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乐舞的文化融合特征
能够在逆境中微笑的人,就没有任何人世风霜可以伤害他。会不会被逆境压垮,并不取决于逆境的压力有多大,而取决于自己的承受力有多大。在女真人的信仰中,幸福往往是用不幸的原料酿成的美酒。女真乐舞就是女真人的文化历史。
缅甸音乐家多吉与阿古登巴、阿卓、楚三星等朋友谈论起女真文化时,他的女儿雅丹和达瓦、向奇玛特别关注的是女真乐舞的文化历史。
多吉就对雅丹、达瓦、向奇玛讲述了相关故事:
金代属于女真族创建的政权,他们在择偶、饮宴等主要生活中都常伴歌舞,歌舞使其成为密切相连的族群。女真族喜欢杂剧百戏,创造了能够充分反映自身民族战斗、风俗及生活的音乐歌舞艺术,其节奏短促,将女真人奔放、质朴的性格展露无遗。
金国女真族在入主中原后,充分认识到汉族乐舞的优势及价值,开始模仿中原汉民族文化,直接袭用宋代传统乐舞旧制,吸收宋乐制、仿造雅乐。他们在学习汉族百戏时期,为制造热烈气氛还在演出过程中添加了许多舞台效果。金朝时期的文舞和武舞分别被称为《保大定功之舞》与《万国来同之舞》,这与契丹人的乐舞在当时金朝的宫廷中都极为盛行,备受贵族喜欢。
多吉说:相关金时期女真人、契丹人、中原汉民族等乐舞融合交流的史料记载较少,但是金时期的乐舞形象被广泛刻记到了各种金代墓室砖雕、舞俑、壁画中。从出土乐舞砖雕上乐舞艺人的发型、服饰、舞姿形象、动态特征等可以看出,女真乐舞的形式形态中糅合了大量的汉文化。
多吉对女儿雅丹和达瓦、向奇玛笑着说: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真人是如何看待婚姻的?
在婚姻方面,明朝女真的主要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制,但也出现一夫多妻制,也残存群婚制。有多妻生活的女真人,多为部落首领和富有户。残存群婚制的,主要是处于边远地区的一些东海女真部落。在建州、海西女真社会也有群婚制残余,如建州女真人嫁娶“不择族类”,有父死子妻其后母,兄死弟妻其嫂之俗;海西女真哈达部酋长王台死后,其子康古陆即以其后母温姐为妻。此外,女真社会普遍流行早婚,“年及十岁即娶”。后来,海西女真改为至十七八岁成婚,建州女真直到皇太极时代才规定,女子未及12岁而嫁者“罪之”。女真人成婚前先有“约婚”,也就是定婚。约婚后,男家需向女家纳甲胄、牛马、奴婢等彩礼。但是有些贫困户至10年未纳足彩礼,而无法成婚。
那时,女真族青年男女常行歌于途中对歌求偶,产生了著名的《女真恋歌》、《鹧鸪曲》。著名的《臻蓬蓬歌》后来成为汉族官民效仿的流行歌舞,元代称之为“倒啦”,明清称“蹦蹦”、“碰碰歌”,现改称为“二人转”。
多吉说:
女真人也有自己的丧葬习俗。家人死后,建州女真人停丧尸于家,杀牛以祭祀,3日后择向阳处葬之。葬时,有将死者生前所穿衣服及乘马随葬之风,随葬马是杀后去其肉而葬其皮。
海西女真还流行树葬,也称为风葬,择一棵大树置尸于上,随葬的马皮、尾和脚,及生前所用弓箭等物挂于树上。
东海女真诸部落葬俗比较原始,除有树葬外,苦兀人父母死后,去其肠胃,将尸体曝晒干,出入背之于身,饮食必祭,3年后才“弃之”。乞列迷人男女老死后,“刳其腹焚之,以灰骨夹于木植之”;溺水死者,以鱼叉叉其尸,用海豹皮包而埋之。示意可变海豹;被熊虎咬死者,“裸踯其尸作熊虎势”,令人用箭射尸,带箭埋之,示意可变熊虎。
雅丹和达瓦、向奇玛听了多吉的解说,非常惊讶。
多吉说:
女真族的葬文化与萨满教有紧密联系。近代北方民族,如满族、蒙古、赫哲、鄂温克、哈萨克等也都信奉萨满教,或保留一些萨满教的某些遗俗,这都是与萨满教有关的原始宗教活动,萨满教后来发展为居住在中国北部的阿尔泰语系民族普遍信奉的宗教,这些民族曾有或仍有狩猎与游牧的经济生活。
萨满是萨满教巫师的通称,源于通古斯语“激动不安和疯狂乱舞的人”。各族对萨满的称谓不同,汉人称他们为巫师。
萨满舞俗称“跳神”,就是巫师在祭祀、请神、治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表演,属于图腾崇拜、万物有灵宗教观念的原始舞蹈,至今在蒙古、满、锡伯、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及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中仍有遗存。
萨满舞的文化特征体现在与萨满教有关的神话故事、请神的唱词、鼓的击打与各种法器的运用之中。
萨满跳神的神歌,多是经口头传下来的,其歌词既反映出本的民族心理,也是萨满舞蹈形象的描述。
萨满舞的动作是人们在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发展阶段,对原始渔猎、采集、原始农耕、牧畜等劳动生活的反映;对动物、植物、无生物作为图腾崇拜原始观念的反映。萨满教神话传说中和动物有关的居多,因此,萨满舞中多有熊等动物的形象。
从现在萨满的神衣、法器、跳神中,还可看到原始氏族生活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产生时代的原始文化的痕迹。
如鄂温克族萨满——牛拉,她把神衣上缝的12对小铁片解释为人的12对肋骨,它能为人治病消灾;达斡尔族萨满——黄格,她把神衣上360颗贝解释为一年的360天,腰间系着24条腰带的法裙,表示24个节气,达斡尔族崇拜鹰,舞蹈中有模拟鹰的形象;鄂温克族萨满舞的服饰要缀以兽骨、兽牙,所用的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其鼓面与鼓槌都要包以兽皮,表演中有模拟熊与鹰的形象;鄂伦春族萨满头戴鹿角神帽,表演中有鹿与熊的形象;赫哲族萨满的抓鼓要蒙以鹿皮,每年春、秋两季鹿神节时,萨满要跳鹿神舞。
多吉对阿古登巴、阿卓、楚三星说:
每个民族的社会文化都是将此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基础,在满足自身文化环境的条件下产生的,都具备其自身的合理性及价值。女真族乐舞文化也正是基于本民族文化,承继了辽文化,又融合了宋文化,在渤海与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发展和繁荣的。
在中国乐舞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各个民族乐舞文化相互渗透糅合,才能够获得长久的生命力,这也是金代女真族乐舞文化能够得到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虽然原生态女真族乐舞目前已逐渐消失,但是通过各种典籍、史料与出土文物等方面可以看出,女真族乐舞为金源文化中较为原生态及活泼的古代乐舞,具有上千年的历史积淀和传承。可以说,金代女真乐舞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及现实研究意义,为中国乐舞文化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几名蒙古舞舞蹈队队员边跳女真族乐舞边唱起了《女真歌》:
未经障碍,
瀑布唱不出热情的歌;
未经磨难,
躯体长不出铮铮铁骨。
有过创伤,
就会多一份智慧勇气;
只有夜晚,
才会让灯光更加明亮。
追求自由,
我们是飞翔蓝天的鹰;
热情奔放,
我们是奔驰草原的马。
乌云密布,
坚信太阳就在乌云上;
女真儿女,
愿将草原视为我的家。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缅甸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