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4月7日星期二

第61章 820起义人员汇聚东北通化那些事



 
老航校开拓者们搜寻被日寇掩埋的航材

八路军新疆航空训练班和延安第十八集团军机械工程学校,是我党培养航空人员的初期探索和实践,聚集了我党十多年来在国内外培养的多批航空种子,形成了我军航校初建时期的核心骨干力量。蔡云翔、于飞、张华、顾青、田杰、陈明秋等6名820驾机起义人员,抵达延安后均被安排在延安航空组工作。
中央军委成立军委总参谋部航空组,成立于1944年5月,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谋部航空组”。这是我军成立的第一个航空领导机构。航空组成员是我党早期在苏联培养三批学员中仅剩的航空种子:王弼(任组长)、常乾坤(任副组长)、刘风、王琏。航空组党的生活在总参一局,党小组长伍修权。
航空组主要承担我军有关航空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和处理有关航空事宜,搜集、储备当时在延安地区的“几乎一切与航空有关的人员”的资料,翻译编辑航空资料,为以后有条件建立自己的航空队伍时,能够迅速地做好人员准备。
航空组陆续掌握了当时分布在延安地区各单位的航空人才信息:安塞、抗大、延安自然科学院、文工团、工厂等所有基层单位,凡是与航空有过关系的各类人员的材料,都被航空组搜集和整理。
1944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修建延安机场,扩大机场面积,翻修并加宽机场跑道,由军委航空组负责具体领导。  
航空组组长王弼兼任延安机场修建委员会主任、建筑工程处处长,刘风任机场修建委员会委员、工程处工程监理。
为修建延安机场,全边区的党政军民都被动员起来了,陕北乡亲们把自己的好地都让了出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几十里以外的边区军民都来参加修机场劳动。年底竣工的机场跑道把原来的土跑道改建成了长2000多米,宽60米的三合土跑道,一直伸到延河边上。  
延安机场建成后,为管理好机场,延安卫戍司令部于1945年2月设立机场勤务股,业务上受军委航空组领导。主要工作是维护、管理和警卫延安机场,调度在延安机场起降的飞机,保障来往延安的飞机安全。勤务股股长油江,勤务股工程参谋马杰三、石蕰玉。359旅特务连负责机场的警卫工作。
1945年,机场承担了三项重大任务:
1)8月20日,蔡云翔、张华、于飞、顾青、陈明秋、田杰驾驶汪伪政府国府专机班的“建国”号飞机英勇起义,飞机降落在延安机场,这是八路军的第一架飞机。
2)8月28日,毛主席、周恩来在这里乘飞机去重庆与国民党和平谈判,10月11日返回延安机场。
3) 8、9月间,陈云、彭真、伍修权等大批中共高级干部奔赴东北,苏联飞机接送八路军干部往返沈阳和延安之间。

 
1945年时的延安机场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期间,在东北各地兴建了许多飞机场。苏军进入东北后,炸毁了一批飞机,搬走了一批完好的飞机和飞行器材,许多机场受到破坏。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预见到被日本帝国主义占据14年的东北地区,仍会留下一些机场、飞机和航材。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把东北营造成它的后方航空训练基地,单是1945年举迁到东北进行训练的航空士官学校第59期就有4500人,各种飞机近700架。日寇溃败后,遗弃了大批航空设施、器材和人员,机场不下160座。当时在沈阳,他们已经激获了40多架日军飞机,可是没有飞行员。如何处理这批飞机,就成为摆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东北八路军面前的难题。
此时的延安,已陆续聚集了一批共产党多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培育的各类航空人才;还有已经参加工作多年、有实际经验的技术干部;以及起义投诚过来的飞行人员。
毛主席和党中央已经深谋远虑地规划着未来的多军兵种建设,利用日军在东北留下来的机场设施、飞机和航空器材,在东北创办一所航空学校,为建立人民空军培养人才。开始筹划建设自己的空军部队。
毛泽东和党中央决定,中央决定在东北创办航校,并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派往苏联学习过航空的王弼、常乾坤等同志。为了建设好航校,中共领导者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先后多次给予具体指示。
毛泽东在接见建校有关人员时指出:“我军在东北要筹建一所航空学校,你们去东北要走很多路,也是个万里长征。那里生活很苦,但英雄有用武之地,艰苦得有意义。”
时任中央常委、书记处书记的刘少奇,召见第18集团军总参谋部航空组组长王弼,向他传达党中央、毛主席关于利用东北日军遗弃的航空器材等有利条件筹建航空学校的决定,要求他立即组织一批懂航空的人员赶赴东北,摸清情况,接收器材和人员,为创办航空学校做准备。
在毛泽东、刘少奇的直接过问下,中央军委航空组决定:由王弼负责并带队,与刘风和820驾机起义的蔡云翔、陈明秋、田杰、顾青等6人,赴东北筹建航校。常乾坤时任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谋,主要工作是外事联络。王弼等人走后,常乾坤仍留在延安,抓紧落实赴东北筹建航校的人员名单。
1945年9月2日,带着党中央和毛主席嘱托,军委航空组的王弼和刘风,以及蔡云翔、顾青、田杰、陈明秋等6人,组成第一批航空队伍,乘“820”号飞机从延安飞东北,接收和搜集日伪遗留下来的飞机和航空器材,筹建航校。
但是飞机中途在张家口机场着陆时,右起落架撞到跑道上的障碍物折断,不能再飞了。因当时没有修复飞机的配件,“820号”飞机也从此停止了飞行。此时,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正在张家口组建航空站,王弼就留在张家口组建航空站任站长。
1945年9月18日,中央任命伍修权参谋长负责航校筹建工作。
1945年10月2日,第二批航空队伍由魏坚任队长、林征任副队长,龙定燎、熊焰、吴恺、顾光旭、张开帙、路夫、许景煌、马杰三、张成中、李成服等二十多人组成,第一站开赴张家口,随后去东北参加航校建设。原先龙定燎已被中央军委航空组列入前往东北筹建航校的第二批航空队名单成员之一。因为龙定燎曾在延安工程学校学习过航空知识,是当时学习航空专业的优秀学员。后又在抗大三分校俄文三队学习。军委四局俄文学校成立时,从抗大三分校挑选了20多名优秀学员成立俄文班,龙定燎被选入并担任学员班支部书记,后任研究班副区队长。在东北筹建航空学校需要龙定燎这样的航空人才。中央军委航空组组长王弼因此通知龙定燎到张家口航空站协助他工作。当即任命龙定燎为张家口机场场务场长,负责组织带领警卫人员和民工维修机场。
 
1945年9月晋察冀军区航空站成立

10月15日,由常乾坤带领的第三批航空队伍王琏、刘玉堤、石藴玉、李汉夫妇820驾机起义人员于飞、张华等二十多人,直奔东北。常乾坤带着第三批航空队伍从延安出发去东北,因获悉接送的820飞机在张家口着陆时损坏了,他们也只能从陆路赶往张家口再转机了。
当第三批赶赴东北筹建航校的人员到达张家口后,王弼为了能与他们同去,通过张家口广播电台明语呼叫延安,请示中央。在延安的任弼时通过电台,用明语回复,批准他们会合,一起继续北上;并指定油江留下接任站长职务。军区又派来一位副站长弃里三,主管政治思想工作。这时,第二批、第三批建校人员留在航空站工作的,有熊焰、马杰三、刘玉堤,徐昌裕、胡华钦、李汉、孟力等等。
期间,批航空队伍刘风、蔡云翔、陈明秋、田杰、顾青等人按照东北局和东总的指示,于1945年11月,由张家口来到了沈阳。他们也是从延安到达东北。刘风、蔡云翔等人到达沈阳后,受到了陈云、伍修权、吕正操等接见。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陈云说:你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搜集敌伪遗弃的飞机、器材、设备和油料等物资。
毫无疑问,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共产党的航空人员从各地开始挺进东北,在控制机场的过程中,也拉开了建立东北老航校的序幕。
1946年6月,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开始向解放区发动进攻,内战爆发迫在眉睫,张家口航空站人员开始撤离向东北出发,继续参加东北航校的创建。整个航空小队走后,只留下熊焰夫妇在航空站工作。
中共中央军委从8月份起,接连发布七道命令,命令晋察冀、冀热辽解放区的八路军部队向内蒙和关外进军;命令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李运昌率部迅速向辽宁进军;命令东北地区的吕正操、张学思、万毅等人,各率所部进军东北城市。
此外,中共中央还决定派万毅,率足够组建一百个团的干部,先行奔赴东北,开辟地方工作。
毛泽东另出一招:让原本要南下山东的林彪,在半道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派他抢占东北去!
毛泽东强调“放弃过去的分散的方针”,“集中主力”,“守住东北大门”,“竭尽全力,霸占全东北”的新方针。毛泽东的战略目标是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以实现在苏军撤走前力争控制全东北。
与此同时,冀热辽、延安、山东等解放区抽调了10多万部队、2万多党政军干部,也一起北上东三省,建立了东北民主联军。
在短短的十个月内,中共中央派往东北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多达二十人。他们是:
彭真、罗荣桓、陈云、高岗、李富春、李立三、张闻天、蔡畅、林枫、黄克诚、王首道、谭政、程子华、陈郁、云泽(乌兰夫)、肖劲光、万毅、吕正操、古大存。
蒋介石怎么也不会想到毛泽东号令抢占东北的同时,毛泽东还在酝酿在东北建立一支人民空军队伍,首先是建立一所储备空军人才的航空学校。
1945年8月30日,中共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司令曾克林率部收复山海关。一支由林弥一郎带队的日本航空队归降了八路军。
此时,820地面起义人员白起、何生、吉翔、陈静山到达东北沈阳后,找到了我军第一个航空队政委黄乃一同志,由黄乃一同志领他们到本溪向彭真同志递交了新四军给东北民主联军介绍信。
白起、何生、吉翔、陈静山受到彭真同志亲切接待,并指示他们去通化参加航校建设。
至此,820起义的空中和地面人员已汇聚在东北,不久先后抵达通化。秦传家也去了通化“东北老航校”。
从此,在党的领导下,这些起义人员不断地成长进步绝大多数同志已经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有的成为党和人民空军的高级干部。
“建国”号起义,不可否认地既为汪伪空军划上了句号,也震憾了国民党空军,为国民党空军人员的起义开了先例。这次起义,已被中国空军司令部编印的《空史资料》,列为驾机起义大事记的第一件大事。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起义人员不仅为人民军队提供了属于八路军的第一架飞机架飞机,而且他们还是真正懂得并掌握飞行、机务及航空管理等航空知识的专业人才,为培养优秀的中国空军人才,为人民空军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不会忘记空中起义人员的功绩,也没有忘记地面起义人员的功绩。这是一段飞向光明和真理的历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