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6年8月31日星期三

飞向光明的蓝天之梦(三十二)

周致和悄然走了。此时的赵迺强却陷入了深思。他很清楚,也很明白,自己的人生转折就在此刻将发生逆转。
昔日想学医的梦想早已破碎,再多的梦想也融化不了万千心愁。对于一个才20岁的迷茫青年而已,考入中央航空军校,意味着自己的理想已与国家的命运捆绑在一起了。仅二年的时间,无情的现实使他看透了这个社会的黑暗。他深切的明白,青春或许有过迷茫,或许有过忧伤,也或者犯过错,有过执迷,但自己终究要寻回最初的青春梦想,或许赵迺强始终就没改变过青春的理想,从医是为了治病救人,从军是为了保家救国。自己的出路与国家的出路在一条起跑线上,为了追寻光明,他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从此不再回头。
1945818日上午。
在通往南京明故宫机场的路上,赵迺强在地勤兵的引路下,两人一前一后地朝南京明故宫机场走去。
古城南京,是中国最早开发航空运输的城市之一,早在1911年,孙中山就批准成立华侨革命飞机团,从美国购买了三架飞机转来南京,揭开了南京航空史的序幕,当时的南京并没有飞机场。
南京拥有的第一个机场是民国元年(1912)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小营场建立的。小营机场最初只是供试飞表演之用。既无跑道,也无通讯设备,只不过是利用操场的一块平地起降、停放飞机而已。
1923年,军阀齐燮元在太平门设立了航空督练所。其后,他和孙传芳先后在南京建立起了空军。但当时的空军人数少,机型也小。简陋的小营机场倒也显得大有余裕。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后,空军扩大,飞机也增加了。小营机场捉襟见肘,只好废弃。取而代之的是明故宫机场的兴建。
1927年底,国民政府在明故宫遗址清理瓦砾,修建出一条土跑道和几间简易棚屋,这就是最初的明故宫机场。
1929年4月,明故宫机场进行了第一次扩建,把原来的土跑道扩800米长的碎石道面。192778日,沪蓉航线上海——南京段开通,首航于明故宫机场降落。此为明故宫机场民用之始。后迭经扩建,范围北达中山东路,东接御道街,南靠明御河,西临秦淮河支流,总面积已达120万平方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明故宫机场成为军民合用机场。
此时,地勤兵突然停了下来:“少尉,前面就是明故宫机场了。”
赵迺强整了整衣帽,挺起了胸,迈开了大步,他沉着地朝明故宫机场走去。他的脸上发生了变化,显得十分镇定自如。
地勤兵带着赵迺强来到了机场,他随着地勤兵走进了一间很大的办公室。
赵迺强环视了一下整个房间后,将目光停在了一排很长的柜台前。柜台后面放着二几张桌子。桌子旁站着十几个穿着军服的日本人。尽管当时日本已经宣布投降,但等待接受的明故宫机场仍然由日本人控制着。
赵迺强用眼扫视了一下桌子前面的柜台上摆着的一块块牌子,牌子上写着的都是业务项目的名称。
地勤兵向赵迺强递上一张已经打印好的加油卡片:“少尉,这是打印好的加油卡片。”
赵迺强接过加油卡片,径直走到标明办理加油手续的桌子前面。  
办理加油业务手续的日本人十分傲慢地用日语问道:“干什么?”
赵迺强不慌不忙地递上加油卡片,然后用日语从容地回答:“有重要任务,送人。要加油。”
日本人用怀疑地眼光盯住赵迺强的脸,又把目光落在那个随赵迺强同来的地勤兵身上,随即用日语吼道:“不行!”
 “不行?”赵迺强刚吐出两个中国字,马上挺直了身板,用日语也吼了起来:“送重要人物!一定要加油!”
赵迺强这一吼,使得原先坐着那里闲聊的日本军人都一下子回过头来盯着他看。
赵迺强那时虽然才20岁,但长得十分英俊。那个日本人一下子被赵迺强的气势镇住了。他上下打量起赵迺强。挺直腰板的赵迺强俊杰年轻,不同凡响,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看上去十分英武。按时下说法,是个典型的小帅哥。
日本人想了想,一语不发,很不情愿地随手抓起了桌子上的电话听筒,对着话筒说了起来。
赵迺强一见有了转机,就显得更镇定自若了。他若无其事地故意靠近柜台前,用手指轻轻地敲着柜台。但他听不清那个日本人在说些什么。
日本人终于放下了电话听筒。眼睛瞟了一下赵迺强的脸。懒懒地回到了座位上,很勉强地在加油卡上签了字。
赵迺强如释重负地从日本人手中接过加油卡,看了一眼加油卡上签的字。于是,他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那个大办公室。
那些日本军人也依旧像先前一样闲聊起来,没人再注意他了。
赵迺强大步走出大办公室后,就把加油卡片交给了身边的地勤兵,并一字一句地问:“这样行不行?”
地勤兵接过加油卡,看了一眼,对赵迺强说:“少尉,手续已经全了,可以加油了。”
赵迺强用严峻的目光盯着地勤兵的脸说:“这次是送重要人物,要多加油,快加油,不能出半点差错!”
地勤兵毕恭毕敬地立正:“是,是的。”
赵迺强离开明故宫机场,在返回南京中央饭店的途中,高兴地吹起了口哨,随手折了一根树枝,一路挥舞着,加快了脚步。
红红的太阳正从树丛中跃起。
赵迺强披着一身阳光,脚步显得异常的轻快。
前面就是南京中央饭店了。
南京中央饭店最开始始建于1927年,作为民国时期南京最奢华的饭店,在南京中央饭店的历史中,他曾经接待过很多个风云人物,比如蒋介石接待来宾都在南京中央饭店,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来南京演出也是下榻在南京中央饭店。不仅许多达官贵人和风云人物在此留下足迹,还有很多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是在南京中央饭店进行谋划的,作为当时南京同行中的巨头,南京中央饭店见证了中国的近现代历史。
南京中央饭店的地址位于今天的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在长江路和汉府街交叉口的西北侧,靠近煦园和总统府,就在大行宫的对面,属于大行宫版块儿,同时离新街口地区也是非常近的。
赵迺强回到了南京中央饭店。
中央饭店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占地面积5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7平方米,原设计为7层大楼,因其位于今长江路(原国府路)总统府的正南方,有关当局认为这么高的建筑会对国民政府的安全构成威胁,于是只批准建造3层。19301月,中央饭店正式开业。饭店各种设备应有尽有,除了可供住宿外,还设有中西菜社、弹子房、理发馆等,是三四十年代南京少有的高档服务休闲场所。
周致和笑着将赵迺强带进了饭店餐厅。他已从赵迺强脸上的笑容,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在南京中央饭店用餐时,周致和得知赵迺强顺利地为飞机加足了油,拍着他的头说:“你这小子,还真有点办法。”
赵迺强笑了:“说真的,去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呢,我怕我的日本话讲不好,其实在中学里,我们都不愿学日本话。”
周致和:“我也为你担心呢,这一着棋要是坏了,那就全功尽弃。”
周致和爱抽烟,他点起了烟说道:“迺强,你看这中央饭店有多辉煌。背靠总统府,极尽地利优势,正因如此,中央饭店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商业场所,也是国民党政治活动的重要载体,蒋介石与宋美龄经常在这里宴请宾客,谋划国策。193011月,张学良应蒋介石之邀来南京,也在这里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1936年的那个夏天,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突然接到蒋介石的请柬,请他们三人到南京,也是安排他们三人住进这个南京最豪华的中央饭店。”
周致和吐着烟圈:“据说,在 19378月上旬,蒋介石曾邀请中共和红军代表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龙云于由西安飞抵南京,一下飞机,就被蒋介石的代表、军委会办公厅副主任姚琮,以及国民党军政要员何应钦等人,接到了中央饭店,品尝了一顿别有风味的西餐。”
年轻的赵迺强似乎对这一些并不感兴趣,他只是想到刚才加油的事:“对了,那小日本在打电话时,我凑上前想听他说些什么,可是什么也没听清,听到几句话吧,又听不懂。”
周致和哈哈大笑了起来。
周致和笑了:“好,你出色的完成了这次任务,增加了我对你的信任。接下去,还有第二个任务要你去办,怎么样?”
赵迺强:“周主任,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周致和前屈着上身:“真行?好吧,你过来。”
赵迺强将头凑了过去。周致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道:“这个任务困难不大,也没有危险,你的日语也派不上用处。”
赵迺强抬起了头:“这是什么任务?”
周致和严肃地说:“睡觉。”
赵迺强笑了:“周主任,这个时候,你还会开玩笑呀。”
周致和举起了酒杯,又放下了,突然板起了脸:“迺强,这不是玩笑。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我们明天就要送人!”
那个晚上,赵迺强睡不着了。
他在客房里走来走去,平日里的冷静沉着不见了。明天,明天就要送人了。那就是说,明天就要离开那个军校了,离开这个南京了。未来的生活又会变得怎样?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静下心来的办法,那就是读书。
赵迺强从他的包里翻出了《史记》,在那个时代的军人里,能读书的并不多,看《史记》则更少。
赵迺强拿起《史记》看了起来。无意间翻阅了那篇《史记•孔子世家》,没想到书中的故事居然谈到了他的家乡肃慎。
春秋战国时,孔子周游列国来到陈国,孔子在陈国居住三年。一天,在陈惠公院子里从天上掉下来一只凶猛的鸟,被长箭射中,那箭有一尺长左右。陈惠公不明白这鸟和箭的来处,就派下人把中箭的鸟送到孔子的住处,并问事情的由来。
熟诸历史掌故的孔子说,这鸟从很远的地方来,身上中的箭是肃慎国的梏矢石磐,先前周武王打败商朝一统天下之后,通告边远的夷蛮各部以当地名优物产作为贡品朝献,以表示永世臣服。北方肃慎国就将梏矢石磐作为贡品。武王要使周王朝的恩惠泽遍天下,永远延续下去,所以在桔矢石磐上刻字为“肃慎氏之贡矢”,分赐给下属异姓诸侯。
那时有一种礼规,分赐珍玉给同姓自家人表示亲近,分赐夷蛮的贡品给异姓下属,用来告诫他们不要忘了臣属地位。当时分赐给陈的就是“肃慎氏之贡矢”,如果惠公派下人去祖庙了解,也许能找到当时的“肃慎氏之贡矢”。陈惠王派人去查询.果然找到了用金盒子装着的周武王所赐的刻有“肃慎氏之贡矢”的梏矢石磐。
赵迺强合上了双眼。
他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肃慎大体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龙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域。以渔猎和狩猎生活为主,松嫩平原可能有初步农耕。
战国以后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史家多认为属肃慎系统或与之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以产弓矢、貂皮著名。肃慎人与中原地区很早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着频繁的交往和联系。  
  如今的肃慎却被日本人占领了。转眼间,赵迺强离开故土已有二年了,他渴望着能有一天再回自家的家乡看看……
扬州就象一位历经两千多年沧桑的垂垂老人。从她呱呱坠地,度过清冷寂寞的少年,骄纵风流的青年、丰腴富足的中年、回光返照的晚年,其间主要经历过三次大起大落,荣衰更迭,甚至腥风血雨、城毁人亡。
早在春秋时代,吴国在长江北岸挖邗沟,筑邗城,从此扬州开始了她生命的旅程。到楚国扩江淮,设广陵,她的童年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直至汉高祖刘邦封其年仅20岁的侄子刘濞为吴王,坐镇吴国,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丰饶的自然资源,扬州开始了一段豪情满怀、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
那时的刘濞开铜山铸币、煮海水为盐,经过42年的苦心经营,使吴国成为西汉前期最强盛的诸侯国,国都广陵也迎来她经济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并由此奠定了数百年的经济基础,并影响了未来的千年发展,它终于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健壮青年,在她的身上似乎充满了颠覆不破的无限的生命张力。然而,刘濞年轻气盛,为抗拒汉皇室的削弱诸侯政策,带头发动“吴楚七国之乱”,以失败而告终,从而国废人亡。到东汉时已降为广陵郡,所幸经济上的元气尚未损伤,其后广陵城便一步步衰败。

扬州已经不知道沦陷多少回了!但扬州沦陷在日本人手里,在何健生眼里,这是最大的悲哀。比这更悲哀的是那些汉奸们依然风花月雪、莺歌燕舞和纸醉金迷,对时隔不久的遭际却印象全无,似乎记忆丧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