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6年8月9日星期二

苏联出兵东北给航校筹建带来的机遇和困扰(中国空军史话)

                  
在研究东北老航校的历史时,总会涉及到苏联与中国当时的关系。中共曾派出不少精英到苏联学习航空知识;新疆军阀盛世才开办的航空队曾为中共派出的红军干部开办了飞行班和机械班,并由苏联飞行教官执教;苏联还向中共出售了一批苏制飞机。苏联出兵东北后,与中国军民并肩对日作战,一举打垮了日本在海外最精锐的部队——关东军,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苏联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于苏军出兵东北,中国政府和人民一直是着重其帮助中国驱逐日寇的主流。在延安时期,中共还专设了俄语学校。抗战胜利后,延安外国语学校(在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基础上建立)的部分学员,随中央派驻东北的干部队伍前往东北,分别派到各部队,担任俄文翻译。
刘亚楼从苏军回来就职东总参谋长,深感今后不管打仗还是建设新政权,都要和苏联打交道。为了培养更多的俄语人才,他建议以延安外国语学校的俄文系为班底,在东北建立一所规模更大的外国语学校。
中共中央采纳了这项建议,并指令刘亚楼负责筹建。1946117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在哈尔滨成立,由东总直接领导,刘亚楼兼任校长,东北局外事处长卢竞如任副校长,一批懂俄语的干部相继来校担任领导和教学工作。学校属军事干校性质,专门培养军政翻译。
但是翻译这个行业,当时在东北老百姓心目中名声很臭。因为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人的翻译官到处欺压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怒称翻译官为“翻译狗”。东总的参谋训练队,此时也在外国语学校里开办,他们中间有个别学员也受到这种影响,骂外国语学校的学员是“翻译狗子”,讥笑学员在校园说俄语诵俄文是“放洋屁”。
刘亚楼经常给参谋训练队讲课,很快就知道了这事。他严肃地批评了参谋学员,并不失幽默地指出:“你们学的教材,都是我从苏联军事书刊上译过来的,你们说‘放洋屁’,不放这‘洋屁’你们什么也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翻译过来的,谁能说这是‘放洋屁’?”
刘亚楼还说:“你们是未来新中国的军政翻译,肩负建设新中国和建设新式军队的任务。苏联的先进经验,也要通过你们介绍过来,应该认识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
如此一席话,直让参谋学员们刻骨铭心。在他的要求下师生们都身穿黄色军服,胸前佩戴“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属外国语学校”的校徽,真可谓英姿飒爽,朝气蓬勃。
1946年底,国民党疯狂向北满进攻,战局吃紧。外国语学校随同总部迁往松江省(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后,东北局和东总根据刘亚楼的建议,任命东北大学副校长张如心兼任外语学校政委,相应提高学校规格。
为了让学校的师资建设上台阶,刘亚楼请来李立三的苏联夫人李莎来校当俄语老师,并在当地聘请了同情中国革命的苏联侨民舍列波娃、库兹尼佐夫和帕涅文等人任教。
在战火纷飞年代,拿出偌大气力来筹办外国语学校,虽有中央决定,但筹办人如无远大战略眼光,也很难做出成效。
刘亚楼要求外语学校,不仅要在政治和业务上对学员严格,还要在较短时间内出人才。根据他“不要死板正规办学”的指示,学校一年四季招生,一年四季也都有学生毕业。
当时也有一种担心,学外国语言时间太短,今后管不管用?刘亚楼找来有不同意见的张天恩等教职人员谈话,在耐心指出建立外国语学校与党的战略意图紧密关联后,说:“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翻译人才,满足战争和建设的需要;因此,学员只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基本语法,出去边实践边学习,工作一逼就上去了,这就叫‘在工作中成长’。”
刘亚楼向教师们介绍了自己留苏期间学俄文的体会,那就是多记词汇,懂得基本语法即可,主要在实践中敢说敢用。他还说:我虽然语法不如你们,但我比你们讲得好;我不讲语法,但我当翻译一次也未出过失误。的确,对刘亚楼的翻译速度和翻译能力,外语学校的教职人员有目共睹,不少人自愧不如。
刘亚楼很关心学生的成长,在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第二次下江南凯旋后,他都亲自到校给全校师生上课。
19477月,随着北满局势日趋稳定,学校迁回哈尔滨,年底迁往市郊马家沟新址,校舍在日伪时期日本女子高等学校的红楼内。学校环境优美,红楼在层层绿树环抱之中,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不久,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学校又迁到市内南岗大直街一栋白楼内,改成高等学府。后改称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简称哈外专,1958年成为黑龙江大学。
为了增强学员学习信心,刘亚楼把新婚妻子翟云英也送到外国语学校就学。此外,在兼任校长的两年多时间里,刘亚楼军政事务繁杂,仍不忘解决学校的困难,在办校经费和设备供应上大力支持。
刘亚楼从昔年闽西武平老家的崇德学校教员,到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再到东北航校、测绘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校,刘亚楼几执教鞭,为国家培养出了一大批英才。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可谓桃李满天下。
刘亚楼凭借自己的俄语水准,还曾率团到苏联商谈购置飞机事宜等。
学习俄语是为了与苏联加强沟通,并得到苏联的帮助。苏联会真心帮助中国吗?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随即将东北经济纳入战争体制,对东北工业实行垄断性经营。为了不断满足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急需,日本一方面对东北人民敲骨吸髓,聚敛可以搜刮到的一切财富,作为原始资本,投入到工业中去,另一方面从其国内向东北大量转移资本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建设起强大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到了抗战末期,日本为躲避美国飞机轰炸,把一些要害的工业部门也转移到了东北。东北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任日本无代价、无限制地掠夺,东北大量青壮劳动力被驱之如牛马,不分昼夜的为侵略者“勤劳奉公”。在这种超常生产的情况下,东北的工业飞速发展。据专家估计,到抗战末期,东北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之上,东北真正成了日本侵略全中国和东南亚的基地。对日本在东北的工业,自然成为同盟国注意的目标。
  随着苏联文件的逐步解密,真相越来越明晰。
194589日零时10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军队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战线上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日本关东军发动忽然袭击。苏联红军跨过中苏边界进入我国东北,在4400公里的边境线上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势不可挡的总攻。在中国人民的英勇配合下,苏军仅用了一周时间便击溃了日军主力关东军,822日,旅大地区获得解放,结束了日本法西斯在旅大地区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
苏联红军自89日出兵我国东北至战役结束历时24天,共击毙日军8.3万人,俘虏59万人,苏联红军伤亡3.2万人,其中一部分烈士安葬在位于旅顺西北部三里桥的苏军烈士陵园。苏联确实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苏联出兵东北是什么目的?早在194524日雅尔塔会议的时候,中华民国正接受了豫湘桂会战的惨败,损失兵力30多万和相当的领土。
美国对中国的情况表示不满,虽然美国人也知道,他们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给中国的军事援助大约只能维持二个师。但是美国人认为,中国已经在7年的抗战中消耗了大部分实力,无力对日本进行全面反攻。
此时日本将中国大陆地区后方(主要是八路军所在华北地区,部分华中的地区)的很多甲种师团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以国内最差的丁级师团来对付华北的八路军,以乙级师团对付国军。美国由此认为,国共双方为了保存实力,最多还是牵制日本在华的120万军队,但是不会对日本进行战略反击。
如果这样,美国无法在短期内击溃日本。此时美国人决定应该以美国人的利益为重,他们主动找到苏联,以让出外蒙古,东北特权和旅顺港口为代价希望苏联在远东出兵。
斯大林当然是同意的,当时纳粹德国已经濒临崩溃。后期苏联为了获得将来在欧洲的优势,不惜出动全部主力围攻柏林(盟军应该畏惧攻打柏林会损失惨重,让给苏联去做)。苏联人自然不会在乎人命,他们以30万左右的重大伤亡,一举攻打下柏林。而苏联盯着东北已经是几百年的事情了,现在有出兵的机会,他自然是不会放弃,于是签订了雅尔塔协议。
《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
其条件为: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
2、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恢复,即:
a)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库叶岛划给苏联)
b)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恢复;(旅大港口租界给苏联)
C)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特权)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蒋介石得知雅尔塔协议以后大惊,这种条款基本等于恢复了沙俄时代在东北的特权。
810日,斯大林在出兵以后会见宋子文,恐吓宋:如果中华民国政府再不和我们达成正式协议,我们就立即让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进入满洲,接受日本投降。
宋子文急电蒋介石,蒋介石犹豫再三作出决定“以外蒙古作为代价,全力消灭中共,或者和平发展的三十年时间”
814日,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华民国作出8项让步,基本同意了雅尔塔协议的大部分内容(苏联也作出一些让步,但是在外蒙独立上面,苏联认为没有什么可谈的)。苏联在协议中作出承诺,不支持中共占据东北。9月下令召回苏联驻延安的3名代表,并连无线电台也拆走。
但是实际上,又怎么样呢?
蒋介石被迫派出儿子蒋经国和斯大林面谈。同意让出部分东北特权,让苏联承诺不得支持中共,也不得把任何物资转交给中共。苏联方面表示可以同意。但是双方在外蒙古的独立上,仍然针锋相对。此时外蒙古实际早被苏联控制了长达20年,国内早就苏联化了。只是中国方面一直不承认罢了。但是你不承认,不代表事实不存在。当时蒋介石为了击败中共,作出让步,承认外蒙古独立。这是蒋介石一生最为懊悔的事情。
苏联出兵的时候,其实日本已经决定投降。苏联军队的进军仅仅8天后,日本就全部缴械,当时苏联还没有打到满洲国的腹地。所以苏联军队与其说是进攻东北,不如说是接受东北日军投降为好。
苏方人员接管各工厂后,则由苏方技术人员指挥下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对工矿机器设备拆毁的程度,取决于工矿本身的重要程度和苏联对其机器设备需要的程度。例如,东北最大之鞍山钢厂是东北的骨干企业,摧毁该厂,便可瘫痪整个东北工业体系。又如,奉天飞机制造厂,月产高等教练机70架(装配),发动机100台。后来为躲避美机轰炸,实行分散经营,设公主岭和哈尔滨二厂。公主岭月产高等教练机30架,发动机100台。哈尔滨月产高等战斗机10架,发动机100台。以上该三厂全部机件均被苏军拆运而去。所有的汽车制造厂的机部件也被拆运一空。东北不复为富庶工业区,“九一八”后日本辛苦经营之结果,已尽付东流,盖东北无数工厂,已被按部就班搬运一空,各种机器,不论大小,自火车头至旋凿,皆被苏军当作战利品车载而去。
苏联拆运机器设备的总价值到底有多少,按“东北工侨”的统计,损失为1236211000美元。但占东北企业三分之一的日本陆军企业并未包括统计之内,如加上这部分损失,总计不下于 2000000000美元(币值以战前为准)。
苏军占领东北后,还大量发行苏军货币,大量收购农副产品,运回苏联,苏军撤走后,这些苏军货币成了废纸。
从苏军进入东北开始,其相当一部分官兵就表现出严重的放纵行为。入东北的苏军人员,杂牌军多,成分复杂,军纪败坏,糟蹋百姓。苏军不仅对战败的日本人进行抢掠施暴,而且对盟国中国的老百姓也经常进行骚扰。特别是抢东西、强奸妇女两项,造成了东北许多群众的严重恐慌。过去出于种种原因,这类事情在中苏两国的公开出版物中长期被讳言。按中苏有关协定,苏军应于19458月撤军,但却驻军不走。最后在国际压力下,才于19462月十分不情愿地回国。
1969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期间,毛泽东在谈到苏联出兵东北时,也犹有积愤地说当时苏联的军纪坏透了。
苏军出兵东北,打败了日本鬼子,让中共得到了发展,这是扩大根据地的机遇,是最终打败国民党军队的机遇。机遇将为建设航校和建立人民空军嬴得时间。但是苏联对东北的掠夺和破坏,却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和困扰。面对被苏联拆运一空的工厂、铁路和毁坏的机场,东北老航校建设面临着严峻考验。
毛泽东非常清楚:要建设人民空军得靠自己的力量。他为共产党创建人民空军开始构划蓝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