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2月27日星期四

上海老虎灶记忆


我的自述58 






















 
 居住在上海老宅石库门西厢房,推开那扇西窗,跳入眼帘的就是隔壁弄堂里的那个老虎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个老虎灶留给我的印象却一点也没有被抹去。
老虎灶,又称熟水店,那是旧上海的一道城市风景线。
传统的上海老虎灶灶面置有三只烧水锅,三只锅中央有一加煤孔,烧水锅和烟囱之间还有两只积水锅,称为“积口”。
上海旧时还有两种老虎灶:一种叫“七星灶”,炉灶只是一只大缸。缸里用泥和砖砌成七个火孔,孔上放七只钢壶烧水;另一种叫“经济炉”,炉体是一只白铁皮大炉,炉上置一大锅烧水,后来出水处又增设了温度表和水龙头,以便观察水温和放水。
老虎灶灶子一般是由水泥砌成,也有用洋铁皮敲制而成的。灶头上有只水桶,用煤饼、煤炭或木炭、木屑、刨花的燃火,从早烧到夜,所以老虎灶里都是特特滚的开水。好玩的是出水的龙头不是直接接在水桶上的,而是从灶头上伸出来,而那只烟囱却是伫立在水桶的顶上。
老虎灶一般在弄口或弄堂附近的小街上,通常一开间面。也有直二间或楼上楼下的,其灶砌在店门口,灶膛口对着马路或前面小街、小巷。
  上海老虎灶的诞生与旧上海人的居住环境、炊具条件的限制密不可分。有人考证,老虎灶诞生于上海小刀会起义时,百姓为避战火,纷纷往城外租界跑。当时煤气还不普及,用煤球炉已属上乘了,家里用木柴烧水很不方便,老虎灶便应运而生。
老上海有一句话叫“泡开水”,即指到老虎灶去打熟水。想当年栅户简屋集中的地区,老虎灶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居民喝茶、用熟水全靠老虎灶。不少老虎灶除供应熟水外,还设有几张桌子,供人们入字内喝茶聊天或谈生意,有的还设有盆汤供人洗澡。所以老虎灶实际是主营卖熟水,兼营茶馆、浴室的,这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那时候,每天清早上班前和傍晚下班后去老虎灶打开水已经是一些人的习惯,总可以看到人们手提热水瓶或茶壶进出老虎灶,踏出路面的那一条条水渍。
为了节约用煤,省下点钱来,母亲常叫我去老虎灶“泡开水”。
那时,我才十岁刚出头,根本就提不起装满熟水的热水瓶,每次泡开水,总是将热水瓶抱回家。后来,能够手提两个,甚至三个热水瓶回家了。
泡开水一般是在冬天,可以泡饭,上海人习惯吃泡饭,我至今还是如此。
不过,夏天也有时去泡开水,主要是为了用开水烫死被捉的老鼠,或者是用烫开水浇死臭虫及它们的虫卵。
往返于老虎灶和居家之间,这也是件常事了。恐怕那个时代的男孩子,都经常会受母亲使唤,有过我同样的泡开水经历。
记得,我那时提着个竹壳热水瓶去老虎灶泡开水,泡一热水瓶水通常一分钱,一铜吊水好像是二分钱。在那个条件艰难的年代,寻常百姓家连烧个热水也不容易,老虎灶无疑是雪中送炭的伙伴了。冬天的晚上,临睡前,家家户户都要到弄堂口去提点滚烫的开水回来,用它来洗脸,烫脚,再灌满汤婆子,然后再将汤婆子塞进被窝,寒冷冬夜里的一枕黑甜也就有了保证。当时泡开水,为了找零方便,老虎灶的老板准备了许多用硬板纸剪成的如麻将牌一般大小的牌子,一分钱一张。一般的家庭都会一次买个几十张放在家里,要泡几瓶水就拿几张牌子。
老虎灶,是上海的俗语。也是近代上海出现的新名词。专指专门兼营熟水、浴堂的低档茶馆。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上海浴室的增多,上海的老虎灶一般不再经营浴室。
至于“老虎灶”一词的出处,释法不一。
我的外公说,那是出之于“洋泾浜英语”。因为近代上海出现了大量的西洋建筑,这些建筑一般都设有壁炉,并在屋顶上设有多孔烟囱,屋顶的英文为“R00f”,音谐“老虎”,因此这种将烟囱设在屋顶上的灶就叫做“老虎灶”。而江南传统的民间灶头一般是破墙而出,用料大的熟水店的烟囱必须设在屋顶上,于是熟水店也被称为老虎灶。
按母亲的说法,则认为老虎灶得名于其形。以前熟水店的添燃料处设在墙外,墙上设计两小窗口,可以看见灶内的情况,这种灶的灶堂如同老虎口,两个小窗如同虎眼,屋顶上的烟囱则如同老虎尾巴,于是被称为“老虎灶”。
邻居婉婉姆妈又有另一种说法:据说是由一位姓傅的烧火和尚开的,傅和尚因在乡下与一村女生私情而引起公愤,只身躲到上海开了家泡水店。因老板姓傅左邻右舍便称“老傅灶”。而上海话“老傅”和“老虎”一个读音,于是久而久之“老傅灶”便成了“老虎灶”。这也是“老虎灶”由来的另一个版本。
1906年出版的《沪江商业市景词·老虎灶》:“灶开双眼兽形成,为此争传‘老虎’名;巷口街头炉遍设,卖茶卖水闹声盈。”“沪火炎炎暮复朝,锅储百沸待分销;一钱一勺烹茶水。免得人家灶下烧。”正是旧上海老虎灶的形象写照。
在旧上海老虎灶成为了一种行当,是360行中的一行,从业者还成立过行业组织,即上海市熟水商业同业公会。
20世纪80年代后,上海的老虎灶业逐渐走向衰落,90年代后,逐渐消失。
不管那种说法,老虎灶在上海可是有历史的。
真正让老虎灶“发扬光大”起来的,却是座落在当年南市区方浜中路上的由一位姓钱的老板经营的老虎灶。钱老板早年曾经当过黄金荣的跟班,后因一场大病退出江湖。黄金荣念旧情给了他一些银两,钱跟班便在方浜中路上盘下了一家烟纸店,并将其改成老虎灶与女儿一起渗淡经营。
当年方浜中路上住着许多登三轮拉黄包的车夫以及叫卖的小贩。每到中午或下午生意忙过了,他们便到钱老板的老虎灶里小座片刻,喝茶休息。后来钱老板见这些人一天下来浑身是汗,却又舍不得去澡堂子,便买了十几个大木盆,经营起了“盆汤”生意。
这些车夫和小贩们只要化两个铜板,便能在木盆里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此举大受欢迎,老虎灶的生意更是日渐兴隆。
有趣的是钱老板的女儿,还在这些车夫中找到了意中人,钱老板苦心经营的老虎灶终于得以传承了下来。
这家钱记老虎灶,成了当年上海几乎所有老虎灶“克隆”的对象,甚至连讨老婆找男人都是一样的途径,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的老虎灶,大多数都是“夫妻老婆店”的缘由。
据资料统计,上海曾经有过1000多家老虎灶,而如今却基本上看不到何处有老虎灶了。
也有人说,上海还留有最后一家老虎灶,这最后的老虎灶有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名字:梅溪弄。
梅溪弄是靠近南市城隍庙附近的一条弄堂,上海最后的老虎灶就座落在这条弄堂里。所以为了这最后的记忆,几乎所有还在这家老虎灶里泡开水、喝茶、聊天或者“盆汤”的梅溪弄里的居民们,都称老虎灶为梅溪弄。
梅溪弄的历史不算长可也不短,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梅溪弄早年的老板,便是隔壁方浜中路上那家钱记老虎灶老板的亲眷,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梅溪弄老板在江西插队落户的儿子,返城接班掌管梅溪弄,随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他的女朋友。不久女朋友的海外亲眷要她出国去,她却火速结婚当起了梅溪弄的老板娘。
我家的方桌就放在窗前,窗下就能看到老虎灶,我坐在桌前做作业,常驻要偷一会懒,又不能离开那把椅子,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看几眼窗外的景色,这景色除了老虎灶,也就没什么样好看的了。久而久之,我对这老虎灶也看出了一份感情。老虎灶是以形状而得名的,我又是属老虎的,我就会画老虎灶玩,特意将烧水处的炉膛口,画得更似一只老虎张开的大嘴,将灶后高高竖起的烟囱管,画得象老虎翘起的尾巴。画累了,就看那烧水的人,只见他在捅老虎灶膛的时候,烧尽的煤灰、碎木头、稻草灰,瞬间晒落水中,会腾起一阵白雾,但很快就灰尽烟灭,老虎灶也算得上环保了。
我家隔壁弄堂的老虎灶灶面上,置有三只深的烧水锅,三只锅中央有一加煤孔,烧水锅和烟囱之间还有两只积水锅,积水锅内烧的是半开的水。这是一种传统的老虎灶。居民“泡开水”时,那个干活的伙计左手将一只带长木柄的铁漏勺插在热水瓶口上,右手则用带长木柄的铁摇水勺,将开水倒入漏勺下的开水瓶中。在我的记忆中,二勺半铁勺的水,就可将水瓶“泡”满了。也不知在什么时候,那个老虎灶改造成用白铁皮打成炉体的“经济炉”了,炉前有二个放开水的茏头和温度表,用茏头放开水,减少了伙计的体力,泡开水也很方便。
上海的老虎灶有大有小。小的老虎灶仅一铺面,专供开水,多为夫妻老婆店。也有“一开间”,但“进深”深的、或二开间的老虎灶,其功能、用途,就大了。这种老虎灶,除了供应开水外,还可作茶馆,故又被上海人称为“茶馆店”。
店内可放数张及十数张八仙桌,坐具是长条木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清晨,天还未亮,老虎灶内的开水刚滚,就有喝早茶的茶客断断断续续的来了,他们多数是“老客人”,彼此相识。
这些人在喝茶时兼摆“龙门阵”。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国家大事、鸡毛小事,奇谈怪论、流言蜚语……,这里,应有尽有,无所不包。
到吃早饭时,茶客可叫店内“冲茶”的伙计,到张家店买生煎馒头,到李家店买大饼油条,粢饭羌饼……。然后,茶就早点,悠哉、悠哉,早饭就解决了。
有时,茶客多,店家就会将桌子摆到街面上,形成“露天茶馆”。
 这类“茶馆店”,从早至晚,茶客不断。多名“茶倌”,手提大铜茶壶,穿梭于茶客之间,不断地为茶客泡茶沏水,还为茶客买烟、买点心,提供这种服务,往往有小费可拿。有些店,还设有“说书”的小舞台,每日午后,小舞台上叮叮咚咚的琵琶、三弦响起,仰扬顿挫,清丽婉转的吴侬软语能博得茶客不少的掌声,评弹界有不少的名家就是从这样的老虎灶般的茶馆店出道的。
这是上海旧时的清晨,由老虎灶所派生出的特殊风情线!
夏天的下午,有一点规模的老虎灶,会在门口放上一块木制的招牌,上写“清水盆汤”。上海人都知道,这家老虎灶可洗澡。
凡设“清水盆汤”的店,门口放有长条桌,桌上有脸盆,盆内有干净的毛巾,桌旁有大水缸,缸内有热水。洗完澡的客人,可在此洗脸、洗头,这叫“上、下分开”。
走入店中,有布帘遮挡,布帘内,供洗澡用的“长浴盆”一字排开,其数量与老虎灶的大小成正比。另有大水缸,放在当中,缸内盛有冷水,以备客人洗澡时作调节水温之用。
客人若要洗澡,招呼一声,伙计会“拎”来一大桶高温热水,倒入你所指定的浴桶中。水,之所以是高温,是因为有的洗澡客要“烫脚”。随后,你可根据自己对水温的要求,掺入相应的冷水,舒舒服服的洗澡了。在“清水盆汤”洗澡,要比在澡堂洗便宜。值得一提的是:“清水盆汤”的服务对象全为男性。
清末民初,上海滩老虎灶屈指可数,而且生意平平淡淡,那时的商店大多自己生炉子烧开水,供店伙计泡茶喝。因为那时如果自家不生炉子,就需要拎茶壶到老虎灶去冲开水,那时没有开水瓶,无法使开水保温,一壶茶喝完,要想喝就必须再向老虎灶跑,店如果离老虎灶远,就很不方面。
20年代初,德商礼和洋行将英格兰化学家杜瓦发明的真空瓶加以改造,制成热水瓶,一些商店和单身汉为了减少麻烦,都不再自己生风炉,而是以热水瓶到老虎灶泡开水。
老虎灶的生意也由此渐渐兴旺起来。再加上,这段时期,军阀混战和日军侵华,一些江浙乡民纷纷逃到上海,在短短几年内,几十万人口拥入上海,他们生活条件极差,喝茶全部靠老虎灶解决。
老虎灶一般设在马路边,占地面积极小,能砌一个灶头的地方就可以开店了。桌凳就在街边。
老虎灶一般用的是廉价紫砂壶,茶叶也是最低档的粗茶,叶片大,茶色深。这类低档茶馆一般清晨即开门营业,供喝早茶,到晚上九、十点钟打烊关门,中午不停业休息。来这类茶馆的茶客多为当时社会的下层人物、普通百姓,其中也有为数众多的游民、无赖地痞。
老虎灶时兴“吃讲茶”,但这里的吃讲茶,不像大茶馆和别的地方的茶馆,是为了生意上的矛盾或帮派之间的纷争,而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借钱不还、家庭纠纷等。
因此上海老虎灶,其实也是低档小茶馆,它遍布街市里弄。
清朝初期,上海已经成为一个中等城市,拥有24万人口,茶馆的生意开始兴旺。大约在咸丰末年、同治初年,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出现了上海第一家大茶馆——一洞天茶楼。比之稍晚一点的是丽水台茶楼,高阁三层,针窗四面,气派非凡。
在近代被称为“十里洋场”的上海,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吸引了海内外的各方人士,市民文化日益发达,伴随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文化昌盛而出现的茶馆,更成为人们休闲、娱乐、交流的重要场所。
史书记载,清末宣统元年(公元1900年),上海约有茶馆64家,到了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短短十年间便增到164家,至1949年,仅南市老城厢就有各式茶馆 169家。
此外,尚有许多极其简陋的小茶馆叫“老虎灶”,为一般劳苦群众暂坐歇脚、解渴消乏之处,分布在市区各个地方。
当时,上海滩较著名的茶馆有静安寺的“品泉楼”。城隍庙的“湖心亭”、南京路上的“同羽春”和“五云日升楼”等。
清末,广东茶馆在上海兴起,最早的是开设在广东路河南路口的“同劳居”、“怡珍居”等几家。后来,南京路趋渐迅猛发展,广东茶馆盛极一时,单是南京路到西藏路短短一段,就有“大东”、”大三元”、“东亚”、“新雅”等近十家,荟萃一处,天天高朋满座,其中又以“易安居”与“陶陶居”最为有名。我外公是广东人,爱好喝广东茶,也常带我去过“大三元”喝茶。印象中,他就挑这一家去喝茶,也不知是为什么。
广东茶馆素以茶叶考究、茶具漂亮,并出售精致广东点心见长。它有三个特点:场地雅洁、服务热情、收费公道。给人印象尤深的是,服务员的细致主动,彬彬有礼。盒式广式点心,装在磁盘里,服务员用车子推送到桌边,诸如马蹄糕、叉烧包、蛋塔、烧麦等,听任选取,既不用去柜台预先买筹,也不用当场开票付款,一律“先吃后付钞”。当茶客离去时,只要招呼一声,服务员很快就来到桌边,验视磁盘边沿的标记,就可以立即告诉你该付多少钱。颇有情趣的是,白衣姑娘推着玻璃水果车,来来往往,为茶客供应时令鲜果,还代为削皮。不过,这要付现钞的。
广东茶馆还供应“夜饭”。所谓“夜饭”,就是一碗代价两毛的“滑肉面”,肉嫩汤鲜,使人百吃不厌。当年南社诗僧苏曼殊寓居沪上,便常常到“同芳居”品茗啖饼,大感快乐。
上海茶馆生意兴隆,甚至连外国人也在上海开起了茶馆。最早是日本人在光绪初年开办的“东洋茶馆”,最初只是以销售日本茶食为主,后来渐渐派入色情成分,最后成为变相的妓院。
上海茶馆的题名十分雅致:如力江路有天霄阁;云南路有鹤林春;广东路有松风阁;四川北路有群芳居;董家渡有江南一枝春;福州路有青莲阁;南市豫园有四美轩、春风得意楼、湖心亭等。
上海的茶馆,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成为“十里洋场”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窥见上世纪洋风熏染下的旧上海的社会百态。它不像北京茶馆那样泾渭分明:棋茶馆、书茶馆、清茶馆、野茶馆,各有其不同的娱乐形式,而是既泾渭分明,又鱼龙混杂,显出其光怪陆离的一面。
上海茶馆因条件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中高档茶馆。这一类茶馆的茶客基本来自中上流社会,大多为显贵要人、社会名流、阔老商贾以及在社会上已有地位的大流氓头子、帮门会道头子等。这类茶馆大多地处繁华市面或风景幽静之处,楼房高大,不论是外部装潢,还是内部装饰,都比较讲究。茶室幽雅,窗明几净,并布置有内室、雅座。茶资高出一般茶馆若干倍,甚至几十倍。另一类就是低档茶馆,包括老虎灶茶馆了。
旧上海的茶馆名为茶楼,以茶招揽顾客,但到茶楼的茶客除一些休闲老人专为品茗而来外,绝大部分茶客是以茶楼为场地进行各种活动的,这与其它地方的茶馆功能有所不同。
旧上海的各类茶馆又是新闻集散地,消息特别多,故而报社的记者、巡捕房的巡捕、便衣侦探,都经常光顾茶馆。有的记者,尤其是晚报、小报的记者在茶馆听到消息趣闻后,往往当场在茶馆里起草文章,直接送往报社夜班编辑处。而巡捕房的巡捕、侦探不仅经常从茶馆中得到破案线索,有的就干脆在茶馆办案,把茶馆变成公事房。所以,旧上海有包打听茶会之说。不过,这种茶客喝茶是不付茶资的,茶楼老板则依仗他们的势力维持市面。
上海的茶馆还是“劳务市场”之一。在一些中低档茶馆,经常有一些木匠、瓦匠、蔑匠等手工工匠等待雇工,他们与那些掮客、商人和手提鸟笼的茶客分角落入席,彼此安份,不会胡来!
上海茶馆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交易市场”。这批人是最繁华地段茶馆的最主要的一批茶客。每日清晨,各行各业的大商人都到中高档茶馆里晤面、应酬,洽谈生意,打听信息,联络感情,如著名实业家刘鸿生那时就经常出入青莲阁茶楼与人进行煤炭交易。
这批商人茶客中,有一种被称为“日蚂蚁”的经纪人,专门充当房屋顶租或买卖的中间人。由于“日蚂蚁”经常活跃在茶楼,旧上海中凡有房屋出租出卖或需租赁房屋。购房的主顾,也经常上茶楼,谈成了,就在茶馆契约资押。当时上海人称这为“顶屋市场”。
春风得意楼,曾一度改变经营方向,竭力招徕一批商贾客,为他们到这里晤谈应酬、交易记市提供方便。因此,每天清晨,头戴瓜皮帽的布业、豆业、钱业、糖业等各式商贾,进出络绎不绝。时间一长,各行业商人约定俗成,自然形成各自每天到茶楼活动的固定时间,彼此按行业不同而错开,互不干扰。这就是人们称为“茶会”的由来。每天下午,到春风得意楼参加茶会的有化工原料业商人近200入,其中商贩近160人。像城隍庙有的茶楼是做鸽子生意的商人的汇集点;又如光启南路的鑫福茶馆,是做红木生意人的集合处。
在上海茶馆中,过去一壶茶是十五文钱,并且可以两人合泡一壶。逢旧历新年,馆役打抽主,在碗里加上橄榄,称为“元宝茶”,茶资就得加倍。有的茶馆设有炕榻,可以倚坐榻上喝茶,叫做“榻茶”,茶资也较贵。
当时上海设有赛门的书场,评弹奏艺,往往附设在茶馆中。这些茶馆大都属于中小型的,大型的茶楼就不必靠评弹来吸引茶客了。大多数茶馆是早晨卖清茶和茶点,中午打烊停业休息,下午、晚上则设书场。凡附设书场的茶馆,一般比较宽敞,都有楼,茶室间列置长几若干,便于安置茶壶茶杯,茶客可以随听随喝。室隅筑一小坛,供应聘的评弹艺人弹唱。壁上左挂三弦右挂琵琶。茶馆门口挂着一块黑牌,用白粉写上艺人姓名和所说的书名。每逢阴历年底的四五天,有说会书之举,规定每一场为四档茶,茶馆主人争邀说噱弹唱四者兼擅的名艺人,即所谓“响档”登台表演。有说叱咤英雄的大书,有唱缠绵儿女的小书,或弦索悦耳,或醒木惊堂,各尽其能。茶馆主人为了容纳大量听客,往往把几凳全部撤除,茶也不备了,茶客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喝茶,主要是为了听书。这一段时间茶客特别等,茶馆的收入也多,但这些收入都分给堂倌们过年之用。
书场式茶馆较著名的有青旧仓街的景春楼、旧校场路的玉液春茶楼、大境路的第一茶楼以及城隍庙的近十家茶楼,如春风得意楼、爽乐搂、乐辅阆、四美轩、里园都是有名的书场式茶馆。
茶馆对听书上瘾、天天到场的老茶客十分礼遇,有的茶馆甚至在书台入口设特别席,专供这些人享用。而这些茶客入座时也别有功架,要茶不开口,用手势表示:食指伸直是绿茶,食指弯曲是红茶,五指齐伸微弯是菊茶,伸手握拳是玳茶,茶馆的伙计,一看就明日。
在这些茶楼里,一些小贩穿巡于茶客之间,出售五香豆、金花菜、甘草梅、香烟、糖果和小食品、小点心等,价格低廉,深受来客们欢迎。据说,凡外地来上海说书的艺人,总要先到城隍庙的茶楼说上几场书亮亮相,借以扩大影响。
上海的茶馆与到处相比,更突出了它的经济功能,这与上海商品经济发达是分不开的。上海茶馆高雅,富有情趣,可以说是江南茶馆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如今,上海的茶馆越开越多,越开越豪华,但却找不到过去的那份感觉,尤其是再也找不到老虎灶的记忆了。


苍蝇也不喜欢政治


我的自述57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变态”一词已不再陌生,变态的人和事,也时常见绪于媒体。但人们却很少知道,中国人在五十多年前常与一种叫“完全变态的昆虫”打交道,这种昆虫就是苍蝇。
在生物学上,苍蝇属于典型的“完全变态昆虫”。据上世纪70年代末统计,全世界有双翅目的昆虫132个科12万余种,其中蝇类就有64个科34千余种。仅中国的福州市区就有43874种。主要蝇种是家蝇、市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等。
苍蝇,英文名称:fly
苍蝇具有一次交配可终身产卵的生理特点,一只雌蝇一生可产卵5-6次,每次产卵数约100-150粒,最多可达300粒左右。一年内可繁殖10-12代。
苍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因此常见于卫生较差的环境。
苍蝇没有鼻子,但是,它有另外的味觉器官,并且还不在头上脸上,而是在脚上。只要它飞到了食物上,就先用脚上的味觉器官去品一品食物的味道如何,然后,再用嘴去吃。因为苍蝇很贪吃,又喜欢到处飞,所以见到任何食物都要去尝一尝,这样一来,苍蝇的脚上就会沾有很多的食物,这样既不利于苍蝇飞行,又阻碍了它的味觉。所以苍蝇把脚搓来搓去,是为了把脚上沾的食物搓掉。
因为苍蝇有这种坏习惯,所以会传染很多病菌。苍蝇如果在粪便、污水里站过又飞到食物上去,就会把病菌留在食物上。另外,苍蝇还有个更坏的习性,就是当它落在食物上时,不仅吃食物,而且,还要排粪,把肠子里的一些活着的病菌、寄生虫卵等等都排在食物上。
苍蝇因携带多种病原微生物传播而危害人类,苍蝇的体表多毛,足部抓垫能分泌黏液,喜欢在人或畜的粪尿、痰、呕吐物以及尸体等处爬行觅食,极容易附着大量的病原体,如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肝炎杆菌、脊髓灰质炎病菌、甲肝病菌乙肝病菌,以及蛔虫卵等;又常在人体、食物、餐饮具上停留,停落时有搓足和刷身的习性,附着在它身上的病原体很快就污染食物和餐饮具。苍蝇吃东西时,先吐出嗉囊液,将食物溶解才能吸入,而且边吃、边吐、边拉;这样也就把原来吃进消化液中的病原体一起吐了出来,污染它吃过的食物,人再去吃这些食物和使用污染的餐饮具就会得病。
在生态系中,苍蝇的幼虫扮演动植物分解者的重要角色。苍蝇的成虫由于嗜食甜物质,因此也能代替蜜蜂用于农作物的授粉和品种改良。
在临床医学上,活蝇蛆可接种于伤口之中,起杀菌清创,促进愈合之作用。
富含蛋白质的蝇蛆又是重要的饵料、饲料,可工厂化生产。
苍蝇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蛆)、蛹、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完全不同。苍蝇的卵呈乳白色,如香蕉形或椭圆形,长约1毫米。卵壳背面有两条嵴,嵴间的膜最薄,孵化时幼虫即从此处钻出。卵期的发育时间为824小时,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卵在13以下不发育,低于8或高于42则死亡。在下列范围内,卵的孵化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2时,20小时;25时,需1618小时;28时,需14个小时;35时,仅需810小时。生长基质的湿度也对卵的孵化率有影响:相对湿度为75%80%时,孵化率最高;低于65%或高于85%时,孵化率明显降低。
苍蝇的幼虫俗称蝇蛆,有三个龄期:1龄幼虫体长13毫米,仅有后气门。蜕皮后变为2龄,长35毫米,有前气门,后气门有2裂。再次蜕皮即为3龄,长513毫米,后气门3裂。蝇蛆体色,13龄由透明、乳白色变为乳黄色,直至成熟、化蛹。3龄幼虫呈长圆锥形,前端尖细,后端呈切截状,无眼、无足。蝇蛆的生活特性是喜欢钻孔,畏惧强光,终日隐居于孳生物的避光黑暗处。它具有多食性,形形色色的腐败发酵有机物,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幼虫期是苍蝇一生中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蝇的个体大小和繁殖效率。
影响蝇蛆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食物和通气。空气流通有利于蝇蛆的生长发育。在垃圾堆里,蝇蛆常分布于具有较大空隙的墙角、墙根处。
蛹是苍蝇生活史上的第三个变态。它呈桶状即围蛹。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长58毫米。蛹壳内不断进行变态,一旦苍蝇的雏形形成,便进入羽化阶段。羽化时,苍蝇靠头部的额囊交替膨胀与收缩,将蛹壳头端挤开而爬出,穿过疏松沙土或其他培养料而到达地表面。从化蛹至羽化,称为蛹期。
从蛹羽化的成蝇,需要经历“静止—爬行—伸体—展翅—体壁硬化”几个阶段,才能发育成为具有飞翔、采食和繁殖能力的成蝇。刚从蛹内羽化而出的家蝇,体壁柔软,淡灰色,双翅尚未展开,额囊没有回缩。稍后两翅伸展,表皮硬化且色泽加深,11.5小时后,两翅方能飞翔。在27的条件下,羽化后224小时成蝇才开始活动、摄食。
苍蝇的食性取决于其种类。有专门吸吮花蜜和植物汁液的,有专门嗜食人、畜血液或动物创口血液和眼、鼻分泌物的。而人们常见的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麻蝇则属于杂食性蝇类,即广泛摄食人的食品、畜禽分泌物与排泄物、厨房下脚料及垃圾中有机物等。它们对于糖、醋、氨味、腥味具有极强的趋向性。据研究,雌蝇若单纯供给水、糖及碳水化合物,虽能生长,但卵巢不能发育、产卵;惟有加喂蛋白质食料或多种氨基酸,才能正常产卵。
影响苍蝇寿命的因素有温度、湿度、食物和水。
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息。活动、栖息场所,取决于蝇种、季节、温度和地域。在某些季节,厩腐蝇、夏侧蝇、市蝇也会侵入住宅内。大头金蝇、丝光绿蝇、丽蝇、伏蝇、麻蝇等则主要活动、栖息于户外。
苍蝇善于飞翔。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68 千米,最高每昼夜飞行818 千米。但平常多在孳生地半径100 200 范围内活动,大都不超过12 千米。
苍蝇的越冬方式颇为复杂。既能以蛹态越冬,也能以蝇蛆、成虫方式越冬。在北方寒带、温带地区,自然界看不到活动态的家蝇,但在人工取暖的室内仍有成蝇活动,蔬菜大棚温室往往成为翌年春暖时苍蝇大量孳生的发源地。在江南和部分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温度在0 以下,苍蝇能够巧妙地以蛹态越冬,少数地区也能发现蛰伏的雌蝇的被畜禽粪覆盖的蝇蛆。在华南亚热带地区,平均气温在5 以上,苍蝇不存在休眠状态,可以继续孳生繁殖。
苍蝇群体中个体较小的一般为雄性,个体较大的一般为雌性;只要看它们的肚子,就能分别出雌雄:雄性苍蝇的肚子小而扁,雌性苍蝇的肚子大而圆;看它们的屁股,也能分出雌雄。雄性苍蝇的屁股是圆形的,雌性苍蝇的屁股是尖型的。
苍蝇具有惊人的繁殖力。据观察,实验室中的家蝇每批产卵100粒左右,1只雌蝇终能产卵1020批,总产卵量达6001000粒。在自然界,每只雌蝇一生也能产卵46批,每批间隔34天,每批产卵量约100粒,终生产卵量为400600粒。即使在华北地区,家蝇一年也能繁殖1012代,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每只雌蝇能产生200个后代,则100只雌蝇只需经过10个世代,繁殖的总蝇数将达到2万亿亿个!
苍蝇虽然繁殖力强,家族兴旺,但子孙后代有50%60%由于天敌侵袭和其他灾害而夭亡。苍蝇的天敌有三类:一是捕食性天敌,包括青蛙、蜻蜓、蜘蛛、螳螂、蚂蚁、蜥蜴、壁虎、食虫虻和鸟类等。鸡粪是家蝇和厩蝇的孳生物,但其中常存在生性凶残的巨螯螨和蠼螋,会捕食粪类中的蝇卵和蝇蛆。二是寄生天敌,如姬蜂、小蜂等寄生蜂类,它们往往将卵产在蝇蛆或蛹体内,孵出幼虫后便取食蝇蛆和蝇蛹。有人发现,在春季挖出的麻蝇蛹体中,60.4%被寄生蜂侵害而夭亡。三是微生物天敌。日本学者发现森田芽孢杆菌可以抑制苍蝇孳生,我国学者也发现“蝇单枝虫霉菌”孢子如落到苍蝇身上,会使苍蝇感染单枝虫霉病。
在“除四害”的年代里,苍蝇也是一害,处处挨打。
人们在消灭苍蝇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很多灭蝇的办法。
最原始的办法,就是用苍蝇拍把苍蝇拍死。这种方法灭蝇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操作人的技术。最近,又出现了电子灭蝇拍,它克服了传统苍蝇拍会产生污染的缺点,但是灭蝇成本却升高了。
最快的办法就是用杀虫剂灭蝇。
最懒惰的办法是昼夜不停地用紫外灯诱杀。苍蝇属于趋光性动物,尤其对紫外线敏感,利用这种特性,人类发明了紫外线诱杀灯,紫外灯外面的电网可使苍蝇遭电击而死。
最安全的办法是安放粘蝇纸。当苍蝇误撞或落下停歇时使之被粘住而无法活动。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苍蝇较多又不需要严格灭蝇的地方。
苍蝇寿命最长为15天,如果长时间得不到食物,很快就会死掉。所以把所有食物都妥善保存,处理好垃圾,这本身对苍蝇就是致命的打击。
最省心巧驱苍蝇办法是食醋驱蝇法,在室内喷洒一些纯净的食醋,苍蝇就会避而远之。还有一种桔皮驱蝇法,将干桔皮在室内点燃,既可驱逐苍蝇,又能消除室内异味。将残茶叶晒干,放于厕所或臭水沟旁燃烧,不仅能驱逐蚊蝇,还可除去臭气。在厨房里多放一些切碎的葱、葱头、大蒜等,这些食物有强烈的辛辣和刺激性的气味,也可驱逐苍蝇。如果室内放一盆盆栽西红柿,同样能驱逐苍蝇。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苍蝇也作出了重新评价。
在普通民房中采用笼网养殖苍蝇,是近几年来国内兴起的苍蝇农场中普遍采用的技术。这种技术要求在房间中设置采暖设施,否则,当秋、冬、春室内温度达不到27时,苍蝇的繁殖力严重下降。当房间采暖温度偏低时,尤其是北方,在冬季不得不采用使苍蝇化蛹保虫的办法过冬,致使苍蝇养殖不得不中断,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在塑料大棚中养殖苍蝇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使苍蝇一年四季连续生产,使养殖效益成数倍提高,成为一种极有前景的技术。
苍蝇最适宜的温度是27℃~30812℃时苍蝇可以活动,但不能交配,也不能站立在食物上,只能落在天花板和墙上,不爱动,在零下5时,35天死亡。蝇幼虫要求温度比成虫高,其发育最快的最适宜温度为35,零下12℃停止活动,零下56℃死亡,当温度过高4555℃时其增加速度比正常温度时减少一半。苍蝇幼虫要求食料温度3035℃为宜。湿度方面,成虫要求室内湿度55%60%,湿度过大时,蝇腿及身体易湿而妨碍活动。幼虫生长期需要的湿度65%70%。苍蝇喜欢在亮的地方活动,亮度越大其活动量越大。人工养殖苍蝇在房间中要有灯光装置,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
人类为什么要养殖苍蝇呢?
这还得从苍蝇的食性说起。苍蝇的食性很杂,香、甜、酸、臭均喜欢,它取食时要吐出嗉囊液来溶解食物,其习惯是边吃、边吐、边拉。有人作过观察,在食物较丰富的情况下,苍蝇每分钟要排便4-5次。
苍蝇在吃食的同时也会吃进对自己不利的细菌,因此“边吃边吐”的方法有助于迅速排除细菌。一般苍蝇从进食处理、吸收养份一直到将废物排出体外,只须7~11秒。遇上具有快速繁殖能力的细菌时,苍蝇的免疫系统就会发射BF64BD2两种球蛋白,一旦与细菌接触,就会发生“爆炸”,与细菌“同归于尽”。这两种球蛋白的发射总是一前一后,成双成对,从不错乱。
值得指出的是,BF64BD2的杀能力要比青霉素强千百倍。如果能提取苍蝇体内的BF64BD2用于人类治病,那将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过去,一般人们提到苍蝇,都会产生一种厌恶感。然而,澳大利亚面额为50元的纸币上却印有苍蝇的图案。澳大利亚人视苍蝇为“宠物”。是因为这种苍蝇与其他国家的苍蝇不同。它们多以森林为家,以植物汁液为食,不带任何病毒及细菌。这种苍蝇个头大,整个躯体及翅膀呈柔美的金黄色,飞时也不发出令人讨厌的嗡嗡声。因此,澳大利亚对本国苍蝇的评价为:美丽、干净、可爱。
苍蝇已成了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品之一,每年能换回大量外汇。在悉尼、布里斯班两大港口,每月都有大批装满苍蝇的集装箱运往国外,供世界上各大学、科研单位教学和研究之用,也可供钓鱼爱好者作为鱼饵,供养鱼场作为饲料等。
现在,有部名为《苍蝇》的电影问世了。
这部带有科幻味道的电影,曾被评为有史来最恶心的影片之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一项将有机物分解后异地合成的实验。就在这位科学家拿自己进行试验时,一只苍蝇混进了容器,合成的结果是科学家有了一个苍蝇头,而苍蝇有了一个人头。这种惊世骇俗的想象力加上一定的科学理论当做证明,显然引起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慌。而在另一个世界,重组一个自我,似乎更像是对什么才是生命的本质作出的深刻探讨,哪怕它的形式有点让人无法接受。而对生活的思考,对政治的深刻理解,则更像是一个寓言故事。
“苍蝇不会恐惧,苍蝇也不会感到羞耻……苍蝇也不喜欢政治……”这是《苍蝇》中的一句著名台词。

细菌战与除四害


我的自述56  




在我的少年记忆里,除“四害”运动是发生在1958年“大跃进”时代。五十多年过去后,我才知道,最早掀起“除四害,讲卫生”的高潮,应该是1952年。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使用了细菌武器,而且这些细菌武器——带毒昆虫也洒落到了我国的东北地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对此,中国政府不但发表抗议,还在1952314的政务院128次会议上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年底,这个机构改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主要领导反细菌战。
由于这个运动的直接目的是反对美国的细菌战争,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中央就把这个运动定名为爱国卫生运动。
中央一声令下,各地运动如火如荼,地方政府积极响应毛泽东“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细菌战”的伟大号召。全国各地热火朝天地展开了爱国卫生运动,为之后更大规模的除“四害”运动奠定了基础。
195512月,毛泽东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一文中就指示:“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及其他害兽),麻雀(及其他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待研究),苍蝇,蚊子。”过了一个月,这十七条扩充成了四十条,就是19561月中央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其中第二十七条是:“除四害。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1957910月间,中央召开八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又在会上说:“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这四样东西,我是很注意的。只有十年了,可不可以就在今年准备一下,动员一下,明年春季就来搞?……中国要变成四无国:一无老鼠,二无麻雀,三无苍蝇,四无蚊子。”
这次全会基本通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其中第二十七条后面增加了“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里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要消灭”,到了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
《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的任务。指示发出后。全国掀起除“四害”运动,不断宣传“排山倒海除四害,造福子孙万万代”。
除“四害”的方式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比如灭老鼠,什么“掏窝”、“水缸捕鼠”、“调墨油粘鼠”、“双簧钢丝夹鼠”、“碗、桶、面盆扣鼠”等。
北京一位上小学的小朋友,还发明了一种灭鼠的“奇招儿”,就是把老鼠逮住,往肛门里塞粒黄豆,再用线缝上,放回窝里,它拉不出屎来,就能把一窝老鼠都咬死——当然放走之前一定要把老鼠尾巴割下来,因为尾巴是用来统计战果的。
灭鼠是有奖励的,有的地方灭一只老鼠换一盒火柴,或者几根尾巴换一张书签。有的小学生会把一根尾巴切成两截,再把一头削尖,冒充两根。
“抱头鼠窜”的老鼠们真的是“人人喊打”了。人们嘴里唱着“苍蝇、蚊子、麻雀、老鼠你往那里跑?东村西院都安排好……”的《除四害歌》,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不停地拍苍蝇、轰麻雀、打老鼠。
据《羊城晚报》报道:全市共消灭麻雀31万只,捣毁麻雀窝31000个,连不杀生的法师也加入这场杀生行动。
时事造英雄,全国除“四害”的英雄不断涌现。
安徽巢湖市评为“一等卫生先进工作者”的工人顾友昌,从1952年开始6年如一日除“四害”,战果惊人,仅1957年。他就消灭耗子2660多只,麻雀4728多只,苍蝇90斤,挖蛹2510(当时每斤16),蛆31斤,平均每天消灭7只老鼠,13只麻雀,6两苍蝇和蛆蛹!
武汉市安静街72岁的老太太蔡月英,3年如一日除“四害”,消灭了330多只老鼠、240万只苍蝇……她先后五次被评为市、区爱国卫生模范。
此外,贵州有“捕鼠大王”于校章,北京龙潭还有八十五岁的“麻雀常”常老太太。
真是“模范”争相不断,英雄辈出,你追我赶,场面异常热闹!
这次“全民除四害”运动,大概也是一项世界纪录。有人为此壮举作了诗歌,如《擂鼓鸣金除四害》:
老鼠奸,麻雀坏,
苍蝇蚊子像右派。
吸人血,招病害,
偷人幸福搞破坏。
千家万户齐动手,
擂鼓鸣金除四害。

苍蝇蚊虫传疾病,
老鼠麻雀偷食粮,
六万万人民齐上阵()
一定要把它们消灭光!

时人还编成顺口溜:
鼠雀蚊蝇,害人妖精,
除尽四害,下定决心,
人人动手,个个出阵,
打早打小,斩草除根,
要叫四害,断子绝孙。

我和哥哥在那个年代也是捉鼠高手,哥哥负责制作捕鼠夹子,后来,我还学会了自己动手用废铁丝制作捕鼠笼子。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老鼠可能出没地方,设下捕鼠工具,或给它们安放毒饵。如果,捕捉到老鼠,我就成了刽子手,负责对这些老鼠处以极刑。最残酷的极刑,就是用滚烫的开水将老鼠活活的浇死!有时,也会和弄堂里的孩子们一起用烧炉子的铁钳子,夹着滚烫的煤球,给老鼠施以烙刑。我最残酷的灭鼠方法,就是剥下老鼠皮,将它晒干后,贴在墙上,警告老鼠,不要再来作乱。
我还必须剪下老鼠的尾巴上缴给老师,证明自己的英雄行为和灭鼠功绩。不过,我后来不在乎这些功绩了,将老鼠尾巴直接向收购者换取灭鼠药,这样更划算些。
后来,人们还是找了个传统办法捕捉老鼠,那就是养猫。弄堂里到处是猫,一到晚上,猫的发情声,叫得人心烦。有人就偷偷地捕猫,杀了吃。谁知这猫肉一股酸味,当然,也就没狗肉香了。怪不得,上下五千年的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没什么人开了个闻名于世的猫肉店。
传说老鼠会偷油,可是我们在捕鼠运动中从没有找到过证据。相反,却遇到了偷油婆给我们带来的麻烦。
所有的家庭都有过这样的烦恼,家里老是有蟑螂肆无忌惮地出没,自己想了很多办法,药也施了不少,可总是杀之不尽,灭之不绝,有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无奈。
蟑螂,就是俗称的偷油婆、货郎等。这个粗俗不堪的家伙,在科学上却拥有一个温柔娴淑的名字,叫蜚蠊,属昆虫纲、直翅目、蜚蠊科。它已经在地球上有滋有味地生活了三亿多年,是人类生存史的100倍。
不过有幸的是,科学发展到今天,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对付蟑螂的“新式武器”,能够彻底干净地消灭蟑螂,这就是“生物灭蟑”。也许有一天,偷油婆会断子绝孙了。
蟑螂是一种习惯于在阴暗潮湿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的昆虫,之所以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仍能生生不息,繁荣昌盛,其秘密就在于它具有惊人的繁殖力,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强的适应力。
蟑螂不仅能够携带麻风分支杆菌、鼠疫杆菌、痢疾杆菌、肝炎病毒、呼吸道病毒等40多种病毒及病原体,同时也是寄生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这种杂食性的昆虫,不仅能吃动物、植物和各种腐烂物,就连书籍、肥皂、电线、衣物也可成为它们的美食,而且它还有边吃,边吐,边排泄的恶习,其危害之大、毒害之广,几乎难以言表。
为了消灭蟑螂,我就得负责卫生清扫家里的炉台、碗厨、抽屉等处的蟑螂,将它们的卵囊用开水烫死,或用火烧死。这是当时所有人家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灭蟑方法。只要经常反复地这样去做,就能降低蟑螂密度, 减少其危害。办法是对的,但却苦了我,我不得不多干这些家务活了。
我试着改用诱杀法:我用一只木盒做诱捕器,木盒两侧开有小孔,各装有一个卡纸做的倒汛漏斗。木盒中放置少许蟑螂喜食的面食,如新鲜的烤面包、新蒸的馒头等做食饵,每天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4点,将木盒放在蟑螂经常活动的场所,就能诱捕到那些贪吃的蟑螂。   
还有一种办法是用药物杀灭。用敌敌畏烟雾剂进行熏杀,熏杀前一定要注意关闭门窗,密闭环境,可收到一定的效果。还有就是采用20%敌百虫粉齐, 撒在蟑螂经常活动场所,杀灭效果也较好。
有时也用毒饵法。将用2%敌百虫或敌敌畏药液,按1:3的比例拌在搓碎的馒头等食物内,夜晚撒在蟑螂在活动场所,也可以收到一定的杀灭效果。用药物杀灭蟑螂,投药时应注意厨房的碗厨、菜板、水池、四壁墙根,以及室内的书柜、柜厨、抽屉、地板缝隙等处。在施药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污染食物及炊具器皿,预防中毒事件发生。
蟑螂虽然令人讨厌,但还没有直接对人体进行骚扰性的侵害。最使人憎恶的可要算臭虫了。
臭虫,俗称臭老瘪。
臭虫的侵害指征有粪迹、臭虫血迹,活臭虫等,以针挑法结合目测法检查可疑栖息场所,如棕棚、床架、画镜线、板墙缝隙、桌椅、沙发等物件,常常能找到臭虫的侵害指征,严重侵害场所还能闻及臭虫的臭味。
环境防治是消灭臭虫的最重要作法。环境防治的目的,就是铲除孳生条件,即整顿室内卫生,清除杂物,对床板、墙壁、棕棚等容易孳生臭虫的缝隙,用石灰或油灰堵嵌,有臭虫孳生的墙纸必须撕下烧掉。
消灭臭虫,是我少年时代的一项重要家务活,也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公益活动。
臭虫也叫木蚤,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臭虫科(Cimicidae)昆虫,约有75种。臭虫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
臭虫是以吸人血和鸡、兔等动物血液为生的寄生虫。臭虫会传播多种疾病,如回归热、麻风、鼠疫、小儿麻痹、结核病、锥虫病、东方疖、黑热病等。臭虫的腹部背面或成虫的胸部腹面有一对半月形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有特殊臭味的物质,使它臭名远扬。
臭虫体扁宽,长45毫米(少於0.2),红褐色,翅退化呈鳞状,有臭腺,分泌物有特殊的气味。雌虫每个繁殖季节产卵200多个,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臭虫一般过群居生活,因此在适宜隐匿的场所常常发现有大批臭虫聚集。不论是若虫,或是雌雄成虫,它们都昼伏夜出,在晚上偷偷地爬出来,凭借刺吸式的口器嗜吸人血,臭虫吸血后即躲藏不出,所吸血需数天才能消化。通常臭虫最活跃的时间段是在黎明,在黎明到来之前的一个小时处于性攻击高峰期。
臭虫在找不到人血时,也吸食家兔、白鼠和鸡的血。臭虫吸血很快,510分钟就能吸饱。人被臭虫叮咬后,常引起皮肤发痒,过敏的人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
臭虫成虫在隐蔽的场所交配后,把卵产在墙壁、床板等缝隙中。通常每次下卵一至数个,总数可达100200个。在冬天,臭虫通常停止吸血和产卵。若虫得不到血食,可活30天以上,成虫得不到血食,通常可活六七个月。有的成虫能耐饥一年以上。
臭虫怕光,因此多在夜间活动。臭虫活动很敏捷而机警,在吸血时,如人体稍有移动,即停止吸血,爬走而隐藏,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1.25m。臭虫喜欢群居,并可随衣物、行李等潜伏一段时间。臭虫主要栖息在住室的床架、帐顶四角、墙壁、天花板、桌、椅、书架、被子褥、草垫、床席等的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栖息处所带有许多褐色的粪迹。
臭虫的性交配被称为“创伤式授精”,这意味着雄性并不会顾及雌性的感受,甚至对雌性带来身体上的伤害。雄性会用自己像剑一样的生殖器官刺穿雌性身体的任何部位实现授精,这种交配方式被认为是雄性战胜雌性交配抵抗的一种形式。
为了捕捉臭虫,我和母亲就得不断地用硬器敲击床架、床板、炕席、草垫等,将臭虫震下、处死,或用针、铁丝挑出缝隙中的臭虫,予以杀灭。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沸水浇烫。我手提一壶开水,可用开水浇到虫卵和成虫聚集的地方,将它们全部烫死。因为,臭虫不耐高温。
我还常和母亲一起将有臭虫孳生的床架、床板等用具搬至楼下弄堂里,用装有沸水的水壶口对准缝隙,缓慢移动浇烫,使缝隙处达到高温,以烫死臭虫及其卵。将孳生有臭虫的衣物放入盆中,也可用开水浸泡。
对不能用开水烫泡的衣物,可放到强烈的太阳光下曝晒14小时,并给予翻动,使臭虫因高温晒死或爬出而被杀死。
为了防止臭虫散布,对新买来的旧家具等物品,都有会严格检查,并作处理,以防止臭虫的带入而造成播散。
记得,小时候消灭臭虫,历来采用二二三、六六六、敌百虫、敌敌畏等药物防治。敌敌畏、敌百虫持效短暂,也由于这些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易使棕棚变脆、断裂,不仅群众不愿接受,而且也难以达到消灭臭虫的目的,所以这几种药目前已不再用于臭虫防治。不过,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也许有不少人还从没有看到过臭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