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0月16日星期二

第十三章第一节 1922,孙中山联俄联共背后真相


第十三章
孙中山联俄联共内幕揭秘


沈阳先生 撰稿
第一节
1922,孙中山联俄联共背后真相


1922“六·一六”兵变之后,孙中山兵败被迫离开广州到上海。孙中山在上海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他也对自己的主张和行动作了反思。
孙中山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已经阻力重重。他必须重新国际形势和国内变化。他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国际求助上,但长期支持帮助他的那些日本人无法满足他的需求,日本政府也不支持他。孙中山的目光转向了日本的敌人,即苏俄政府。也包括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由阮真主编的《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于1919623创刊,发行所设在门帘桥省教育分会事务所内。张闻天,沈泽民(茅盾之弟)为编辑科科员,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该刊及时报道南京、江苏及全国学生反帝爱国运动的情况;围绕如何“改良社会”这一中心问题,抨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批判旧制度、旧道德、旧思想、旧习惯,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并介绍各种新思潮(该刊连续出版了70号,至911停刊)。阮真在该刊最后一期的《编辑科经过报告》中这样写道:“……真(阮真)于发表来稿,重思想不重文字,尤以改良社会及改良教育为救国初步之方针,此本刊之微意也。”
当时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形下,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
这时,孙中山也已经看到了新兴的中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的力量。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从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失败中,也进一步认识到工人阶级孤军作战,不能打败强大的敌人,要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同国民党合作。
但是国共两党是否都有诚意合作呢?又是个什么合作法?
以往研究中共党史的著作,在阐述中共二大召开的背景时,均未涉及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前在国共合作方式上产生的严重分歧,以致掩盖了许多历史问题。如中共二大为什么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为什么大会代表不是各地支部推选,而是集中了部分党的骨干仓促召开?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与当时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为何格格不入?马林、共产国际对二大的决议为何采取否定的态度?这些问题和相应答案,过去长期被忽视了。
安庆师范学院朱洪教授撰文《中共二大未有共产国际代表参加之谜:陈独秀与马林有分歧?》,非常客观地对所有这些问题作了回答。他说:“如果联系到中共二大的召开,是发生在陈独秀和马林在国共合作方式上出现严重分歧之后,是陈独秀在马林离开中国的情况下,紧急主持召开的一次应对马林和共产国际的紧急会议,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921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一大,陈独秀没有出席。这年秋天,陈独秀离开广州回上海任中共第一任总书记。
陈独秀初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两人就发生了激烈冲突。
为了在中国寻求其他革命力量,这年1210日,马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去桂林拜访了孙中山。这次南方之行,促使马林产生了依靠国民党来推进中国革命的思想。
马林离开桂林回到上海后,他给共产国际写报告,认为孙中山在南方所做的一切,正是中国革命所不可缺少的,而中国共产党“诞生得太早了”,应该尽快与国民党合作。
同时,马林向陈独秀建议,共产党采取加入国民党的方式,与其实现彻底合作。
马林的观点遭到陈独秀坚决反对。为了说服马林放弃其主张,陈独秀征求了广州、北京、上海、长沙、武昌等地区同志的意见,结果,各地反馈的意见大都反对马林关于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方案。
马林因遭到陈独秀及中共多数人的反对,1922424,马林离开上海回到莫斯科,寻求共产国际和苏俄的支持。
为了阻止马林的提议在中国实行,自马林离开上海回莫斯科到中共二大召开前,陈独秀立即采取了以下对策:
1.给维经斯基写信,谋求共产国际的支持。在马林动身的同一天,即422,陈独秀给维经斯基写信,就马林关于共产党加入国民党的提议,系统地提出了六条反对意见,请他转告共产国际。陈独秀写道:
()共产党与国民党革命之宗旨及所据之基础不同。
()国民党联美国、联张作霖、段祺瑞等政策和共产主义太不相容。
()国民党未曾发表党纲,在广东以外之各省人民视之,仍是一争权夺利之政党,共产党倘加入该党,则在社会上信仰全失(尤其是青年社会),永无发展之机会。
()广东实力派之陈炯明,名为国民党,实则反对孙逸仙派甚烈,我们倘加入国民党,立即受陈派之敌视,即在广东亦不能活动。
()国民党孙逸仙派向来对于新加入之分子,绝对不能容纳其意见及假以权柄。
()广东、北京、上海、长沙、武昌各区同志对于加入国民党一事,均已开会议决绝对不赞成,在事实上亦已无加入之可能。”
(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第2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陈独秀强调国共两党宗旨不同,国民党是争权夺利的党,与美国、军阀有联系等,希望维经斯基在苏俄能够帮助中国共产党说话。

2.召开中共负责干部会议统一党内思想。1922年4月底,陈独秀到广州出席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借机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负责干部会议。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达林、张太雷等出席了会议,希望以统一党内高级干部思想的方式,来解决中共在国共合作方式问题上与马林存在的严重分歧。
青年国际代表达林出席了会议,他支持马林的观点,提出在保持共产党的政治独立性的条件下,整个组织加入国民党。达林的意见遭到陈独秀及大多数出席会议者的反对。

3.用“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代替“党内合作”方案。1922615,陈独秀在上海主持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文件第四部分指出了国民党的缺点:“他们的党内往往有不一致的行动及对外有亲近一派帝国主义的倾向,对内两次与北洋军阀携手;国民党为保存他在民主革命上的地位计,这种动摇不定的政策,实有改变的必要。”(《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1页。)
文件第九部分指出国民党多次与军阀妥协的事实:“民国元年因袁世凯宣誓拥护共和,你们和袁世凯妥协上了一次当;五年又以恢复约法国会等条件而与段祺瑞妥协又上了一次当;现在不可又以恢复国会法统废督裁兵等条件而与北洋军阀妥协了……勿为这些欺人的、好听的空话所误!(《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96页。)
文件最后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方法,是要邀请国民党等革命的民主派及革命的社会主义各团体开一个联席会议,在上列原则的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向封建式的军阀继续战争。”(《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第98页。)
这个文件指出了国民党的诸多缺点,强调要“建立一个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

4.中共二大召开前半个月,陈独秀再次给维经斯基写信批评国民党。1922616凌晨,陈炯明的粤军炮轰孙中山的总统府。89,孙中山经香港到上海,宣告了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陈炯明叛变后,孙中山更倾向于接受马林的建议,希望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630,陈独秀致信维经斯基:“我们很希望孙文派之国民党能觉悟改造,能和我们携手,但希望也很小。”(《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改造”国民党是马林的观点,陈独秀认为“希望也很小”。
为了向共产国际表明,共产党拒绝加入国民党是全党的统一意见,而不是陈独秀等少数人的意见;为了说明共产党和国民党性质、宗旨不同,也急需形成和通过党的纲领,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迫在眉睫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