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9年7月21日星期日

蒋介石兼任校长的海军学校


第十节
蒋介石兼任校长的海军学校

IMG_256

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旅桐旧址 “金家楼”

  中国的海军学校和海军教育肇始于清末,“中华民国
海军学校”(以下简称“海校”)则是建立于清末最早的海
军学校,号称中国海军的摇篮。初名“求是堂艺局”,后
改称“福州船政学堂”。设在台湾的“海军军官学校”仍
在继续培养海军人才。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领土上先后存在过众
多的海军(水师)学校(),如北洋水师学堂(1875?)、广
东水师学堂(18871912年,其间于1904年更名为广东水
师鱼雷学校)、广东黄埔海军学校(19121922)、黄埔
海军学校(19301939)、天津水师学堂(1880?),烟台海
军学校(19131928)、南京海军军官学校(19121914
)、南京海军电雷学校(19151917)、东北葫芦岛航
警学校(19231930)、海军大学(19351937.7福州)
军政部电雷学校(1933.11938.3)、青岛海军学校(1930
1940.11)、上海海军军官学校(19451947.4)、青岛中
央海军训练团(1945.111947.4)等。但这些海军各色各类
学校都存在时间极短,少有延续继承关系。
  因此军界和学界普遍认定,中国海军军校应始于“福
州船政学堂”,迄至今日之台湾“海军军官学校”的“海
校”才是成立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海军学校。几度易名
并多次变更体制的“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成立迄今已经130
多年了。
  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可远溯逊清同治初年。
  清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
办“求是堂艺局”,后由前江西巡抚沈葆桢总司其事。
 “求是堂艺局”成立时的堂址暂设福州城内定光寺(
称白塔寺),仙塔街和城外亚伯尔顺洋房。186716
日开学,初定学制5年。“求是堂艺局”改称“福州船政
学堂”。
  186766日,“福州船政学堂”迁马尾,新校舍
分为前、后学堂。前学堂习法文、学造船;后学堂习英文、
学驾驶,两学堂均学算法、画法等;并读《圣谕广训》及
《孝经》兼课策论。
  “福州船政学堂”分别由法国人和英国人主持,招收
16岁以下学生,学习期限5年,毕业后授以水师官职或派
充监工、船主。
  当年1223日,对外招生,共105名,严复以第一
名被录取。
  1226日设立了绘事院,招生44人。
  1868212日,“福州船政学堂”又创办管轮学
堂,并入后学堂,称驾驶管轮学堂。217日,设“艺圃”
招收艺徒,学制5年。
  “福州船政学堂”前、后学堂至民国,共毕业学生629
名,其中前学堂制造班8178名,后学堂驾驶班19
241名,后学堂管轮班14210名。


清末海军新式制服

清廷海军建设初期,虽历经同治、光绪两期经营,先后在马尾、广州、南京、威海卫、烟台、天津等地设有水师学堂及船政机构,惟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及主事者求功心切,各项措施并无整体计昼,亦缺乏远程目标。
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后,孙中山有鉴于多年来我国势积弱,实因海防洞开,外侮频临所致。乃积极倡议建设海军,振奋海权,无奈军阀割据,内战频仍,各地海军学校互不相属,分别发展,更遑论统一组织,划一学制。
  由此,“福州船政学堂”归海军部直辖,于1913年将
“前学堂”改为“福州海军制造学校”,“后学堂”改为
“福州海军学校”。原驾驶专业改称航海班,管轮专业改
轮机班,改船政艺圃为“福州海军艺术学校”。
  1926年“海军制造学校”合并于“海军学校”,又将
1918年设立的“福州海军飞潜学校”并入“海军学校”,
后改名“马尾海军学校”。
  1927年为南京国民政府接管。1930年,定校名为“海
军学校”。
  1912-1926年福州海军制造学校5届共招生260名,
飞潜学校5届共招生250名,海军学校三专业10届共
招生450名。三校共计招生20960名。
  当时的办学宗旨在于培养海军驾驶与航海军官。设航
海、轮机、实用化学、造舰等学科。仍仿西方幼年军官学
校体制,学生12岁经考试入学,学习一段时间后,甄别考
选,合格者始分班学习,不合格者予以退学。
  分校课(在校学习,无寒暑假,学制五年结业),舰课(
军舰或工厂学习实践,学制三年),两阶段总共学制8年,
考试合格方可毕业。
  在校期间体检不合格,视力减退,成绩不及格,违纪
犯规,均予退学或开除。
  初分“轮机”、“航海”两班,后增设“造舰”班。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发
动全面侵略,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大举南下,国民政府、
中央机关和各大中城市的院校、重要工厂企业纷纷西迁。
  马尾要港也屡遭敌机轰炸,设在马尾的海军学校也被
迫奉令西迁。
  “海校”先迁福州鼓山涌泉寺(193791),再
迁湖南湘潭(1938625),旋即于1938年夏秋(10
)间迁至贵州桐梓县城(史称“桐梓海校”)
桐梓位于西南腹地的丛山峻岭之中,地处川黔交通要津,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唯一畅通的川黔滇缅国际通道的必经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桐梓距国民政府所在地重庆仅200余公里,县城属万山拥抱中的一封闭型小盆地,周围皆有险关扼守,云层厚,云量大,不易为敌机所侦察轰炸。此地虽无长河阔水,但仍不失为战火之中难得的一方净土。
桐梓县紧邻川渝,为黔北第一重镇。古为夜郎国疆城,唐代曾置夜郎县,该夜郎县历唐、五代十国,至北宋末年,存在于桐梓境内478年。唐中,诗仙李白因获罪遭谴,长流于此。因此桐梓县为遐迩闻名的“唐宋夜郎”、“李白夜郎”。乃贵州省境开化较早的县份之一。
海军学校辗转迁入桐梓县城后,租用城东金汉初为其母新建不久的“节孝祠”作校舍(实未收租金)。金家节孝祠为仿西洋式楼房,三层,砖木结构,有阁楼、耳楼。因竣工不久,美轮美奂,颇为壮观。后被师生俗称为“金家楼”。
学校租用“金家楼”后,又在楼前楼侧增修了图书馆楼(二层)和其它一些附属建筑、操场、体育用具等等。
其时,海军学校设两个专业即航海、轮机,每期各一班,原在马尾入学的航7、航8、航9、航10、轮5各班均随校来桐,继续学业。其后又有几届学生陆续按规定考选入学于桐梓。
  海校迁桐后,在旅桐办学8年间,仍以其优良严谨的
校风一以贯之,除坚持一般军校的常规纪律制度规章之外,
尤有其自身特点。
  海校学制校课五年,舰课三年,从不放寒暑假,一年
中仅期考后休假三天即开课。暑期,因气温过高,即上午
上课,下午游泳训练。曾规定游泳400码及格,凡超过及
格线者,每超过400码发给奖金一元,曾有学生游过11000
码,获奖金26元,为历届同学获游泳奖金最高者,传为佳
话。
  轮航各班的主任教官均聘英国退役校级军官担任,其
它科目也多聘留学英法等国的军官担任教学和训导管理。
  教科书除国文及中国史地外都是英文课本。
  海校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极其严格的教学和训练,凡
各期考试不及格者一律退学。在校期间举凡违纪者一律开
革。
  曾有轮4期学生30(全班仅34),因毕业考试已
结束,纪律松弛,一次晚点名未到,被全部开革(19366
10)。使当时国内全军震惊。
  航12班入学时58人,至毕业时已只剩下28人,这都
是几经淘汰的结果。教学与校风之严,于此可见一斑。
  由一位军官任一个班的队长,专职管理,未经准假一
律不准离校,早晚点名都要在操场整队集合,并由队长向
训育主任报告。
  学校重视体育,聘请专职体育教官,学生长期强化体
能训练,成绩颇佳,身体素质也甚强。
  迁桐后,尽管桐梓县城仅一条水流不大的小河,但海
校师生仍坚持训练游泳。正如黄慧鸿先生在回忆文章《重
游桐梓随笔》中写道:“我们难以忘怀的城东小河,我今天
才知道它名叫溱水,当年我们在这小河沟里学习游泳,曾
锻炼出了不少能游八千米、一万米以上的游泳健儿”。
  海校校规很严,从不侵犯驻地百姓或骚扰民众,在桐
期间从未发生过与外界的纠纷。每天下操军纪严肃,队伍
整齐,师长、学生、官兵一律威武雄壮,为封闭落后的桐
梓城带来了一股新风,给桐梓百姓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严格的校规和训练,师长全部是高素质的出类拔萃的
人才,加上全体学生几乎都是抱着抗日救亡的献身精神,
又经过严格考选投入到海军学校来的。因此上下一致维护
了海校的良好风气和规章制度。这样严格优良的校内环境
培养了学生勤奋、刻苦、严谨、忠实的学风,也使得学生
形成了严守纪律、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工作、生活作风,
和亲如手足、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同窗情谊。
  其时,航12班不少同学基础较差,班上便成立了一帮
一联保组,首名与末名同桌,二名与末二名同桌,依次类
推,及时帮助,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还经常开展文化娱
乐活动培养了团结友爱、严肃活泼的生活情怀,如此种种,
使得离校近60年后,校友黄慧鸿先生在回忆文章中仍满怀
深情地把金家楼(海军学校)誉为“大学校”、“大军营”、
是个“温暖愉快的大家庭”,他说:“抗战8年是中华民族
的英雄岁月,桐梓金家楼曾是这浩渺长河里的一个亮点”。
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迁离桐梓之时,海军学校共有三个专业的12()学生在桐梓学习,其中有航海班第七期至第十四期,轮机班第五期至第七期,造舰班一期。
在桐梓结业离校的有航7至航10四期;5一期,造舰一期。
海校离桐停办后整体转入青岛海军军官学校的有航11至航14、轮6和轮76()
总计海军学校在桐梓学习和结业的共有三个专业12()311(含失事殉难未毕业的18)
学生中就有在台湾久负盛名的邹坚、刘和谦、叶昌桐、区小骥、杨熙龄、张振亚、陈鸣铮、林蛰生、罗瞭、葛敦华、欧阳良、陈连生、郑本基、刘达材、宋炯、徐学海、宫湘洲等海军将领,以及在大陆和海外的王绶卢、黄慧鸿、李作健、张祁、倪行琪、李景森、杨士豪、陈务笃、卢振乾、吕美华、刘渊、陈宗孟等等各界知名人士。
  海校在桐期间,基本上就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艰苦
岁月,在西南后方,身处大山之中的海校师生一刻也未忘
记国恨家仇,这里虽然没有刀光剑影的血肉拼杀,但师生
们的胸怀里却始终充满着抗日的豪气,脑海里都永远缭绕
着前线的血与火。
  少将校长高宪申即为江阴阻塞战中任平海舰舰长勇立
战功,获得华胄荣誉奖章的抗战英雄。训育主任邓兆祥经
常向师生们讲述中日甲午海战留下的耻辱,并亲笔书写“雪
甲午耻”匾额悬于图书馆门楣之上,以激励师生不忘国耻、
誓驱倭寇,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邓兆祥按规定配发皮鞋,但在校期间他一直只穿布鞋。
邓兆祥还当众发誓抗战不胜利他决不穿皮鞋。
  在师长的表率下,海校学生为克服物资匮乏的困难,
并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对自己的衣裤鞋帽都是自己补了
又补,穿用不辍。且戏言道:“头戴通天帽,脚踏实地鞋,
身穿空前绝后服,君乃是空前绝后的顶天立地人”。
  为了宣传抗日救亡,唤起民众,海校的师生还利用课
余时间,经常与县城各中小学师生配合,利用多种形式宣
传抗战救亡。比如,航11班编剧,刘和谦主演的《衡阳四
十七天》,李存杰和郁文弼主演的《战云情泪》,以及县
城女中叶如瑛演唱的《江南之恋》等等,都在同学中和社
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为了给地方培育人才,海校的一些教官还为县中、省
中兼课,如刘荣霖先生兼代数、几何课,杨雨生先生兼物
理、化学课,欧阳省三先生兼数学、物理、化学等课。还
有在省中兼高中体育课的徐教官与林教官,与县中体育教
师潘奎龙协作,经常组织海校学生与当地中学生进行练习
性的篮球赛,使两校学生球艺提高很快,其时县中的学生
侯显扬、王绍基二人就在此期间受到锻炼,成长为出色的
篮球运动员,后来成为贵州省主席杨森组织的省代表队“合
群队”的台柱。
  当时海校与县中联合代表队还和美军车队的驾驶员进
行篮球比赛并战胜了客队。
  为了抗日救国,航9、轮6两班的一些同学,如何康、
邹坚等毅然离校,投笔从戒,奔赴抗日第一线,接受战火
的洗礼,为国家与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
  为此,1997年出版的新编《桐梓县志》,对旅桐的“中华民国海军学校”浓墨重彩地作了多处记载,高度评价海军学校“该校在桐梓期间,群贤荟萃,校风严谨,培养出大批高级海军人才”。桐梓史志界的不少人士也在多部著作中多次记载和介绍海校旅桐业绩,这也给海校校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民初迄抗战前夕,马尾、青岛、黄埔、电雷等海校
虽设备日臻完善,教育措施大幅改进,人才辈出,惟各校
学制仍未尽相同。抗战军兴,民国国都西迁,各地海校相
继迁移,几经颠沛,青岛、电雷、黄埔三校合并后复奉
令停办。
  马尾海校则经多次搬迁后,移设重庆,民国三十年续
办招生,薪火相传,惨淡经营,艰苦备至。及抗战胜利,
政府有鉴于海防重要及海军建军孔亟,民国三十四年冬于
青岛设立中央海军训练团,负责接舰官兵训练;三十五
(1946)年六月,于上海设立海军军官学校,蒋介石亲兼首
任校长。
  三十六年十月十七日蒋介石首度莅校巡视,并对全校
师生训诲勉励,乃订是日为校庆日。
海军学校驻桐8年后,又于19461月迁至重庆山洞海军总司令部旧址待命(丁家后院)12月,奉令与上海中央海军军官学校合并,迁青岛办学。新成立“青岛海军军官学校”。
  “青岛海军军官学校”由1945年成立的上海海军军官学校和青岛中央海军训练团于19474月合并而成。
19476月将尚未毕业的两专业6班学生全部并入新成立的“青岛海军军官学校”。
  19492月,“青岛海军军官学校”迁至厦门。当
9月迁往台湾。从1947年至19516班共毕业216(
中含军舰失事殉难18)
  1954年“海军军官学校”在台湾高雄市正式复校。学
校设大学部和专科部。大学部分为航海组和陆战组,学制
四年零三个月;专科部分为航海专科、轮机专科、通信电
子专科、企业管理专科,学制二年零六个月。
  直至今日,源至“福州船政学堂”的,设在台湾的“海
军军官学校”仍在继续培养海军人才。
  从培养海军人才方面论:从清末起,即是先设福州船政
学堂,后建海军(1874年清政府始筹画海防,次年始建海
)。从始建海军,到民国、到北伐,直到8年抗日战争,
80年里,这个学校的毕业生代表了中国海军的主体。
  甲午战争时期的海军战将(除丁汝昌),北伐军的海军
总司令及舰艇将校,抗日战争时期的海军总司令及绝大多
数海军将校均出自这个学校。
  所以可以说,这个学校是这一段历史时期我国海军史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海校涌现出来的大量人才中,有早期的萨镇冰
(历任海军总长、代总理、海军上将)、严复(北洋水师学堂
总教习、总办)、詹天佑、刘步蟾、叶祖圭、黄钟英、程璧
光、刘冠雄、邓世昌、魏瀚、高鲁、巴玉藻、王助、曾贻
经、王孝丰、王寿昌、陈孝同、梁序昭(海军二级上将、海
军总司令、国防部长)等。和近年在台的邹坚(二级上将、
副参谋总长)、刘和谦(海军一级上将、参谋总长)、叶昌桐
(海军二级上将、三军大学校长、副参谋总长)等三任海军
总司令,以及数十位在台海军将领。
  此外,身在祖国大陆的海校校友尚有不少宝贵人才活
跃在各条战线。比如何康(原国务院农牧渔业部部长)、王
绶卢(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文干(黄慧鸿)(大连水产学
院院长)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立的海军学校,校长为
邓兆祥,其又为中国海军培养了大批人才。还有在海峡两
岸和海外担任远洋轮船船长、教授、总工程师、造船专家
的大量人才难以数计。囿于资料欠缺,无法列举。
  仅据已掌握的不完全资料,海校从1927年至1951年,
三个专业共计毕()22()486人,另有失事殉难未
能毕业的18人。因此,这个海校培养的海军人才无疑也是
所有同时期海军学校中最多的,这个海校在海内外的影响
无疑也是最大的。
  “海校”从福州船政学堂肇始,一脉相承,传留至今。
百余年来,该校秉承福州船政精神,发扬福州船政文化,
为中国新式教育,为中西文化交流,为近代中国科技的产
生、发展、传播、运用,为近代中国工业、航海、航空、
电讯、运输、铁路等行业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是对近代、
现代、当代中国海军的产生与发展,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
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该校以其成立时间最早、存在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
多、产生影响最大而享誉中外,名满天下。因此而被中国史志学界、军史界誉为“海魂”、“中国海军的摇篮”。
  该校曾在抗日战争时期西迁贵州省桐梓县城,旅桐
八年,对桐梓对海校都留下了甚为深刻的影响,史志学界
也有人因此将桐梓誉为“高原战舰”。海军学校旅桐旧址
“金家楼”,已成为中国大陆上唯一存在的海校遗址。


IMG_256

海军学校旅桐师生留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