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苏联后的爱沙尼亚共和国
编注:中东欧16国,原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原南斯拉夫(现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波黑);原属于苏联并入现已独立的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现今这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波特兰先生为此对爱沙尼亚共和国有关信息作了一些收集整理,可供参考。
爱沙尼亚共和国和立陶宛、拉脱维亚,都是从原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也是东欧波罗的海三国之一。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南面和东面分别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1991年,在立陶宛宣布独立以后,爱沙尼亚也跟随独立。首都为塔林。
“爱沙尼亚”在波罗的语中意为“水边居住者”。爱沙尼亚的现代国名(Eesti)来源于古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称那些住在东斯堪的纳维亚的部族们为esti。在公元98年,塔西佗在他的著作《日耳曼尼亚志》 中用了一个稍微不同的词“aestii”来形容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人自己广泛运用“Eesti”这个国家,该名称不早于19世纪。
尽管爱沙尼亚总体资源贫乏,但其土地仍有少量却品种丰富的资源。该国还拥有大量油页岩和石灰石以及覆盖47%领土的森林。由于其高速增长的经济,资讯科技较发达,爱沙尼亚经常被称作“波罗的海之虎”,世界银行将爱沙尼亚列为高收入国家。人类发展指数0.883(2007年数据属于准发达国家。2004年加入欧盟。
全国面积45277平方公里。总人口129.4万人,其中拥有爱沙尼亚国籍人口为110万。
爱沙尼亚地区的史前先民是属于芬兰-乌戈尔人的爱沙尼亚族人。至1227年,爱沙尼亚渐被丹麦和日耳曼人的利窝尼亚骑士团(持剑骑士团)征服,基督教因而进入。自此以后,爱沙尼亚多次由北欧各列强统治,其中包括丹麦、瑞典、波兰,最终被俄国兼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1918年2月25日 ,爱沙尼亚的德裔居民在德林斯汉森男爵领导下发动暴动,请求德国军队进入爱沙尼亚。
根据1918年3月3日 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苏俄)与德意志帝国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将芬兰、爱斯特兰(爱沙尼亚)、里夫兰(拉脱维亚)、立陶宛和乌克兰地区割让给德国,苏俄军队和俄国赤卫队从这些领土上撤出。之后德国曾试图在被苏俄割让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地区建立一个从属于德意志帝国的波罗的联合公国,以梅克伦堡的阿道夫·弗里德里希公爵为元首。
1918年11月,德国爆发11月革命,随后于11月11日 宣布投降。苏俄借机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试图收回割让给德国的领土。在这种情况下,爱沙尼亚于1918年11月28日 宣布独立,国内的德裔居民组建了志愿军团,和新组建的爱沙尼亚军队一道抵抗苏俄红军和赤卫队的进攻。
1944年9月德军从爱沙尼亚撤退时,原爱沙尼亚共和国总理约里·乌尔洛特斯宣布成为总统(原总统康斯坦丁·帕茨已于1940年被苏联逮捕),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组建了流亡政府,该政府一直延续到1992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爱沙尼亚损失了22万人,相当于战前人口的1/5。有8万人流亡到西方。由于爱沙尼亚人与德国合作,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遭到苏联的严厉惩罚。苏联红军轰炸了塔林和纳尔瓦等城市,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苏联重新占领爱沙尼亚后还进行了大规模的逮捕和处决。反抗苏联占领的爱沙尼亚游击队“森林兄弟”一直战斗到1948年(立陶宛、西乌克兰的类似游击队战斗至1950年代),最后一名游击队员在1978年才被逮捕。
为了惩罚爱沙尼亚人的合作,苏联还调整了该加盟共和国的边界,把一部分领土转给了俄罗斯。从1949年5月起,苏联开始向西伯利亚流放爱沙尼亚人,并迁入俄罗斯人,以改变该共和国的人口构成。至1952年,爱沙尼亚人在该共和国内的比例已从1941年的90%下降至48%。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对爱沙尼亚的控制有所放松。从1950年代后期开始,爱沙尼亚人被允许与外国联系,1960年开通了塔林至赫尔辛基的轮渡。在爱沙尼亚可以自由收看芬兰的电视节目。戈尔巴乔夫时代,对爱沙尼亚的控制进一步放松,该国开始出现持不同政见的政治团体及政党,例如爱沙尼亚人民阵线、绿党、爱沙尼亚民族独立党等。
“8·19政变”失败后,苏联国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1991年9月6日 决定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的独立,并委托苏联外交部发表声明,支持这三个共和国加入联合国和以平等的成员身份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爱沙尼亚领土上的俄罗斯军队于1994年全部撤出,爱沙尼亚于2004年加入了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2007年12月21日 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
爱沙尼亚国旗(爱沙尼亚语:Eesti lipp)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1:7。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蓝、黑、白三色。旗的正常大小为105 × 165 厘米 。在爱沙尼亚语中,国旗通常叫做“sinimustvalge”(意思为“蓝-黑-白”),是以色条的分布从上往下称呼的。
爱沙尼亚国徽是根据原爱沙尼亚省和首都塔林的徽章制定的,中心图案是金地上的三头蓝色雄狮。这些雄狮可以追溯到13世纪丹麦统治时期。国徽基部是翠绿的北欧橡树枝叶。爱沙尼亚的历史是一部反抗异族征服的可歌可泣的斗争史,爱沙尼亚民族饱经沧桑,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惯。爱沙尼亚国徽就是爱沙尼亚历史和文化的鲜明写照。
爱沙尼亚国歌是Mu isamaa, mu ǒnn
ja rǒǒm(我的土地,我的欢愉)。
爱沙尼亚自1991年恢复独立以来,现行宪法确定,爱是独立主权的民主国家,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独立和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剥夺。实行三权分立的多党议会民主制。
主要政党有:改革党、祖国联盟—共和国党、社会民主党、中间党,较有影响的政党还有:爱沙尼亚保守人民党、绿党、爱沙尼亚波罗的海俄族人党、爱沙尼亚基督教人民党、爱沙尼亚社会民主劳工党、爱沙尼亚民主党、爱沙尼亚独立党、农民党和俄族人团结党、爱沙尼亚联合左翼党等。
总统是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总统国防事务的最高咨询机构。国防部是政府执行和实施国防政策的部门。国防军司令是军队最高指挥官。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8~12个月。现国防军总兵力约5000人。
爱沙尼亚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欧盟(EU),
2000年之后经济增长率达到了7%。电脑的普及率都高于德国和法国等先进国家。
爱沙尼亚视美为“最重要的战略盟国”。2006年爱单方面给予美公民免签待遇;坚持向伊拉克派兵;在政府、议会及民间层面与美展开全方位合作,年内实现两国总统互访。2004年3月加入北约以来,一直视北约为安全保障,积极参加北约框架内的活动。爱积极参与北约主导的阿富汗维和行动;积极支持北约创建快反部队;支持独联体国家加入北约,并愿为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入约提供经验。2004年5月加入欧盟,积极参与欧盟各项事务,维护本国利益,爱欧关系进一步密切。爱沙尼亚已加入欧元区和申根协定。
爱沙尼亚与北欧国家历史渊源深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关系密切。与波海国家关系得到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频繁。
同俄罗斯的关系,尚未出现缓解迹象,政治关系发展依旧缓慢。
爱沙尼亚奉行自由经济政策,大力推行私有化,实行零关税和自由贸易政策,经济总体保持发展势头。2006年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在欧盟内排名第二。爱沙尼亚吸引外来投资大幅增加,失业率明显下降,入盟对爱经济拉动作用持续显现。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164.3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360美元(2008年已达17454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1.4%。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1日 正式启用欧元。
旅游业在爱沙尼亚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爱沙尼亚被誉为四周都是海的美丽国度。在这里,日出日落都是从海上升起落下的。波罗的海海滨位于东海岸,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相邻,北邻芬兰湾,与芬兰隔海相望,西南濒里加湾,边界线长1445公里 ,海岸线长3794公里 。属海洋性气候,冬季平均气温-5℃ ,夏季平均气温16℃ ,年平均降水量500-700毫米 。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2年9月26日 公布了其首个空气质量数据库,爱沙尼亚在空气质量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名列第一。该数据库包括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近110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这些城市包括首都城市和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因其全球独占鳌头的空气质量,这里也成为了关注健康的现代人首选的“森林洗肺游”圣地。
波罗的海国际民间艺术节(Baltika International Folk Festival)多在7月中旬举行,长达一周,有波罗的海诸国的民族舞蹈和表演。
波特兰先生收集整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