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月31日星期三

春节何时定为国家法定节日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春节,是什么时候被正式定为中国国家的法定节日?

古时,春节即是“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春节古称又作“正旦”、“岁首”、“三元”等。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1911年12月31日,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在发布的《内务部关于中华民国改用阳历的通谕》中,明确将年节称为“春节”。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公历即阳历,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通用的历法,由“儒略历”修订而成。儒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帅儒略·恺撒决定采用的历法。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作为根据的历法。它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为一年。一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也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积累4年共有23小时15分4秒,大约等于一天,所以每4年增加1天,加在2月的末尾,得366天,就是闰年。但是4年加1天实际回归年多了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春节”之名正式列入中国节日法典。基本上,有为数可观的华人的国家和地区都将农历新年定为公共假期。


源说阴历和阳历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农历还有一个名字叫阴历。但农民并不能靠农历来种地,因为旧历的日子不固定。如果把种地的日子弄错几十天,收成就大受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又想出个好办法,把地球公转的轨道分成24份。也就是我国的24节气。农民种田用的是这个二十四节气。

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至今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
阳历,也称为太阳历。历法的一类,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的,其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其历年有两种,一种是平年,一种是闰年,闰年和平年仅差一天。通常所说的阳历为国际通用的公历(即“格里历”)。

基于一年有365.2422 日,而并非刚刚好的365 日,故每四年有一次闰年,即二月多了第二十九日经过四年一闰后,已修正为365.25。

但仍有误差,故每一百年就会减一个闰年,即1700,1800,1900年等均没有闰年,再修正后为365.24最后每四百年加回一个闰年,即1600年,2000 年,2400年 等均有闰年,最后修正为365.2425仍有0.0003 误差,需要约3000年才会出现一天误差,所以己经很准确了。

万年历传说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我们都知道历法有农历和公历之分,其实,中国民俗流传甚广的是万年历。万年历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祖乙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年”兽的传说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来。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兽的传说,丰富了“年”的民俗文化。

“年”字含义和年的由来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是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

《说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

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

“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谷物。
我国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与季节变化密不可分。中国先民为了指导农业生产,也就开始了解和掌握季节变化的规律。人们最早确定季节变化的标志就是易于观察的物候现象。“载”就是由物候而来的最初“年”的名称。我们平时说的“一年半载”,也就是指“年”和“载”的时间概念。

“载”作为年岁,实际上是“兹”的假借。“兹”的本义是草木开始萌生。“兹”也作“滋”,是指草初生时的青色。草木一兴一枯,开始滋生,也就意味着新的一年的来临。“兹”也就由此延伸为“年”的意思。“兹年”、“今兹”的用法,也说明了这一点。“载”与“兹”,古音相同。故“兹”也写作“载”。

上古时期,农业复播率很低,一般是一年只播种一茬作物,因此谷物成熟一次,也就是一年,“年”又延伸为“岁”,一岁就是一年。

我们知道殷人已经使用阴阳合历,那时历法的“年”,与一个回归年的误差不超过一天。可以说,中国人在夏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年”的时间概念了。“过年”,也许是一个古老的中国民俗节日吧。

春节是由“年”演变而来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新年来临,我整理收集了有关中国春节文化习俗的相关知识,从中再次去寻觅中国传统文化之根脉,感悟中华民族的普世价值观和人生观,惟有知民族之源,始可通民族之脉,方能振民族之力,冀盼兴民族之昌。

凡中国人,置身民间,都有知道中国农历中有个春节,春节又俗称“过年”。春节也是“年”的别称。作为时序循环一个周期限的记载,春节成为“年”的节日,它的出现也就早于“年”的时间概念。在上古时期,人类就已经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掌握了“年、月、日”循环运行的规律。《尔雅-释天》中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就说明,中国人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年的概念。此处的唐虞指的是尧。《尚书-尧典》中说,尧命羲氏与和氏观测天象,在观测与实践中发现:年为“三百有六旬有六,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虽然那时科学尚不发达,但却有了“年”的时间概念,由此推断,春节是由“年”演变过来的。
上古时代的过年习俗,应起源于腊祭,也叫“蜡祭”。“腊”是一种在岁末祭众神的仪式,因此春节其实是由一年农事之后报答神的恩赐仪式,也可说是中国人最早的感恩节吧。

但从祭神仪式来看,在春节期间有各种禁忌,包括饮食、装饰、娱乐、游艺、祭祀,甚至行为和语言,一切都是为了祈求平安、避邪,某种程度上说来应该是一种巫术活动。由于生产力低下,面对自然灾害、疾病、气候等客观因素,人类的恐惧带来了意念上的变化,认为是鬼怪作祟。

春节期间,人们互相道贺、欢庆,也是因为跨越了令人战栗的节气,战胜了鬼的缘故。春节也就意味着春的来临,新的一年开始。

2018年1月30日星期二

明成祖朱棣春日考解缙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明代才子解缙思维敏捷,聪颖过人。

传说有一天,曹尚书邀请解缙过府吟诗,要他当场作鸡冠花诗一首。

解缙不假思索随口吟道:“鸡冠本是胭脂染,”

首句刚出,曹尚书忽然从衣袖里取出白鸡冠花道:“不是红的,是白的。”

解缙不慌不忙接口吟出:“今日为何浅淡妆?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得满头霜。”

曹尚书听罢,不禁连连点头称好。

这事传到了明成祖朱棣耳里。解缙是明成祖朱棣钦点的翰林学士,明成祖朱棣还命他主编《永乐大典》。解缙得以侍奉于皇帝左右。

成祖经常出一些难题考他。
那年春节,明成祖朱棣道:“爱卿,寡人有位后妃夜里生了个孩子,你替朕做一首诗吧。”
解缙立即吟道:“吾皇昨夜降金龙,”

明成祖朱棣道:“是个公主,不是皇子。”
解缙马上改吟:“化做嫦娥下九重。”

明成祖朱棣道:“可惜已经死了。”
解缙忙接口道:“料是人间留不住。”

明成祖朱棣道:“已命太监抛入金水河里去了。”
解缙则续吟道:“翻身跳入水晶宫。”

明成祖朱棣朱棣听了哈哈大笑道:“爱卿真是随机应变的奇才啊!”


朱元璋元日吟诗骂秀才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朱元璋做皇帝后,爱好吟诗作对,但他对文人墨客可是由戒心到厌恨,常常无事生非,在文人的文章、奏折或表札内挑剔毛病,鸡蛋里找骨头,稍有不恭犯了大忌,轻则罢官,重则杀头,弄不好还株连九族。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尤其是到了后期,朝廷内“文字狱”让那些平日咬文嚼字的老夫子个个提心吊胆。

据说朱元璋曾生气地骂刘伯温“文屁冲天的家伙,没一个好东西”。他对文人如此忌恨,据说是从小开始的。

相传,朱元璋被舅舅撵出门后,四处流浪要饭。

那年元日,也就是春节正月初一。朱元璋来到旧县(今女山湖镇)狮龙桥酒馆要饭。旧县镇上几个舞文弄墨的家伙聚在酒馆饮酒,其中还有个秀才,一个个脸挂几分醉意,见酒店门口来了个小要饭的,还是个秃头,其中一个想卖弄文才,趁机拿朱元璋开心,提议道:“兄弟们,我们下面行酒令就围绕门上这个要饭的,每人作诗一首,作不出的罚酒三杯。”
其他几个文人一听都起哄说:“行行,但每人想的时间不得超过半袋烟功夫。”

于是首先提议的那位略一思考,随口吟道:
   
一轮明月挂枝头,长丝垂地飘悠悠。
晚风一阵吹过来,枝摆影斜露光溜。

吟完后,其他几人一起鼓掌,齐叫“好!好!”

依次作诗,旁边的文人看了几眼朱元璋,见朱元璋两条浓鼻涕快要拖到嘴唇边了,便筷子向桌边一敲吟道:
   
山下飞出两白龙,不知不觉过草丛。
眼看游到黄河边,嗖地一声回龙洞。

吟完还作深深地吸鼻子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他轻轻碰碰下一位说:“该你了。”

这位看朱元璋身上穿着件补丁摞补丁的破衣服,腰间系着根稻草绳,草绳上还别着顶无檐的破帽子,拖着一双破鞋,手扶一根打狗棍,“扑嗤”一笑,摇头晃脑吟着:
    
锦衣金带一美男,帽海鞋江游宇寰。
牵着一匹枣红马,晨在河边暮在南。

吟完后不见众人鼓掌,瞪大眼睛说:“是我作得不好?还是你们没注意听?”

有人提问道:“你说的那帽海鞋江是什么意思?”
刚才作诗之人说:“自古有海无边,江无底之说吗!”

经他这么一解释,大家细看朱元璋腰里别着顶破帽子和脚下拖着双破鞋子,一边笑着,一边鼓掌说:“好!好!”

这时朱元璋气得脸色发青,心想你们不给也就算了,还在这卖弄文才,拿我开心,真不是东西。朱元璋瞪着这群家伙,把手中打狗棍在地上敲的“啪啪”响,以示安静,当大家用惊疑的眼光看着他时,朱元璋用打狗棍指着那几位文人道:
    
叽叽喳喳几只鸦,满嘴喷烘叫呱呱。
今日暂别寻开心,明早个个烂嘴丫。

朱元璋吟完“呸”地吐了一口痰,愤愤地说:“有朝一日我得天下,首先要你们这些酸不溜溜的家伙好看。”说完调头就走。

几个文人一个个张口结舌,没想到这小要饭的随口吟诗把他们给骂了,只听到酒馆里有人在鼓掌。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果然没忘那天受辱之事,专找文人毛病,捏着过错就砍就杀,酿成了震惊朝野的“文字狱”,很多文人墨客根本不敢吟诗作对了。

乾隆私访江南留对联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乾隆年间,社会经济逐渐恢复与发展,采矿业、纺织业发展较为迅速。清政府在江宁、南京、苏州、杭州等各地设织造衙门,派内务府亲信前往管理。这些派出大臣,依仗朝中有人撑腰,大肆吸吮民脂民膏,贪得无厌,个个敛财巨万。乾隆皇帝并不声张,为了解民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贪官污吏们的丑恶嘴脸,先后三次下江南微服出访。

乾隆6年(1741年),乾隆第一次下江南微服私访,经洛阳至徐州,到泗洪,过明光去南京,一路无人认得,一路留下无数神奇的传说,在过明光时就有乾隆留对联的传说。

相传,春节临近,这日乾隆爷原安排在泗浦古道,又名“江淮中道”去浦口,不知怎的糊里糊涂踏上了古招信至濠州的驿道。沿女山湖南岸,一路感叹大自然赋予这片神奇土地瑰丽风光,路经桑大郢(明光市大郢乡)觉得有些口渴,便到村里讨水喝。
刚进村就见路旁一桑姓人家门前人声鼎沸,门庭若市。

乾隆爷是个爱凑热闹的人,就朝人堆处走去。原来这桑家建房正上梁,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纷纷赶来庆贺,前来庆贺之人大都携带礼物。门前桑家主人身着马褂长衫,笑容可掬迎接前来贺喜的亲友。桑家主人见乾隆爷面生,互相礼罢,乾隆爷主动向主人说明来意,桑家主人生来爱交天下朋友,便客气地请至家中用茶。

乾隆爷也客气地说:“主家不必客气,我喝碗白水便走。”
桑家主人道:“哪里话,进了桑家门,就是桑家客,我这备有好茶,客官请品尝。”

说着招呼家人为客人沏茶。客堂里还有两位先生,是桑家特意请来写上梁对联的,一副对联,两个先生,他们互相谦让,谁也没好意思动笔。

推让了一会,一位姓汪的先生说是内急先方便一下,那位李先生见汪先生出门,也不好意思留下,找了个借口便离开了。桑家主人跟着出去送两位先生,客堂里就剩下了乾隆爷一人。

乾隆爷见文房四宝放在桌上,手有点痒痒。心想:这乡村的先生就是酸劲大,这有什么可谦让的。乾隆爷喝了大半壶茶,见还没有人来,起身欲走,转念一想,这家主人大方、热情、好客,有文房四宝在此,何不留下一副对联以谢主家的半壶茶,于是提起笔饱墨挥毫写下一联:

上梁正逢黄道日
竖柱巧遇紫微星

他接着为中梁写下:“乾元亨利贞”五个大字,写完后乾隆爷用茶壶压在联上角。

乾隆爷怕露了身份,便起身出门。门口桑家主人招呼着前来祝贺的亲友,见过路之人茶饱要走,赶忙跑过来说:“因事多,在下没有陪客官,失礼了,请客不如遇客,既遇上了也是有缘,不如留下吃了饭再走。”

乾隆爷拱拱手道:“先生客气了,我还赶路,谢了!后会有期。”
桑家主人确实事多,认为一个过路人走就走吧,于是也拱拱手道:“客官慢走,后会有期。”桑家主人和乾隆爷哪里还有什么“后会有期”唷!皇帝爷哪有那么好见的唷!

汪先生方便后又回到客堂,一看对联已写好,那字雄浑泼辣,刚健清新,那意思更是精妙无比。心想这李先生的水平怎么提高的这么快。

正在这时李先生回来了,一看汪先生手中的对联,从字到意,越看越惊讶,不由自主地说:“汪先生这般水平刚才还谦让,我要真的写了,还不羞煞我也!”

汪先生听李先生这么一说,再细看对联,方才猛然大悟,慌忙出门要追那过路人,过路人早已走远。二位先生把此事告之桑家主人,桑家主人一拍脑门后悔道:“我真无用,真是有眼无珠,见他那貌相决非凡人。”

乾隆爷走了,但在桑家留下墨宝,消息传开后,每天都有很多人前来观看。桑家主人把此对联留作传家宝,多少年过去了,现在乾隆书写的真迹早不知下落了,但此联至今还在明光市城乡流传。

康熙春节私访对联村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春节期间,康熙皇帝听说有个“对联村”,村里的男女老少善会对对,于是决定微服私访一探究竟。

对联村在通州东南,四面环水,需摆渡才能到达。摆渡的是位中年妇女,登舟站稳,康熙问:“这位大嫂,请问你是哪里人氏?”

“回禀客官,村妇祖居对联村。”船妇一边摇橹一边回答。

远处,木塔的倒影映在水里,康熙说:“既是对联村,想必善对,我这里有一联,愿对否?”
船妇说:“客官请。”

康熙说:“ 一塔巍峨,七层四面八方。”
船妇伸手摇了摇,复又笑了笑,一声不响地摇她的橹。

康熙不解:“嗯,不能对?”
船妇又摇了摇手:“嗯?客官,村妇对出来了呀!可不是,‘只手轻摇,五指三长两短’么!”

康熙猛省之余心里一沉,暗暗提醒自己:对联村十分了得,上岸后须多听多看多问多留心,免得丢面子。

康熙上得岸,村口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在路口结伴玩耍,康熙上前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就中一位大一点的孩子回答说:“我们是‘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横批为‘先斩后奏’。”

康熙大感惊骇:“出口就是对联呀!你叫什么名字?”
“田地长!”

“谁教的?”
“爹爹、姆妈、爷爷、奶奶。”

“爹妈干什么的?”
“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

“什么意思?”
“爹爹卖豆腐,姆妈磨豆腐。”

“爷爷奶奶干什么?”
“玉甑蒸开天地眼,金锤敲动帝王心。”

“好!”康熙差点叫起来,“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田地长笑笑;“嘿!爷爷乃酿酒师傅,奶奶是弹棉花高手。”
康熙又说:“‘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还要‘先斩后奏’,所指何事?”
“我大叔是贩粮食的,在街面上用升、斗给人家量苞米、赤豆的时候,总是‘一——二’地喊着,这会儿我正‘一——二’的学着腔调呢,这叫‘站在街头数一数二’;我二叔是个搭茅草棚盖屋顶的工匠,常给人家搭栅盖屋,我二弟常去当帮工,这会儿学着在搭栅盖顶儿,当然就是‘盖地遮天’喽!这个‘先斩后奏’么,喏,今天我家杀鸡待客凑满六道菜,我小弟这就去买佐料,自然是‘先斩后奏(凑)’喽!”

“哈,对联村名不虚传啊!”康熙笑出声来,问,“村里像你这样的孩子多吗?”
田地长脱口说:“天生一人又一人,三四五六七八人;加减乘除加乘加,不多不少一百人。”

这是数学顺口溜,方法上采用“加、减、乘、除”中的“加”和“乘”,次序上先加后乘再加,一加一等于二;三乘四等于十二;五乘六等于三十;七乘八等五十六,然后将这加好了乘好了的几个数字再加起来,二加十二加三十加五十六,正好等于“一百人”。诚可谓寓巧于拙,大拙大巧!

康熙大喜,说:“这么着吧,大年三十晚上仍在此地,到时再对出我的对子,我就资助你们入学念书,只要用功,推荐去京城考状元,如何?”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这么定了。”田地长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年三十晚上,康熙命人提着灯笼,依约在老地方会面,出联说:“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
村口大树杈里悬着一面鼓,那年又是年内立的春,田地长举起棒槌擂起鼓,就此接对说:“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

康熙龙颜大悦,他没有食言,果真让田地长等孩子进了县学,若干年后,殿试时还真的点了田地长的状元,而且,沾对联村的光,通州城此后还出了不少进士、举人。

王羲之春节防“盗”联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据传,某年腊月,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移浙江绍兴。

春节将临,王羲之挥毫写了一副门联: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王羲之让儿子贴于门口。不料刚贴出来,就让人悄悄揭走了。
王羲之只好再写一联:

莺啼北里
燕语南邻

王羲之又叫儿子贴上,不料又被一位酷爱他手迹的当地书法爱好者“盗”走。
眼看要过节了,门口仍空空无字。王羲之的妻子急得很。王羲之略一沉思,嘻笑着取过笔墨,又写一联。写好后,他让儿子将对联拦腰剪开,各先贴上半截: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这两纸“半联”贴出后,果然没有人再来揭了。

初一黎明,王羲之亲手将春联的后半截贴在下面,结果成了: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街邻看了,无不称妙。


苏东坡如何在晚年流放中过春节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绍圣元年(1094),年届六旬的苏轼被他昔日的学生而今的皇帝哲宗贬谪惠州,九月度大庾岭,十月到达惠州贬所。两个月后,苏轼度过了他在惠州贬所的第一个春节。

追思往事,东坡老人难免感伤:“前年侍玉辇,端门万枝灯。……牙旗穿夜市,铁马响春冰。今年江海上,云房寄山僧。亦复举膏火,松间见层层。”

去年,他还在陪侍玉辇,何等荣耀。而今年的春节,却在江海之上漂泊,是禅房寄身的一个山僧。虽然也有膏火可举,却只见层层的松木、松木的层层。如同纪昀所评:“两两相形,不着一语,寄慨自深。”

在贬谪惠州的第三年,东坡更是一气做了《新年五首》。
其一: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
水生挑菜煮,烟湿落梅村。
小市人归尽,孤舟鹤踏翻。
犹堪慰寂寞,渔火乱江村。

正当东坡欲终老惠州的时候,绍圣四年(1097)四月,六十多岁的东坡再贬海南。只因为东坡写了“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纵笔》)的诗句,让执政者不快,说苏子瞻尚如此快活?于是,根据子瞻的“瞻”字,去目而贬儋州。不过有人占卜,说儋字有人,子瞻无碍。绍圣五年,东坡在海南儋州度过了他的第一个春节。

上元灯节的时候,儋州的地方长官,为了表达对于东坡老人的敬意,邀请了陪同乃父过海的苏过共度佳节——与苏轼一生有缘的三位女性此时都已去世,最后一位陪伴苏轼的王朝云也在惠州去世,此次渡海,只有儿子苏过陪伴。现在,苏过也被邀过上元,只有东坡老人独自度过这个贬谪海外的第一个春节。

他静静地凝视着一轮孤月,月光照射进来,他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一只蜥蜴盘在窗上:“静看月窗盘蜥蜴”,这在岭北的中原地区是很少见到的现象,这使苏轼更为清醒地感觉着身在异乡、而且是万里之遥的海外。

东坡老人独坐凝视着盘窗的蜥蜴,心中想着什么呢,他也许在盼望着惦记着儿子苏过,“灯花结尽吾犹梦,香篆消时汝欲归”(同上),寂寞的心境跃然纸上,他也许还想了许多,回忆着他的坎坷的一生:“搔首凄凉十年事”呀!

元符三年(1100)正月,苏轼在海南度过了第二个春节,他在人日做了《庚辰岁人日作,时闻黄河已复北流,老臣旧数论此,今斯言乃验,二首》,从诗题上就可以看出,在这垂暮之年的春节里,东坡老人心中想念的、惦记着的还是国家之事。

北宋时期,黄河决口的问题始终困扰朝廷,神宗时期一些朝臣不顾黄河“东行河道已填淤,不可复”的事实和“水之就下者性也”的规律,一定要“回河东流”,“其役遂兴”,苏轼当时任侍读,提出:“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的批评,遭到“当轴者恨之”。此事与现代的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

苏轼此诗说:“老去仍栖隔海村,梦中时见作诗孙。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三策已应思贾让,孤忠终未赦虞翻。典衣剩买何源米,屈指新蒭作上元。”(其一)说自己耄耋之年,仍然独栖海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在大陆的作诗孙苏符相会。在天涯海角度过了多少个人日,已经记忆不清,如果要返回大陆,会高兴地经过鬼门关。(《山水志》:“广西容、牢二州有鬼门关。谚云:若度鬼门关,十去九不回。言多炎瘴也。”)我当年如同贾让的三策已经应验,证明是正确的,但是,我就如同当年孙权手下因耿直而死在交州的虞翻(《三国志》:虞翻性疏直,数有酒失,孙权积怒,放之交州,在南十余年,卒。)那样不被赦免。海南米贵,我只能典卖衣物来买惠州何源海运来的稻米,屈指计算一下,新滤好的酒大概可以用到上元灯节吧!

五个月后,苏轼终于返回大陆。宋徽宗建中建国元年(1101)正月,苏轼度过了他平生最后的一个春节,当时他正在北归的路上。

此时,东坡老人名满天下,不仅仅是诗名的传播,他的胸襟气度、做人风范,以及六十多岁的老人贬谪海南蛮荒瘴痍之地居然能够生还,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在东坡返归北上的沿路,出现万人空巷的奇观:“拓得龙光竹两杆,持归岭北万人看。”(《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东坡也不无自豪地说:“问翁大庾岭上住,曾见南迁几个回”(《赠岭上老人》)“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东坡老人在其人生最后一个春节的这两句富于哲理禅思的诗句,似乎可以作为令后人永远玩味的遗言吧!




小议春联写作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春节贴春联,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习俗。春联不但给春节增添了浓浓的节日喜庆气氛,而且已经成为城市乡村一道靓丽的节日风景线。欣赏一副好的春联,能够使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还能给人以智慧,增长知识,提高文学写作水平。

在对联的“家族”中,春联诞生较早,至晚到五代就有了史料记载。过年贴对子,就是贴春联。长期以来,中国的百姓,包括文人和以“书春”(摆摊写春联)为业的人,积累了写春联的丰富的经验,也为后世留下许多精品。

我们平时常见的春联有七字对、十一字对和五字对,也有一些是四字对、八字对和九字对的。

写作春联一般多采取一些喜庆、吉祥、兴旺的词语,运用比喻、借代、拟人以及夸张的手法,歌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人们的心愿和理想,反映当今社会的现实。 如:

门迎四海千重福
户纳乾坤万里财

福、财是喜庆词语,四海、乾坤是借代,也是夸张的手法。这副春联,是希望能迎到四海很多的福禄,纳入乾坤很远的钱财。门、户属于代词,代表主人。
    又如:

东成西就四季来财家兴旺
南和北顺八方进宝福满堂

这是一副生意人家的对联。表达了主人在新一年的心愿,希望能在新的一年做生意能够东成西就,南和北顺。和气生财嘛,做每一宗商品交易都能成功,顺顺利利,就手,生财。生意兴旺了,自然钱财到手,福禄进门,家业兴隆。

春联除了要选用一些吉祥、喜庆的词句如福寿、富贵、丁财、平安、兴隆、兴旺、春光、美满、顺心、成功、宏图、峻业、欢乐、发达等等之外,还要讲究上下联的对仗、平仄、词性等。如: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上联是七字,下联也必定是七字。如果上联是五字、十一字,下联也必定是十一字,如此类推。这是为了美观,对等。春联贴在门上,除了喜庆,增添节日气氛,更重要的是给人阅读欣赏。好的春联读起来郎郎上口,平仄有韵,抑扬顿挫,跌宕起伏。所以要求整齐,美观,上下字词性一至。

对仗,讲究的是上下联中对应位置的词字对应,词性相同或相近,即名词对名字,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如上面的春联,天对春、岁月对乾坤、人对福、寿对门(名词对名词),增对满,(动词对动词)。上联用了二个“增”字,下联在对应的位置也用了二个“满”字。

平仄对应。这是指上联与下联词组词字音调的对应关系,平声,即普通话拼音中的第一、二声,仄声,即指第三、四声。如果上联的词组为仄声,下联对应的词组则为平声。如“天增岁月人增寿”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春满乾坤福满门”,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与下联的第一、二字互相对应,即平平对仄仄。上联与下联的第三、四词组互相对应,仄仄对平平。上联与下联的第五、六个字词互相对应,即平平对仄仄。第七字则是仄声字寿对平声门。在平仄对应中,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是在上联或下联的第一、三、五个字中,其平仄可论可不论,但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非常明了的,确定的。

一般地说,春联有所谓的仄起平收之说,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为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古代的文章多为直排字,看文章,读诗词多为竖着读,并且是从右边读起。所以我们贴春联的方法是:面对门口,春联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贴在右边,春联未字是平声的为下联,贴在左边。当然,现代的春联特别是对联对平仄、对仗、词性的对应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能算是宽对中的一种格式。现在贴上的春联,有的从右边读起,有的则从左边读起,好象是不大拘论了。严格要求来说,还是严格按照平仄、对仗的要求写出来的、有新意的,迎合时代要求的春联比较受欢迎。

春联写作也有不少可借鉴的特点,如:

1.描春景春联。春联自古以来就以描绘春景为擅长的笔法。如:

春莺唱柳
喜鹊登梅

  又如传统春联: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在描写春景时,常用一些具有新春特色的词,如:
  植物——竹、梅、杨、柳、桃、李、杏
  动物——莺、燕、鹊、凤、鹏。
  器物——爆竹、酒杯、锣鼓
  颜色——红、绿、金、碧

2.颂吉祥春联。本来,祈福纳祥、驱鬼避邪,是远古桃符的原始功能,从桃符向春联演化过程看,吉祥话语是不可少的,如:
  
春光播福
和气致祥
  
又如传统春联: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而今,吉祥话已不单是对个人、对一个家庭的祝福了,更多地是对祖国江山热情的赞颂,对祖国前程美好的祝愿,如:

    天地英雄气
风云浩荡春
(赵朴初)
   八表同庥瞻丽日
四民有庆乐丰年
(刘叶秋)

3.限时令春联。有些对联已用了几百年,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属于“长命百岁”的。用多了,便有陈旧之感,应该出新。对联出新的途径之一是限时令,这大致有两种情况:

  作干支联。即在春联中嵌入当年纪元的干支(甲子、乙丑、丙寅等),如:
甲兵洗净
子舍承欢

前人将每个轮回中六十年间不同干支纪元都作了现成的联,供每年选择使用。应该说这是一种创新,但也有缺憾。由于天干10字、地支12字在组词能力上有限,往往干支联文辞生涩,用典过僻,一般人读不懂。也有时干支联并不完全符合当年情况。即以甲子年论,1924年为“甲子”,那时各路军阀正打得火热,“甲兵”无法“洗净”,老百姓叫苦不迭,那里还能“承欢”呢?而1984年,已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八年了,“甲兵”早已“洗净”;到2044年,谁也说不清,大概也不会有“甲兵”的战事了。如果不承袭前人,结合本年实际作干支联,通畅易懂,雅俗共赏,则是上乘之作了。

 4、作生肖联。即在春联中嵌入本年的生肖(鼠、牛、虎、兔、龙、蛇等),如: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此联是1981年《羊城晚报》征联作品,实际上可以用于今后任何一个“鸡年”(×酉)和任何一个“马年”(×午)。但有些生肖,不是人们“喜爱”的动物,且不吉祥,因此很难直接入联,如鼠、蛇、犬、猪、猴等,就不一定生硬地入联,称“鼠年”、“蛇年”、“狗年”了。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做出趣联来。

5.写时事春联。以时事入联,是对联的传统,也是春联的传统。可写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正在发生的事以及将要出现的事。这些事件,都关系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借春联之机,表示群众的关注情绪。如:

且把桃符纪国耻
常看竹叶报平安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春联。又如:
  
翻身休忘本
饮水务思源

这是土地改革时期农村的春联。这类对联是历史的记录,是生活的写照,如果有兴趣把各个历史时期甚至每年的春联搜集齐全,可能会成为小型编年史和中国大事记的。当然,写时事联要注意不要将标语口号合盘端出。

7、.抒胸臆春联。有些春联,看起来没有什么春意、春景,也不嵌干支、生肖,纯是一些愤世之作。这是因为旧时一些知识分子生活凄惨,满腹牢骚无处渲泻,等到过年时,便触景生情,不禁舞文弄墨,直抒胸臆。如: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可以想见,此处主人一贫如洗,无依无靠。一般说来,这类春联有较强的艺术性。





春联的来历


——漫谈中国春节文化




贴春联和换门神,都是中国民间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春联亦名“门对”、“春帖”、“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对联的一种。春联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较多用大红纸书写,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千门万户,到处是鲜红的春贴,确实能显示出一派盎然春色。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但关于春联的起源,还得从五代时候说起。

五代十国中的后蜀国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符版上写两句吉语献岁,他不中意辛学士的作品,以其词不工,就自己提笔写下: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此后,文人学士把题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风气便逐渐流传开来。

到了宋代,春节贴春联已成为一种士族习俗。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可说明这一点,在宋人笔记中,也记载了文人喜欢书写春联的风气。如张邦基《墨庄漫录》述苏东坡在黄州,于近岁除时,访王文甫,见其方治桃符,遂戏书一联于其上云:
门大要容千骑入
堂深不觉百男欢

元代初年,著名书画家赵松雪一次过扬州迎月楼,主人求赵松雪为其春联,赵松雪题曰: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春联的内容与酒楼非发,主人大喜,以紫金壶奉酬。像赵松雪写的这种春联已被当作交际的礼品来看待了。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

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将这幅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后来阉猪主人获悉是皇上御笔亲制的对联,便装裱起来,挂在中堂,视为家宝,每日烧香敬奉。据说,春联两字的正式命名,就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从那时起,春联在广大农村乡镇广泛流。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与春联对应,古时春节还在门窗上画鸡,汉人东方朔的《占书》上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六畜日排完了,才轮到初七是人日。
为什么这么个排法呢?古时有本叫《农家杂事》的通俗书上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按人类驯服六畜的次序排.鸡最先驯养成家禽,狗次之,其他依此类推,另一种说法是按牲畜的大小排,小的排在前面,所以鸡排在第一,其他依次排后。还有一种说法是按六畜和人的远近排列,鸡、狗养在屋里,接近人,猪羊次之,牛马另有栏厩,离居室最远,所以排在后面。看来后一说似乎最有道理。
那为什么人反而排在六畜之后呢?也许作为能创造工具、有思想的高等动物的人类要比低一等的动物出现得较晚,是合乎生物进化的原理吧。

春节人们画鸡可能因为初一是鸡日。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度朔山上有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

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南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