刘风和王琏;二是来自国民党航空学校熊焰、张开帙、徐昌裕、吴凯、郦少安等航空专业人才;三是从八路军各部队选拔出来的一批觉悟高、有文化、身体好的年轻优秀干部战士学员。这支航空种子队伍为日后建立东北航校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
  在战争氛围中,学习仿佛是行军打仗。师生们身体里的每一颗细胞都吹响号角,攻堡垒啃骨头歼顽敌。学员们以疾风骤雨之势,攻克一个个概念、公式、难题。苦战数月,斩获不菲。
  就当此时,国际和国内风云突变。1941622日凌晨,希特勒祭出“巴巴罗萨”作战令:德军和其仆从国出兵550万,战机5000架,向苏联发动了闪电袭击。一气撕碎苏联的多道防线和大片国土,直杀到莫斯科城下。
  希特勒的得手,刺激得日军胃口大开,变本加厉地在中国土地上疯狂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把在中国的占领区变为其后方基地。
  工程学校始建之初,苏联政府曾承诺援助飞机。但在大敌压境之下,苏联要动员每一颗螺丝抵抗侵略,根本无力兑现援助中共办航空的承诺。另一方面,中共为度过险恶的难关,断然实行精兵简政,大大缩减脱离生产人员,以蓄养力量。
  形势的变化,也改变了工程学校的命运。 抗大3分校改编为延安军事学院
改组为工程队,第三分校。王弼担任工程科主任,刘风、王琏担任助教,吴元任和熊焰担任助理。
工程队随之改编为军事学院的一个俄文工程大队。这个队就住在延安宝塔山附近,
  因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的援助不能兑现,工程学校没有飞机和航空条件,半年后迁至延安。194110月,根据中共中央“精兵简政”的精神,工程学校奉命撤销,合并到抗大三分校,隶属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后来抗大三分校改编为延安军事学院,称俄文工程队,隶属俄文大队。常乾坤调任俄文大队队长,并主持俄文教学工作。他们除进行航空理论教育外,还组织学员轮流到军械修理厂实习。北京第一外语学院的创建时间,就是从常乾坤在延安创办俄文大队算起的。
  工程队由王弼任队长兼政委,刘风、王琏任副队长。1942年夏天,军事学院迁往缓德,俄文工程大队改为总参俄文学校。
  194210月,常乾坤被任命为军委编译局编译处长,主要从事军事条令的编译和俄文教学工作。
  19432月,延安军事学院改为抗大总校,工程队随之撤销。有一部分人留在俄文学校。
  这个新生的航空机构似乎是个失败的尝试。然而,与其说它形同夭折,不如说它作为影子机构,在此后的几年中却一直存在着。
  19445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在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谋部成立航空组,担任航空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和处理有关事宜。王弼、常乾坤分别担任正副组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