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第六分校旧址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六分校,简称“抗大第六分校”。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六分校,简称“抗大第六分校”。
“抗大第六分校”是由抗大第4团大部、第1团一部和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合编组成的抗大分校之一。
“抗大第六分校”于1940年在河北省涉县故新镇成立。11月,抗大总校第四团和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合编组成抗大六分校。六分校的任务是训练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军区的初中级干部,直属129师指挥领导。
刘忠任校长,黄欧东任政委,姚继鸣任参谋长,铁坚任政治部主任。
12月中旬,抗大第六分校进驻山西省武乡县东沟村一带。
1941年1月,第六分校转移到山西省黎城县东西黄须一带。1942年4月28日奉命调回总部。分校并入抗大总校。
刘忠中将(曾任“抗大第六分校”校长)
刘忠中将原名刘永灿,曾用名刘太平。1906年生于福建省上杭县。1927年参加才溪区农民协会,1929年初参加闽西才溪农民暴动,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福建赤卫军第13大队军需长,红12军第2纵队第4支队排长,红4军第3纵队第7支队第19大队政治委员,第12师36团、第11师33团政治委员。1933年3月入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上级干部大队学习。6月全军缩编,调任红1军团第2师第5团政治委员,8月率全团在红一方面军“八一”运动大会上取得多项优异成绩,荣获中革军委授予的“模范红五团”奖旗。后任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团司令部第2科(侦察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
刘忠到陕北后,参加了直罗镇和东征、西征战役。1937年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并兼第12队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忠任抗日军政大学3大队大队长、第3团团长,抗大第六分校校长,豫晋联防区司令员,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二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刘忠率部参加了历次反“扫荡”和开辟中条山及豫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初期,刘忠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第10旅政治委员,第4纵队参谋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第62军军长。率部参加了上党、闻夏、同蒲、临浮、晋南、临汾、晋中、太原、扶(风)郿(县)、兰州以及成都、西昌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刘忠任西康军区、川西军区司令员,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副教育长兼物资保障部部长。1955年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毕业后任高等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院务部部长、院务部政治委员、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军政大学副校长。
刘忠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
1943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以抗大总校基本科第一、二、三营为基础,并从校直机关和各队抽调部分干部,重新组建抗大六分校,驻地涉县原曲村西南部的龙王庙,直属129师领导。原基本科一、二、三营扩编为第一、二、三大队,并新组建了第四大队,共有教职学员1600余人。
新的抗大六分校于1943年5月5日正式开学。同年冬结束。徐深吉任校长,袁子钦任政治委员,胡汉标任教育长,张力雄任政治部主任。抗大六分校开学不久,日伪军3万多人合围129师师部,六分校师生配合主力部队多次粉碎敌人的残酷“扫荡”。
抗大第六分校在太行山区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数千名干部,为坚持太行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
开国中将徐深吉(曾任“抗大第六分校”校长)
徐深吉(1910—200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徐深吉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交通队班长,红四军军部交通队排长,第十一师三十一团连长,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二一七团营长,二一八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红军大学军事主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
1941年1月奉命率新4旅南援新四军。皖南事变后停止南下,在鲁西地区开展工作。同年9月参加冀南秋季战役。1942年奉调太行地区工作,在永年以西地区作战时负伤。1943年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校长,参加了林南战役。翌年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曾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团长,独立旅旅长,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新编第四旅旅长兼冀南军区第二、第四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豫军区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2月起任华北军区副参谋长。1955年3月任军委空军副司令员,主管空军后勤工作。“文化大革命”中,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1967年4月被“打倒”,诬定为“走资派”。1969年10月被逐出北京到江西南昌劳动。1973年3月得到平反,5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75年任北京军区顾问。1985年7月中央军委明确其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1986年12月离职休养。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000年8月8日,徐深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袁子钦中将(曾任第六分校政委)
袁子钦曾任第六分校政委。袁子钦(1909-1968),原名袁致卿。福建省上杭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有“儒将”的美誉。
袁子钦将军于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袁子钦入党前,全家都是基督教教徒。他虽出身举人之家,但并未成为阔少爷,在他年幼的时候,祖父、父亲相继过世,家境日渐窘迫。在黑暗的旧中国,军阀混战连年不断,局势动荡,民无宁日,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土豪劣绅猖獗一时。当时教会势力很大,连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惧之三分。袁子钦的祖母、母亲为抵御土豪劣绅的凌压和敲诈勒索,就举家加入了教会。1927年,在祖母和母亲的包办下,袁子钦与连城籍基督教传教士黄其生的女儿黄永秀结婚。
袁子钦在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初步接触、认识了马列主义,思想觉悟提高很快。 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解放了长汀县城,袁子钦的妻弟黄励勇敢地加入红军队伍。同年9月,红四军攻占“铁上杭”,袁子钦在妻弟的影响下,毅然投笔从戎,参加红军,开始了其壮丽多彩的军旅生涯。随后不久,他的妻子也参加了革命,在红军医院工作,直至牺牲。
知识分子在红军中属凤毛麟角,书生出身的袁子钦一参加红军,就受到组织的器重。1930年7月,认准了革命道路的袁子钦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入党。
入党后的袁子钦经一番番磨砺,一场场血战,淬火成钢。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袁子钦历任红四军第二纵队政治部宣传员、士兵委员会秘书、第四支队第十二大队文书、红一军团第11师31团连政委,第10师政治部宣传股股长,红五军团第13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五军团政治部组织干事、党务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袁子钦1936年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次年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干事、组织科科长、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二分校政治部主任,抗大总校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第六分校政委。
1943年初,袁子钦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政委时,大力培养太行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同年5月5日,分校开学。不久,日本侵略军出动3万兵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袁子钦率分校学员转移到敌后开展游击战争。26日,在六分区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克安阳以西日军据点,俘敌200余人。8月18日,袁子钦又率分校学员配合太行军区部队进行“林南战役”,歼敌8000余人,开辟了太行山南部抗日根据地。10月,分校学员分配到太行军区各部队工作。分校结束后,调太行军区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任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袁子钦历任太行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晋冀鲁豫军区第13纵队副政委,华北军区第15纵队政委,第十八兵团第60军政委等职。参加了上党、平汉、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袁子钦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0军政委。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军政委。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组织统计部部长,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文革”期间,袁子钦受到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于1968年2月23日在北京含冤去逝。终年60岁。
197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为袁子钦同志平反昭雪,并举行追悼会和安放骨灰隆重仪式。
(曾任抗大第六分校大队长)
孙三曾任抗大第六分校大队长。孙三(1915年-1999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 ,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34年参加东北抗日联军,同年赴前苏联入苏联东方大学和技术专科学校学习。1935年,到设在莫斯科近郊的军事技术专科学校,学习坦克、炮兵技术。1937年,回到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孙三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军事教员,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特种研究室主任,教员训练队队长,上干科大队长,抗大第六分校大队长,中共中央党校军事队区队长,延安炮兵学校队列科科长。1938年,被分配到抗大当教员,担任过特种研究室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战争时期,孙三于1945年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战车大队大队长。1947年10月,任战车团团长。1949年2月,任四野坦克师参谋长。孙三领导了东北第一支坦克部队的创建工作,是中国人民军队坦克部队的开创者。率部参加了三下江南、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渡过长江直打到海南岛,参加了解放四川的战役。
建国之后,孙三于1950年11月,任坦克3师师长。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率坦克3师入朝作战。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装甲兵第1指挥所副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兵指挥所副主任。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技术部部长、装甲兵后勤部副部长,装甲兵顾问。1955年,孙三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并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1999年,孙三去世,享年84岁。
张力雄少将(抗大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
张力雄曾任抗大总校太岳独立大队政委,抗大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
张力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昆明军区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福州军区顾问。
张力雄(1913年--),福建省上杭县才溪区通贤乡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34师100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总支书记、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红五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政治部巡视员、随营学校政委,第45团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曾三过雪山草地。三大红军主力会师后随西路军进入甘肃,参加了高台血战等战役。西路军失败后辗转回到陕北,随后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张力雄任抗大一大队二队队长、一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政治处主任、四大队协理员,抗大总校太岳独立大队政委,抗大第六分校政治部主任,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河南军区第六支队政委兼六军分区政委等。参加了林南、水林、伏牛山等战役和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张力雄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政委,鄂西军区第三分区政委,野战旅政委,华东野战军第12纵政治部副主任,江淮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原突围、淮海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力雄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炮兵部队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第13军副政委、政委,昆明军区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云南省军区政委,江西省军区政委,福州军区顾问。当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9年被评为“全军健康老人”。
抗大六分校组成武工队,配合主力作战,参加林南战役
1943年初,以抗大总校返回陕北时留下的基本科第1、第2营为基础,从校直和各队抽调部分干部,组建新的抗大第6分校。1943年8月16日,六分校师生奉命参加“林南战役”,与太行军区兄弟部队一起俘敌2500余人。之后,太行军区把巩固林县以北新开辟的根据地和俘虏改造任务交给了抗大六分校。
129师运动会排球比赛(1941年于涉县王堡)
1943年冬,抗大六分校停办,童国贵、彭宗珠率领的第二大队教职员改编为“抗大太行大队”,继续留在固新一带培养干部,其他学员都分配到了太行军区各部队工作,抗大六分校完成了历史使命。
后在六分校基础上组建抗大太行大队,后扩建为抗大太行分校。徐深吉、袁子钦、胡汉标、张力雄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
胡汉标(1910~1986),开国大校,湖南省平江县咏生乡人。1929年入党,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副排长、苏联列宁学校教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摩托学校校长、抗大分校教育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军区8纵队22旅参谋长、解放军60军178师参谋长。建国后,1950年任四川绵阳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51年起任绵阳军分区司令员、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1945年10月,抗大太行分校并入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同年冬,该校一部改编为太行大队,抗大第6分校撤销。
原曲村抗大六分校旧址(龙王庙)
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分校(简称“抗大六分校”)旧址位于涉县固新镇原曲村龙王庙。旧址坐北朝南,条石地基,土木结构,由1间正殿、1座无梁殿、东西配殿和1台戏楼组成,占地面积1326平方米,为唐代贞观年间建筑。庙中央的无梁殿为全木石结构,外顶屋脊24条,四面开设12扇窗,结构独特,做工精湛。内顶为独特的十字歇山顶,由古木结构的锁扣、斗拱相扣相连,积木成顶,无一根铁钉,一根梁架,是国内罕见的建筑经典,极具古建筑研究价值,为涉县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