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第六节 抗大四分校简介



         
抗大四分校河南永城遗址纪念碑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简称抗大四分校。抗大四分校是新四军第四师在豫皖苏边区创办的一所培养抗战建国人材的军政学校。也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吸收华中和江南革命知识青年最多,坚持在豫皖苏边区平原游击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办学,成绩显著的一所分校。
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的前身是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讨论敌后工作问题,确定了发展华中敌后的战略任务。河南省委遵照周恩来、叶剑英关于将工作重点转向豫东,开创豫皖苏鲁边新局面的指示,组织了以彭雪枫同志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新四军游击支队,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挺进豫东敌后。于1938年底,在鹿邑县的白马驿创建了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
1939年初,部队进入永(城)涡(阳)亳(县)地区,开始了创建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艰苦工作。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继续东进,进入商丘、亳县、永城地区,部队积极对敌作战,得到很大的锻炼和发展,经过整编,组建了三个团。这时,彭雪枫意识到要培养优秀的军政干部,才能适应部队发展的需要,于是建立了随营学校,有学员200人左右,彭雪枫亲自担任校长兼政委,吴芝圃任副校长。
1939年9月,游击支队第一次党代会结束后,由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机关就搬到了涡阳县新兴集,将新兴集作为游击支队司令部驻地。

 
抗大四分校学员装具

日本侵略者占领广州、武汉之后,停止了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进攻,以主要力量对付活动于他们后方的抗日游击队。而广大的敌占区还没有普遍的游击队活动,千百万群众还没有去发动,许多地方还没有党的组织,没有抗日的武装,要开辟这些地区,急需大批的军政干部。
1940年初,安徽抗日形势逆转,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强令解散各地抗日团体,涡阳、蒙城等地抗日团体的进步青年陆续奔赴新兴集,随营学校发展壮大起来,学生达到500多人。
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四军第六支队根据中央要在各敌后根据地建立抗日军政大学分校的指示,以新四军第六支队原“随营学校”为基础,扩建成抗大四分校。1940年3月,抗大四分校在豫皖苏边区河南省永城县李寨镇麻冢集成立。校长彭雪枫(兼),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育长先为刘作孚,后为方中铎。

彭雪枫曾任抗大四分校校长 
彭雪枫(1907年9月9日-1944年9月11日),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
彭雪枫投身革命20年,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了纪念彭雪枫,在安徽省宿州市、蒙城县等地均建了彭雪枫纪念馆,或以雪枫命名的公园或学校。
抗大第4分校由新四军第6支队随营学校和华中派遣大队合并组建。彭雪枫、邓子恢、张爱萍、吴芝圃、张震、肖望东、方中铎、刘清明、李干辉、冯文华、陈锐霆、邱一涵等先后担任过抗大第四分校领导工作。
1940年3月18日,抗大第四分校在第六支队司令部驻地涡阳县新兴集的“精忠堂”举行开学典礼。分校领导大多由六支队首长兼任:彭雪枫兼任校长,吴芝圃、张震兼任副校长,萧望东兼任政治部主任;方中铎任教育长,负责分校的日常工作。身为校长的彭雪枫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他勉励大家要能文能武,立志做一个政治的军事家、军事的政治家,把抗大四分校办成培养军政干部的大熔炉。
学校成立之初,由于抗大总校第一华中派遣大队尚未到达,学校干部少,特别是有教育经验的干部更少。有好多连队只有一个干部兼任连长、指导员、支部书记三职,教员更是缺乏,全校仅有一名专职教员。为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彭雪枫领导四分校成立教研组,编写统一教材,组建临时补习班,边学边教。在教学安排上,彭雪枫指示:“抗日斗争形势严峻,不允许空谈政治,必须强化军事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彭雪枫根据知识青年较多的特点,建议开设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运动史等基本理论和游击战术、步兵战术、战略指导等军事技术基本知识课程。同时,还有党课教育和形势教育。由于缺乏专职教员,开学后六支队和豫皖苏边区党委负责同志都亲自到学校讲课或作报告。彭雪枫以身作则,主动要求讲游击战术。作为校长,彭雪枫还先后为第四分校编写了《游击战术的实际运用》、《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教材。
为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彭雪枫领导第四分校成立了教研组,编写统一教材,组建临时补习班,边学边教。在教学安排上,彭雪枫指示:抗日斗争形势严峻,不允许空谈政治,必须强化军事教育。因此,军事队上的军事课占2/3,政治课占1/3;政治队上的政治课占2/3,军事课占1/3。
1940年6月1日,分校开学不久,第六支队首长为检阅在新兴集一带集中整训的八个团和抗大四分校的训练成绩,在新兴集举行了纪念“五卅运动”万人大会。号召边区军民继承“五卅”革命精神,争取抗战早日胜利。大会正在进行中,不料日军闻讯出动了1000余人的快速部队,分四路包围新兴集,准备突然袭击。彭雪枫司令员果断地指挥部队和抗大学员,顽强地进行反击,歼敌200余人。当晚即将敌击溃,分校安全转移,这是四分校成立后经受的第一次战斗考验。
6月底,抗大总校派出的第一华中大队200余名教职员,在大队长刘清明、政治委员李干辉等率领下,通过日、伪军重重封锁的平汉、陇海铁路线,到达第四分校。上级任命刘清明接替方中铎为教育长,李干辉为政治部主任,其他干部和教职员都分配到校部和学员队中去,大大加强了四分校的领导和教学力量。学员数量随之增加到1000多人,共编为三个大队,九个队,其中包括一个防化学队和一个女生队。
第一期学员经过六个月学习,于9月15日毕业,除中途陆续分配工作返回部队以外,坚持到最后毕业的学员共600余人,其中大部分分配到新四军部队,其余分配到地方政权机关、民运工作部门,部分从事财政税收及妇女工作,初步解决了豫皖苏边区部队与地方机关缺少干部的困难。      
     
抗大四分校的毕业证章
  
1940年9月18日,抗大四分校以盛大的集会欢送第一期学员奔赴新的战斗岗位。同年11月7日,在涡河以北的吴桥寺举行了第二期学员的开学典礼。这时六支队已改为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彭雪枫,仍兼任四分校校长。学员既有部队和地方干部,又有外来的知识青年,约900人左右,编为两个大队,七个中队,其中三个部队干部中队、一个地方干部中队、三个知识青年中队(其中一个女生中队)。
抗大四分校课程设有:中国革命问题、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军队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和时事政策以及步兵战术、游击战术等。由于当时缺少专职教员,除彭雪枫等支队领导同志兼课外,还请了区党委的宣传部长曹荻秋,民运部长向明,敌工部长王子光等来校讲课或作报告。以后还聘请了地方有真才实学的爱国知识分子孙叔平(肖县来的)和张勃川(大别山来的)来任教。学校没有教室和住房,机关和学员队均分散居住在麻冢集及其附近村庄的群众家里。学校的教职人员和学生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菜金,吃的是高粱稀粥,中午有一餐高粱面窝头,只有住院的伤病员才供应一些白面馒头。1940年,只发了一套粗布军衣、衬衣和短裤头。
是时,正值国民党反共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肖(县)、宿(县)、永(城)、亳(县)之敌伪军正调兵遣将,准备向我豫皖苏边区发动新的“扫荡”。
在开学典礼的盛会上,时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的彭雪枫同志,在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后,用那铿锵有力的语气说:同志们,敌人正蠢蠢欲动,准备向我边区发动新的进攻,你们要一面学习,一面准备战斗,随时粉碎敌伪军的扫荡和反共顽固派的进犯。最后他号召大家:“把战场当课堂,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学校领导按照彭雪枫同志的指示,为适应已经恶化了的斗争环境,准备进行反顽斗争,把干部、学员和后勤人员统一混编为三个工作团,每个工作团200人左右,分别在永城东南及淮上地区,进行动员参军、征粮等群众工作。同时,抓紧时间进行教学。师生们随敌情变化昼伏夜行,不断转移,有时一天要换好几个地方,如在一个地方能住上一天,就进行教学训练。此外,还要宣传、发动群众,组织和帮助他们对付敌人的扫荡,这对初踏校门的新学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当时,虽然物质生活较差,但同志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而愉快的。
1940年,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华中敌后的抗日游击战争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根根地不断扩大,我军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民兵也有很大发展。国民党顽固派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在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之后,又将反共磨擦的中心移向华中。在此形势下,我党中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逆流,决定派华北八路军一部南下华中。
为了加强抗大各分校的建设,中央军委决定派出大批干部分赴各抗日根据地。抗大总校遵照这一指示,组织了近200人的华中派遣大队。由刘清明(任大队长)、李干辉(任政委)带领,于1940年4月从晋东南的蟠龙镇出发,6月下旬随八路军南下部队到达豫皖苏边区与抗大第四分校会合。到校不久,就受到支队首长的亲切接见,彭雪枫司令员等领导同志分别介绍了抗大第四分校筹备和建立经过.并勉励大家要加强团结,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不断地总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办学的经验等等。
同志们当即表示:“一定努力工作,把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担负起来。”
最后,彭司令员宣布了合并以后的新的领导成员。方中铎任教育长,刘清明任副教育长兼训练部长(1个月后,方调离,刘即任教育长),李干辉任政治部主任,张明河任政治部副主任。
抗大四分校成立之初,已有一、二两个大队三个中队,另有直属高级研究班、女生队和化训队,已初具规模。华中派遣大队到后,则充实和加强了各级领导力量及教学骨干。
随后不久,因华中形势的需要,抗大总校又派遣一部干部到苏北新四军军部,组织抗大第五分校(该校后改为华中抗大总分校,陈毅代军长兼校长)。

 
抗大四分校旧址

1941年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四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同志任师长兼政委。
这时,蒋介石大举反共,以江南顾祝同、冷欣,河南的汤恩伯,安徽的李品仙,江苏的韩德勤等各路向我新四军进犯,汤恩伯部为主力,共纠集10万大军由南向北,并唆使耿(蕴斋)、吴(信容)、刘(子仁)叛徒分子由北向南,对我豫皖苏根据地大举进犯,夹击我们,妄图将我第四师一口吞掉,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我边区军民在彭师长的指挥下,奋起自卫反击。从此,学校进入了一面战斗,一面教学的阶段。
在恶化了的形势下,为了保存有生力量,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学校遵照师的命令周旋于宿(县)蒙(城)公路敌人封锁线两侧,进行游击活动。
1941年春,为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中共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豫皖苏边区是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联系的纽带之一,不仅是日军“扫荡”的重点地区,也是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主要目标。当时,蒋介石特地从豫西调来嫡系汤恩伯的第三十一集团军作为骨干力量,以相当于新四军第四师7倍的兵力,企图一举围歼新四军第四师主力。为了保存学生力量,新四军第四师奉华中局和军部的命令,撤出涡河以南地区,转移到津浦路以东巩固的皖东北根据地。
1941年5月1日晚,第四分校奉命随十一旅通过宿(县)蒙城公路日伪军据点封锁线,向淮上地区转移,到蒙城北面的苗庄待命东进,准备东进办学。
2日清晨,经过50余里的急行军,各梯队到达指定地点,但由于情况不明,与友邻骑兵连失去联系,学校派出的侦察员回来报称:敌顽骑已部分渡过涡河,不知企图,因此学校令各梯队于当晚迅速秘密地朝西北方向(宿蒙公路封锁线)行动,靠近伪军据点,封锁消息,伺机而动。
3日凌晨,我第一梯队(学校机关和两个队,其中一个女生队)被顽骑兵发现,国民党顽军李品仙部骑兵正渡过涡河向苗庄逼近,形势危急。由于地形平坦开阔,敌众我寡,我武器陈旧不全,当时,只得指定一部分掩护,机关和女生队等迅速转移。教育长刘清明从全局考虑,在敌众我寡,武器陈旧的困难情况下,令第一大队第一中队担任阻击任务,牵制敌人,掩护校直属队和女生队转向西北,向十一旅靠拢。第一中队指战员与敌展开了激烈的村战、巷战、肉搏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但绝大部分同志英勇牺牲。
3日下午,学校返回师部驻地附近,立即向师首长汇报了战斗经过和损失情况。彭雪枫师长说:你们大部份能安全回来还是好的,你们女同志一个也没有丢掉,这就不错嘛。这次也是对学校师生的一次考验,你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2月至5月三个月的反“扫荡”和反顽战斗中,四分校伤亡二三百人,损失很大,但全校同志经受了一场严峻的战斗考验与锻炼。

 
新四军四师纪念馆


抗大四分校的成长是和四师首长、区党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分不开的。尤其是彭雪枫师长兼分校校长,他非常重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开学,学生毕业等全校性的重要活动,都亲临参加,连学生自治会的成立,他都到场讲话。
部队到达路东以后,由于路西根据地丢失,加之部队大量减员,部分学员情绪有所影响,思想不够稳定。对此,彭雪枫同志首先到校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要大家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帮助大家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他对同志们说,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收复路西的愿望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报告会会场上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
 与此同时,师的领导还帮助学校整顿,很快恢复教学。学校随部队转移路东,于1941年5月底到达泗县管镇,作短期休整,即令南渡淮河到永丰镇恢复教学,同年10月转移到洪泽湖畔的祖姚庄,在师的直接领导下调整了管理机构。学校的领导机构为校政委员会,下设秘书室,训练部,政治部,行政管理科和供给卫生科。因正副校长均系兼职,日常工作明确由教育长和政治部主任主持,并分别任校政委员会的正副书记。学校还根据当时招生的学员状况,分别编为六个队:一个上干队(营团级干部);二个干部队(军政各一个),一个青年从,一个学生队(地方招来的青年学生)和一个女生队(共700多人),并取消了大队一级机构。这样,更适应战斗的要求。
第四师师部转移到津浦路东后,与在该地活动的第九旅会合,组成淮北军区,彭雪枫师长兼任军区司令员,师部驻在洪泽湖西岸的半城集(今泗洪县雪枫镇)。为给第四分校提供一个安定的办学环境,彭雪枫指示分校经由洪泽湖以北的成子湖,渡过淮河到淮宝县(旧县名,今部分属洪泽县)永丰镇,一面整顿,一面教学。8月13日,由于敌情变化,彭雪枫又指示分校,由永丰镇出发,西渡洪泽湖,于16日到达半城集以西的祖姚庄。
1941年10月27日,第四分校第三期在祖姚庄开学。当日下午,祖姚庄红旗招展,歌声阵阵,锣鼓喧天,喜气洋洋。参加大会的除抗大四分校全体人员、师直单位外,还有地方党政领导同志也出席了这个大会。彭彭雪枫兼校长再次勉励同学要“做一个军事的政治家,政治的军事家”。邓子恢政委代表军区和区党委作了重要讲话,号召大家努力锻炼成为铁的党军干部,还对同学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他说,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有不同的经历,但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同学们,对不对?“对!”会场上响起了狮吼般的回音。邓政委接着说,这是我们每一个同志和全国人民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创办抗大的目的。抗大四分校已经办了几期,在地方党委和彭师长的关怀下,在全体教职员的努力下,已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为抗击日寇侵略,保卫根据地作出了贡献。希望同志们戒骄戒躁,很好地总结以前的经验教训,努力把抗大办得更好。邓政委要求大家:“不要辜负党的殷切期望,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教员和领导的教育,搞好团结,奋发向上,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园满地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刘子久同志也恳切致词。
开学不久,彭雪枫抽调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兼任分校副校长,加强分校的领导能力。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学校的校风,是光荣传统之一。广大师生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把自己的文化生活搞得丰富多彩。他们还在路西时就已建立起《生活剧团》,创刊和出版了油印的《抗大生活》报。同时还组织了兰球队、排球队和歌咏队。学生自治会还出版大型墙报。
学校的《生活剧团》是淮北根据地的几个剧团中水平较高、搞得活跃的一个。他们演出的话剧《我是老三》、《日出》和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统治的《自由万岁》等剧目,深受边区军民的欢迎。这个剧团在当时物质缺乏的条件下,克服困难,自制道具,使演出效果逼真,例如用香油拌锅底灰做油彩,用棉花粘胡子,用葵花、高粱杆扎架子糊上纸做各种布景。通过大家努力,在边区汇演取得很大成功。他们还采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南阳曲子演唱《良女劝母》,更为群众喜爱,有的唱词至今还在淮北和四师同志中流传着。
学校还经常组织兰球、排球、乒乓球和田径赛。
1941年秋,在师直和抗大四分校联合举办的各种球类比赛中,学校夺得了两项冠军。发奖时,彭师长高兴地对大家说,会后,我们要把体育运动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大家要积极参加。我们不要做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式的人,人人锻炼成为标准的健康美人。我们要像北平、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学校一样,周末举办各种活动,搞球赛、野餐、同乐晚会、时事政治报告会、请剧团演出等等。
之后,抗大四分校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更加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体育爱好者提出了“强身救国,一雪东亚病夫之耻的口号,他们还经常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小型单项体育比赛。爱好文化娱乐活动的组织起歌咏队、诗歌朗诵会,为大家表演。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员们文化生活,还增长了知识,健壮了身体。
学校的学术空气也十分浓厚,学生队均成立了俱乐部,积极开展活动,经常举办学习讨论会、时事报告会,启发大家大胆发表意见,开展学术辩论。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往往从早到晚争论不休,使之达到统一认识。
“班务会”或“生活讲评会”是学员学习期间的生活制度。谁有了缺点,出现了思想问题,都可以在会上得到帮助。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给任何一级领导干部提意见。这使从敌占区来的青年感到十分新鲜,他们非常重视这种民主权力。使他们更加热爱抗大,热爱人民的军队,热爱共产党,从而促进了他们的思想改造。
抗大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吸引着大批的爱国青年,使他们在这个大熔炉里健康的成长。当时四分校的同志一个共同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但精神上却是愉快的。

 
抗大四分校纪念碑

1942年夏,抗大四分校奉命东渡洪泽湖,接替二师五旅的防务工作。这样,学校不仅肩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承担了独当一面的军事防务工作。对此。彭师长还专门嘱咐我们:这次到淮宝单独执行任务,一定要记取路西反顽斗争的教训,要建立自己的侦察情报网,与各地建立有线通讯联络,要有各种应急措施,要同地方搞好关系,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淮(阴)宝(应)独立团,保卫这个地区。
新四军四师转移路东后,为了便于领导和指挥,华中局和军部决定将淮宝县划归四师管辖(原驻军二师五旅调往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
淮宝县西临洪泽湖,东靠宝应湖,南有淮河,境内大小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是一个水网地带,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淮北根据地粮仓之称。它的北边淮安、淮阴是敌伪的中心据点,敌虽垂涎淮宝的物产,但地形对其不利,敌不便大部队活动,小部队又不敢深入太远。
抗大四分校于1942年的这个夏天,在淮宝县开办了一个普通科,约200人,学期3个月,主要进行政治和军事常识的教育。
为了办好学校,搞好教学,新四军军部于1942年夏天,委托总分校在盐阜区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四分校教育长刘清明和青年队队长陈秉德同师司令部教育参谋蒋基干、师政治部教育科副科长程坤源参加了这个会议。会议由总分校副校长韩振纪主持。
会上交流了各分校的情况和办学经验,着重研究了精兵简政及其以后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干部培训的问题。四分校刘清明汇报了该校的建立、发展以及当时组织、训练状况,介绍了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实战的经验,陈秉德汇报了四师在青年中选拔苗子送分校学习和如何使他们从文化、政治、军事上打好基础的问题。会后,大家还参观了总分校学员队的内务卫生,听军政教员讲课和观看野外演习。
陈毅同志在会议开始和结束都讲了话,他阐明了当时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办好抗大的意义,肯定了在敌后办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特别指出,学校在短期内为部队培养出所迫切需要的军事政治干部作出了贡献,并鼓励大家要安心党的教育事业,也批评少数干部中那种认为在学校工作不如在部队提拔快的思想,是“三条腿的板凳”,放在哪里都不稳的。同时指出,党提拔干部的原则是:德、才、智兼备,革命在发展,机会人人有,看你自己争不争气,不要像死狗一样扶不上墙。他形象、生动的讲话,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军长在会上还进一步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要求各分校加强同部队的联系,组织干部和教员到部队去参观学习,加快同部队的干部交流,促进学校建设。
会后,抗大四分校及时地传达了陈军长的讲话和会议精神,并提出了贯彻落实的措施。从此,学校经常派出教员到前方学习部队的实战经验,请前方指挥员到学校来讲课,并且根据实战情况不断修改和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抗大四分校在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贯彻了毛泽东同志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这个总方针。
学校的学员有的来自部队中的工农干部和优秀战士,一般的文化水平较低,但学习积极性高。来自敌占区的知识青年,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他们目睹过日本侵略者的奸淫烧杀的种种罪行,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的卖国投降政策,怀着极大的仇恨,所以,他们在学习中均能积极而虚心地学习革命理论,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愉快地过着学校的艰苦、紧张的学习生活。
学校根据上述情况,将学员分别编为以知识分子出身的学员为主的政治队和以工农出身的学员为主的军事队,并根据各队的特点,分别制定教育计划,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政治教育中,学习马列主义和各种革命理论,不搞注入式的教学,而要求在教学中,联系边区的斗争实际,组织学员配合地方干部参加征收公粮和减租减息等各种现实斗争。从实际中来增强理解和执行政策的正确性。例如边区的减租减息,有的地方一度出现白天减,晚间退的明减暗不减的情况。为此,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员组织学员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论政策》,特别着重理解“关于土地政策”部分,“必须向党员和农民讲清楚,现在的政策:一方面应该规定地主减租减息,才能发动基本农民群众抗日的积极性,但也不要减得太多……;另一方面要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和财产所有权仍属地主。不要因减租减息而使农民借不到债,不要因清还老帐无偿收回典借的土地。”
大家对照运动中有时出现“左”或右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出纠正的办法,然后深入实地帮助群众搞好减租减息,这样既掌握了基本理论,还得到了实际锻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军事教学中,按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原则和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等军事著作,结合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和四师几年来与日、伪、顽斗争的经验教训,并且针对江淮大平原的特点,着重学好平原游击战、夜战和近战。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实战第一,教练结合的原则,用3分之1时间学习军事理论,3分之2的时间进行野战现场教学。鉴于平原地区敌骑部队快速的特点,进行跑步和体质锻炼,使学员急行军时速可达20至25华里。为了节省子弹,提高杀伤能力,开展了“优秀射手”运动,使学员射击平均命中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以上,大大地提高了战斗力。
在路东,学校还为地方开办了一个地方干部队,为县区地方武装培训了一批干部。
另外,还在精简机构以后,专门成立了一个青年队,对机关精简下来的警卫员、通讯员、勤务员等15、6岁的青少年进行文化教育和军事政治的基础训练。
四分校到达淮宝后,很快与独立团取得了联系,共同组织了两淮(淮安和淮阴)侦察情报网,密切配合,互通情报,协同作战,并能很快摸清敌伪据点情况,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置于我广大军民的监督之下,从而取得了主动。
1942年初,是淮北抗日根据地相对稳定和巩固发展时期,战斗空隙多,利于学校教学。彭雪枫同志根据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的重要论述,结合以往的战斗经验,先后为学校编写了《游击战术》和《战略战术讲授提纲》两份教材,抽空还亲自到校讲课。他的语言明快清晰,论述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深受师生的欢迎。
同时,在相对稳定时期,学校工作稍一放松,就会出现组织纪律松散,作风皮沓的毛病,对此,彭师长亲自来学校检查,对学员进行教育。学校有一个大都是十五、六岁的青年队,他经常亲临检查,对他们严格要求,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学员们至今记忆很深。
一天清晨,彭师长突然出现在学员队列前,他用敏锐的目光扫视了队列,态度严肃。他大声喊道:“后排第×名出列!”大家看到那位出列的学员,帽子没有戴好,风纪扣没有扣上,绑腿打的也不合规定,显得狼狈可笑,但谁也不敢笑出声来。
彭师长示意那位同志入列后,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我多次说过,在敌后办学,不仅要搞好教学,而且要注意战斗作风的养成。我已检查了内务卫生,问题很多,应迅速纠正。”
学校按照彭师长的这一指示,加强了这方面的工作。除了经常的进行教育,检查督促外,为了培养战备观念,还进行了几次夜间不定期紧急集合训练,往往在同学们刚刚入睡时,进行紧急集合。通过训练,转变了作风。一次师部组织学校按限定时间集合出发到达指定地点待命,结果行动迅速准确,无一掉队,完成了任务,受到了师首长的表扬。
在师首长的亲切关怀下,学校通过整顿和训练,在组织纪律和正常教学工作方面都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1942年6月,泗县、灵璧、泗洪等县的日伪军调动频繁,似有进攻半城集的迹象。彭雪枫决定分校随师部向南转移到洪泽湖西岸鲍集镇,以防敌偷袭。
1942年9月,第四分校第四期在鲍集镇开学。这一期开学不久,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决定,为了便于领导和指挥,将淮宝县划归第四师管辖。为保卫淮宝,彭雪枫要求分校与淮宝独立团共同组织了对两淮(淮阴和淮安)的侦察情报网,随时了解日伪军活动情况。为了执行作战和组织领导教学的双重任务,他指示分校训练部兼行作战部的职责,一部分干部集中精力抓教学,一部分干部分管作战与情报工作,随时做好反“扫荡”的准备。
1942年初冬,两淮敌伪一部兵力侵占我根据地内的高良涧镇。由于我情报网的有效工作,敌伪从据点开始行动,我们就掌握了他们的企图。学校除留少数人就地(曹王庄一带)坚持外,机关和各队均于当日晚转移淮河以南永丰镇。进入高良涧之敌遭我独立团和民兵的阻击,未能继续南犯。因此,学校于次日晚返回淮河北岸,此后就以队为单位(包括后来建立的普通科在内)分散坚持教学。
为了便于主力部队执行反击作战任务,也便于分校进行一些教学活动,并执行支援作战的任务,彭雪枫调整了教学组织,把学校干部、学员和后勤人员整编为3个工作团,分别随第四师师部、第十旅、第十一旅活动。彭雪枫规定了各工作团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地方政府筹粮、扩军、做群众工作、支援部队作战,并同敌人进行游击周旋,以保存有生力量,执行巩固后方的任务。结果,各工作团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动员了300多名青年参军,征集军粮10万斤,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1942年12月30日,彭雪枫根据党中央精兵简政的指示,领导第四分校进行精简。为缩小目标,分校对外番号称“独立团”,校部称“团本部”,训练部称“参谋处”;校长称“团长”。有一次,一个从上海来的学员见到彭雪枫,尊敬地称呼:“团长好!”警卫员不满地嘀咕:“是师长!”彭雪枫批评警卫员:“我当分校校长,时间比当师长还长!现在,校长对外称‘团长’,他叫我‘团长’名正言顺嘛!”
1943年10月间,敌伪开始实行第一期“治安肃正”计划,在我淮北、淮海部分地区增设据点,修筑公路,企图驱逐我军,推行伪化统治,驻两淮敌人也企图进一步南犯。
一时间,第四分校面临的形势也严峻起来。彭雪枫当即指示分校副校长兼淮宝县委书记陈锐霆:领导淮宝境内党政军民,积极粉碎日伪军的“治安肃正”计划,保证分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我淮宝境内党政军民,在抗大四分校副校长兼县委书记陈锐霆同志的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这一计划。当时参战的九旅27团一个营和淮宝独立团,任务是相机攻击武墩敌伪据点,阻敌南犯。学校也派出了一个战斗力较强的学员队,在岔河以北进行阻击,钳制和袭扰敌人。既粉碎了敌伪的“肃正”计划,又掩护和保证了学校其他各队的正常教学工作。

 
1943年,抗大四分校政治部部分干部于淮宝县曹王庄合影。后排左起:卢华、邱一涵、陈锐霆

学校学会了战争,战斗保卫了教学,抗大四分校在一面教学、一面战斗中成长壮大,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1944年春,抗大四分校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始党的整风。此间,学校停止了招生,全体队以上干部、教职员分三批,每批4个月,集中学习整风。学习中以淮北区党委印发的22个整风文件为武器,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认真学习,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最后写出各自的“反省总结”。在干部教员整风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政治思想、教学、训练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认真总结,并拟定了新的教学计划。

 
彭雪枫雕像

干部整风结束,学校当即恢复招生,并根据淮北区党委和四师政治部的指示,于1944年和1945年,各学员队进行整风学习,把整风学习作为政治教学的主要内容。学员们在深入学习《改造我们的学习》和《整顿党的作风》两篇文件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座谈,大组讨论,全校辩论的方法,发动学员开展无产阶级思想对非无产阶级思想的斗争,帮助他们克服各种缺点,确立革命的人生观。
在整风运动中,学校正确地贯彻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针对他们存在的轻视劳动,轻视工农的情况,强调他们要向工农学习,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同时,也号召工农分子知识化,号召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团结。学校还经常组织学员访贫问苦,参加诉苦会,进行现实的阶级教育。同时,还让学员帮助群众办夜校,教农民识字,为群众演出文艺节目,在和群众接触中培养他们的阶级感情和劳动观点。从而增强了知识分子同工农之间的团结,加快了他们的思想改造。当时,学员们说,整风是我们抛弃非无产阶级思想,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忠诚战士的必由之路,也是知识分子工农化的必由之路。通过整风运动,使抗大四分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944年,我新四军四师主力奉命西进,解放路西根据地,执行党中央向河南敌后发展的战略任务。为了收复路西根据地,解救那里被日寇欺压下的人民,同志们坚决执行中央军委和新四军军部决定的这一战略任务,于8月间西征。在肖(县)宿(县)永(城)夏(邑)之间,同敌伪顽匪展开激战。
1944年9月11日,彭雪枫率四师一部,在河南在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37岁。彭雪枫同志为重建豫皖苏边区,解放那里的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豫皖苏人民无不悲痛万分,在迎灵途中,许多老百姓纷纷流泪,烧香磕头以表示永远怀念着这位敬爱的首长。

 
位于永城市李寨镇麻冢集村校部前彭雪枫将军塑像
为了纪念彭雪枫,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政治部于1944年10月12日作出决定:将永城县更名为雪枫县;命名抗大四分校为雪枫军政大学,将彭雪枫同志的事迹写成传略作为新四军各师的教材。
1945年3月24日,在半城附近的张塘举行了庆祝抗大四分校成立五周年暨雪枫军政大学命名大会。会场两旁的大标语上写着:为创造千万个雪枫式的干部而努力,发扬彭雪枫师长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张爱萍师长兼校长和冯定、陈其伍、田丰、任崇高等领导同志10余人出席了大会。会上,冯文华副校长报告了抗大四分校五年来的战斗历程和命名雪枫军政大学的重要意义。他号召师生要学习彭雪枫同志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毕生为党的事业奋斗的精神;学习他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和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的品德。
张爱萍同志在会上讲了话,他说:“我们四师已经从游击队发展成为完全正规化的党的军队,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反攻,我们不仅要培养大批的军政干部,还要培养连营的直到特种兵团的干部,凡是从这里毕业的干部,都应该具备像彭雪枫同志一样的品德”。他还强调说,为了把“雪大”办得更好,我们将要对五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根据以往的办学经验教训来确定学校今后的组织形式,教学方针和办法。并勉励大家要以实际行动来纪念彭雪枫师长,团结起来,为了建设一个新的雪枫军政大学,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雪枫军政大学命名以后,学校一、二大队毕业。4月12日在张塘附近举行典礼。邓子恢政委亲临讲话,他勉励毕业学员要有高度的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要加强组织观念,服从分配。邓政委说:“每一个革命者都要有坚强的群众观念。我们部队要打仗,要流血牺牲,目的是为了工农求解放,我们时刻要为人民兴利除弊。只要对人民有利,我们就要坚持做下去。”毕业的学员们经过在校4个月或1年的学习,特别是经过整风学习,思想和工作能力都有显著的进步,他们听了邓政委的嘱咐,纷纷互相勉励,立志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雪大”毕业生。
以后“雪大”全体师生一边坚持教学,一边进行全面的总结。在充分肯定以往成功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制定了一个新的教学计划,使学校走向了更加正规的阶段。
1945年5月,雪枫军政大学开学。刘清明任副校长,孙叔平任教育长,邱一涵任政治部主任。“雪大”在淮北区党委和四师领导的关怀下健康发展,直到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雪枫军政大学的徽章

1945年抗战胜利后,抗大完成了历史使命,四分校(包括“雪枫军政大学”)先后五年半,共举办了七期,为新四军和党政机关培养了近五千名军政干部,随后“雪枫军政大学”与苏中公学、华中野战军随营学校合并,成立“华中雪枫大学”,继续为人民军队培养军政人才。“华中雪枫大学”是新四军中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抗大分校。期间,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分校校长彭雪枫为学校的成长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5年11月间,在校学生均毕业分配到了部队,有一部分干部根据实际斗争的需要也分配到部队中工作去了。大部分干部和教职人员由邱一涵同志率领与华中野战军随校合并,仍为雪枫军政大学。


 
抗大四分校旧址

1946年“华中雪枫大学”改编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1951年华东军政大学主要部分改建为第三高级步兵学校,1952年参与组建总高级步兵学校。后历经南京军事学院、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南京高级陆军学校、陆军指挥学院,1999年更名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华东军事政治大学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校徽

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位于永城市李寨镇麻冢集村,现由校址、校部、银杏树三部分组成。旧址现存校址、银杏树两处,校部的三间土坯草顶房,由于年久失修现已倒塌。抗大四分校的教室和会堂原为清末时期的泰山庙大殿。大殿座北面南,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式构架,硬山灰瓦顶,前檐置廊。
泰山庙大殿内东、西山墙上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当时四分校的同志用土红颜料书写的美术字标语和宣传栏。东山墙书“学习革命理论,坚定政治方向”,标语下方是南北并列的“歌咏栏”、“学生栏”;西山墙书“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抗战力量”,下方有“防卫栏”、“时事栏”。在旧址东北一公里曾楼村后,有一棵千年树龄的银杏树,至今枝繁叶茂,是当年抗大四分校学员露天学习、军训、聚会、议事的场所。

 
抗大四分校旧址
    

抗大四分校旧址位于永城市李寨镇麻冢集村校部


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