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航校飞行第一期乙班培养出很多著名的中国空军将领和战斗英雄,志愿军一等功臣牟敦康就是其中一位杰出英才。
牟敦康, 1928年生,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奎山街牟家小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师7团3大队大队长,中共党员。1951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击落击伤敌机4架。1951年11月30日,在掩护志愿军轰炸机部队的作战中牺牲,立一等功。
1944年,14岁的牟敦康受父亲牟宜之影响,投父从军,参加了革命。从老家山东日照县,来到沂蒙山抗日根据地,12月正式入伍,入抗大一分校学习。其后,抗大一分校改成山东军区教导团。
当时学校条件非常艰苦,训练严格,教学内容,与那时的形势紧密联系,学员们经常走出校门,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学习战争。牟敦康学习非常刻苦,积极参加抗日活动,随部队进行反扫荡,惩治当地汉奸恶霸。紧张、艰苦的学习和战斗生活,磨练了牟敦康坚强的意志,使他的思想走向成熟。
1945年,抗战胜利,山东军区教导团奉命开赴东北,牟敦康随部队到达东北的辽东省。
1946年初,18岁的牟敦康被选调进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牟敦康与他的战友们参与了东北老航校的初创,并参加平息了日本人发动的暴乱。
1946年3月1日,东北老航校在通化正式成立。牟敦康在山东抗大一分校的老校长、时任抗大总校教育长的何长工,负责在东北地区筹建各类军校,当天也出席了老航校建校典礼。
平息通化暴乱后,牟敦康即在东北通化航空学校开始了航空学习,参加了飞行第一期乙班学习,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一批飞行员学员。
随后国民党部队大批进入东北,通化航空学校屡遭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为避开国民党军飞机的轰炸,航空学校于同年4月转移至北满牡丹江市海浪机场。11月,因国民党军前锋逼近松花江北,航校不得不再次北迁,落脚于中苏边境的一座小城——东安(今密山)。校址就坐落于兴凯湖畔,与苏联一水之隔。
此前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因航校飞行器材匮乏,牟敦康一直都在学理论。自1947年4月起,也就是牟宜之在临江经历第四次保卫战时,牟敦康才在合江的桦南县千振机场开始了飞行训练。在这里开始了最初的学习和训练生活。
牟敦康所在的飞行第1期乙班,在各方面条件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开始了飞行训练。也就是在这里,19岁的牟敦康,在牡丹江桦南县千振机场,第一次飞上蓝天。
1948年1月1日,学校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归东北军区建制。
3月,东北战场形势好转,航校由东安迁回牡丹江市。从4月到9月,机械第一、二期学员,飞行第一期甲班、乙班学员相继在东安毕业。一期甲班的学员虽然训练比乙班要早了一年,但两个班的毕业时间却是一样的,都是在1948年9月。
这一批学员,共毕业飞行员43名、领航员24名、机械人员97名,全部留校担任教职员,牟敦康也在此列。牟敦康在此时,不仅已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而且还成了一名留校飞行教员,成为老航校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年轻的飞行教官。
正如刘亚楼在视察航校时对学员所说的:“你们就是老母鸡,将来要带小鸡。”
在1948年,航校学员还曾奉命赴汤原县剿匪。在辽沈战役中,航校学员随第4野战军后勤部队攻打锦州。牟敦康在历次战斗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是一名冲锋在前,不畏强敌的战士。
牟敦康的父亲牟宜之在转移至临江的时候,得知了儿子在老航校学习飞行的消息后,喜不自胜之余,又觉得亦幻亦真,遂连连写信去问,却因烽火阻隔,皆无回音。直到1947年4月,他才得到东北老航校在东安的确切地址,即迫不及待去信一封。关切之情,奔涌而出:
敦康览:
我于去年六月到东北,曾各处探询你的消息。去年冬始见说你在航空学校,不知确否?我曾三次给你信,不知收到否?的确我太关念你了。如果真在航空学校,那是无上光荣!我是无上高兴的!你当安心好好学习,不可随便改行!至要!我们革命者作事要有始有终!家中一切,你勿念!我皆有妥当安置!你勿念!你的品质及一切,我皆甚悉!我知你能自立,能决心为革命负责到底,日常一切以及待人接物等事我皆知道你是有分寸的,我对你非常放心!你现在已是国家的干部,依靠党比依靠家庭是千倍万倍有力的。切记!我现在一切皆好!仍在南满军区任联络部长工作,仍同肖华同志在一起,工作亦很顺利。今年二月十七日,为你又添了一个小弟弟,面貌完全与你相似,因生于长白,取名长生。稍待几天,当为你寄一照片去。我想你一定非常喜欢罢!你现在还需些东西么?你如需要,可来信。我一定为你想法!总之,希望你能见信后马上来一信,我在日夜盼望之中。此外,我平素所教育你那些小事,也要事常忆及,对你的一切是有好处的!最后,还是盼你速来信!专此,即问你近好及学习进步。
父字宜之
(1947年)2月22日
牟敦康的父亲牟宜之在信一开始,即连连使用了多个惊叹号,欣悦之情溢于言表。自1945年秋季一别,到此时,已是一年半过去了。儿子从初出茅庐的抗大学员,一跃而为万人瞩目的准飞行员,即便是见多识广的牟宜之,也觉喜出望外。
写这封信的时候,第四次临江保卫战、亦即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即将开始,父子之间,山遥水远,马上见面是不可能的,牟宜之只期盼儿子能写来片纸只字。
在这封信之后,直至1950年末,牟宜之陆续给牟敦康写了20多封信,均被牟敦康精心保存。这些信件,时间跨度4年多,总计14000余字。信中所言,都是同样一个基调,即念念于儿子的上进。
牟敦康没有辜负父亲牟宜之的期望。1949年8月,为保卫北平地区的安全和新中国的成立,中央军委组建了北平飞行中队,牟敦康及东北航校的13名学员,奉命调往北平,进驻北平的南苑机场。经过短暂训练,于9月5日,正式担负北平地区的防空作战任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举行开国大典的神圣时刻,牟敦康与他的战友们,担负首都地区空防警戒和空中摄影的重要任务。
1950年1月12日,牟敦康进入北京的第六航校速成班学习。6月11日,速成班学习结束。9月11日起,又在苏联军事顾问指导下,学习驾驶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
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常遭国民党飞机轰炸扫射。1949年10月,牟敦康被调入新组建的空军第一个旅
混成第4旅,前往上海,执行“保卫大上海”的防空任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抗美援朝战争之初,由于没有制空权,美国空军肆意横行,朝鲜北部的交通运输遭到严重破坏,给志愿军开进、作战和后方补给造成极大困难。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志愿军空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在边组建边战斗中诞生。
1951年1月,牟敦康所在空军第3师,进驻辽宁省辽阳空军训练基地,开始战前准备。10月21日,志愿军空军第3师,正式开进安东(丹东)机场,投入作战,担任保护志愿军后勤运输线的任务。
1951年11月4日,空3师首战。第7团3大队,在大队长牟敦康率领下,迎战24架美F 84战斗轰炸机。面对强敌,牟敦康与战友们英勇奋战,首次空战就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牟敦康击伤1架敌机后,飞机多处负伤,依靠滑翔返回机场。
1951年11月23日,美国空军一百余架包括F 86、F 84等先进飞机,大编队向朝鲜北部进犯。志愿军空军第3师7团,以3个大队大机群迎战敌机。在战斗中,3大队在牟敦康的带领下,担任高空掩护任务。当发清川江口有敌机群时,便迅速迎战。在作战中,牟敦康与僚机同4架美机厮杀。牟敦康在背后两架敌机紧追,机翼受伤的情况下,仍紧紧追赶咬住的敌机不放,并将其击落。之后又迅速摆脱尾随的敌机,将带伤的战机飞回机场。
在此后的历次对敌空战中,牟敦康大队,屡建战功,成为志愿军空军的一支空中劲旅。
1951年11月30日,志愿军军第空3师掩护轰炸大和岛的轰炸机编队,牟敦康带领3大队,为掩护志愿军轰炸机群,与前来拦截的美国空军歼击机机群空战,牟敦康在与敌机作战中壮烈牺牲。
牟敦康烈士是东北老航校第一期飞行学员,是新中国第一批空军飞行员。牟敦康还是一名留校飞行教员,是老航校自己培养的新中国第一代年轻飞行教官。
牟敦康牺牲时年仅23岁。著名作家魏巍将其英雄事迹写成报告文学《长空怒风》。牟敦康烈士短暂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英雄已去,他的精神永存,感召万民,激励来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