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第六节 抗大七分校简介




抗大七分校旧址路标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前身是红军大学。1941年7月26日,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120师教导团和抗大总校一个大队组建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1941年7月,抗大七分校在山西省兴县成立。校址初设在山西兴县李家湾。七分校由彭绍辉任校长,俞楚杰任副校长、张启龙任政委,方富生任教育长,杨尚高任政治部主任。
1943年2月,抗大分校迁驻合水县城关一带,改办为陆军中学,挺进陕西省绥德地区,并入抗大总校。3月,七分校附设陆军中学南下陕西省合水县,编为抗大第七分校第一大队。不久,又组建第二、第三大队,恢复抗大第七分校领导机构。1943年6月1日,重建的抗大七分校开学。

 
抗大七分校成立暨第一期开学典礼

1944年1月,晋冀鲁豫边区抗大三分校1100余人,来到合水县,编为该校第三大队,驻扎在平定川。并入抗大七分校。
1944年2月抗大七分校组建工作完成,3月至4月,校部迁驻华池县东华池。彭绍辉任校长,俞楚杰任副校长。
1944年3月,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在校长彭绍辉率领下,从合水城关一带先后进入东华池、豹子川、平定川。4月,校部、第一大队和女生队迁到东华池一带。5月,晋察冀边区抗大二分校附中师生1500多人在校长江隆基带领下,辗转来到合水,并入七分校,其中男学员编为该校第二大队,女学员编为两个女生队,驻华池豹子川张岔。张启龙奉中央军委之命,担任抗大七分校政委,方富生任教育长,杨尚高任政治部主任。至此,全校教职工800多人,学员达5200多人。
彭绍辉时任校长期间,主要开设政治、军事、文化、专业技术课程,按学员程度进行分类教学。学员还选修俄、英、日等外语。
抗大七分校师生们,坚决响应毛泽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带着党中央交给的镢头、枪杆子、笔杆子“三件宝”,在陇东深山老林开荒种地,练兵习武,学习文化,经受锻炼,争做抗日救国有用人才。
抗大七分校成立之初,没粮食,学员们到合水太白、华池山庄背;没运输工具,学员们把被单和裤脚扎起来当口袋,沿葫芦河爬山涉水,来回180多里山路,两天背一趟;没地方住,就索性依山架棚,露宿荒野,或住进废弃窑洞。由于抗大七分校地处子午岭一带,山岳连绵,森林葱郁,土地肥沃,非常利于垦荒。为不违农时,七分校的学员们一到达便开始垦荒种粮、挖窑洞。在开荒中,“独臂将军”彭绍辉为自己特制了一把镢头,和大家一起劳动。当年秋天,新开荒地所种粮食和蔬菜喜获丰收。
1944年又开展了更大规模的生产自救运动。校部给各大队下达的任务是每人开荒23亩,种菜一亩。而女生队的主要任务则是纺线、织布、打毛衣、织手套和袜子等,解决学员们穿戴问题。
椐统计,到1944年年底,全校共打出窑洞690孔,修建平房40多间;共开荒种地6万多亩,生产粮食8600石,蔬菜280多万斤,做到了粮食蔬菜自给有余。此外,他们还大力发展养畜,开展各种工副业生产,每个队都养牛十几头,猪几十口,羊五六十只,鸡100多只,并开办木器厂、砖瓦厂、酿酒厂、粉坊、豆腐坊、磨坊、商店、邮局、照相馆等,从本年冬开始,先后开垦荒地6万多亩,挖窑洞690多孔,建房40多间,建成容纳2000多人的大礼堂1座。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大批学员陆续分赴东北和华北等解放区。七分校完成了历史使命,一大队、二大队分别奉命开赴晋冀鲁豫、晋绥前线,投入解放战争,二大队大部分学员回延安,被选送到机要、通讯、炮兵、医务等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或深造。
抗大七分校在陇东合水、华池的三年间,按照中央军委的要求和抗大总校的教育方针,组织学员一支钢枪练军事,一支钢笔学文化,一把镢头搞生产,摸爬滚打,刻苦努力,使他们个个成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学员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我军和地方的高级领导或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1946年夏,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1945年11月抗大七分校停办,结束办学。
1947年春天,国民党调集23万兵力向陕甘宁边区发动了重点进攻。边区军民主动撤离延安和所有县城。陇东分区、三边分区、关中分区与华池、庆城、环县、曲子、合水、镇原、志丹、黄陵、正宁、宁县、定边、靖边等地的党政领导机关,以及延安大学和边区政府的一些机关单位转移来到南梁乡,避开锋芒,继续坚持斗争。胡乔木、江隆基领导的中央土改工作团,仍然在这里开展深入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5月下旬,安塞真武洞祝捷大会之后,彭德怀、习仲勋率领西北野战军,三路进军,挺进陇东,发起了陇东战役。5月30日,在悦乐、将台全歼国民党骑兵第二旅第三团和驻将台之马鸿宾部八十一师六十旅一七九团,生俘骑兵第二旅少将副旅长陈应泉、上校团长汪韬和马鸿宾的上校团长马奠邦以下1500余人,缴获战马394匹以及大批军用物资,获得了出师陇东的首战大捷。至此,抗大七分校学员均离开了陇东。
抗大七分校在庆阳市合水县东华池办学三年,留存米、谷粮食7000多石,(折合150多万斤),培养了5000多名军事、政工干部和初中级通讯、测绘、文艺、医务等人才。
           
抗大七分校校长彭绍辉

彭绍辉 (1906.9.6-1978.4.25),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 。
1906年9月6日,彭绍辉出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瓦子坪。从小给地主放牛,16岁起当长工。
1926年,彭绍辉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军,曾给考察农民运动的毛泽东介绍过情况。
1927年5月,“马日事变”后,彭绍辉参加了十万农军围攻长沙的斗争。失败后离开家乡去找毛泽东,辗转到武汉,被生活所困,入国民革命军第35军第1师1团3营12连当兵。
1928年春,第1师改编为湘军独立第5师后,彭绍辉入由共产党人黄公略、贺国中主持的随营学校学习。7月,彭绍辉参加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在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7团任班长。同年秋,由黄公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春,彭绍辉任红5军第2纵队第2大队第6中队中队长,在平江、浏阳、万载地区发动群众,组织农民自卫军,建立苏维埃政权。在一次突围战斗中,他主动承担掩护主力转移的任务,率领6中队顽强阻击,身负重伤。伤愈后任第2大队教导队队长、红5军随营学校大队长。
1930年起,彭绍辉在红3军团任第1师1团团长、第4师参谋长、第3师10团团长、第1师参谋长和师长等职,参加了长沙战役和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多次中弹负伤,并带伤指挥战斗。
1933年3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彭绍辉率红1师参加草台岗霹雳山战斗,并带头冲锋陷阵,结果左臂连中两弹,臂骨被击碎,但仍不下火线。因伤势严重,做了3次手术都没成功,最后只得截去左臂。住院期间,一面学习马列著作,一面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独臂打绑腿、骑马等军事动作,很快适应了战斗生活。同年8月,彭绍辉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等红星奖章。出院后,他坚持留在部队工作,不要特殊照顾。9月起,彭绍辉先后任第5师(兴国模范师)、第34师和第15师(少共国际师)师长。在第五次反“围剿”光明山阻击战中,下颔骨又被子弹打碎。他对部队要求十分严格,经常讲:“红军有三条最可耻,一是打仗怕死最可耻,二是开小差最可耻,三是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1934年10月,彭绍辉参加长征,曾任红1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红3军团教导营营长。
1935年,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彭绍辉调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参谋长。因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险些送命,后被调到红军大学任上级政治科科长兼军事教员。
1936年6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彭绍辉调任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参谋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彭绍辉任八路军第120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教导团团长。
1939年4月,彭绍辉任新编第358旅旅长,与政治委员罗贵波率部参加巩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并多次完成由延安向抗日根据地护送人员、物资和弹药的任务。
1940年,彭绍辉任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率部参加晋绥根据地夏季反“扫荡”和百团大战。11月,彭绍辉兼任晋西北军区第2分区司令员。
1942年,彭绍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3年,彭绍辉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抗大第7分校校长。
解放战争前期,彭绍辉任吕梁军区副司令员、晋绥野战军第2纵队副司令员、吕梁军区司令员,曾参与指挥吕梁战役、汾孝战役等战役。
1948年7月起,彭绍辉任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7军军长,率部参加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
1949年夏,彭绍辉挥师西进,在陇东追击战中越过关山天险,于固关镇全歼国民党军骑兵第14旅,解放天水。尔后转战陕南、陇南和川北地区,配合第18兵团牵制秦岭地区的国民党军胡宗南部。
1950年,彭绍辉指挥陇南和四川金堂地区的剿匪作战,并执行国民党军起义部队的改编任务。
1951年,彭绍辉受命在天水组建第一高级步兵学校,任校长。
1952年起,彭绍辉任西北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55年,彭绍辉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1957年底,彭绍辉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协助叶剑英元帅组建军事科学院,并亲自组织编辑4个野战军的《战术资料汇集》,编制人民解放军第一批战斗条令和共同条令,为军队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及军事科学研究的开展作出重要贡献。 1960年,彭绍辉再任副总参谋长,为加强军队建设、调整编制体制、改革教育训练、改善装备管理、加强民兵和后备力量建设做了大量工作。 1969年,彭绍辉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
彭绍辉是中共第九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二至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一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彭绍辉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4月25日零点35分 ,彭绍辉重病期间在北京参加空军作战会议,因血管瘤大面积破裂,猝然倒在办公桌前,不幸以身殉职。享年72岁。  
              
建国之后的彭绍辉上将
           
张启龙 中纪委副书记
(曾任抗大第七分校政治委员)

张启龙(1900-1987) 曾用名张复生、佐平。1900年4月出生,湖南浏阳人。1925年冬在当地小学教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与组织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1926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革命时期任中共湖南浏阳永和区委书记、县委工运委员。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与组织工农武装,参加湘赣边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三团中共支部组织委员。后因患病返回浏阳。
1928年春任浏阳县游击队党代表,后兼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同年10月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二纵队党代表、中共湘鄂赣特委委员、湘鄂赣边区军事委员会主任、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兼湘东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湖南省委委员、湘鄂赣苏区办事处组织部部长。
1931年秋任中共湘赣省委常委兼湘赣省苏维埃政府执委会副主席、党团书记,省军事部部长。
1932年1月任湘赣军区总指挥,参加领导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1934年8月起任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总务处处长、革命委员会秘书长。随红六军团西征,后参加创建和保卫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5年10月起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供给部部长。
1936年到陕北后任红六军团党委常委兼军团统战部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底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任党总支部书记、校管理委员会委员。
1938年调马列学院学习,任党总支部书记。
1941年夏任中共中央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1943年夏任中央党校第四部主任。
1943年9月起任陇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政治委员。
1944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党校第四部主任。1945年4月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一旅组成的八路军南下第二支队政治委员,和司令员文年生率部到河南。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1946年1月起任中共吉辽省委、中共吉林省委副书记、书记,吉东(东满)军区、吉林军区副政委、政委。
1947年5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合江省委副书记、书记,合江军区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1949年5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黑龙江省财委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任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兼辽东军区政治委员,后兼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人民政府委员,辽东省财经委员会主任。
1952年8月至1958年2月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1958年9月至1965年1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62年到山东、安徽等地做甄别工作。
1965年9月任江苏省南京市副市长。
张启龙党性很强,坚持原则,为人忠厚,公道正派。60多年来,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有过重要的贡献。但是,在错误路线影响下,屡次遭到不公正的对待。1933年,遭到王明错误路线的无情打击,曾被开除过党籍,并撤销湘赣苏维埃副主席职务,罚做劳役,被迫与妻子李贞(开国女将军、少将)离婚。1936年,二方面军党务委员会恢复了启龙同志的党籍。60年代初,为编写“浏阳县革命史”,张启龙被扣上为彭德怀翻案等帽子,受到过错误批判和降职处理。十年动乱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对张启龙同志进行了严重的迫害和打击,在“文化大革命”中长期被关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张启龙同志蒙受的不白之冤,全部昭雪。
1977年12月至1979年7月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职至1985年9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1984年3月起享受中央国家机关正部长级待遇。

          
抗大七分校副校长喻楚杰

喻楚杰,1936年5月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抗大一期)学习,毕业后调任红二方面军第4师参谋长。1941年7月120师教导团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喻楚杰任副校长兼抗大第七分校陆军中学校长。1943年3月原抗大七分校并入总校,率一部开赴陇东建立扩展新的抗大七分校,喻楚杰任抗大总校校务部部长兼抗大七分校副校长。
喻楚杰(1898-1984),1898年5月初六生,湖南省平江县长寿邵阳人。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7月参加平江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及直罗镇、东征等战役,先后担任中央警卫师营长、团长、红八军团23师69团团长、红三军团4师12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四师参谋长代师长等职务。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参谋长、358旅代参谋长、120师教导团团长。
1941年后,先后担任抗大七分校副校长、抗大七分校陆军中学校长、抗大总校校务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察热辽二十军分区司令员、蒙汉联军司令员兼政委、东北军政大学冀察热辽分校校长兼党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转业置身人民铁道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七大”代表,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1984年10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开国少将杨尚高
(曾任抗大七分校政治部主任)
杨尚高(1908-1983)湖南省平江县人,1908年8月出生在湖南平江一个贫农家庭。
192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红十六军七师二团二连党支部书记、湘鄂赣独立第二师连指导员、湘鄂川黔军区大庸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红二方面军六军团五十四团政委、六军团宣教科长、教导大队政委。
杨尚高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1938年后,任八路军一二○师教导团政委、抗大七分校政治部主任、晋绥军区纵队政治部副主任、西北野战军纵队政治部主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等战役。
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后勤部政委,总后勤部学校管理部、科技部部长,后勤学院副院长、副政委。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被评定为正兵团级。
杨尚高因病于1983年1月27日在北京逝世。

         
抗大七分校旧址
抗大七分校在东华池办学3年,留存米、谷等粮食7000多石(折合150多万公斤),为八路军存储和培养了5000多名军事、政工干部和初、中级通讯、测绘、文艺、医务等人才,成为我们党和军队建设的一批宝贵骨干和财富。
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尚存,有石窑洞三排,东西两侧有土窑洞数排,1963年2月11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抗大七分校旧址位于林镇乡东华池村南台地,半山腰有东华池砖塔。原校址有石窑洞、厦房数十间,包括教室、宿舍、饭堂、大礼堂、俱乐部、会议室、商店、邮电局、照相馆等。解放战争中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土木结构的房屋烧毁殆尽,仅留20孔石箍窑。尚存石窑洞三排,东西两侧有土窑洞数排,抗大七分校校部旧址己被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陇东地区,这里曾经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长征红军的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华池县抗日战争时属陕甘宁边区陇东根据地辖区,境内有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寨子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简称抗大七分校)旧址、军民大生产运动纪念馆、南梁革命纪念馆、列宁小学等红色革命圣地。
走进抗大七分校旧址,只见十几间窑洞整齐的排列在山脚下,山上也有一座宝塔,和山下的窑洞交相辉映,还真有点像革命圣地延安,因此也被誉为“陇上小延安”。

   
抗大七分校院内石窑洞

抗大七分校起初校址设在黄河东岸的山西省兴县李家湾。1943年春,抗大七分校校部机关迁往陕甘宁边区陇东地区合水县城关一带,抗大七分校下辖三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分别驻扎在华池县东华池古城及周围的大凤川、豹子川、平定川。

    
           抗大七分校招生广告
从陕甘宁边区唱到全国、至今仍然传唱不衰的《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三首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歌曲并非陕北民歌,就诞生在庆阳的民歌,其中,《绣金匾》、《军民大生产》一起编入了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
1942年,抗大七分校及770团的战士们进驻庆阳市华池县东华池镇,他们听到当地优美铿锵的打夯号子,便与当地群众一道,以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背景,编出了打夯歌《十唱边区》,也就是后来的《军民大生产》。不久,这首歌曲传到陕甘宁边区,传到延安,传遍了各抗日根据地。如今,这首来源于华池民歌的经典革命歌曲,早已唱遍全中国。

          
唱红全国的三首陇东民歌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马步芳、马鸿逹部侵犯陕甘宁解放区,1946年7月1日最后一批学员离开华池,奔赴新的战场,学校停办。[urlxian]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抗大七分校校址遭受严重破坏,礼堂和箍窑的门窗全部被烧毁。新中国建立后,抗大七分校校址先后被劳改队,养马场,林二师占用,原有建筑被拆迁改建,只保存了抗大七分校的30孔石箍窑。
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 原校址有石窑洞、厦房数十间,包括教室、宿舍、饭堂、大礼堂、俱乐部、会议室、商店、邮电局、照相馆等。解放战争中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土木结构的房屋烧毁殆尽,仅留22孔石箍窑,保存完好,呈现为“∪”字形院落,庭院整洁宽敞,石箍窑纯补大方,与南山东华池塔之飞檐翘角交相辉映,形成了传统与现实相融合,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烘托的红色旅游氛围。

 
抗大七分校院内

 
抗大七分校石窑洞内展品

窑洞内的展品,以图文展示为主,辅以部分实物展品。从西头窑洞开始参观,西面三间是校长彭绍辉、政委张启龙、副政委杨尚高、教育长喻楚杰的简历;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毛泽东为抗大题词:实事求是,力戒空谈;抗大校歌;彭绍辉日记;喻楚杰出席七大代表证等;接下来,各窑洞展出的有抗大教学用的手榴弹,女生队两任指导员王克然、耿国辉的照片,喻楚杰的纪念章、抗大学习课本,学员训练图片,学员们自力更生大生产的图片,学员们球赛图片,从抗大走出的将星等。
抗大第七分校随着历史变迁,已演变为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成为兰州军区培养排、连、营职干部的指挥学院。
抗大七分校旧校址和东华池塔,承载悠久的传统与灿烂的现实,这段难忘历史却值得我们铭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