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每当独自休闲时,李天道都会喝着茶,抽着烟,将自己的过往经历回忆一遍,一直从镇反、土改、反右、大饥荒,追忆到反帝反修和文化大革命。
李天道自以为刻骨铭心的回忆,殊不知别人早已忘记。他的回忆就像取出压箱底的旧衣服,需要时不时拿出来晒晒。其实不经意的回忆总是那么痛,痛到不能触碰。
回忆文革,谈到中苏关系,往往只被当作背景看待,而忽视其是文革起源最重要的因素。
在近三十年的“冷战”中,“反苏”是一个西方政治正确的关键词,在1957年中国反右运动中,是一大罪名。可是在1966年文革爆发时已是一个响彻云霄的革命口号,只是改了一个字,叫“反修”,即反对苏联现代修正主义。
所谓“五一六通知”,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要旨是宣告“谁是我们的敌人?”
毛泽东亲自在通知中加了一段话:
“必须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有些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他们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的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
这段话杀气腾腾。通常被解读为:打倒刘少奇之心,呼之欲出。但是被忽视的是老毛点了赫鲁晓夫的名,且列入反革命修正主义人物,而赫氏是苏共赫赫有名的领袖。虽然他在1964年已下台,但他的路线还在继续。昭示发动文革的背景是中苏关系已处于敌对状态,即两年前“九评”向苏修宣战的继续。枪口指向变修的苏共,而国内走资派只是这场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派生物。因此,文革伊始,就在全国抓大大小小的赫鲁晓夫,“苏修”和“帝修反”无处不被妖魔化,这是国人皆有的记忆。苏联,从地位崇高的“老大哥”变成头号敌人,中苏已经势不两立——这是五一六通知发出的重大信号。
什么是修正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算起,至1991年苏联瓦解而告终的143年中,最大的曲折就是在“”第二国际”时期,出现修正马克思暴力革命的思潮。包括恩格斯在内,认为工人阶级可以透过议会道路掌握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因为当时德国工人阶级的社会民主党已是议会第一大党,工人不仅有选举权,而且可以买股票。后来列宁用暴力在俄国夺取政权后,就大力攻击修正主义是背叛革命。信奉枪杆子出政权的毛泽东自然就成为列宁的信徒。老毛最喜爱阅读列宁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的《国家与革命》。二战后,苏共逐步回归修正主义,批判暴力路线时,就和老毛发生矛盾和冲突。
国际共运源于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工人运动,视共产党为“无产阶级先锋队”,而对农民极为贬斥。因此1905年孙中山到布鲁塞尔申请“兴中会”加入第二国际时,遭到拒绝,理由是中国小农国家太落后,不具备社会革命的条件。1919年列宁大力向东方输出革命时,中共才得以出土,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接受国际中央的指示、不断的资助和国际派员指导。但中共在共产国际~莫斯科权力中心,尤其在斯大林心目中,一直存在隔阂,斯大林认为中共最大弱点是农民党,而不是工人党。说毛泽东是一个“人造奶油式”的共产主义者,以致老毛1949年初访莫斯科时,被称“先生”而不是同志。老毛也长期感到莫斯科的不信任,斯大林看不起他。
因此,老毛在取得党内领袖地位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和“国际派”即亲苏派的斗争。共产国际信任的是王明、博古、张闻天、周恩来这些留俄的革命者,轮不到老毛这个“山大王”。虽然老毛1949年打败蒋介石去莫斯科朝圣,斯大林慰勉他“胜利者不受谴责”。但中苏两党之间这种原教旨性质的分歧不仅未消失,而且,在老毛成为东方霸主之后,演成激烈的对抗。
群體心理探索小說(瀋陽 著)
回复删除今天像烏鴉暫時湊合起來,明天又像野獸一樣四散而去。社會上的流氓集團、烏合之眾的交往就是如此,今天臭味相投便雜湊在一起,明天利益相悖,便作鳥獸散。這是一本探索群體心理的另類小說。但愿這個世界能有更多的人從噩夢中醒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