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民国时期汪伪政府空军建设
作者(左)与黄乃一之子黄宁宁(中)
蔡云翔之女黄波(右)聚会上海(2016)
第一节
汪精卫政权及其军队的建立
青年汪精卫(汪兆铭)
汪伪国民政府又称汪精卫政权、汪兆铭政权、南京政权、汪伪政府、南京汪伪国民政府等,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以汪精卫(本名汪兆铭)等投靠日本的中国国民党党员为首建立的政权,其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名,实际上则是日本在战争期间扶持的傀儡政权之一。1940年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于南京,汪精卫担任该政权的"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长,周佛海、李士群为主要成员;1945年抗战结束后解散。
为和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国民政府分庭抗礼,汪精卫政权自称是合法的国民政府,并沿用了中华民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青天白日标志和中华民国国歌作为国旗、国徽和国歌,另加三角布片,上书:“和平反共建国”字样。1943年后则完全采用未经修改的青天白日红旗作为旗帜。
汪伪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接管了原“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的辖地,但是“临时政府”改组后的华北政务委员会与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实际上仍保持较高的独立性。
1937年12月及1938年3月,日本在沦陷区北平和南京两地﹐分别组织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1938年7月,日本向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透露,日本拟认汪精卫为和谈对手。
同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11月,日本再次发出诱降声明。
于是,汪精卫集团代表高宗武、梅思平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今井武夫在上海举行秘密谈判,签订《日华协议记录》,议定:缔结反共协定;中方承认“满洲国”,日方于恢复和平后两年内撤兵(内蒙古等地除外);日本享有开发中国资源的优先权等条款。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曾仲鸣﹑周佛海等逃离重庆。到越南河内后,发表降敌“艳电”。1939年4月,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等进入上海﹐著手组织伪中央政府。经日本策划,北平﹑南京两地伪政权取消。
1940年3月30日,南京举行所谓“国民政府”还都仪式,正式成立傀儡政权,发表《和平建国十大政纲》。华北临时政府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撤消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日本政府对汪伪政权发表宣言:“决定给予全力协助和支援。”其组织机构仍用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府主席林森为主席,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长陈公博﹑司法院院长温宗尧﹑监察院院长梁鸿志﹑考试院院长王揖唐、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任援道﹑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财政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周佛海等。
汪伪军事力量在1942——一1943年期间,有过强烈的发展。这一发展,主要是由于蒋介石政府留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敌后地区的部队大量叛国投敌的结果。
汪伪军事力量的正式形成和大量发展,是在南京政府建立之后,但汪精卫集团的军事活动则是随着它的对日投降活动的进行而在伪府成立前早已开始了。
建立军队,发展军事力量是汪精卫集团蓄谋已久的计划。在公开叛国前,注精卫一伙最初曾计划依靠云南、四川和广东、广西的地方军阀部队,来建立其伪政机然后再组建伪军。然而,当他们公然叛国投敌以后,国民党西南地方军阀并无起而响应的行动,预定的龙云等人的行动也未兑现,而广东军阀张发奎没有跟重庆反目相视,特别使汪失望;同时,日本军队也并未从原定要让给汪精卫的广东和广西地区撤出。因而汪精卫集团的预定计划破产了。
于是,在这以后汪精卫不能不把注意力主要转到自行编组军队上面。而在事实上,汪伪拼凑和组建伪军的活动,也就在这前后开场了。
1939年初,汪精卫在河内时已着手拼凑其最初的军事组织。成立了军事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由汪精卫自任主任委员,陈公博、周佛海是军委委员。
因为汪精卫成立伪政权一事,当时尚未获得日本的正式批准,所以军委会虽已成立,除了网罗汉奸军事人员外,组建伪军的活动实际上并末进行。
同年8月,汪伪国民党在上海召开“六大”以后,随着筹建伪政权活功的开展,注精卫一伙也开始了组建伪军的活动。
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后,加速了收编、改编和组建伪军的步伐,扩大了它的军事力量。
收编国民党政府的部队和改编原有的各地伪军,则是当时汪伪组军的两个主要途径。
汪政权的部队来源,除接收“维新政府”所已编者外,大致为:
(1)原有国军部队,遗散在沦陷区自请收编者;
(2)接收日军所已经收编者;
(3)不及撤退之散兵游勇或小单位之携有枪械而无所统辖者;
(4)上项游兵散勇,已有人利用之而编成较大单位者;
(5)巧立名目,无正式系统委任者;
(6)由日军移交之国军俘虏;
(7)极小部分,系向各地招募者。
林森在1943年重庆车祸身亡后,渝方由军委委员长蒋中正领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同时在南京“转正”。
汪精卫在日本的支持下成为汪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1943年1月9日对盟军宣战。
1944年汪精卫去世,陈公博作为继任者,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汪精卫政权作为日本在中国建立的傀儡政权之一,也随之灰飞烟灭。
青年汪精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