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4月24日星期五

第六节 抗大二分校简介




 
二分校学员先遣队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是位于晋察冀边区的学校,成立于1938年12月,抗大二分校校长是陈伯钧。现在赫赫有名的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前身是华北军政大学,而华北军政大学又脱胎于抗大二分校。
抗大一、二分校于1938年12月同时成立,以驻陕北蟠龙地区的抗大第7大队和驻瓦窑堡的抗大第1大队第1支队为基础,与抗大第2、第3、第4大队和陕北公学旬邑分校,西北抗日青年训练班各一部,合为抗大第2分校。陈伯钧、邵式平、孙毅、朱子向、赵凤岐、徐德操、袁子钦、李志民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
二分校先遣队五个学员队于1938年12月22日从延安、蟠龙等地出发,经绥德,东渡无定河,再经米脂、葭县(今佳县),来到黄河西岸。在船工的积极支援下,二分校的队伍一批一批抢渡黄河天堑,进入山西的兴县,在与一二〇师取得联系后,得到贺龙师长的关怀和照顾。一二〇师部队沿途给他们通报敌情、提供补给、武装掩护,使队伍顺利进入晋察冀边区。
1939年1月28日第一梯队到达晋察冀边区的灵寿县陈庄一带。之后第二梯队到达,队伍会师后,二分校共有两千多名教职员工在敌后汇合。于1939年2月到达河北省灵寿县陈庄一带办学。9月又迁到韩信台和唐县、完县边界的神南村。1943年2月返回陕北绥德,并入抗大总校。
抗大二分校在灵寿开办四年余,培养出了66名将军。抗大二分校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意义甚至大过陈庄歼灭战,因为这所学校培养了大量的将军。
1943年奉中央军委之命返回陕甘宁边区回归总校,历时四年有余,是抗大各分校中创办最早的分校。
          
 
灵寿县抗大二分校纪念馆

二分校的第一任校长是陈伯钧上将,第一期于当年三月初开学,学员一千一百多人,大多是外来的知识青年。
1939年5月,抗大二分校第二期开学,学员主要来自晋察冀军区北岳区的干部和冀中部分地区的干部,共编为四个大队,学员两千三百多人。当年的九月下旬,抗大总校来到晋察冀,二分校将陈庄一带的校址出让,迁往灵寿县的韩信台和唐县、完县(今顺平县)边境的神南镇一带继续办学。总校于1940年1月迁往晋东南,即今天的前南峪一带。
抗大二分校共开办四期,1943年2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归总校建制。
1941年和1942年,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决定成立二分校附设中学和陆军中学,自力更生培养干部苗子。这两所中学共设十五个队,两千多人。 
 
学生们参观灵寿县抗大二分校纪念馆

二分校附中1941年4月开始招生,次年1月正式开学,1943年5月改编为抗大七分校二大队,1946年4月全部学员毕业,历时五年,最盛时期全校师生员工达到一千五百多人。
为办好附中,教员以“当好保姆,带好娃娃”的精神去工作,所设课程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和外语等。预计在三年内使学员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后因办学条件的变化,这批学生经过近五年的学习才毕业,毕业时,一群“娃娃”已是二十岁左右,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了。
孙毅中将是二分校首任校长陈伯钧的继任者,他逝世后,骨灰撒入横山岭水库,因为水库所在地是陈庄的旧址。
1942年,环境很恶劣,连小米都吃不上,一连吃了三个多月的黑豆,因为生活条件差,体质弱,很多同学都病倒了,这时孙毅校长建议把黑豆做成豆腐、豆汁,粗粮细做,给同学们增加营养。而其时,年近40岁的孙毅,身体也不太好,他总是拄着拐棍,在抗大二分校抗日英雄纪念碑落成典礼上,他只说了几句话:“同学们,今天我的胃很痛,不能多讲了。”略停片刻,突然大声激昂地说:“烈士之血,革命之花,我的话完了。”
一些当年附中学生回顾那时的青春岁月时,说最难忘的应该是英语课。“我们队的英语教师叫强书军,为参加抗日战争,由比利时回国,当时已四十多岁。”当时的英语课本是老师自己编写的,讲义是油印的,有用草纸印的,也有用粉、绿纸印的。“当时,在学习正规化的号召下,老师在课堂上有时用英语上课。在行军中间休息时,还把老乡的门板借来当黑板,放下书包当凳子,就地学习。学习生活很紧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