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起源
智者阿古登巴和马帮领队拉措来到贡嘎雪山下,他们沿着藏南一路起来,两人闲聊起西藏的本土宗教苯教,苯教是由西藏的原始萨满信仰演变而来的,也是西藏历史上最早的宗教。但话题很快就转向了藏传佛教。
阿古登巴说:
藏传佛教是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西藏、俄罗斯。
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以大乘佛教为主。汉传佛教的影响力,伴随中国势力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藏传佛教。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盛行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南亚的斯里兰卡,以及中国的云南省。
拉措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为何会被元朝统治者选中?藏传佛教,到底是不是正统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究竟有哪些区别?
藏传佛教中的四大活佛,分别指的是谁?
阿古登巴说:
藏传佛教究竟有什么特点?这还得从藏传佛教教派起源说起。
藏传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是在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之后。 10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形成。此后的300多年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普遍信奉佛法中的密宗。随着“佛教”在西藏的发展,上层喇嘛逐步掌握地方政权。
吐蕃时期的佛教从7世纪中期到9世纪中期,共存约200年,藏文佛教史籍称为“前弘期”,大致相当于唐太宗到唐德宗期间。
有关藏传佛教的初传神话说: 28代赞普拉托托日年赞时,天降神物,神物有:一肘量黄金宝塔、《百拜忏悔经》、《宝箧经》和六字大明心咒。
实际上,佛教大规模地传入西藏,应该从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时开始。佛教从两个方向传入,汉地和印度。当时的西藏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胝,藏名尺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并制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开始在吐蕃传播起来。
此后,赤松德赞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在位期间,采取各种行政手段,翻译佛经、建立寺庙、成立僧团,传播、弘扬佛教。首先,迎印度僧人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寂护和莲华生入藏之后,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在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特地派人到印度请来12位僧人,为7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授戒。这7人出家是西藏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藏人出家之始,他们在藏文史籍中被尊称为“七觉士”。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因此,佛教三宝—佛、法、僧终于齐备。此时译经事业开始兴盛。这段时期共编著了三部目录:旁塘目录、丹噶目录、青浦目录。
阿古登巴又说:
赤松德赞之后的3位赞普也都大力扶植佛教,僧侣免于赋税和体力劳动;王宫内设置供奉佛、法、僧“三宝”的道场,让僧人参与国政。
赤祖德赞上位后,赤祖德赞再次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有一个事件可以表现他对佛教的态度:当僧人讲经时,赤祖德赞坐在中间,头发编成两辫束以长丝带伸展在僧人座位上,然后让僧人坐上去,以此表示他对僧人的尊敬。
赤祖德赞兴佛主要措施有:兴建乌香多寺、制定七户供僧的规定(规定每7户平民负责供养1位僧人的生活)、厘定文字(西藏历史上第二次厘定文字)、统一译例(颁布了厘定新词术语的法令、规定译例三条)。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译师,以“三老”(比卢遮那、丹玛孜芒、迦湿弥罗•阿难陀)、“三中”(涅•般若鸠摩罗、款•鲁易旺波、玛•仁钦却)和“三少”(噶瓦•拜则、焦若•鲁益坚赞、尚•意希德)。
由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的突出贡献,历史上称这三代赞普为“祖孙三王”。
阿古登巴继续说道:
但在九世纪中叶,西藏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所谓朗达玛灭法,曾有一段时间(842—978)佛教沉寂了。称为“黑暗时代”。
赤祖德赞的兴佛措施和把王朝军政大权交给佛教僧人的做法,引起贵族们的不满。贵族们谋害了赤祖德赞,拥立朗达玛为赞普后,展开了大规模的禁佛运动。
桑耶寺等著名寺院都被封闭,大昭寺改为屠宰场,释迦牟尼等身像被埋藏起来。因为是文成公主把释迦牟尼佛像从内地带来并使吐蕃有了佛教,故文成公主被禁佛者说成是魔鬼的转世。
僧人被勒令改信苯教,不愿从命而又戒杀生的僧人被强迫操起弓箭,带着猎狗去山上打猎。佛教寺庙内的壁画被涂抹掉后,又在上面画僧人饮酒作乐的画。许多佛像被拖出寺院钉上钉子扔入河中,大量佛经被烧毁或扔到水中。
这次禁佛运动对佛教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以致西藏宗教史籍把朗达玛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期”或“黑暗时代”。
密宗之修持者,亦只有白衣之居士,于各自家中,或清净山边,修讲生圆次第,所以能令密乘律仪传统,得以不断。其他共同佛法言之:则所有三代藏王时所翻译一切之经续,以善于保存之故,因此大部分,尚能流传至今。
朗达玛灭佛一百年之后,由安多、康区、阿里等地传入卫藏地区,西藏佛教又得复苏。
朗达玛灭佛之前佛教在西藏的传播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之后称为“后弘期”。藏传佛教后弘期根据佛教传入路线的不同,分为上路弘传和下路弘传。
上路弘传指的是佛教势力从阿里进入卫藏地区。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著名僧人有:拉喇嘛意希沃、降秋沃、仁钦桑波(958—1055年)、阿底峡(982—1054年)。
仁钦桑波翻译了17部经、33部论、108部怛特罗,建寺108座。
阿底峡写作《菩提道灯论》,对藏传佛教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弟子仲敦巴创立噶当派。同时他还是观音、度母信仰的推动者。
下路弘传指的是佛教势力从安多和康区传入卫藏地区。主要人物有:索南坚赞、赛尊、洛敦•多吉旺秋、卓弥译师释迦意希。
这样,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而且从11世纪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到15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藏传“佛教”的派别分支才最终定型。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
拉措又无语了,他不想再说什么了。
阿古登巴唱起了一首即兴歌《藏传佛教史诗》:
藏传佛教起始于七世纪中叶,
十世纪后半期藏传佛教形成。
松赞干布藏王拥有两个妻子,
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胝,
在这两位公主共同的影响下,
藏王松赞干布由此皈依佛门。
他派遣大臣到印度学习梵文,
创造了藏语文字并翻译佛经,
制定法律明令藏民虔信佛教,
佛教从此便在吐蕃传播起来。
在赤松德赞之后的三位赞普,
僧侣被免于赋税和体力劳动,
王宫内设置供奉佛法僧道场,
扶植佛教并让僧人参与国政。
朗达玛上位展开了禁佛运动,
桑耶寺等著名寺院都被封闭,
释迦牟尼等身像被埋藏起来。
朗达玛灭佛运动一百年之后,
西藏佛教便逐渐在吐蕃复兴,
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
十一世纪开始形成各种支派,
到十五世纪初格鲁派的形成,
藏传佛教的分支才最终定型。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缅甸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