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

第四节 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风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于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当时叫“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二次合作的方针,抗日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毛泽东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他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毛泽东亲自为学员讲课。他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学员,要永远坚持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还为学员毕业证书题词:“努力奋斗,再接再厉,光明就在前面”。                
抗日军政大学校徽其造型轮廓为中华民国地图。这张地图,完整标示当时蒙古为中国的一部分。说明1946年前即1945年“八一五”前外蒙古还在中国版图之内。
同时,该校徽造型上还将我国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东三省即伪满洲国列为敌占区。更巧妙的是,徽章上校名用全线框了后,形成一个锐利的箭头,直指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的伪满洲国,加上校名中有“抗日”二字,这就充分指明战斗的方向。如此独具匠心的设计,使得抗大校徽有着不同的凡响。

 

 图:毛泽东在抗大开学典礼上讲话
左上图: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校旗
左下图:抗大学员一面学习理论,一面进行实际操作

当时,在延安经常举行各种军民集会,抗大的队伍来参加时,总要打出耀眼的抗大校旗导引师生们进入会场。“七·七事变”之后,抗日烽火蔓延开来,抗大也随部队深入敌后办学,将抗大的校旗插入了敌人的“心脏”。
1941年6月1日,抗大总校在河北邢台举行了纪念抗大建校五周年成立大会,在会场高耸的旗杆上,飘扬着抗大校旗。朱德总司令题词:“号召千万青年走上革命战场,高举抗大的旗帜,插遍整个中国”。
抗日军政大学校旗,长196厘米,宽130厘米,旗底为红色,右侧是一白色的旗杆套。旗面右上方有一个图形标志:在一个由白色线条组成的五角星上面,叠压着一个八路军战士背枪骑马奔驰的黑色图案。其上方是呈弧形的抗大校风“团结、紧张、活泼、严肃”八个字。旗帜中部向左是用仿宋体写的"抗大"两个白色大字。旗帜中下部有三条横贯旗帜的白色波浪纹。整个旗帜的设计体现了抗大为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战的精神。
抗大校旗随着抗大的成立而诞生,又伴随抗大的发展而不断地指引师生们前进。正如抗大校旗上所写的“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校训那样,抗大的生活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是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抗大办学10年间,共为民族解放战争培养了10余万名军政干部,他们在抗日的烽火中成长为栋梁之才。这面曾指引抗大学员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勤奋学习、英勇作战的校旗现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也成为永远鼓舞人们为祖国繁荣、民族复兴而顽强拼搏的一面旗帜。
《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作词:凯丰,作曲:吕骥。
吕骥于1937年为抗大写的这首校歌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全曲既有一般青年歌曲活泼、富有朝气的特点,又有进行曲铿锵有力的节奏和不断前进的气势。它形象地表现了抗大青年蓬勃的青春活力和豪迈的革命气概。随着抗大毕业生的足迹,这首歌在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并成为抗日救亡歌曲的代表作之一为后人传唱。

         
抗日军政大学的校歌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
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同学们,努力学习!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
同学们,积极工作!
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
像黄河之水,汹涌澎湃,把日寇驱逐于国土之东!
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
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