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4年4月22日星期一

三星堆神树文化之谜(雪域寓言)

 


三星堆神树文化之谜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是谁?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但中国的文明又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读懂中国还得从读懂文明的起源说起。

考古专家阿扎老人与拉措、阿古登巴,还有老外约翰,谈论起苏美尔文明与三星堆古遗址那些事

考古专家阿扎老人说:

定位中国,读懂中国,历史应该通过考古来认定。

三星堆古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3000年历史。三星堆古遗址文物为我们解开了许多谜底。

1929年起,在对四川三星堆文明长达一个世纪的探索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和青铜器,其独特的样式和纹饰皆非寻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我们能见到的夏商文明的遗迹残骸。可以确切的说,三星堆的文物奇迹般昭示着它的独特和另类的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00年的三星堆文化。这一时期,也恰恰能与苏美尔文明在两河流域没落之后的时代进行递进衔接。

三星堆出土器物形象几乎是与苏美尔人相似的,其中三星堆大立人就很相似苏美尔石雕形象。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罩,与西亚公元前2500年时苏美尔人制造的许多青铜雕像中的黄金面罩和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图坦卡蒙(前1341-前1323)的黄金面具极其相似。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有黄金面具青铜像、青铜大立人。

三星堆文明与苏美尔文明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两个古文明到底有什么关系?

历史会如此巧合吗?通常一件事情巧合的背后,总是有其合理的原因,这个原因最大的可能就是,在距今六、七千年之前,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之后,在内战和闪米特人的入侵之下,很多苏美尔人来到了东亚地区,在这里创建了中华文明,并从此延绵不绝。所以,世界最早的苏美尔文明,与中华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是中华文明的前身。从人种上来说,苏美尔人和中国人也极其可能存在着还不为人知的传承关系。

拉措、阿古登巴非常惊讶:难道中华文明的前身是苏美尔文明

考古专家阿扎老人说: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是人类已知最早有记载的古文明,苏美尔文明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埃及的文明特征,最近人们发现苏美尔文明与中国神秘的三星堆文明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星堆古文明有着非常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和玉器加工文化,但却是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神秘文明,它的出现和消失至今是未解之谜,不过有许多证据显示三星堆文明与苏美尔文明可能有相同的起源。

考古专家阿扎老人继续说道:

我们可以从三星堆和苏美尔造型相同的神树文化说起。

在三星堆文物里最著名的就是出土了几棵四到五米高的青铜树,尤其以一号神树制作最为精良大气。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大型青铜神树,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通高3.96米。整棵青铜树在铸造时一气呵成,即便是现代的技术也很难制作出如此精良的金属物件,所以青铜树也被列为无法复原的文物,然而这种造型的青铜树却并不是三星堆独有,在苏美尔的文物中就发现了类似造型的神树。

在苏美尔文明遗址的一处国王雕像上就出现了类似的神树,被称为苏美尔生命树。雕像上是苏美尔文明中的吉尔伽美什国王,做为苏美尔最闻名的英雄人物在现存的苏美尔遗迹中随处可见,其中就包括这块吉尔伽美什在生命树前祈祷的雕像,生命树的原物虽然没有发现,不过可以肯定这棵神树是曾经存在过的,而且枝干向下弯曲的造型与三星堆青铜树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阿扎老人继续说道:

6000年前的苏美尔人的传说里,天外来客纳菲力姆人于45万年前来到地球,纳菲力姆人的头领之一恩基,他同时也是美索不达米亚传说中的水神和创造之神,恩基的妻子宁玛与七位女神承担了这个工作,她们决定让神的形象复印到这些新生物上,文献里还有这样的句子:“在泥土里,神和人需要被绑定在一起……让这同族的灵魂被绑定。”

非常有意思的是,恩基的标志就是蛇,而在《圣经》故事里,违反上帝的规定,将智慧和生育能力带给人类的,也是一条蛇。

苏美尔传说中的恩基(Enki 与伏羲音译趋同)与宁玛(Ninmah 与女娲音译趋同)是两位造人并教人文明的重量级人物,这两个人的身份以及名字都与东方神话趋同。

智慧之神恩基和生育女神宁玛,他们是“人首蛇身”的兄妹,苏美尔文献记载了宁玛造人的故事,在苏美尔神话中称为生育女神,是她主导了造人的工程。

根据《苏美尔王表》记载,地球最初的统治者依时间次序分为皇(外星人统治者),帝(外星人代理统治者),王(地球人区域统治者)三种。而恩基(伏羲)和宁玛(女娲)则处于帝这一位置。两人均为尼比鲁星的阿努纳奇人制造的基因合成人(半人半蛇),替阿努纳奇人管理矿工,而人类则是两人用自身基因与猿猴基因剪辑合成出来的改进型矿工。

有趣的是,中国神话中的伏羲和女娲也是兄妹关系,天降洪水,兄妹俩爬进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劫难,然后兄妹结婚,繁衍了人类。

我们必须从时间上来作一个分析:

苏美尔文明是地球文明记载的最早文明,很显然,中国的昆仑系神话,来源于苏美尔人。

苏美尔人称自己为“黑头人”,他们称其居住的地方为“文明的君主的地方”,阿卡德人所使用的“苏美尔人”(Shumer)这个词有可能是这个名称的一个地方方言的变异。苏美尔人的语言、文化,可能也包括外表,都与他们的闪族邻居和继承人不同。

就在苏美尔文明消失不久,在东方出现了一批自称来自西昆仑的黑发人,这批人自称是神的后代,龙的传人,祖先为伏羲和女娲。即使在中国西南的贵州人也被称为“黔首”,即“黑发人”。唐代伏羲女娲图,展现的也是人首蛇身。

老外约翰对拉措、阿古登巴说:

我非常赞同阿扎老人的说法,他是考古专家,以考古文物来解释文明起源是科学的。

从时间角度来分析文明的源起,也很有说服力。公元前2334年左右,阿卡德君主萨尔贡的军事征服,使其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结束了苏美尔持续7个世纪的城邦各自为政时代。恰在此后不久,在大约前2070年,东方中国的夏商时代才刚开启。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中国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昆仑之丘就成为周王朝及下属各国的精神之地,他们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于西北方向遥远的昆仑。

显然,苏美尔文明不同于古中国文明,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殷商文化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体,融汇了很多不同的文化源流,但号称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的人类学家李济,并没有明确指出中国哪些文化是本土起源,哪些是外来的。但他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结尾处谨慎地指出:“商人的殉葬习惯恐怕不是中国自己的习惯;我疑惑这是与两河流域接触的结果。两河流域远在比商朝早二千年就有杀人殉葬的情形。”

老外约翰又对阿扎老人说:

我非常赞同章太炎在《訄书》中力证中华文化西来的说法。

如《命历序》,人皇九头纪以后有五龙纪,始渐及伏戏。则天皇非其人也。古事芒昧,难尽明也。君长四州,故有四岳。长民十二,故有十二牧。民曰黑头,故称黔首。文字如楔,故作八卦。陶土为文,故植碑表。尊祀木星,故占得岁。异名纪月,如《释天》“正月为陬”以下十二名,巴比伦亦有之,故贞孟陬。故曰:中国种姓之出加尔特亚者,此其征也。

伏戏,即伏曦氏,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首,人首蛇身。

章太炎写的《命历序》此段意思是,伏戏氏那里的人自称“黑头”,又称“黔首”,文字如楔,占卜算卦,文字刻在陶土上,种麦子。苏美尔人自称“黑头”,使用的是楔形文字,发明了占卜,他们把文字刻在泥版上,然后烧制成陶土,苏美尔人还是世界上第一个种植小麦的民族。伏曦氏可能是苏美尔的某个王,或苏美尔神话故事中的某个神。

当然,章太炎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不知道苏美尔人,此系列文章始写于1894年,最晚成书于1900年,而苏美尔文明直到1922年–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伍莱率领一支庞大的队伍对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美尔文明的核心聚落乌尔进行了12个季度的大规模发掘,才揭示了这个遗址从7000年以前的一个小村庄到逐步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文明都市,苏美尔文明才为世人所知道。

阿扎老人说:

《春秋纬命历序》作于汉朝时期,根据上古神话故事与传说编写而成,这里也揭开了谜题:中华文明源头在苏美尔文明那里。

苏美尔文明深深的影响了整个世界,他们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发达的早期国家,建立了最早的城市,发明了楔形文字,是现在所有文字的始祖。但汉字需要进一步证明。

苏美尔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律,他们发明了世界上最早且曾广泛应用于亚欧大陆的太阴历,直到今天仍影响着华人地区。

苏美尔人发明了车轮,发明了青铜器和众多古兵器,发明了四轮战车,发明了梨、会种植小麦等。

苏美尔人是世界现代文明的鼻祖。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古文化、古城、古国,是衡量古代文明的三大起点。

 

阿扎老人唱起了一首《文明之源》:

 

我们究竟从哪里来?

我们的祖先又是谁?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

但要读懂中国文明,

要从文明起源说起。

定位中国文明历史,

应通过考古来认定。

 

昆仑山是万山之祖,

也是中华龙脉之祖。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昆仑就为精神之地。

中国人共认的祖先,

来自遥远的昆仑山。

 

苏美尔的城邦时代,

持续长达七个世纪。

后来美索不达米亚,

建立了君主制国家。

此后不久东方中国,

夏商时代才刚开启。

 

苏美尔的文明记载,

是地球文明的佐证。

中国的昆仑系神话,

其实来源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文明历史,

比商朝早了二千年。

 

追踪中华文明源头,

文明源起靠说服力。

考古已揭开了谜题,

在苏美尔文明那里。

否定中华文化西来,

请炎黄到天庭举证。

1 条评论:

  1.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缅甸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