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5年1月31日星期六

破五“开禁节”


——春节民俗溯源之五十






中国的禁忌太多,民俗春节的禁忌可以说集中反映了百姓对这些禁忌的不满,于是希望开禁,正月初五就是中国的开禁节,虽然涉及的是春节诸禁,其实是对自由的渴望,对人性回归的冀求。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按中国民俗传统正月初五是祭财神的日子,如今不用细说,市场经济教会了那些老板们一定要在初五日祭财神、争利市、抢路头、接财神。
老百姓为了发财致富,也会燃柱香祈求财神显灵。

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破五”民俗,知道的人却并不多。“破五”就是“破禁”,“破禁”就是“开禁”。中国禁忌何其多,为什么就不多研究一下哪些该禁,哪些不该禁呢?“破五”民俗将给我们很多启示。

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但财神没有显灵,至少不会为穷人显灵。

正月初五又是“送穷”日,老百姓接不到财神,至少也要在这一天送走穷鬼。于是又有了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出门外燃炮炸之的习俗,甚至还要“送穷媳妇出门”。也许是“送穷”送不了穷,今天的人们,谁也不会这么蠢,背着个纸袋到门外去倒积压了五天的垃圾。

百姓开始将感情放到了“破五”上,什么是“破五”?
有这样一种说法: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在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其实,这是“破五”的变种,是由于不知“破五”的真正由来。

按这种说法:姜子牙封神后,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有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她被封了穷神以后,也就更让人讨厌了,还没听说有谁会喜欢穷神的是不是?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也就是让马上滚回去!

另一种说法:
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不过,建议在那一天,富人想再发财,就得破费资助穷人,不然就会破产。“新破五”就是富人必须在初五破费资助穷人,不然发动全民诅咒,让富人接不到财神、送不走穷鬼。众口一词,民心可改写民俗历史。

在中国有不同的“破五”传统风俗。
在农历正月初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就要放鞭炮,扫卫生,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这一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花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饺子。不叫饺子,叫煮角。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

天津人也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山东的一些地方将“破五”称为“五马日”,并以这一天的阴晴来占当年骡马的凶吉,说这一天晴空万里则主骡马兴旺。据东方朔《占书》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不知山东如何讹牛日为马日。
  
春日这几天,有些地区在初五之前,妇女是不能出门串亲,也不准动尺剪做针线活,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初则不再忌讳。

临清一带的破五,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天还未亮,人们就都煮好饺子,上供、烧纸、叩头,接着把神主牌位收存起来,只等三声大炮一响,全族男人带着香纸鞭炮集合一起,排着队伍前去上坟,叫做送老祖宗回家。一路上,抬供的抬供,放鞭的放鞭,来到坟地再焚香纸叩头,喊道:“爷爷奶奶,到家啦!
沂南也在这天撤家堂轴子,有的还吃炸糕,扫院子,据说这天扫院子不招蚂蚁。垦利、寿光等地于这天鸣放鞭炮,全家聚餐,以示新年过去。

鲁西南地区在年除日把剪刀用线缠住放在床铺的席下压住,到初五这天才能开始使用。临沂、邹城妇女这天也不准出门、不准梳头、不准动针钱,据说动了针线会招蝎子、蚰蜒。这天普遍中午吃水饺,也可以吃面条,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的说法。
中国民俗中的“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那里便实话实说了,“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送穷也好,破五也好,都是为了驱穷求富,贫富不均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穷鬼财神造成的吗?“穷鬼财神论”能取代《资本论》?看来,真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还真是难。



“送穷”日与送穷文化


——春节民俗溯源之四十九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这是唐代诗人姚合写的《晦日送穷三首》诗中描写的正月初五“送穷”日的情景。从诗句中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唐代时已相当普遍。

正月初五“送穷”,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这一天,各家都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主妇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然后到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在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春节期间有良多禁忌,其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民俗认为,从元旦日起至破五日,是不能倒垃圾的,能够聚财,否则就是倒掉了“福气”。垃圾居然也代表福气,很具创意。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这又有了讲究,叫作“送穷”。

古时,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显然,“五”关系到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此时,人们通过倾倒垃圾来送穷,如此则一年与穷无干,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送穷,其意就是祭送穷鬼,也有叫穷神。穷鬼,又称“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宋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送穷的方式颇多。最简单的方式,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就算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出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出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有地方志记载道:

正月初五日,俗谓之破五。各家用纸制造妇人,自背纸袋,装屋内秽土扫置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俗谓“送五穷”。(河北《张北县志》)

五日,晨起担水入瓮,谓之“填穷”。剪纸作五穷妇送之,谓之“送穷”。(安徽《寿阳县志》)

五日,剪彩纸为人,小儿拥抱戏通衢,曰“送穷”;有攫而去者,曰“得富”。(山西《大同府志》

送穷节在各地有着不同的风俗。

老北京人在这一天,家中的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这一天最受欢迎的是刚年满12岁的男孩,因为12是6的二倍,可称六六顺。又传说福神刘海是北京人,是个穿红披绿的胖小子,民间流传着“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俗语,其形象很受市民欢迎。正值本命年的男孩,就会以刘海打扮,背着5个用白纸或彩纸剪成的小人上街,谁抢到就算谁抢到了财神,被抢者叫扔掉穷鬼。如果两位都是本命年者相遇,谁先抢到对方背后的小人,谁就会大吉大利。也有用布制小包当穷鬼向外扔的,双方背后均要背个小筐,先把小包投入对方背后筐中者为先扔穷鬼,吉利。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狩猎”,就是从“扔穷鬼,抢财神”游戏发展而来。此活动在辽宁尚有,而北京却很少见到了。该日小贩上街,因是马日,家中还应给“扔穷”男孩买“驴打滚”吃。

山西大部分地区的人家要在这一天打扫院落。民间讲究“喜入厌出”,特别忌讳到别人家借东西。寿阳等县讲究早晨从外面担水,称为填穷。全省习惯,饮食多吃面条。晋南地区讲究用刀切面,煮而食之,名为:“切五鬼”。晋西北地区,太阳未出山,要掀起炕席,打扫一些炕土,送到野外;鸣炮、烧香、敬纸,称为“送穷“。
在晋北地区,民间习惯用彩色纸剪成人的图像,小孩子拿到街头,互相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纸人换回来,称为“得到有福人”。
晋东南地区,民间习惯将烂衣服扔到墙外。传说上古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衣烂裤,生活上吊儿郎当,后来惨死在巷外。民间扔衣以祭,称为“送穷鬼”。

晋南地区翼城等县的传统,在正月初五日送祖宗。傍晚,将祖先供桌上陈列的祭品撤掉,放鞭炮,焚香礼拜,移神于原龛内。到来年春节时,再行供奉。浮山等县的风俗,则是在门外焚香、敬纸,意喻将祖宗鬼魂送到宅外。雁北地区民间习惯在定更后,妇女皆出大门外,烧纸祭奠亡灵,放声大哭,俗称哭节。

但是,关于“送穷”的日期,说法不一:

1)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唐韩愈《送穷文》李翘注:“予尝见《文宗备问》云: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为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却穷子。’自尔相承送之。”唐训方《里语徵实》引《四时宝镜》:“正月晦日衣敝食糜,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明?陈耀文《天中记?晦日?送穷鬼》:“高阳氏子瘦约,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祀於巷,曰送穷鬼。”唐韩鄂所撰的《岁华纪丽》一书中也写道:“孟春晦日(即农历每月最后一日),甫聚行乐,送穷。”

2)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3)以正月三十日为送穷日。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南?洛阳风俗琐录》:“腊月三十送穷鬼,与南方送更饭相同。”

4)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广州民间流传的农历新年民俗歌这样唱道:“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完灯,采青走百病。”

旧日广州人认为年初三是“赤口”,是不能去拜年的。他们在家打扫房屋和灶头,将垃圾、灰尘送出家门。更有甚者会把废旧的家具以及大件的器物烧掉,再把灰烬倒入珠江河。这些,被旧日广州人视为“送走穷鬼”。时至今日,穷鬼日已经渐渐淡出广州人的生活了,相信不会再有人在那天把焚烧过的东西倒入珠江,但年初三打扫卫生的习俗还是被继续保留下来。揭西县客家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三为“穷鬼日”,这一天不走亲戚。凡村民家中有不如意事,“疑心生暗鬼”,认为鬼在作祟,便备祭品去拜,又恐阴间众鬼去争食,家鬼在阴间争不到食物,或被异鬼欺侮,这便产生了“送鬼”之风俗。送鬼时间,在晚十时左右,地点三叉路口。送祭品如糖果、豆干、面线、鸡蛋都可以。祭品放下,烧三炷香后致祝祈告,烧银纸祭品,弃地不收回。

5)以正月初五为送穷日。送穷,也有的地方传说是仿石崇送穷船之意。还有的地方,习惯在初五日早上,取炉灰少许于筐,并剪五个纸人,送到门外,焚香、放花炮而还。称之为“扫五鬼”。
在送穷日里,民间还习惯掏厕所,将粪堆在门外,称为“送穷子”。后演化成鼓励抓紧时间,勤劳致富的习俗了。民国陕西《中部县志》记载:“五日未明,束纸为人、舟车、糗饵,送之通衢,谓之送穷。”所说的舟车、糗饵均是韩愈送穷文中的描写。而民国陕西《续修南郑县志》更明确指出:“五日,扫除门庭尘积炮滓,弃通衢,亦韩退之‘送五穷’故事也。”

6)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因为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为求生意兴隆,大年初六求顺而扔穷鬼。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保德县正月初六,习惯炒豆子吃,传说是为了夏天不惹蝇子。晋南一些地方,初六日习惯将门神一双眼挖掉,恐其作祟。送穷时间出现变化,大约是在宋代,才把这日定在正月初六。宋代吕希哲《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送穷风俗的具体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墙。”这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送穷日,到底在哪一天?在我看来不太重要。对于穷人来说,如果鬼神真有灵,那么最好天天都是送穷日。

唐代文学家李邕《金谷园记》说:“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宫中号曰穷子。正月晦日巷死。今人作糜,弃破衣,是日祀于巷,曰送穷鬼。”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了,并说:“今天是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我国唐代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然而只称“鬼”而不称“神”。明清之后,“穷鬼”才被尊为“穷神”。

也许是人人惧穷求富,送穷文化也就流行坊间。
民俗有曰:
  ◆作糜、弃破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均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供煎饼,芭蕉船,点明烛,送穷鬼上路。
  ◆厕神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三六九,朝外走。

旧日晋北地区流传着一副送穷时的联语:
上联是:
爆竹三声,嘣出一伙穷鬼。呸!贼狗日的,害的老子七死八活;
下联是:
焚香九炷,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佑小人六合四喜。

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旧时人们“送穷”的心理,也反映出历史上人们对穷困生活的恐惧与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送穷文化也留下了一些较著名的诗文:
/姚合  《晦日送穷三首》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
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

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
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巴淡  《送穷鬼》
正月月尽夕,
芭蕉船一只,
灯盏两只明辉辉,
内里更有筵席。
奉劝君小娘子,
空去送穷鬼,
空去送穷鬼。”

/林祖焘  《闽中岁时杂咏》
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
扫尽尘封投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
      
中国著名大文学家韩愈撰写的《送穷文》,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送穷”文章。在这篇寓庄于谐的妙文中,韩愈认为自己正被五个穷鬼缠身,这五个穷鬼分别是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个穷鬼跟着他,使他一生困顿。因此主人翁决心要把这五个穷鬼送走,不料穷鬼的回答却诙谐有趣,他告诉主人翁,这五个穷鬼忠心耿耿的跟着他,虽然让你不合于世,但却能帮助你获得百世千秋的英名。

韩愈写“送穷”,实则是“留穷”。韩愈以诙诡之笔抒发了抑郁不得志的愤慨,留下了这篇千古奇幻之文。请阅其文而思之。
/韩愈  《送穷文》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载糗与,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途,窃具船与车,备载糗,日吉时良,利行四方,子饭一杯,子啜一觞,携朋挈俦,去故就新,驾尘(弓广)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炎欠)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太学四年,朝□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臭香,糗可捐。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奸欺,不忍害伤;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摘抉杳微,高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祗以自嬉;又其次曰命穷:影与行殊,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戛骨,吐出心肝,企足以待,我仇怨。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能使我迷,人莫能间,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还。”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徐谓主人曰:“子知我名,凡我所为,驱我令去,小黠大痴。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於时,乃与天通。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饫于肥甘,慕彼糠糜。天下知子,谁过于予。虽遭斥逐,不忍子疏,谓予不信,请质诗书。”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烧车与船,延之上座。

趣说春节拜年礼仪


——春节民俗溯源之四十八





除夕一过,就是正月初一,春节拜年礼仪有何讲究?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时,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朋友们也互致新年快乐,以吉祥之语互贺祝新春。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热情款待。其实,春节拜年学问很多,春节文化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更多元化了。

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还有一种就是感谢性的拜年。凡过去一年中对人家欠情的,如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老师、师傅、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恩谢意。

拜年习俗中最隆重的应该说是团拜。团拜,现在已成为国家级礼仪活动了,甚至还带有国际性,一些与中国友好的国家会致电中国政府贺新年;中国驻外使节也会举办春节团拜活动。“团拜”形式,大约起源于清朝时期,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就曾说过:“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如今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短信、寄贺卡、礼仪电话和电报,都是一种新的拜年形式。寄贺卡时,也会同时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某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古代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

早在宋代,亲朋好友之间就已经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述道:“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剌,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遇黠仆应门,则皆却人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在京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结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三四日后,始暇拜其父母。”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

到了明清时,人们用“寸褚”、“红单”投谒代替拜年。这时的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

不求见面惟通谒,
名纸朝来满蔽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
世憎嫌简不嫌虚。
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中国人春节拜年是很讲究的。讲究的核心就是时间观念。
拜年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这是拜年的第一要素。

由于平时劳碌,年节期间人们一般起得较晚。若过早登门拜年,往往让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欢选择晚上拜年,一坐好几小时,也难免影响主人休息。作客逗留时间一般以半小时至40分钟为宜,这样,既不失礼貌,又不影响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时,若进门问声“新年好”,旋即匆匆离去,也会给人以“缺少诚意”的感觉。
送贺礼也十分讲究,这也是礼物也拜年要素之一。

贺礼一定要送的得体。给长辈、教师、师傅拜年时,应适当带点礼物。礼物既不宜太昂贵豪华,又应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鲜花,送上一张精美的贺卡,近年已成为都市现代人浪漫温馨的拜年方式。

拜年贺礼物还应讲究卫生、安全。比如,别人送给自己的糕点,一般不宜转送他人,否则食品在“旅游”中难免会腐烂变质;给年迈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应该有益于对方强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费甚至引起误解;赠送花炮之类,则万万不能去购买伪劣产品。
此外送贺礼还应注意节俭。

自己如果动手制作一个精美的小礼物送给同学、恋人、同事等,既可表达真挚的情谊,又可显现自己的才华。

拜年时还一定要注意礼节和言谈举止。邻里相坐、同学相逢、朋友相聚,皆应“过年言好事,出口称吉祥”,纵然平日有所积怨,亦不应提起,至于聊侃时不谈粗俗之事,不讲无聊低级话语,就更是常识、常理了。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在网博行文,权当祝辞:
    快乐一分钟,健康六十秒,时时沐春风,天天是新年


2015年1月30日星期五

发源于中国的扑克文化智慧


——春节民俗溯源之四十七




如果说打麻将是中国春节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道风景,那么打纸牌将是中西文化在中国春节碰撞的另一道风景。

相传早在秦末楚汉争斗时期,大将军韩信为了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愁,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因为牌面只有树叶大小,所以被称为“叶子戏”。“叶子牌”,有两个手指大小。长8公分,阔25公分的“叶子牌”,用丝绸及纸裱成,图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

据说叶子牌就是扑克牌的雏形。 十二世纪时,马可-波罗把这种纸牌游戏带到了欧洲,立刻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兴趣。
    一开始,中国制造叶子牌只是贵族们的奢侈品,但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玩法多样,又容易学,很快就在民间流行开来。
扑克牌的设计十分奇妙。

一副牌为什么分为四种花色?各国人民都以本国民族文化对四种花色给予不同的文化阐述。法国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矛、方形、丁香叶和红心;德国人把四种花色理解为树叶、铃铛.、橡树果和红心,意大利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宝剑、硬币、拐杖和酒杯;瑞士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橡树果、铃铛.、花朵和盾牌;英国人则将四种花色理解为铲子、钻石、三叶草和红心。

比较集中的说法还有以下两种:

一说是这四种花色代表当时社会的四种主要行业,其中黑桃代表长矛,象征军人;梅花代表三叶花,象征农业;方块代表工匠使用的砖瓦;红桃代表红心,象征牧师。

另一说是这四种花色来源于欧洲古代占卜所用器物的图样,其中黑桃代表橄榄叶,象征和平;梅花为三叶草,意味着幸运;方块呈钻石形状,象征财富;而红桃为红心型,象征智慧和爱情。

 扑克牌的54张模式解释起来也非常奇妙: 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其余52张牌代表一年中的52个星期;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每种花色有13张牌,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

如果把JQK当作111213点,大王、小王为半点,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点。而闰年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共366点。

专家普遍认为,以上解释并非巧合,因为扑克牌的设计和发明与星相、占卜以及天文、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有传说认为,亨利八世是四张K的图案的模型;现存最古老的英国扑克牌的四张K的人像图案上,都与亨利八世一样的卷曲的向两边分开的小胡须和络腮胡子。

又传说四张Q上的人像图案的模型,很可能是约克王朝的伊丽莎白皇后,即亨利七世的皇后。法国扑克牌的制造一直是沿着各个厂商自己的路线发展的,到了1813年政府颁布了一个官方批准的设计,对于每一张人头牌都给予名称,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扑克牌沿用这种名称: 黑桃、 红桃、方块、梅花 。

扑克牌里的A,J,Q,K分别代表什么,到底有什么含义和来历?
我们现在的扑克通常都是54张,其中两张是JOKER,即被称为大小王的两张牌。其实这两张扑克并不是开始就有的。

传统的以黑桃、红心、梅花、方块为花色的牌是由法国人在14世纪发明的,开始的时候只有52张。大约在1850年左右,一些扑克厂家开始在牌中加入第53张牌,当时这张牌的作用只是是作为替换牌或广告,这第53张牌主要有以下形式:

1、空白牌,即正面没有任何印刷的牌,这张牌的作用主要是作为替换牌,当牌中的某张牌丢失后,可以用这张牌替换。
2、商标牌,这张牌印刷了扑克厂的商标,既可作为替换牌,也起了广告作用。
3、 广告牌,一副普通的扑克加入一张商品广告。这张牌也许就是现在广告扑克的前身了。这种形式的广告牌到现在也可见到。
4、 规则牌,当时的惠斯特桥牌已经非常流行,把这张牌印上计分方法,非常受牌手们的欢迎。今天的不少外国扑克,同样有这张牌。

当时的这张牌并不称为JOKER,而是称为:Extra card,即额外牌的意思。

由于很多牌有53张,所以就产生了多种用53张牌玩的牌戏。其中在美国的密西西比州出现的一种使用53张牌的牌戏很快就风靡了整个北美州,那时候美国产的扑克通常都是53张牌。

这第53张牌的称呼并没有统一,其中有“Extra card”、“Wild card”、“Best card”、“Best Bower”、“Life Card”等多种称呼,这些称呼被印刷在牌上。从这些称呼上,我们可以看出,这张牌有替换牌、百搭牌及王牌的作用。

英国传统的扑克和法国一样,都是52张牌,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为了扩大在北美的销量,英国的一些厂家正式生产53张一副的扑克。

据一些外国专家考证,JOKER这个称呼出现在1860年到1880年之间,至于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有人说,这和塔罗牌主牌的0号牌有关,这张牌名为Fool,其图案为一个流浪汉,这张牌在塔罗中也比较特别。还有人说,这个称呼是与当时的一种牌戏有关。无论如何,这种称呼最终成为标准。

1900年以后,绝大部分厂家生产的扑克都带有JOKER
早期的JOKER这张牌的JOKER标记并不印刷在牌角,通常印刷在小丑图案的下方,较多使用的文字为:The Jolly Joker,即快乐的小丑,逐渐简化为The JokerJoker,并把这个字印刷在牌角上,有的牌甚至简化成字母“J”。

并不是所有的JOKER都印刷有文字“JOKER”,较常见的另外一种标记方法是在牌角上有一带圈的五角星,我们习惯上仍然把它成为JOKER

牌戏的发展促进了牌的发展,在20世纪初,扑克中出现了第二张JOKER。形成了现在流行的54张的扑克。

亚洲和北美产的扑克都有两张JOKER,但亚洲地区生产的扑克中,两张JOKER通常分大小,即用红色的JOKER标记大王,这张牌一般是彩色牌,另外一张称为小王的JOKER图案通常与大王相同,但却是黑白图案。而我们在欧美购回来的扑克中,有时会发现,这两张JOKER不一定有区分,这是因为两地流行的牌戏不相同造成的。

二战之后,随着牌戏的发展,欧洲甚至出现了更多JOKER的扑克,据介绍,现在流行于丹麦及德国的一种牌戏Zwicker就需要6JOKER。我所见过的牌中,最多的一副甚至有8JOKER

JOKER的图案也并非一成不变,传统标准扑克的JOKER虽然变化很多,但牌上一般是小丑形象。现在一些标准牌中的JOKER已经不一定是小丑,而是有各种变化,如卡通、动物等等,大大丰富了JOKER的内容。

1428年,一位名叫Miguel Arcanyis的著名画家受西班牙玛丽(Mary)皇后委托,为她绘制一副扑克牌,一名商人特意赠送了一个精美的盒子来放这副扑克,可以想象,这必定是一副非常精美的扑克。

在法国,保留着1392年法国国王查尔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纽尔(J. Gringonneur)手工绘制一副纸牌。

在德国,博物馆中收藏着14271445年手工绘制的以狩猎为题材的扑克。

在古代保留下来的一些扑克上,可以发现有针眼,经过考察,这是当时的扑克牌牌主把这些扑克牌作为艺术品钉在墙壁上展示所致。这可以证明,当时这些扑克是非常珍贵的。

15世纪,由于木刻印刷术的发展,使到扑克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使到扑克牌戏得到迅速推广。当时印刷用的木模主要是用黄杨木及梨木制造。

当时的扑克是先在纸板上用黑色油墨印刷黑白图案,然后按照印刷好的线条用人工上色,但上色的时候不一定按照印刷好的线条来上色,这种上色方法上色速度非常快,生产效率高,受到了一些善于调配颜色的画家的欢迎。

后来发明了新的上色方法,使用打孔薄纸板覆盖在印好的图案黑白上,然后用上了红、蓝、黄等颜色的埽子在纸板上面扫过,颜色通过纸板上的孔印刷到扑克上,这种方法使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为扑克的大众化普及起了重要作用。在所有的国家中,直到19世纪还在使用这种方法。

与此同时,扑克生产商用铜板印刷,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扑克,这种扑克仍然由美术家手工上色,图案非常精美。这种高质量的扑克在17世纪前的欧洲各国几乎都能找到。

由于技术的限制,扑克上色仍然比较困难,价格相对较高,所以,19世纪前的扑克始终是一般老百姓买不起的,只有中上阶层的人才能享受,
1832年,英国伦敦一位叫多马的扑克印刷商发明了一种新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为此,英国皇室还特别对他进行了表彰。

1833年,德国B. Dondorf发明了平板印刷技术,并应用这种可以同时印刷16种颜色的技术印刷扑克,这种技术的使用,使到扑克生产飞速发展,真正得到了普及,进入千家万户,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最早的圆形扑克是由15世纪德国生产,美国在1874年第一次生产圆形扑克,之后英国、西班牙等国也陆续有生产。但必须注意的是,印度的传统扑克是圆形的,但很难考证到它的最早生产日期。

开始的时候,扑克的背面都是不印刷图案的,直到17世纪中叶,才开始有生产商在扑克的背面印刷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

早期的西班牙扑克商人就把自己的姓名印刷在扑克中,以作为质量保证书。17世纪开始,一些厂家开始使用一些天文学的符号,如太阳、星星、月亮等图案作为商标。

在西班牙,16世纪,开始有扑克制造厂家生产上下边线有缺口的扑克,以方便在打牌时持牌人分辩4种花色。无缺口代表“硬币”,一个缺口是“杯”,两个缺口是“剑”,三个缺口是“棍棒”,这种扑克很快就成为当时扑克的标准,其它厂家争相效仿。18世纪末,开始在牌角上印刷112的罗马数字,后来使用阿拉伯数字。与19世纪美国发明的角码不同的是,只印有数字但没有花色标记。18世纪,西班牙第一次印刷可倒过来看的双向人头牌,现在收藏着的最早的双向人头牌扑克是在1790年生产的。而在19世纪,这种印刷方法才在其它国家推广开来。
1778年,西班牙最早生产出专门提供给小孩子玩的小型扑克。

18世纪以前的西班牙式扑克,花色“杯”骑士一牌中都印有“AI VA”或“AHI VA”字样。

自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大量的关于新大陆的题材出现在扑克图案上。

18世纪,出现了镶嵌银片的扑克牌。

17世纪以来,具有教育意义及纪念性意义的花色扑克广为流行,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都在扑克中被反应出来,还生产出了大量其它具知识性及教育性的扑克。如讽刺漫画、神话故事、天文知识、音乐、地理、动物、戏曲等等题材。这些扑克都非常受欢迎,并被收藏家们收藏。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扑克也随着洋人进入中国。当时进口的扑克主要是来自于美国和日本,日本扑克因价格便宜而畅销。1931年,全国掀起抵制日货运动,提倡国货,发展实业,上海人黄金生创办了翠华卡片厂,试制出中国第一批扑克,红狮牌扑克。
扑克文化承载的不仅有天文、数学、政治、文化,还包括科学制造技术,更重要的是集聚了人类的智慧,是一种世界文化的组合。



由捕雀护粮到中国特色的麻将运动


——春节民俗溯源之四十六




在春节期间,毫无疑问:中国的麻将声要超过鞭炮声。麻将运动已成为中国特色文化。打麻将是一种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文钱)”、“条(索子)”、“万(万贯)”等。在古代,麻将的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将的玩法最为复杂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

麻将牌包括序数牌万(万子)、饼(筒子)、条(索子)、番子牌、风牌、箭牌、花牌。

麻将牌中序数牌每类从“一”到“九”各四张,共二十七种一百零八张牌。又加上七种番子牌,每种各四张,有风牌:“东、南、西、北”、箭牌:“中、发、白”,共计二十八张牌。总共一百三十六张牌。后又添加同扑克中的“王”(JOKER)功能相近的花牌,一般有八张:“春、夏、秋、冬、梅、兰、竹、菊”。共一百四十四张牌。

麻将牌是由一种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在古代,麻将的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将的玩法最为复杂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最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

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麻将逐步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到清朝中叶基本定型。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马吊牌、纸牌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马吊牌、纸牌等娱乐游戏,又都与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娱乐游戏——博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血缘”关系。现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戏娱,无不是在博戏的基础上发展、派生、演变而来的。

古博戏始于何时,准确年代很难说清。据《史记》和其他有关文字的记载,博戏的产生至少在殷纣王之前。我国最早的博戏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个棋子,箸是一种长形的竹制品,相当于今天打麻将牌时所用的骰子。

据《颜氏家训·杂艺》所载,可知博戏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经》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方法是:两人相对坐,棋盘为12道,两头当中为水。把长方形的黑白各六个棋子放在棋盘上。又用鱼两枚,置于水中。比赛双方轮流掷琼(即骰子),根据掷采的大小,借以决定棋子前进的步数。棋子到达终点,将棋子竖起来,成为骁棋(或称枭棋)。成为骁的棋,便可入水“牵鱼”获筹。获六筹为胜。未成骁的棋,就称为散棋。骁棋可以攻击对方的棋子,也可以放弃行走的机会而不动,散棋却不可。

汉魏以后,博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博戏中的棋子脱离琼而独立行棋,向象棋方向发展,成为一种游戏。而博戏的琼变为五木,即五个木制的骰子,也独立成为一种博戏用具,称为樗蒲。以掷点分胜负。相传这又为曹植所造的骰子当时用玉制成,后改用骨制。变五木为两骰,立方体,其六面刻点,点数从一到六。所以当时又叫“双六”。

博戏到了唐代,骰子成为一种独立的博具。并且由两个骰子变为六个骰子。据《西墅记》所载,唐明皇与杨贵妃掷骰子戏娱,唐明皇的战况不佳,只有让六个骰子中的两个骰子同时出现“四”才能转败为胜。于是唐明皇一面举骰投掷,一面连呼“重四”。骰子停定,正好重四。唐明皇大悦,命令高力士将骰子的四点涂为红色,因此直到今天,骰子的幺、四两面为红色,其余四面都是黑色。
自唐代后,用六个骰子合成各种名目以决胜负的戏娱方法,在当时称为骰子格。在骰子格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最完善的戏娱用具是宋徽宗宣和年间产生的骨牌(又叫宣和牌,即现在一些地区仍流行的牌九、牛牌、天九牌)。骨牌用象牙或象骨制成,变骰子的立方体为长方体,变骰子的六面镂点为一面镂点。骨牌有21种花色。每色都是由两个骰子的点数组合而成,因此骨牌中最大为12点,最小为二点。每色有两张或一张,共32张。

唐代中期,与骰子格同时,又有种叫“叶子戏”的游戏出现。关于叶子戏的由来,说法不一。唐《同冒公主传》说,“韦氏诸宗,好为叶子戏。”这是最早的有关叶子戏的文字记载。此外还有几种说法:系叶子青所作;系妇人叶子所作;系唐贺州刺史与艺妓叶茂莲船上戏骰子格。这些说法似乎都牵强附会。其实,当时所称的“叶子戏”,并非一种成形的游戏。只不过是玩骰子格时记录输赢数值的纸片。这可从欧阳修《归田录》中得到证明:

唐人藏书,皆作卷轴,其后有叶子,如今之手折,凡文字有备检查者以叶子写之。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文中所谈的叶子,就是纸片,但这种并非游戏,只是记录数值的纸片,我们却可以把它看成是麻将牌的鼻祖。
到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游戏的附属品筹码,经过逐渐演变,成

为一种新的戏娱用具,即马吊牌。

马吊牌是一种纸制的牌,全副牌有40张,分为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4种花色。其中,万贯、索子两色是从一至九各一张;十万贯是从20万贯到90万贯,乃至百万贯、千万贯、万万贯各一张;文钱是从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没文(又叫空汤)各一张。十万贯、万贯的牌面上画有《水浒》好汉的人像,万万贯自然派给了宋江,意即非大盗不能大富。索子、文钱的牌面上画索、钱图形。

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张牌,剩余八张放在桌子中间。四人轮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击小。打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分。庄无定主,可轮流坐。因而三个闲家合力攻击庄家,使之下庄。
成吊牌名称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但根据此牌是从马子演变而来,牌面上所画又都与钱有关:文钱是钱,一贯是一千文钱,索是穿钱的绳子,即钱串;而且古时一千文钱也叫一吊钱,从中似乎可以看到“马”与“吊”的影子。若如此认识,马吊牌的名称的涵义便不言自明,翻译过来,大概是“关于钱的牌”。

相传明朝名为万饼条(或“万秉章”)的人在“叶子格戏”的基础上创造麻将,以自己名字“万、饼、条”作为三种基础花色。
另一方面,有人说麻将本是江苏太仓“护粮牌”。例如:“筒”图案就是火药枪。还有的说,麻将基本张数为108张,代表着水浒里的108位好汉,东南西北则代表这些好汉来自东南西北四面八方;中发白是说这些人有的是中产阶级,有的是高官贵族,有的则是白丁出身。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著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与捕雀有关。
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是按鸟的多少计算的。“万”即是赏钱的单位,几万就是赏钱的数目。

此外“东南西北”为风向,故称“风”,火药枪射鸟应考虑风向。“中、白、发”:“中”即射中之意,故为红色;“白”即白板,放空炮;“发”即发放赏金,领赏发财。

麻将玩法的术语也与捕雀护粮有关。如“碰”即“彭”的枪声。又如成牌叫“糊”,“糊”“鹘”谐音,“鹘”是一种捕雀的鹰。除此还有“吃”、“杠”等术语也与捕鸟有关。那么为何又叫“麻将”呢?在太仓地方方言叫“麻雀”为“麻将”,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将了。

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纸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许,宽不到一寸。纸牌开始共有6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贯三种花色,其三色都是一至九各两张,另有幺头三色(即麻将牌中的中、发、白)各两张。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叫一副,有三副另加一对牌者为胜。赢牌的称谓叫“和”(音胡)。一家打出牌,两家乃至三家同时告知,以得牌在先者为胜。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其后,人们感到纸牌的张数太少,玩起来不能尽兴,于是把两副牌放在一起合成一副来玩,从此纸牌就变成120张。在玩法上,除了三张连在一起的牌可以成为一副以外,三张相同的牌也可以成为一副。也就是说,上手出的牌,下手需要还可以吃、碰。这时牌的组合就有了“坎”(同门三张数字相连)、“碰”(三张相同)、“开杠”(四张相同)。此时的纸牌又叫“碰和牌”。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贾母、薛姨妈、王熙凤等斗的就是碰和牌。书中写道:
鸳鸯见贾母的牌已十成,只等一张二饼,便递了暗号与凤姐儿。凤姐正该发牌,便故意躇踌了半晌,笑道:“我这一张牌是在薛姨妈手里扣着呢,我若不发这一张牌,再顶不下来的。”……

二饼就是二文,文字门在马吊中已绘成圆饼状(见明潘之恒《叶子谱》),这里正是一个发出顶牌的例子。

与此同时,骨牌中也出现了一种“碰和”,将21种牌色每种五张合成一副。并且有了开杠、自摸加倍、相公陪打、诈和受罚等规定。骨牌的这些打法和术语也由纸牌接受、继承下来。
关于麻将的来历,还有另外一种说法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上没有什么娱乐用的设备,船上的将士只能以投掷骰子赌博作为消遣。但是在长久的航海中,将士们厌倦了,经常有将士想家,甚至有试图谋反的,郑和杀了他们,为了稳定军心,郑和发明了一种娱乐工具。

郑和以纸牌,牙牌,牌九等为基础,以100多块小木片为牌子,以舰队编制,分别刻了1-9“条”,然后又以船上装淡水桶的数量,分别刻了1-9“桶”(筒)。然后又根据风向,刻了“东西南北”四个风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钱刻了1-9“万”。然后以“大中华耀兵异域”的口号。刻了红色的“中”,然后根据一年四季刻了四个花牌,最后有一块牌不知道刻什么好,就不刻任何东西,这个就是“白板”。

第一次玩的时候是郑和、副帅、大将军、郑和的夫人(太监也可以娶妻)四个人一起玩,最后确定了游戏规则后,全船开始都玩此游戏,船上有一个姓麻的将军,他玩这个游戏得心应手,于是郑和给这个游戏命名“麻大将军牌”,即是后人的“麻将牌”

大约到了清末,纸牌增加了东、南、西、北四色风牌(每色四张)。那时人们最常用的桌子是方桌,又叫八仙桌。八仙桌的名称是从就餐时可以坐八个人得来的。用于打牌时总是面向一方,这就限制在一方里不能坐两个人。逐渐地形成了玩牌由四人来玩的习俗,四人各坐一方。人们还从四方得到了启发,在纸牌中增加了东、南、西、北风。
至于三元牌中、发、白的增加,可能是人们对升官发财的向往。中就是中举(中解元、中会元、中状元,称为中三元),发即发财,中了举,做了官,自然也就发财了。白板可能是空白、清白之意。
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感到扫兴。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直到发展为有绘的麻将牌。

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

至于说麻将牌名称的由来,现在无从考证。可能由发音讹变而来。吴人音“鸟”为diào,马吊牌就成了马鸟牌,麻鸟牌成了麻雀牌,再变成了麻将牌。

麻将牌形成以后,上至朝廷,下至平民,无不喜爱。平民百姓们也从打麻将中得到了乐趣。有一个牌运好的人写了一首诗道:
今日赢钱局,排排对子招。三元(中发白)兼四喜(东南西北),满贯遇全幺。花自杠头发,月从海底捞。散场远避,竹杠怕人敲。
有这样的好牌运,谁能不高兴呢?

由于麻将复杂多变,刺激有趣,因此自诞生后,很快就成为整个中国最为盛行的博戏形式。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大权在握的重臣,对麻将感兴趣的都大有人在,至于一般的布衣平民,村夫俗子,喜欢搓麻将、斗雀牌的就更是不计其数。这一事实固然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人们追求刺激,嗜好赌博的不良习尚,但同时也反映了麻将这种游戏活动本身无穷的和丰富的情趣。

麻将运动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麻将运动在我国广大的城乡十分普及,流行范围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我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智力体育活动。麻将运动的客观存在是当今中国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麻将运动确有其表现形式上的多元性。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麻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价值堪称国之瑰宝;也有人深恶痛绝,认为麻将是赌博之首,其罪恶程度几与吸毒无异。

目前我国麻将运动的客观现实,确已到了必须正面引导的状况。多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军队、地方的老干部中组织的此起彼伏的竞技麻将比赛,在麻将向健康化、竞技化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无疑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对麻将运动正确发展方向的有益尝试,也使我们看到,开展健康的、积极的、规范的麻将竞赛,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是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目标相辅成的。
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国家体育总局授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组织专人,历时两年多,对麻将运动的现状、历史、文化含量、理论范畴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大量的事实证明:麻将运动可以以健康、文明的体育竞赛的形式存在和发展。

麻将只有一百余张,打起来却丰富多彩,既斗智又斗勇。前人对参加打麻将的牌手曾有要求:“入局斗牌,必先炼品,品宜镇静,不宜躁率,得勿骄,失勿吝,顺时勿喜,逆时勿愁,不形于色,不动乎声,浑涵宽大,品格为贵,尔雅温文,斯为上乘。”这正体现了麻将娱乐本身的旨意和精神。

笑谈春节酒文化中的划拳令


——春节民俗溯源之四十五





春节期间肯定喝酒,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但在不少地方,喝酒时要行酒令、划酒拳,这是中国酒文化的另类风景线。

划拳开始——平拳对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拇战,即饮酒时两人同时伸出手指并各说一个数,

谁说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的总数相符,谁就算赢,输的人喝酒。此乃中国古传至今仍时尚流行的饮酒游戏,它增添酒兴,烘托喜庆,是一种民间的酒令。其技巧性颇强,给玩者留有神机斗智的余地,且因玩时须喊叫,易让人兴奋,极富竞争性。

民间很流行的“划拳”,是酒拳的俗称,酒拳源自酒令,以劝酒助兴为目的。根据明朝人谢肇浙所写的《五杂俎》这本书,划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在发展过程中,划拳毕竟已成为一个家族,行令的方法也独立为一个体系。“空拳”、“内拳”、“五毒拳”、“五行生克令”、“七星赶月令”、“一月三捷令”等都是这一类。《新五代史·史弘肇传》记载:“他日会饮章第,酒酣为手势令”。唐代人称划拳为“拇战”、“招手令”、“打令”等,《胜饮篇》记载:“皇甫嵩手势酒令,五指与手掌节指有名,通吁五指为五峰,则知豁拳之戏由来已久。”

《七侠五义》上面就有划拳的记载。即使从那时算起,也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如将其算做酒文化的内容之一,可算得上是源渊流长。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它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

从古代开始划拳传统的划拳法是两人同时出一只手,并且同时猜两人所出数字之和,两人都猜错或猜对则继续,直到一方猜对。猜错者罚酒。

划拳是用嘴和手配合完成的,两人面对面进行。要领是:一是伸出手指与喊数要同时进行;二是喊出的数必须是伸出的手指数以上的数和与5相加得数以内的数;三是初学划拳时一般只是喊数,熟悉了可以丰富一些说法,也就成为酒文化的一部分。

具体如下:两人同时伸出一只手,用攥起的拳头和伸出一到五个手指,表示从零到五这几个数字,与此同时,嘴里喊出从零到10的数字,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表示的数字相加与其中一个人嘴里喊出的数字相同,那么这个人就算赢了这一拳。举例说明:比如一个人伸出了三个手指,另一个人伸出了四个手指,一个人喊了七,另一个喊了六,那么这个人喊七的人就赢了;如一个人伸出攥紧的拳头(表示零),嘴里喊出了三,而另一个恰好伸出了三个手指可嘴里喊的七,那么喊三的就赢了。就这么简单。当然,如果自己喊的是“八仙过海”,而自己仅伸出了一个手指,那么对方即使伸出五指也不可能凑成八,这种拳就叫臭拳,如果不是事先约定,是要罚酒的。

常见的是“两人对猜”。这一酒令两人进行,同时出拳伸指喊数,喊中两人伸指和者胜,负者罚酒。此外还有“摆擂台令”,即某人坐庄,别人打擂,席间其人与其对决,胜者成擂主,败者罚酒。还有“打通关”,即一人坐庄,与席间每个人一一较量,输者罚酒。
还有拍七令,也即“明七暗七”。是全桌人依次数数至49(也可数更多),每明7(如71727…)须拍桌上一下,每暗7(如142128…)也须拍桌一次,误拍者或说错者罚酒一杯。

老虎杠子则是以杠子、老虎、鸡、虫为令,一物降一物,看谁说的令降住谁,被降者为输者,罚酒一杯。其它还有猜单双、猜有无等,这都些简易的酒令。

划拳有很多种,每一种叫法也不同,传统的划拳法是两人同时出一只手,并且同时猜两人所出数字之和,两人都猜错或猜对则继续,直到一方猜对。猜错者罚酒。

拳头为0,大拇指为1,八字指为2OK指为3,四指为4,五指为5,如果朋友聚会,双方都是0叫宝一对,依次为一心敬,哥俩好,三桃园,四季财,五魁首,六六顺,七个巧,八匹马,九连环,满堂红。但这是一般叫法,各地各种场合各有不同。有的场合甚至有一夜夫妻,二人同床,四腿交叉的不雅叫法。

划拳后碰杯划拳时口呼指数,从零到十共十一个数,其数皆用典故巧妙呼出,且语带吉祥、祝福。开头“宝不露”。唐朝时有“开元通宝”,泛指钱财。猜拳时一般是紧握拳头不出指,口呼“宝不露”即财不外露的意思。

一心敬。此出唐代诗圣杜甫《高都护马行》:“与人一心成大功。”表示祝酒人诚心敬酒,同心共饮之美好心愿。

两相好。今人划拳多以“两相好”开局,乃至哥俩好、爷俩好。

三星照。系祈盼福星、禄星、南极老寿星高照。

四鸿喜。古人“四喜”是指“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五魁首。“五魁首”者,系指古人苦读《诗》、《书》、《易》、《礼》、《春秋》五种经籍着作,以求功名,夺得魁首。

六大顺。《左传》云:“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累谓六顺也。”

七七巧。相传农历七月初七,天上牛郎织女相会,民间妇女比穿针引线,斗巧取胜,祝贺织女喜会牛郎。俗称“乞巧”,因“乞”“七”谐音故之。

八八马。周穆王常驾八匹骏马四处游玩,相传曾在昆仑山瑶池与西天王母诗酬谢唱。今人划拳常呼“八仙庆寿”以取代“八马”。

九久长。据《史记》载:“建久安之势,成长久之业。”后人取其“久长”二字作为典故,谐音为“酒长”,借喻人们相聚美酒不尽。

十十全。清朝乾隆皇帝自诩文治武功,福禄寿俱全,自称“十全老人”。今人常理解为“十全十美”。

划拳的喊数叫法也很有讲究。       

划拳时,伸指喊数的范围为一至十,并附之以吉利语句。划拳时口所喊字数,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划拳人擦亮嗓门高喊:一定,两好,三元,四喜,五魁,六顺,七巧,八仙,九长,全福。

还有一种是两言的:一定终,两相好,三元郎,四发财,五经魁,六六顺,七巧图,八匹马,久九长,全福寿。

另一种四言的:一定终身,两相情愿,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巧成图,八仙过海,九九长寿,全家福禄。
一桌人依次划下来,将豪气呼出,将酒气呼出,将贫穷而落寞的山村划出无限的欢乐与笑声。如:

零是拳头,叫“平拳对”
一字叫:“一条龙、一锭金、一夫当关”;
二字叫:“哥俩好,并蒂莲,两家好,双喜临门”;
三字叫:“三星照、三羊开泰、三元及第、三结义”;
四字叫:“四喜财、四季发财、四季如意”;
五字叫:“五魁首、五花骢、五纪魁”;
六字叫:“六六六、六六顺”;(《左传》上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谓之六顺也。)
七字叫:“七个巧、七仙女、七夕、七子团圆”;
八字叫:“八匹马、八大仙、八大寿”;
九字叫:“九连环、九重天、九马快、快升官、九龙盘柱”;
十字叫:“满堂红、全来了、合家欢、十全十美”等等。
男女朋友划拳也算得上酒文化之一种。划拳不仅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其中含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划拳的呼词从零到十,其实就是酒令。但普通老百姓的酒令,不如文人吟诗背词那样风雅,但也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民俗意味:

首先,划拳时喊出的数字,不能把一喊成一,二喊成二,而是用一句成语来代替。

零要喊成“宝”;
一要喊成“一心敬你”,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
二要喊成“哥俩好”,表示与对方的关系亲密;
三一般喊“三星高照”;
四要喊“四红四喜”或“四喜来财”,表示吉利的意思;
五要喊“五魁首”;
六喊“六六大顺”;
七喊“巧到七”,意指牛郎织女七月七天河配;
八则喊“八仙过海”;
九喊“快喝酒”,也有简单地喊成“快”的。
十则喊成“满堂红”或者“全到了(读liao音)”。

因此,从划拳人的用语上,还可判断出这个人的文化层次甚至性格特点。
划拳还有许多讲究,有点类似日本的茶道的仪式。比如在济南地区,开始划拳前,两人要先各伸出大拇指并同时喊“兄弟俩好”,以表示与对方亲如兄弟,如有一方系长辈,这一句还得喊成“爷俩好”。然后,双方还要各伸出五指,并同说“全都好”,以表示对所有在场人员的尊重。最后,还要选一人“掌拳”,也就是裁判,因为划拳的速度很快,令人眼花缭乱,两人的判断会有不一致的时候,谁都会认为自己赢了,这样就会打起“酒官司”。而这时,掌拳的就会做出一个判断,以确定谁输谁赢。
    
但是,划拳还有许多禁忌也是必须注意的。

一是手型上禁忌。
在伸出两个手指表示二这个数字时,不能用大拇指与食指来表示,只能用大拇指和中指来表示。这是因为,用大拇指与食指类似用手枪指向对方,属于大不敬。

二是地区型禁忌。
在济南地区喝酒时划拳禁喊“五魁首”。据老人们说,解放初期一个叫“五魁”的流氓头子被政府枪毙了,从那以后,凡是济南人喝酒划拳时就不再喊“五魁首”,是不愿为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张目的意思。在济南喝酒,所有划拳的人全都遵守这个禁忌,无一例外。可这样一来,凡是济南人到了外地喝酒划拳就吃点亏。因为济南人即使了了外地也不愿破了自己家乡的规矩,划拳时仍是不喊“五魁首”。

拳令的最大优点在于适用面广,不受文化水平高低的限制,其技巧性较强,给划拳者留有神机斗智的余地,而且划拳须喊叫,容易让人兴奋,极富竞争性。

以简单、便捷的方式来娱乐饮酒各方,并且穿插小品表演, 民歌、字谜等内容,可以达到烘托气氛,和谐友谊,

活跃酒席间的情绪。同时还能对每个饮酒者进行智力考察,反映快慢,判断是否准确,心、口、手是否配合一致等等。另外,划拳中所呼叫的名称也渗透着相互信任,彼此祝愿以及喜庆欢愉的意绪,是友谊、祥和、愉悦的象征。无不含蕴着良好的祝愿与友谊永恒的渴望,有着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和淳厚朴实的民族特色。
拳令中也有很多学问。如五行生克令:大拇指为金,食指为木,中指为水,无名指为火,小指为土。胜负办法是:金克木,木克水,水克火,火克土,土克金。

拳令中说的“五经魁”,其实是中国古代制度中的一种称谓。
明代科举分五经取士,每经以第一名为经魁,故称“五经魁”,简称“五魁”。

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成祖朱棣自恃才华,想显露一下自己,在一次科考中,改名扮成举子混入了考场。没想到发榜时才得了第五名,十分气恼。

朱棣一怒之下,便去质问主考官。主考官边答:“连第五名还是勉强的哩!”

可是当他抬头一看,啊!原来站在他面前的是当今皇帝,吓得魂不附体。朱棣怕传播出去丢面子,一句话没说扭头走了。主考官怕得罪皇帝,金榜已出不能更改,便在榜文上加了行注解:“第五名为前四名之魁首。”


团圆饭要吃出文化来


——春节民俗溯源之四十四





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对中国人是极其重要的,家人的团聚能够令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一家大小互敬互爱、共叙天伦,围坐餐桌旁是一种幸福的时光。

吃团圆饭,是春节习俗。中国的春节,“吃”往往会成为大部分人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就是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这可以算是中国民间过年的最大特点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似乎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更加显得入情入理。但吃团圆饭也应该吃出点学问来。

团圆饭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企盼家人团聚过年、来年平安的盛宴。又叫“年夜饭”、“团年饭”。    

中国人与人相互见面时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吃”了吗?
节气到了得“吃”,端午节“吃”、中秋节“吃”、重阳节“吃”、年年岁岁的春节期间忙着“吃”,聚会“吃”、结婚“吃”、生日“吃”、孩子考取大学“吃、找到好工作还是要“吃”……总之,遇到喜庆的事儿,大部分人所选择的庆祝方式保准就是“吃”。

春节的热闹味儿向来是饭店先“尝”的,一些饭店包房在节前半个月就已经预订满了,年夜饭火爆的场面可想而知。
团圆饭春节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汉族过春节,时间较长,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 

从南北朝到宋代,长江流域年节有饮“屠苏酒”、“柏叶酒”和“桃汤”的习俗。饮屠苏酒据说可以避瘟疫。柏叶酒,由柏树叶浸于酒中制成,柏为常青之树,柏叶后凋而耐久,饮柏叶酒即取其寿命长久之意。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

团圆饭北京民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

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直到今天,北方过年包饺子、南方过年做汤圆的习俗仍然极为普遍。按照江南风俗,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年货,举凡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年节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

步步高升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据说,最早时年糕是为午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有糯米那样粘性的谷物,首推黏黍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很甜。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均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汤煮法,味道甜咸皆有。
     
新年饮食都要取吉利的用语。江南人家新年泡茶敬客,茶盘里或碗盖上放两只橄榄,称为“无宝茶”。新年吃饭,必有炒青菜,说吃了“亲亲热热”;必吃豆芽菜,因黄豆芽形似“如意”。
大年三十晚上吃顿团圆饭,家家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鱼,鱼“余”同音,年年有“鱼”——年年有“余”,图个吉祥,图个喜庆。我国南北各地的鱼肴甚多,如苏菜中的“荷包鲫鱼”、乌苏里的“油炸鳇鱼块”、川菜中的“瓣鲫鱼”、粤菜中的“香滑鲈鱼球”、湘菜中的“祁阳笔鱼”、京菜中的“醋椒鱼”、津菜中的“高丽银鱼”、东北菜中的“白松大马哈鱼”等等,都是名响一地的鱼肴。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长的“吃喝季节”,饮食构成了节日里一幅红火的景观,嚼嚼温情满溢的团圆饭之所以是幸福的事情,关键在于那一份真实的情感,而并不在于“吃”的形式,老话有云:“过犹不及”。只要到中国来,保证你“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
中国食文化强调“色、香、味、形、器、礼仪”一应俱全,尤其在烹饪上的眼花缭乱、在味觉上的审美愉悦、在礼仪上的繁文缛节。
华夏民族“过大年”的习俗,保守的说法至今已有近3000多年的历史了,而除夕之夜守岁吃“团圆饭”的习俗是过年中富有标志性的活动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团圆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与广大华夏子孙后代的受众群体。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团圆饭”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民俗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充分表现出家庭成员互敬互爱与天伦之乐,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这种天伦之乐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表现的淋漓尽致。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无限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骄傲。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团圆饭”虽然是过年中的饮食活动,其实它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的“吃”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文化娱乐与精神审美活动。确切地说,“团圆饭”是过年中人们借助饮食活动来表达华夏民族群体文化心理的一种方式。因此,我们说“团圆饭”首先是一个年节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数千年华夏民族“年文化”的文明积淀与文化蕴涵。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今的酒店、餐馆仅仅靠几样美味佳肴,或者说是靠一定的烹饪技术就可以展示“团圆饭”的无限魅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难怪人们在酒店、餐馆里吃“团圆饭”,并不是一直等到除旧迎新的那一刻的原因所在。

“团圆饭”是否是山珍海味并不重要,是否具有高超的烹饪技术也并不重要,问题的关键在于“团圆饭”是否承载了更多的“年趣”。既然“团圆饭”是一个文化载体,烹饪技艺是展示年节饮食文化的表现形式,那么我们的酒店、餐馆把“团圆饭”仅仅当作一种应时的宴席来设计,只注重其菜肴的档次、菜品的种类、价格的定位与餐厅的服务,而恰恰把“团圆饭”的核心内容,即民俗文化品位所忽略,这就舍本逐末了。

无庸置疑,“团圆饭”仅有文化内容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团圆饭”中的各种食品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因而物质层面的载体是“团圆饭”的基础所在。所以,一桌“团圆饭”食品菜肴的设计与搭配就显得非常重要,是不可过于随意的。“团圆饭”各种食品的运用,除了食品本身的美好寓意之外,也需要考虑食品的种类、菜肴的质量、档次、名贵程度、烹饪技艺、造型效果、色彩审美等,在追求饮食健康的今天,营养的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

传统的“团圆饭”可以忽略营养组合,也可以不管科学搭配,满桌的食品皆以约定俗成的吉庆食品为主要组合,如前面所述的南方“团圆饭”必有火锅、鱼、汤圆、萝卜等食品。而在中国的北方,“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如年糕、饺子、团圆饼、鸡、鱼、南瓜菜、隔年菜之类。由此来看,传统的“团圆饭”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食品的运用考虑的主要是它们的美好寓意,而今天的酒店、餐馆进行各种“团圆饭”的设计时,除了要照顾到一些有象征吉庆意义食品的合理运用外,还应结合最新的饮食科学成果和科技元素。

春节习俗,实际上是一种抹不去的民俗文化,它意味着家人团聚的温馨,辞旧迎新的轻松和期盼。提起春节的过法,人们脑海中通常会想到年夜饭吃饺子、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大拜年等习俗。但是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样一个春节,在大江南北,过法却不尽相同,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习俗,其中不少一直延续至今,南北食俗自不同。

老北京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吃饺子的程序也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制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在辽宁农村,一到农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做年糕、蒸黏豆包,很多人家还会杀猪请客,邀来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吃上一顿宴席,吃好喝好之后,热情的主人还会把灌好的血肠分给客人带回家。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在江苏,苏州人除夕在年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有“恭喜发财”之意。

山东大年初一讲究吃馄饨,称之为“填仓”。有些农村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

浙江宁波初一要吃豆粥。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橘,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广东潮汕地区人,出门拜年前,都会带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户亲戚,就要送上大橘,无论多少,一定要是复数,然后说一些祝福的话。落座后,亲戚会以潮汕功夫茶招待,临走时,回送大橘。“所以,一天下来,你会发现早上带几个潮州橘子出门回来还是几个。”因为粤语送大橘为“大吉”,回赠是一种礼貌。

在湖北农村很多地方,因姓氏不同,吃年饭的时间就各异,这一习俗可能您怎么也想不到。姓王的,在早晨五点多钟就开始合家团圆了;姓高的,则一般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才开宴;那么姓余的呢?年饭时间定在天快黑的六点钟;姓杨的,则只能在晚上十二点以后……

因为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来的楚国便到了“万径人踪灭”的地步,楚人已被追杀得成了一片哀鸿。看到楚地人口锐减,秦始皇便下令从九江一带(即今江西)移民到楚国去住,有的人是早晨到的,有的人是中午到的,有的人则是下午……人们为了纪念自己来到楚地,在吃年饭的时间上便以自己到达新居地的时间为准。
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农历除夕全家吃的团圆饭,又叫年饭、年夜饭。       
年夜饭在除夕的夜晚又称 “合家欢”,因为这顿饭以后就要告别旧岁迎来新岁了,所以又称“分岁”。

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年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满桌的酒菜中必须要有鱼,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还必须有一碗红烧丸子,表示合家团圆。

随着时代的进步,年夜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吃饭程序逐渐简化,人们不再只注重“吃”,而是在团聚的家庭气氛中更加注重文化等精神层面的享受;二是年夜饭将更加多元化,中餐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西餐等异国他乡的风味饮食将逐渐被中国百姓认可;三是年夜饭将从饭店走向家庭,一些有条件的高收入家庭,年夜饭将不再安排在餐馆饭店,而是将亲朋好友约到家里共进“大餐”。
但是传统的年夜饭的禁忌似乎还在延续,如:       
面对年夜饭上的一盘鱼,大家都会约定约成的不动一下筷子,图一个年年有鱼(余)的好彩头。
一盘冬笋炒肉象征着“节节高”,大家爱吃不爱吃都要吃一点。主要用黄花菜、豆腐干、冬笋、香菇、肉丝等炒成的“和气菜”端上了一后,大家也都要象征性地吃一点,尤其是兄弟姐妹、婆媳妯俚,仿佛吃了这道“和气菜”来年大家一切都和和气气起来。

年夜饭时间要二、三个小时,其间晚辈给长辈敬酒,长辈也要给晚辈回酒,顺便说一些有针对性鼓励的话,还给晚辈压岁的一份红包,红包钱不多,心意到了就行了。年夜饭一般都煮得很多,大户人家初一到初三都不烧红锅。吃过年夜饭,过去没有电视就谈不上有春节联欢晚会了,大家静静地坐在火桶上,剥着平时难得一见的花生、瓜子,吃着冻米糖,说笑着守着岁,到了晚上10点多钟,该是接灶神的时候,大人们便来到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厨房灶边,象征性地放一挂鞭炮,算是接了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