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10月13日星期六

第十章第一节  1920,粤桂战争和陈炯明收复广东


第十章
陈炯明为何选择与孙中山决裂
沈阳先生 撰稿
第一节 
1920,粤桂战争和陈炯明收复广东


19202月,桂系与滇系因争夺驻粤滇军指挥权而公开发生内讧。
3月底4月初,伍廷芳与大部分国会议员因不满桂系专制,离粤出走。
伍廷芳(1842~1922),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汉族,广东新会西墩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出生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
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迫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广东省长。
63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四总裁联名通电,揭露桂系假护法的行径,否认其把持的广州军政府和国会非常会议。
6月下旬孙中山命陈炯明率领粤军西征讨桂。援闽粤军班师回粤,讨伐桂系军阀,飞机队随军两路南下,沿途配合作战,侦炸淡水、平潭、马鞍山等敌阵地,掩护地面部队挺进。另一方面,援闽粤军在澳门购入寇蒂斯飞机两架(一说一架是澳商卢九赠送的),并附带雇美籍飞行员史密斯、维纳二人和机械员杨标、余炳扬、吴势等多人。
陈炯明1878年,生于广东海丰,原名捷,字赞之,又字竞存。
陈炯明1898年考取秀才之后,对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兴趣索然,没有再循着举人、进士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在家乡过了几年心满意足的婚姻生活后,1906年离开家乡惠州府来到广州府,入读政法学堂。这个时候中国的政治气候已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当时的广州在两任总督陶模和岑春煊的主持下,各项新政面貌一新,新式学校开办得如火如荼,各种新思潮也在涌现。1908年,陈炯明以优等成绩从政法学堂毕业。在广州的两年时间里,陈炯明大开了眼界,接触到各种新思潮,而且结识了已加入同盟会的朱执信,为其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
1909年,陈炯明回到家乡创办《海丰自治报》,自任主笔,鼓吹自治才是救中国的唯一良方。这一年,他当选为广东谘议局议员,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陈炯明在谘议局提出“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议草”,建议设立城镇乡地方自治研究所,专门研究城镇乡自治办法,选通晓法政人员入所研究,推动自治进行。
陈炯明还先后提出《革除衙署积弊案》、《废除就地正法案》、《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案》、《筹筑惠湖铁路案》、《禁绝一切赌博案》等提案;11月与丘逢甲等一起被推为代表,赴上海参加各省咨议局联合大会,加入同盟会。
为加快成立国会的进程,江苏谘议局发起在上海召开16省“请愿国会代表团茶话会”。当时赴京请愿是一种非常时髦的活动,向政府表达民间的声音。陈炯明作为广东谘议局代表,赴上海参加了大会。议员们提出请愿书,希望能尽快颁布议院法和选举法,但清政府以“我国幅员辽阔,筹备既未完全,国民知识程度又未划一,如一时遽开议院,恐反致纷扰不安,适足为宪政前途之累”为由予以拒绝。
对所谓国会本来就只持观望态度的陈炯明来说,这次大会让他更为失望。他认为,中国政治的积弊太多太深,不是一班坐谈之客在国会里高谈阔论就可以解决的。陈炯明泄气地表示:“开国会为无聊之举,不过国家处此无可如何之时,除此别无他法,随波逐流为之耳。”
但上海之行对陈炯明意义非同小可,而且对他此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上海期间与革命党人交往密切,并加入了同盟会。
秀才出身的陈炯明加入同盟会,似乎是件难以理解的事。他的政治抱负与主张流血革命的同盟会是两条路。
事实上,陈炯明加入同盟会后,确有革命同志批评过他“对清廷抱有幻想,仕途奔竞”。
不过,陈炯明是把革命当作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建设”。他与以孙中山为代表大部分同盟会员“革命至上”的心态大相迥异,也许这是导致最终二人决裂的一个隐藏的伏笔。
19095月,胡汉民在香港筹组同盟会南方支部,陈炯明担任实行委员。他随后还在香港成立“乐群书报社”,作为同盟会的秘密机关,他还把母亲从海丰接到了香港。陈炯明与黄兴等人先后策划过多次起义与暗杀行动,黄花岗起义遭到惨痛失败,他又于1911年成立暗杀团,策划刺杀水师提督李准、广东将军凤山行动。
1910年,陈炯明参加广州新军起义联络工作。
陈炯明参加过辛亥革命及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之役中为敢死队第四队队长,谋炸广东水师提督未中。
1911年,任广州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属下的编制课裸长兼调度课副课长,又被确定负责率领一路选锋队进攻巡警教练公所。
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广东同盟会首先在化州揭竿而起,组织民军攻城撂地,并迅速蔓延至广东各地。同盟会一批党人聚集到香港,推举陈炯明为总司令,召集一万多军民,围攻惠州。在围攻的过程中,陈炯明受孙子兵法的影响,深信“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通过游说、策反的办法占领了惠州。
也正是在这时候,陈炯明拥有广东纪律最严明、战斗力最强的一支民军,这也是当时广东唯一一支真正从属于同盟会的军队。
1911119广东军政府成立,广东“和平光复”后不久,陈炯明被推为副都督,不久后为代都督。
19124月,任广东总绥靖经略,后任广东护军使。
19136月继任广东都督,718宣布广东独立,声讨袁世凯。后其属下师长苏慎初炮轰都督府,自立为临时都督,陈炯明宣布失败后逃往香港转赴新加坡。
1915年,陈炯明联络一批原国民党人另立异帜,组织中华水利促成社,受到孙中山的严厉批评。191512月,回到东江一带,组织民军起义,翌年在惠州附近成立广东共和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袁世凯死,黎元洪出任总统后,陈炯明交出兵权,被授予“定威将军”称号。后到上海,参加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1121朱庆澜任陈炯明为省长亲军司令。122,孙中山任陈炯明为“援闽”粤军总司令,经10个月奋战,打败了福建督军李厚基所部,占领闽西南20多个县。这时,陈炯明除整军经武外,又致力“刷新政治”,创办《闽星半周刊》、《闽星日刊》,提倡“新文化”,以响应“五四运动”后新思潮的传播。
1916年,陈炯明回到广东东江发动驻军和民军起义,参加讨袁斗争。成立粤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
1917年,北京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授予陈炯明“定威将军”。陈炯明后向孙中山表示“竭诚拥护,参加护法运动,任援闽粤军总司令,占领闽西南的汀州、漳州、龙岩等地,击败福建督军李厚基后占据闽南地区,建立根据地,称为“闽南护法区
19208月,爆发粤桂战争,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率粤军从广西回粤,攻打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
926,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等在东莞虎门河面分驾两架飞机起航,飞抵广州观音山南麓上空,掷弹于粤督莫荣新公署,并空投大量传单。9月底粤军攻占广西龙州,陆荣廷等逃往越南,后避居上海,旧桂系军阀统治土崩瓦解。
10月,陈炯明率粤军占领广东,把桂系逐回广西。孙中山非常高兴,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
此时桂军撤离广州,然后沿西江西撤,张惠长等驾寇蒂斯HH16型水机,陈庆云驾寇蒂斯J.N-4型水机分头飞赴西江一带侦察敌踪。前机因油尽迫降,张惠长和史密斯泅水生还,维纳遇难。
10月底,援闽粤军收复广州后,孙中山又授杨仙逸以飞机总指挥,但他没有就职,而转为出国谋筹款添购飞机和培训空军技术人员。
192011月,陈炯明与广东军民欢迎孙中山由上海抵达广州。孙中山在抵广州后于1129与伍廷芳、唐绍仪联名通电,宣布恢复军政府,重开政务会议。孙中山重新组织军政府后,发动了第二次护法运动。
124孙中山抵达桂林,组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计划由桂入湘北伐。
1920年底,孙中山派杨仙逸出国筹款购买飞机,并招训航空人员。杨仙逸到檀香山时,杨著昆老先生极力赞助,用个人的财产购飞机4架献给祖国。父子两人一个出钱一个出力,大大鼓舞了海外爱国华侨。后来,杨仙逸再去美、日等国筹款,又购得飞机8架,就这样又组成了一支空军队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