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漫談春節(春节民俗中的打秋千)

 


春节民俗中的打秋千

——春节民俗溯源之七十二


打秋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传统体育游艺活动,也是中国传统节俗中的一个活动项目,甚至成为春节和元宵活动内容之一。

 

秋千,俗称“悠千”,游戏于秋千之上,叫“打秋千”(“打悠千”),或又称“驱秋千”,“驱”,是用力躬身、屈腿、下蹲、直起、

挺身、扩胸一系列连续动作的总称,这是订秋千的最基本的动作。若自己“驱”不起来,靠别人执绳荡起,则名为“送”。秋千荡起,两拘会逐渐向横梁中间靠拢,这叫“并拘”。按习惯,“并拘”之后要停下来让给别人。

 

大秋千的花样很多,如“独立”、“独坐”、“单人跪驱”、“捞鱼摸虾”、“拾物件”、“悬棒槌”、“驱双站”、“一驱一”、 “打胖孩儿”、“逛花园”、“青石板”、“串花心”等。有的动作还伴以歌谣,如“桃花开,杏花败,李子开花翻过来”。

 

海南元月一至四日,为人们互相拜贺的日子。城市村落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这期间盛行于海南城乡的游戏是打秋千。

 

据记载,海南的秋千有两种,“用四木两相分叉为架,高而垂下者为女秋千;两木如柱,两孔横架,短而翻转者为男秋千”。

 

所谓女秋千,便是在木架上悬挂绳索,下拴横板,玩者在板上或立或坐,两手握绳,使前后摆动,俗谓荡秋千。所谓男秋千,具体地说,是在木柱上装上转轴,轴上安上支架,支架上用绳系以软座,一个秋千上可同时安四至八个软座,类似今天游乐场上的过山车之类。玩男式秋千时,由人在两边高架上踩动,玩者便上下翻转,越转越快,伴随着围观者的阵阵喝采声和祝贺优胜的爆竹声,确能给新春增添欢乐的气氛。

 

据说女式秋千原是汉武帝时后庭之戏,后才从宫中传到民间。男式秋千却不知何所自,似乎内地并无此种游戏。

甘肃流传着正月打秋千的习俗。

 

进入农历正月,临夏山村的大树间,一架架秋千架起,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打秋千游戏。打秋千,有两种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横板上,由别人在后面送,悠悠晃晃,飞得不太高,这种姿式适合于年幼儿童;二是站立在横板上,自己用力,使秋千快速飞升,这种姿式最受大人青睐。

 

整个白天,秋千都是娃娃们的阵地,他们忽而如雄鹰展翅,欲飞蓝天;忽而闭目横坐,慢慢晃悠……喧喧闹闹、嘻嘻哈哈,一直到万家灯火灿烂。

 

到了晚上,秋千又是小媳妇、大姑娘的天下了。她们打秋千,不吵不闹,全都静悄悄的。在朦胧的夜色中,只见一个个娇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飞,留短发的,如飞扬的马鬃,飘逸着风采;梳长辫的,犹如一条游鱼,来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轮过一遍后,便开始玩花样了。她们忽而两人面对面站在横板上,飞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张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会,秋千就荡到半空中,像满弦的弓箭在飞舞;忽而,一人坐在横板上,一人站在横板上,这样,坐者可以毫不用力地尽情享受,而站立者则要花费两倍的力量使秋干飞升,不一会便气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过,这种花样多是两人轮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

 

临夏山村的正月,人们就这样飞在了秋千上,天天飞、夜夜飞,直到正月十五。当圆圆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门口闪出一把用烨木扎成的火把,一只只汇聚到一块,形成一条长龙,向山顶移去,各家门口燃起火堆,欢快的人们争先跳跃。当打火把的人们上山了,跳火堆的人们进门了,秋千的主人便来到秋干边,慢慢地提起它,抬头瞅瞅大树上的横枝,两手用力,嗖的一下,把秋千扔上横枝,架了起来。月光下,树影斑驳中,秋干在横枝上静静地歇息了。

 

正月十六,秋千的主人才会爬到树上,把秋千卸下来,一年一度的打秋千就结束了。

 

山东潍城旧日打秋千的风俗与放风筝一样流行,近年这项活动也在逐步恢复。

 

原先打秋千的活动是在清明、寒食时节展开,有运动和娱乐的功能,也兼有信仰上的原由,俗谚曰:“悠一悠,不长秋”,

说是春天打了秋千,秋天不招瘟疫。以此,男女老少,都踊跃前来“悠一悠”。

 

当年的秋千有两种形式,一种叫“转秋千”,一种叫“月秋千”。

“转秋千”吊在城中白浪河沙滩上,民国《潍县志稿》对“转秋千”的盛况描写甚详:“白浪河边沙滩上,坎地竖以木柱,上缀横梁,四面绳系画板,谓之‘转秋千’。小家女子,多着新衣,围坐画板上。柱下围一木栅,内有人推柱使转,节之以锣。当锣声急时,推走如飞,画板可筛出丈余,看似危险,而小女子则得意自若也。又于秋千柱顶上悬一小旗,并系以钱,则有多数勇健少年揉升而上,作‘猴儿坐殿’、‘鸭鸭浮水’、‘童子拜观音’种种把戏,谓之‘打故事’。捷足者得拔旗携钱以归,观者乃夸赞呵好不绝”。

 

“月秋千”是一般人家所架的秋千。旧时习俗:清明逢在农历二月间,从正月十六日吊秋千;若清明在三月, 就从二月二日吊秋千,总要跨一个月头,所以叫“月秋千”。

 

“月秋千”的搭架,竖两根粗壮的立柱,加两对交叉的托梁柱,下端深埋土中,上端结实地绑扎粗壮横梁。

 

拴秋千绳的环子用蜡条圈,穿套在梁上,名叫“拘”。打秋千之前,抓住两条绳上的两只拘向外甩开,名为“撇拘”。这种可移动的拘,就叫“活拘”。

 

秋千初立,在立柱上贴对联,如“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横梁贴批,如“上梁大吉”。 有的还烧纸、焚自扎的“姑姑”,俗传可避免摔伤事故,以保平安。

 

秋千又分荡秋、转秋和磨秋3种。荡秋绳是用皮条结扎或用藤条扭扎而成,有单人荡和双人荡。转秋状如巨型纺车,安干轴心上的4对飞叶之间架设着

 

4个小荡秋,每个小荡秋乘坐1人,随着轴心及其飞叶的旋转而旋转。磨秋是一根架在一条直立竖木顶端的横木杆,能上下升降,又能循环旋转。秋杆两端坐骑人数相等,一边坐骑的人用脚猛力蹬地腾空而起,对方又双脚落地,秋杯不停地起落飞旋。荡秋和磨秋不仅是节日习俗性的娱乐,而且是一项精彩的体育活动。

 

黄山市歙县三阳乡三阳村自古以来就有 “打秋千”的民俗。

黄山市歙县三阳乡三阳村,地处皖南边陲,与浙江省接壤,是过去古徽州与外连接的旱路要道,三阳村自南宋建村以来,至明万历年间已初具规模。

 

古老的三阳村先祖们为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万事如意,每逢春节及元霄节,接观音菩萨等重大社交活动时,在三阳村洪氏宗祠,水口庙观音阁及全村主要街道,都要载歌载舞,开展“打秋千、扮地戏、跳加官、走五猖”等庆祝活动。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后逐步发展成为三阳村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

 

三阳的秋千传万村,上到徽州府下到昌化县,四面八方都会来观看,可见以前三阳村的打秋千的场面是何等的热闹。但三阳村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民俗活动流传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文革中被当成“四旧”而毁于一旦,秋千架及各种行头全部被烧毁。三阳村这一“打秋千”古民俗也许将成为历史。但是,据说从三阳村洪氏宗祠内传出了锣鼓喧天声,原来是三阳村干部根据广大村民及上级有关单位要求,组织人员积极抢救整理,还原秋千架,培养下一代“秋千姑”。三阳村沉睡近半个世纪的古色古香的民俗活动,作为古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正在发扬光大,流传下去。

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跳板、打秋千等活动都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打秋千、跳板和顶坛竞走是妇女的体育运动。她们荡秋千的特点是:高、飘、悠、巧、柔、美、欢。秋千绳一般都拴在高大树木上结实的横枝上,在秋千前方的上空悬有彩带或铃铛,荡起的秋千板能触及这个标志才能赢得欢呼与赞扬。

 

朝鲜族民间有句俗话说:“姑娘时不跳跳板,出嫁后就会难产”。因此,跳板运动很受重视与喜爱。关于跳跳板的起源,有种传说:封建时代,女孩足不出户,为了能看到院墙外的世界,便在院子里架起了压板(俗称跷跷板),起先让孩子一头坐一个,一上一下压着玩,后来孩子们觉得站在板上看得远,跳起来看得更远,于是便产生了跳板。

 

民间跳板长5.5米,宽40厘米左右,厚56厘米。跳板中间的下面立板垫,高30厘米。比赛时有专人守护板垫,防止跳板掉下来。站在跳板两端上的姑娘轮番连续起跳,逐渐将对方弹送得更高。在身体腾空时能表演出惊险动作者最受欢迎,如剪式跳、旋转跳、空翻跳,甚至跳藤圈,做造型,舞花环、挥彩带等。灵巧优美、五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惊叹赞赏。顶坛竞走是直接来源于劳动生活的体育项目,坛或罐中都装有水或米,规定一定的距离,参赛者甩开双手潇洒走一回,先到终点而滴水不洒者为胜。

 

打秋千,是中国传统春节节庆中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是春节文化中的又一条风景线。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