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張華時任空軍航空兵第29師副師長
1
1953年12月17日空軍航空兵第29師以陸軍71師師部和華東軍區空軍抽組的1個團為基礎在浙江嘉興成立,下轄85、87團,裝備拉--11飛機。空4團改編為新組建的空29師85團。
師長黃仁庭(1953.12--1955.6)原陸軍24軍71師師長,後任昌濰軍分區司令員、山東省軍區副司令員;政委任敬湯(1953.12--1954.8)後任空軍昆指政委;政治部主任梁易安(1953.12--1955.4),原陸軍24軍71師政治部主任。
1954年,張華奉調新組建的空29師任副師長。張華也是空29師中唯一長期從事飛行教學和參加過朝鮮空戰的飛行指揮員。
1954年8月第29師奉命執行支援陸軍解放一江山島的作戰任務;張華參加了此次陸海空聯合作戰,在空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
一江山島戰役是1955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陸、海、空軍各一部,對國民黨軍據守的浙江省東部一江山島進行的進攻作戰。
中國大陸解放後,國民黨軍殘餘部隊退據東南沿海部分島嶼。台灣國民黨當局企圖利用這些島嶼作為護衛台灣的屏障,反攻大陸的跳板,襲擾大陸的基地。
國民黨軍在浙東沿海所據守的島嶼,經過幾年經營,已構成防禦體系,其防務由“大陳防衛區司令部”組織實施,劉廉一任總指揮。守軍主要是美械裝備的第46師和6個突擊大隊,還有10餘艘海軍艦艇經常在此海域游弋,總兵力達2萬餘人。
一江山岛由南一江、北一江两岛组成,面积为1.7平方公里。据守一江山岛的为“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下辖突击第4大队、第2大队第4中队和1个炮兵中队共1100余人。
守军以岛上几个高地为核心,设置3道阵地和4层火力网,构筑明碉、暗堡154个,平均每百米正面配2门火炮和2挺机枪,前沿各突出部和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形成坚固的环形防御。
这次战役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统一指挥,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
张爱萍将军
1951年2月,张爱萍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军区司令员兼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开始筹谋解放浙江沿海岛屿问题。
同年9月18日,胡宗南化名秦东昌前往大陈任总指挥,将原有的杂牌军纳入6个突击大队和一个海上游击纵队,并从台湾先后增调4个战斗团,总兵力达1.2万人。
1952年4月29日,军委作战部部长张震受华东军区委托,在给毛泽东主席和军委的报告中提出:以21军2个师和海空军参战,先打大陈,后取一江山岛。同年6月,陈毅将该方案报毛主席,主席批示:“朝鲜停战前,不要进行,停战以后再说。”
7月,陈毅将张爱萍找到上海,授意他主持研究解放闽浙沿海岛屿的问题。鉴于当时情况,张爱萍曾考虑过由北向南的计划。
10月,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威尔当选第34任美国总统,任命约翰·福斯特·杜勒斯为国务卿,美国反共反华倾向日益严重。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指示美国驻太平洋部队总司令阿瑟·威廉·雷德福,可以在台湾驻扎巡逻机和侦察机,并做好必要时进驻战斗机的准备,甚至可以同蒋介石集团协调防守台、澎的计划,双方军队共同进行作战演习,并商定遇到紧急情况时由美国统一指挥。
1953年1月,张爱萍带领一个在朝鲜打过坑道战的工程技术勘查小组,到福建进行现场考察后,将作战计划改为由南向北,认为应先夺取大、小金门,以不战或小战一举解放闽、浙沿海岛屿。由于在朝鲜战场上,美国有所退让,首次提出停战建议。中央军委同意由南向北的作战方案。同年4月2日,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威尔任命兰金为驻台“大使”。这是美国自蒋介石逃台以来首次向“中华民国”派出“大使”,向全世界表明美国承认“中华民国”、支持“中华民国政府”。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及台湾问题再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议题。8月,解放军在羊屿、积谷山岛登陆的成功,使解放军在上下大陈岛的背后建立了前进基地,并对守敌产生巨大威胁。由于遭到一系列重大打击,胡宗南提出辞职,刘廉一接任。“大陈游击指挥所”改为“大陈防卫区司令部”。同月,美国和台湾海空军在台湾海峡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公开向中共示威和挑衅。
1954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攻占了东矶列岛、头门山、田岙、雀儿岙等岛。此后,华东军区鉴于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核心是大陈岛,一江山岛是大陈岛的门户和前哨据点,如攻占一江山岛,必能击中要害,沉重打击和震撼大陈岛守军,因此决定先攻占一江山岛,再取大陈岛,然后相继攻取其他岛屿。
7月11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华东军区的作战方案,并指示以海、空军轰炸大陈岛,以陆军攻占一江山岛,解放浙东沿海全部岛屿。7月下旬,华东军区确定参战部队为陆军第20军第60师1个团又1个营、地面炮兵1个多团、高射炮兵1个多团、火箭炮兵2个营,海军舰艇137艘,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共12个大队184架飞机。
8月,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前指下设空军指挥所、海军指挥所、登陆指挥所,还成立了三军联合后方勤务部和政治工作组。
3
1954年初,美台酝酿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意图将协防范围扩大至浙、闽沿海。同年3月18日,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首次作战,与多己一倍之敌激战2分钟,击落敌机2架。当天,政府组织5000多艘渔船出海捕鱼,海上千帆竞发,渔民们见证了人民解放军击落敌机的壮丽场景。
5月16日,东矶列岛作战成功,解放军占领头门山、高岛等岛屿。解放军以登陆战、海战、空战相结合之手段,打退了敌人的袭扰,攻占了东矶列岛,使大陈、一江山、渔山之敌完全暴露在打击之下,为尔后全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创造了条件,揭开了大陈列岛战役的序幕。
7月20日,毛泽东在居仁堂指示:“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敌占岛屿,估计美帝不会有大的干涉。你们就准备吧。”
8月2日,彭德怀召开解放闽浙岛屿作战会议,张爱萍汇报解放大陈列岛战役计划:先取一江山岛,后攻大陈。随后军委指示:华东军区应以海空军打击大陈岛,以陆军攻占一江山岛,以打击美国和台湾当局的协防阴谋,查明美军可能采取的行动,为解放浙东沿海岛屿创造条件。
8月31日,浙东前线指挥部(“前指”)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9月,前指成立情报汇集所。高岛建立临时快艇基地,31鱼雷快艇大队进驻。
4
11月1日,解放军海空军航空兵混合机群41架飞机在华东军区空军浙东前线指挥所司令员聂凤智,参谋长纪亭榭(时任海军航空兵副参谋长)的直接指挥下,对大陈、一江山岛重要军事目标和锚泊敌舰进行猛烈轰炸,共出动112架次,投弹1154枚,予敌重创。这是我军首次大编队轰炸敌岛,也结束了敌空军长期任意轰炸我军的时代。张华亲历了此次战役。
11月3日,驻头门山岛解放军海岸炮兵连4门130毫米海岸炮对国民党海军2艘扫雷舰进行炮击,击伤“永春”号扫雷舰,海岸炮兵还协同陆军炮兵对一江山岛国民党守军进行2次炮击。11月14日,蒋军太平号护卫舰被解放军海军击沉。这是人民海军第一次击沉这么大的敌舰。
华东军区浙东前指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指示,按照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第1阶段汁划,从空中、海上对战场实行了封锁。海、空军出动飞机226架次,击落击伤飞机19架。12月18日至20日,我空军、海军各一个航空师对渔山、披山列岛上敌炮阵地,舰艇泊位进行轰炸。
张华回忆说,从1954年11月1日至1955年1月10日,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先后对大陈岛及其附近岛屿轰炸7次,投弹80余吨(计1600余枚),炸沉坦克登陆舰“中权”号,炸伤扫雷舰“永春”号,护卫舰“太和”号,修理舰“衡山”号,海军击沉敌护卫舰“太平”号,炮舰“洞庭”号,总吨位达到12660吨。人民解放军掌握了战场的制海权、制空权。
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
5
1955年1月18日8时,在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的统一指挥下,我军集中了约1万人的陆、海、空兵力发起一江山岛战役。这次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在白天发起的三军登陆作战。
登陆部队向一江山岛制高点203高地冲击
张华回忆:人民解放军空军首先出击,以4个轰炸机大队、3个强击机大队对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实施第一轮轰炸。
9时整,解放军开始火炮试射。之后,200多门火炮和火箭炮以7次间隙射击和5次急袭射击,向一江山岛倾泻了12000多发炮弹。12时15分,搭载着我登陆部队5000多人的70余艘登陆艇,在40余艘作战舰艇、51架战机的掩护下,开向一江山岛。
13时30分,解放军又对一江山岛实施第二轮轰炸。同时,军舰也逼近到离岸3500米处,直接轰击岛上的阵地和碉堡。
13时55分,大陈岛守敌炮兵向我登陆部队开火,但旋即遭到我白岩山海岸炮的还击。5分钟后,大陈岛守敌停止炮击。 [8]
1955年1月18日14时20分,人民解放军进攻部队在一江山岛登陆。在海、空军火力的掩护下,仅35分钟就抢占了一江山岛主峰,尔后迅速向纵深进攻。
1955年1月18日早上8时至1月19日凌晨2时,经过不到一天的战斗,解放军占领该岛,一江山岛指挥官王生明被击毙,副指挥官王辅弼被俘。
此次战役历时10个小时,共毙俘国民党军1086人,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人民解放军阵亡393人。至1月19日2时,全部肃清国民党军残部。
6
一江山岛解放后,大陈岛已完全暴露在我人民解放军的攻击范围之内。蒋介石决定接受美国的建议,从大陈岛等岛屿撤军,制订了“金刚计划”,1月30日下午2时,蒋经国飞抵大陈岛,开始执行撤退大陈的“金刚计划”。 2月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政府已下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和其他美国部队“协助”国军部队从大陈撤退。
2月7日,美国第七舰队出动132艘舰艇,5000余架飞机,4.8万名海空人员,到达大陈海域准备协助国军撤离。当天美军飞机还出动6批28架次,先后侵入一江山、头门山等岛屿上空,进行军事挑衅。
解放军按照军委“要严格掌握对美帝国主义的政策,既不主动惹是生非,又不示弱的自卫原则”,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进行了还击,美机逃离。
2月8日,“中华民国”发表关于大陈撤退的声明。在美国海军和空军的掩护下,驻守在大陈的国民党军队撤逃台湾。
2月13日,人民解放军不战而得大陈。至此,浙东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一江山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首次联合登陆作战。
张华说:解放一江山岛,取得了联合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是解放军第一次成功实施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意义深远。华东军区集陆海空三军之合力,以极小代价全歼国民党守军,一举打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敌大陈防御体系,改变了东南沿海的斗争形势。
早在战前练兵活动中,我军炮兵群就对一江山、大陈、渔山、披山各岛屿之敌实施无规律炮击,打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整天躲在防炮洞里。在夺取制空权、制海权的战斗展开后,我轰炸机、强击机、战斗机编队时而轰炸一江山岛、大陈岛,时而攻击渔山列岛、披山岛,时而突袭港内锚泊敌舰,时而打击来犯敌机。经过一个多月无规律轰炸、炮击后,敌根本弄不清我军攻击目标到底在哪里。
登陆前的17日下午,我军又采取“佯动于此,实动于彼”的做法,组织航空兵对披山岛实施猛烈轰炸,歼击航空兵指挥所还多次以无线电呼叫起飞的假起飞方法,引诱敌空军远离我浙东沿海空域。17日夜间,我军组织兵力向披山岛实施大规模战役佯动,敌大陈防卫司令部据此判断,我军攻击目标为披山岛。这为真正的登陆船队提供最佳掩护。
张华说,登陆一江山岛既要跨海运兵,也要海空合围、三军协同。尽管“联合作战”的概念当时还没有提出,但打赢这一仗唯有联合。为更好统合陆海空三军力量,华东军区下了很多功夫。在人员配备上,突出选配具有跨军种任职经历的指挥员。前指司令员张爱萍是解放军第一任海军司令,又担任过浙江军区兼第7兵团司令员。副司令员聂凤智在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期间指挥空军作战中都有杰出表现。另一位副司令员马冠三曾任第22军参谋长和华东军区海军参谋长,浙江东矶列岛战斗时为副总指挥。这样就形成一个有丰富实战经验,能够统领三军且团结和谐、密切合作的指挥班子。
在战前训练中,前指指定陆、海、空军有关参谋人员联合作业,对登岛作战每一阶段中各军种的协同行动进行精细计算、反复推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作战协同计划表,明确各军兵种间的协同配合。同时,以登陆突破阶段各军、兵种间的协同为重点,严密组织登陆部队、空军、海军、炮兵、海军舰艇火炮之间的协同训练,形成协调一致的体系作战能力。
在登岛过程中,我军陆海空三军同向发力,轰炸机的猛烈轰炸、炮兵群的准确射击、强击机的俯冲扫射、舰(船)载炮兵的直瞄射击、支持炮火及时向纵深延伸等,都严格按协同计划紧紧围绕登岛行动展开,通过诸军兵种默契配合,密切协同,确保登岛部队“登得上、站得稳、打得狠”。
在部队抢滩成功向纵深突进时,面对岛上守敌的垂死挣扎,我空军伊尔-10强击机即使弹已打光,依然对敌阵地实施俯冲,从精神上打击敌人,有力支持登岛部队。
一江山岛战役给张华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但他从不谈自己在此战役中发挥的作用。
7
空军航空兵第29师成立于1953年12月17日,空29师主要以陆军71师师部和华东军区空军抽组的1个团为基础组建,主要装备是拉--11飞机。在空29师师级领导干部中,张华是唯一有飞行经历和空中作战经验的航空指挥员。他参加过解放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四混成旅”,任第10团副团长,移驻上海时,航空兵部队和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上海防空司令部密切协同,共同担负起上海的防空任务。他参加过轰炸大小和岛的朝鲜空地联合作战,他又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的地海空联合作战。
在空军航空兵第29师,也留下了那个难忘的“七月记忆”。
1954年7月22日空29师85团11名飞行员由副团长王天保带领抵达海口机场执行为苏联油轮从海南岛至黄埔港护航任务,这是航空兵首次驻扎海南岛。
7月23日85团双机从海口机场起飞,执行海上护航油轮任务,误击落英国“霸王号”运输机,机上18人死亡10人。结果长机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僚机被禁闭1个月。当时的带队长机是赵旭,他曾是第三次轰炸大、小和岛护航飞行员之一。
7月26日,空军两架拉-11为波兰“和平”号油轮等商船护航。美舰载机5批24架侵入海南岛东南大洲岛上空,其中12架战斗机10时05分在北鳌港以东海区上空向拉-11发起攻击,长机周振东和僚机在反击中双双被击落、牺牲。美机随后向护航舰艇扫射,护航舰艇开炮还击以后,美机才离去。
8
张华、李珏仪夫妇
在那个难忘的岁月里,张华认识了中国人民大学首届毕业生李珏仪,并结为终身伴侣。李珏仪出生于1933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广东中山人。2020年3月29日凌晨1点05分病逝于上海,高龄88岁。李珏仪将一生献给了空军事业。当时由于防患新冠病毒流行原因,没能举行追悼仪式,张华与子女只作了简单的告别。
张华育有一女二子,长女张理,长子张兵,次子张海。两个儿子都曾服役于空军。
张华夫妇和女儿张理和长子张兵 李珏仪
长子张兵(左)和次子张海 张华夫妇与儿子合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