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女子发式
现代女性已不再以“贤妻良母”作为人生的目标。她们追求卓越,追求出类拨萃,追求事业辉煌与生活幸福二者完美结合。这种追求是从青春少女时代起步的。为了塑造自己的美好形象,梳妆打扮是女性的生活常识,从古至今,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缅甸音乐家多吉在伊洛瓦底江畔的一个草甸课外讲堂,正在给他的内比都歌舞团蒙古舞舞蹈队讲述女性的打扮知识,他的女儿雅丹和达瓦、向奇玛,旁听了这次讲课。
多吉说:
为了讲透女性打扮的知识,我不妨先从满族女子发式的特点及变化说起。满清时期妇女头上的发式,代表不同的状态。
满族女孩年幼时,与男孩发型相同。不论男女,六七岁以前都留 “马盖子头”。头发一寸左右,分扎六簇,形状如笔头,前三后三,俗称
“王八辫儿”。长到超过三寸,则扎前二后一,或前后各一,曳之脑后,俗称“狗拉车”。
七八岁女孩,则留满发,先留后,再留前。十岁左右,等头发长到一尺左右,则分三股编花,拖于脑后,用绳束发根。用的发绳须是红色,发绳长短没有限制。服丧时,用黑绳或白绳。
女子成年待嫁,开始蓄发,或额前留刘海儿,脑后梳单辫儿,或绾两抓髻儿,这叫“留头”或叫“留发”。已婚女子开脸上头,开始后绾髻。已婚女子的发式很多,有“知了头”、“两把头”、“水鬓头”等。
有种发式叫“团头”,又叫“旗鬓”,是民间常见的发式。满族妇女进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盘“头翅儿”,而改梳“团头”,其造型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但“团头”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妇女的“疙瘩鬓”。两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区别,疙瘩鬓在脑袋后下方。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一些老年妇女因头发较少,在头顶绾成一个螺旋式的“卷儿”,即简单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满族聚居的农村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叫做“水葫芦”的发式,俗称“水鬓”。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多吉继续说道:
还有一种发式叫“燕尾”,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谓“燕尾”。清吴士赞《宫词》对这种发式作了描写:“髻盘云成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于尺,叉子平分燕尾低。”这些宫词对满族妇女的独特发式作出形象的描绘。
另有一种叫做“旗头”的发式,又称两把头、二把头、把头儿、一字头、叉子头或如意头,是满人入关后开始流行的女性发型。
多吉让她的女儿雅丹走到讲台前,他又叫来了内比都歌舞团的化妆师,让化妆师给雅丹作发式示范。他则在一边作解说:
化妆师给多吉现在梳的是二把头发式。二把头是先将全头头发束于头顶,然后以一支长扁的发簪为基座,分成两缕向左右缠梳。两股头发在头顶梳成横向发髻后,用另一簪子横向插入固定。脑后的余发梳成燕尾形扁髻。紧贴颈部后方的扁髻限制了头部活动和躺卧,但同时也使女子的外观更显文雅庄重。
多吉继续解说:
二把头在清初期只是盘在脑后,且全都使用妇女本身的真发梳成,因此整体造型上较为小且扁矮,但随着时间推移,盘梳的位置向头顶发展,也有将二把头盘的更高更大的趋势,所以在缠发梳妆的过程中开始参入假发。
清朝晚期,发展出一种名为大拉翅的板型冠状饰物,逐渐取代了二把头。
这是一次介绍满族女子发式的讲课,让听课的女孩们感到既新奇又涨了知识。
多吉笑着说:我们做任何事,都必须从头做起,他让女儿雅丹边舞边唱起了自己编写的新歌《从头做起》:
青春如同含而不露的蓓蕾,
总凝聚着我对明天有期盼。
我懂得活着就要认定自我,
能够接纳自我和喜欢自我,
才能开发自我和展现自我。
学会对着镜子去发现自我,
我将二把头盘的更高更大,
做任何事都必须从头做起。
从头做起能让青春更美丽,
从头做起能让自信更坚定。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缅甸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