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先生 撰稿
说起中国人的航空航天梦,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对于孙中山,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他革命不懈的故事。但鲜为人知的是,一生对新奇事物好奇的他,晚年除了专心革命,还致力于中国航空的发展。孙中山一生中都在希望圆一个中国的航天梦。
但研究中国空军史是个非常复杂的课题,首先遇到的是两个难题:民国时期的中国空军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空军。简单地分析,还可以说清楚二者的区别。但民国时期的中国空军历史,那可是一团乱麻,广东是空军发源地,其次云南、江南、东北、新疆都是空军的起飞地,期间既有国民政府和军阀的空军建制,也有蒋介石政府和汪精卫政府的空军统一和区分。
我为了彻底理清中国空军史研究的乱麻,还得从研究孙中山说起。我对研究孙中山的兴趣应该源起青少年时代。我的童年时代居住在上海皋兰路,中学母校与孙中山故居门对门,都位于香山路上。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1866年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他后来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名孙中山。我的外祖父母都是中山人。
孙中山早年曾人私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后来在哥哥的帮助下,先后在檀香山、香港和广州等地上学,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教育,眼界大开。21岁时,孙中山进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他博览群书,手不释卷,五年后以全校最优的成绩毕业。随后,他先后在澳门和广州等地行医。这时,他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便“借医术为人世之媒”,联络有志改造中国的仁人志士,寻求救国的途径,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孙中山上书给清政府要员李鸿章,提出自己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但是,他既没有得到答复,也没能见到李鸿章。孙中山意识到,通过上书请愿的办法来改革中国的政治是行不通的。
上书受挫使孙中山毅然抛弃改良幻想,走上了反清革命的道路。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他来到檀香山,开始在当地华侨中进行革命宣传和组织活动。
令人不可思议的却是孙中山与黑龙会的关系,应该客观地抖出那些毁灭的真相。真相的重点却是中华革命党人与日本浪人的特殊关系。因为泛亚主义者搞国际化经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孙中山和他的朋友。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
辛酉政变后,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清廷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慈禧太后的统治地位也日趋巩固 。1895年中日战争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争先恐后地夺取侵华权益,迅速形成了瓜分中国的局势
。
1894年11月(光绪二十年十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兴中会章程》中,他明确指出兴中会的宗旨是“振兴中华”,并把斗争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兴中会的建立标志孙中山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
1895年2月,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规定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第一个纲领
。他积极策划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有人告密,这次起义没有正式发动就失败了,遭到通缉的孙中山从此开始了长期的海外流亡生活。
1896年,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被清廷通缉,遭香港当局驱逐出境,流亡海外。同年9月23日,清廷从海底电缆侦查到孙中山从美国纽约坐船到英国,当时孙中山是钦犯。一星期后他在英国利物浦登陆。10月11日 ,孙中山被公馆抓住 。12日到14日,孙中山设法与老师康德黎(James
Cantline)取得联系,但全都失败了。他扔出去的小纸条由于地理原因没有抛到街上,反而被人发现。清使馆决定以“遣送疯子”之名通过水运把孙送回中国。但是17日,租船之事在公馆仆人间传开,基督徒的女管家贺维太太知道后于心不忍,便送信至康家。康德黎知道后,连夜寻找参赞马格里并且报案,但是马格里不在,警察也不管此事。次日,再次去苏格兰场警察局报案,并无所获。康、孟前往外交部告知此事,另外告知《泰晤士报》。而康德黎担心公使馆可能连夜把孙弄走,专门监视公使馆动静。19日,外交部已经开始行动--康、孟对此事并不知道,直到20日。外交部录口供,申请开庭,监视水运。22日外交部转守为攻。马格里称需要公使放人才好,他夹在中间确实难做。但龚拒不放人。当时英国首相梳士巴利勒令中国使馆释出孙中山,否则将驻英大使龚照瑗及一众外交人员驱逐出境。《地球报》揭发这一消息,舆论力量介入--至此,有研究称英庭因为舆论压力才放孙中山之说也不成立。10月23日 ,孙中山终于被放。康德黎资助了孙中山50英镑,出版了《伦敦蒙难记》
。
“伦敦蒙难”成为当时震惊世界的政治迫害案,是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转折点,使得他从默默无闻变成了世界级的政治流亡人士。自此之后,在反对清政府的革命阵营中,再也没有一个人的威望能超过孙中山
。
189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署了以日本为假想敌的《中俄密约》,这使日本政府感到极大恐慌,为了对付中俄同盟,日本感到亟需扶持中国内部的反清势力,先是对维新派极尽快笼络之能事,戊戌变法失败后,日本政府转而动起利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的念头,而孙中山也是从这段时间开始,把活动基地设在了日本。
孙中山最初举行的那些起义,实际上就是内田良平和他的日本浪人在经营的。无论是大陆或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上只会说是早期的革命烈士做了些什么什么事情,把他们背后的日本人全都抹去。其实这一点非常危险而不公正。因为,坦率说吧,早期革命党中最有实力、最有行动能力的,恰好就是日本人。
中国式士大夫有一个重大特点,就是说,会写文章,不会打仗,也不会做事。他们的办法就像鲁迅很讽刺地描绘的那样。徐锡麟被杀以后,革命志士做了些什么呢?他们坐下来喝酒,撕乌贼鱼下酒,慷慨激昂地说了一阵子,然后派日本浪人到中国去把徐锡麟的家属给接出来。你不能够问一句,他们喝了这么多酒,说了这么多话以后,他们怎么自己不去接,让日本人去干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日本人的行动能力就是比他们要强。
重新细读和研究历史,就会发现日本浪人在孙中山的革命中扮演的是最核心的角色,运送军火是他们,运送消息是他们,最可靠的是他们。孙中山背后有一个宫崎滔天,这一点都不是偶然的。他们两人都是振亚社的早期成员,也是同盟会的早期会员。没有日本人经济上的支持,来回奔走跑腿,中国这些行动能力薄弱,而且天生就相互猜忌的士大夫,不一定会团结起来。
兴中会成立初期,革命党人中非常缺乏富有文采的人,他们所宣传的材料,仅仅有《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 ,以及选录明朝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内的《原君》、《原臣》
。与康有为、梁启超保皇改良派的宣传相比相形见绌。但是仍然留给了年轻人深刻的印象,影响很大,乃至流传到了南方新军与北洋军 。
1900年以后东京留学生逐渐受自由平等学说的熏陶,接受革命排满学说的人也逐渐增多
。革命出版物开始兴起,在1903年上海《苏报》案发前后,革命党人的书报进入全盛时期 。
20世纪初,留日学生创办的刊物首先出现排满字样,有的刊物明确主张颠覆清政府
。1903年,东京留学界思想愈益活跃,宣传民族主义、民权学说的刊物相继出版。上海知识界也出现了新气象,公开倡言革命。组织革命团体,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903年11月,黄兴建立华兴会。以后,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为会长的光复会,江苏、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团体。
1905年7月,孙中山、黄兴、
陈天华等70余人在东京集会,决定成立中国同盟会,作为全国的革命领导中心。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以及其他小团体的成员陆续加入。
8月中旬,孙中山在留学生欢迎会上发表了《中国应建设共和国》的演说。同月20日,中国同盟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黄兴被推为执行部庶务。
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亲自制订章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同盟会政纲。
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为政治纲领,也叫十六字方针。其实这一思想源自于朱元璋开创大明江山时的口号。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汉室江山,推翻当时蒙古人的统治,定都于南京,创立明朝,在《喻中原檄》一文中就曾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同文中也提出“胡虏无百年之运”。
不久,孙中山又把这十六字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政纲比兴中会纲领有了进一步发展,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同盟会建立以后,一方面,在思想上与以康有为为首的保皇派展开针锋相对的论战;另一方面,策划、组织和发动了一系列旨在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武装起义。
尽管同盟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都存在缺陷,这些起义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和条件不成熟而失败。但是,它的建立以及革命纲领的提出,还是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为辛亥革命的到来作了重要准备,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清朝末期,由于满清封建制度的落后性和封闭性,闭关自守,不思进取。因此,在列强纷争的年代中,不断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从而使得中国一步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清朝政府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成了维护满族和列强利益的政府。同时,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在中国开始了变革,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立宪,但是这些立宪改革都失败了,中国汉人终于认识到了,封建统治是中国落后原因。中国要富强,必须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
中国近代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清朝政府身上。只有推翻清朝愚昧落后的统治,才能拯救中华民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