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0月14日星期日

第十一章第五节 1922秋,许崇智军入闽成立东路讨贼军





沈阳先生 撰稿

陈炯明叛乱事件后,孙中山的北伐计划失败了,他的非常大总统一职,也同时不复存在。可以说孙中山进入了人生的低谷期。
  许崇智在瑞金休整所部时,深感回师广东一时已不可能。但当时孙中山与段祺瑞尚保持一定的合作关系,许崇智、胡汉民等遂计划率所部(许、李、黄三部合计尚约万人)联合驻福建之段系混成旅长王永泉(号百川)进取福州,经派员(俞奋等)与长汀王旅团长孟某联络后,即由胡汉民经长汀赴延平与王永泉面洽合作攻取福州之计划,王永泉同意后并派人秘密护送胡汉民经福州赴沪向中山先生报告。
1922年秋在安远时,许崇智、胡汉民命罗翼群以广东宪兵司令兼大本营军法处长(原处长为蒋作宾,已离职)名义,率宪兵一排(原由广州派出随大本营出发的),出发去瑞金。
罗翼群沿途维持军风纪,抵瑞金后,许崇智便以聘书遣其亲信万黄裳(军需处长,湖南人)等邀罗翼群担任第二军代理参谋长(原参谋长为蒋介石,蒋以前罗翼群亦曾任该军参谋长)。
罗翼群视事后,即与许崇智计划入闽军事部署。
当时为了避免闽督李厚基的注意,许军扬言将开赴浙江与浙督卢永祥(段系)会合。
大约9月初旬,许崇智全军离瑞金入福建边区,经宁化、建宁、泰宁、邵武、建阳,始折而南下建瓯,沿途山路崎岖,给养困难,此时军中饷项支绌,每天每人官佐只发四角、士兵只发二角,伙食零用均在内,其艰苦可见一斑。
时值深秋,天气渐冷,官兵均御单衣,粤籍士兵几不能耐。但仍能续进。在长途跋涉中,军中有“与其行死,不如打死”语,足见许军已有“哀兵”情态。
许军行抵建阳时,段祺瑞已派徐树铮秘密由浙江前来指挥王永泉旅并与许军商定对福州作战计划。是役由王永泉旅担任对延平正面攻击(直皖分裂后李厚基已倾向直系,另派一师驻延平),许军以一部协助王旅侧重击延平之敌,大部进古田,攻克古田后,即以孙本戎率三营进出白沙,切断敌闽江交通,以李福林、黄大伟两部从间道直窥福州。
王旅在延平方面屡攻不克,伤亡甚重,卒由许加派何梓林(湖南人)旅增援后始将延平之敌消灭,惜何旅长遂于是役阵亡。
李福林、黄大伟两部间道进至洪山桥时,李厚基猝不及防,仓皇出走,李福林、黄大伟部遂先入福州,俘获械弹、服装、粮秣等甚多,是为1013也。
是役成功得自福建沿途民众助力不小,如谍报、运输、粮秣供给等等,盖皆谓孙中山的北伐军纪律严明,应表欢迎之故。
许崇智、徐树铮、王永泉等随亦先后抵达福州。
孙中山在沪闻捷,即本闽人治闽之旨,任命林森为福建省长,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黄大伟为第一军军长,李福林为第三军军长,蒋介石为总司令部参谋长。是时徐树铮亦设立“建国军制置府”于福州,并任王永泉为福建总司令。
孙中山申明:军队重组是要回粤讨贼,不要福建地盘也。
东路讨贼军成立之后,所属三军扩编为十二旅,其番号如下:第一军辖一、二、三、四旅,旅长为王懋功、陈得平、丘鸿钧、龚师曾;第二军辖五、六、七、八旅,旅长为许济、孙本戎、黄国华、张民达;第三军辖九、十、十一、十二旅,旅长为林驹、吴近、袁德、郑咏琛。后又改编李厚基残部一旅为第十三旅,旅长为张毅,辖于第二军。合以其他护士营等直属部队,共约二万人。
不久,蒋介石、林森先后来福州分别就任总部参谋长及福建省长职。
罗翼群以总部参谋处长兼第二军参谋长名义偕中校参谋林绍祺赴厦门与段系师长臧致平(兼厦门镇守使)洽商东路讨贼军自闽回粤路线问题。
时廖仲恺奉孙中山命偕刘纪文携款来福州劳军。汪精卫亦曾一度来视察并为林森就职之监誓。
在福州未下时,孙中山曾派李章达、蒋光鼐、李扬敬、司徒非、韦就等五人由沪经浙间关前来许军效力,至此亦抵达福州,分别受任为总部参谋、副官,蒋光鼐任护士营长。
此外前来投效者尚有叶剑英等,叶剑英初受委为总部上尉参谋,旋出任张民达旅少校参谋长。
陈策、张惠长、陈庆云、林伟成等海空军人员亦来视察,林伟成并以华侨捐献之飞机数架运来,作为建立空军之基础。
此时各方面对东路讨贼军寄予深切之希望,福州一时俨然成为革命军政之中心,各方党政军人员前来访问者络绎不绝。
蒋介石抵福州任总部参谋长后,即对第一军军长黄大伟不满,认为黄大伟恃功骄纵不听指挥。蒋介石此时对各方军政情况,亦颇有牢骚,例如许崇智任张国桢为东路讨贼军第四军军长,使张回粤收编叛军残部,亦令蒋介石不快(后来张被蒋杀,亦是伏因于此)。
蒋介石致上海胡汉民、汪精卫函中有“十日内如无进步,则无可奈何,将去而返沪”等语。
孙中山在沪曾亲函(1121)对蒋介石责勉其不应消极。
蒋介石得书后遂稍留以待廖仲恺来商,因孙中山函中有“不日当命仲恺来福州面详”之语。
1922“六·一六”兵变之后,孙中山兵败被迫离开广州到上海,一直到孙中山逝世前,经常有人在中间调停,希望他和陈炯明二人能够和好。孙中山要求陈炯明写悔过书,而陈炯明坚决不写,终于没有再走到一起。
此时陈炯明与孙中山决裂后,仍对孙中山的中央集权制持反对态度,他对章炳麟说:然为国努力,无论在位在野,务达此制(指自治省联邦制)而后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