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帝退位和民初内斗
沈阳先生 撰稿
第一节
1912,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17省代表依次投票,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选举结果揭晓时,“众呼中华共和万岁三声,是时音乐大作,在场军学各界互相祝贺,喜悦之情,达于极点”。
在上海的孙中山得知消息,立即复电南京,表示接受,他说:“光复中华,皆我军民之力,文孑身归国,毫发无功,竟承选举,何以克当?惟念北方未靖,民国初基,宏济艰难,凡我国民,具有责任。诸公不计功能,加文重大之服务,文敢不黾勉从国民之后,当克日赴宁就职,先此敬复。”
同日,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达成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协议。
但在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即1月2日 ,清将领姜桂题、冯国璋、张勋、张怀芝、曹锟、王占元、陈光远、李纯、王怀庆、张作霖等十五人电内阁,誓死反对共和,请饬各亲贵大臣将在外国银行所存款项提回,接济军用
。同日,京东发生滦州起义。
不过,在1月3日 ,陆征祥等驻外各使节电请清帝退位 。这对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
面对形势的变化,袁世凯坐不住了,他有自己的打算。
当天,袁世凯在下朝的路上,在东华门丁字街遭到京津同盟会分会组织的炸弹暗杀,炸死袁卫队长等十人,袁幸免于难
。这对袁世凯而言,非常恼怒;对孙中山来说却是个难得机会。
同日,英国公使朱尔典会同法、俄、日公使声明赞成清室退位。美国不愿干涉内政,不曾参加。
在段祺瑞率北洋将领46人联名电奏,要求立定共和政体的当天,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了宗社党强硬派良弼。
在强力威慑下,此后的亲贵们或请假,或出走,来上朝者寥寥。当时部分王公跑进了东交民巷,奕劻父子带着财宝和姨太太搬进了天津的外国租界
。
到2月2日 为止,各方请求清帝退位的联名已增加到50人。
1912
年 1 月,中国同盟会美洲总支部用筹集的捐款购买了 6 架“寇蒂斯”式飞机,聘请华侨飞行家谭根为统领,华侨青年李绮庵、余夔为助手,美国人威尔科克斯(Wilcox)为装配修理技师,组成华侨革命飞机团前往南京。
1912
年 2 月初,部分飞机在南京装配完毕,准备先在南京试飞,然后到上海训练投掷炸弹。原先计划由谭根担任试飞员,因他还未回国,临时改由李绮庵试飞。李在美国时曾学习过飞行,但技术欠佳。他虽勇敢地承担了试飞的任务,可试飞时飞机仅离地数丈即坠落下来,试飞失败了!
然而,华侨革命飞机团的呐喊助威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赞扬。南京、上海等地报纸争相刊载这个消息,有的报纸甚至把试飞渲染得颇为成功,“革命军飞机凌空四千尺,威力十分伟大”,这一消息传到清政府那里,宫廷内外一片慌乱。
不久,当时垂帘听政的隆裕皇太后便宣布退位,有史评这样说道:其退位之果决,此亦原因之一也。
隆裕则对内阁全体说:“我们先办了这事,我再见他们,免得又有耽搁。”于是将逊位诏书盖印发出。
1911年中国爆发的民主革命至1912年清帝退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史学家称之为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一般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但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 (农历八月十九 )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从广义上说,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则是中国历史大转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