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撰稿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原名育蓉,字阳春,一字祚大,号育容、育荣、尤勇,乳名春儿。
林彪1907年12月5日生于湖北黄冈林家大湾。
林彪爷爷林时朗,父亲林明卿,母亲林陈氏。林彪兄
弟有林庆佛、林向荣、林育菊。
林彪先后有三任妻子:汪氏、张梅(刘新民)、叶群(叶宜敬)。林彪与叶群生有一女一子,女儿林立衡和儿子林立果。
林彪9岁入私塾,13岁起就读于林育南、恽代英等在黄冈八斗湾创办的浚新学校。
林彪15岁转入武昌共进中学,并于1923年17岁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曾被共青团武昌地委指定为共进中学团支部书记。
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中,林彪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发起成立“共进图书社”,组织同学阅读进步书刊,并在陈潭秋等指导下创办“共进月刊”。后被湖北学生联合会推选为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学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
同年秋,林彪于共进中学毕业后返回林家大湾,父母要他就近谋一个教师职业,以便关照家庭生活。但他说服父母,决心弃教从戎。
林彪后经当地中共组织批准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编在步兵科第2团第2营第3连,同时正式改名为“林彪”。
1926年11月,林彪从第四期毕业后,由广州北上武汉,分配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25师第73团(由叶挺独立团改编)任见习排长、排长。曾随部参加北伐战争中讨伐孙传芳和进军河南的战斗。
1927年4月随第25师73团参加武汉国民政府举行的第二次北伐,历经上蔡、临颍等战役战斗。7月随部移驻九江。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继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在武汉发动“七一五”政变。随后,中共中央授权周恩来组织前敌委员会,全权指挥南昌起义。林彪所在的第25师驻扎在马回岭,是预定参加南昌起义的主力之一。
1927年8月1日凌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起义军2万余人发动南昌起义。林彪由聂荣臻、周士第直接率领参加南昌起义。
1日下午,第25师的大部分官兵从马回岭乘火车开进南昌,并在南昌重新整编,由周士弟担任师长,林彪仍任73团3营7连连长。
南昌起义的队伍在南下途中失败,队伍多被打散。同年10月起义军在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失败后,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赣、湘边地区。
1928年1月,林彪参加了湘南武装起义,改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师1营2连连长。同年4月随湘南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28团营长、团长,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反“进剿”、反“会剿”斗争。成为中央苏区的开创者之一。
1928年4月28日,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和湖南地方武装,在宁冈县的砻市同毛泽东直接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
1928年5月4日,两军会师大会和红四军成立大会在砻市举行。会上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下设第10、11、12师。21岁的林彪任第10师第28团1营营长,何长工任该营党代表。
井冈山会师后,革命的武装力量更加壮大了。后来,蒋介石调集湘、赣两省军队多次“进剿”井冈山,少的时候有八九个团,最多的时候达18个团。
在井冈山的反“围剿”斗争中,林彪初任工农红军第四军的营长、团长,因指挥作战有方,特别是在毛泽东亲自指挥的三打永新和龙源口激战中,林彪机智灵活、善用疑兵的战术风格赢得了毛泽东的赏识,提升很快。
1929年1月林彪随朱德、毛泽东挺进赣南、闽西,3月任红4军第1纵队纵队长(亦称司令员)。期间,林彪支持毛泽东继续担任红4军前委书记。年底,林彪在给毛泽东的新年贺信中直言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毛泽东写了后来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题的著名复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