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

蓝天飞鹰张华传 第62章 沈阳著


 

62

 mmexport1521161616923

 

1

 

老航校從通化轉移到牡丹江後,幾乎同時開辦了三個班。一是教員訓練班(含飛行教員和航空機械教員訓練培訓)。二是飛行員訓練班。三是航空機械訓練班。

為了能培養更多的飛行學員,讓他們儘早得到系統學習,在通化開學的飛行教員訓練班和機械教員訓練班於6月初在牡丹江航校提前結業了。

同期又開辦了飛行一期甲班和乙班。這兩個班的學員同期正式開學。但這兩個班的生源和課目訓練略有區別。

通化老航校航空隊曾從抗大一分校挑選出109名學員,又從延安炮校挑選出5名學員。這些學員必須組織起來學習,但由於教練機不夠,所以在這些學員中精選了12名學員成立了飛行一期甲班。因此飛行一期甲班是由原通化飛行隊學員及後入學的學員編成的。培養目標是未來的飛行員。飛行一期(甲班)學員共有12人:姚峻、孟進、劉耀西、張建華、翟滿緒、吳元任、李熙川、張風岐、阮濟舟、於希和、吉世堂、龍定燎。

 

2

 

由於缺乏教練機,為了讓更多的新學員能學習飛行知識和掌握飛行技能,航校同時成立了飛行一期乙班。飛行一期乙班主要是先學習航空理論,然後再進行單飛訓練。

从“山东抗大”、“延安炮校”、“山东大学”等单位挑选的一批战斗骨干都先后在飞行一期乙班学习飞行。当时的飞行一期乙班共有33名学员。他们是:刘玉堤、张积慧、孟力、王勃、白云、刘洪德、林虎、韩明阳、陈继发、王洪智、王恩泽、李永宽、牟敦康、李宪刚、李汉、徐登坤、相玉刚、姜宗奎、徐东和、马杰三、李向民、吴玉润、林军、高月明、慕宗惠、钱焕章、马周全、华龙毅、李国治、陈亮、韩铁翼、张训益、臧文亮。

以后陆续进入航校的新学员,有的直接分到飞行一期乙班学习,也有的先分配到机械一期和机械二期班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到飞行一期乙班学习。航校当时又开办了机械一期和二期两个班。

1946年夏,老航校从华东地区和新四军中又选中了10名飞行学员,其中有王海、邹炎、郭浩等。王海、邹炎就是从机械一期结业后,又入飞行一期乙班学习的。

飞行教员训练班和机械教员训练班提前结束后,航校就有了自己的教员,这些教员实际上在教员训练班学习期间,已经开始带教新学员,是既当学员,又当教员。

飞行一期甲班的教官既有日本教员,也有中国教员。

日本教员:大澄国一、瑞胜治、平信忠雄、保武生、佐滕靖夫、系川正弘、筒井重雄。中国教员:吴凯、张华、于飞。

飞行一期乙班的中国飞行教员为于飞、张华、吴恺和日本教员瑞胜治。

这两个飞行班都由白起副校长和训练处处长何健生总负责。总教官是校参议兼飞行主任教官林保毅。

   

3

 

在何健生带领下,教学工作很快展开了。然而,开局却充满了“火药味”。正式开班后,不少学员因为文化教育基础较低,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发生了矛盾。再加上日本教官与中国学员语言不通,也对教学带来了困难。

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开课时,林保毅第一次给中国学员们上课,林保毅挟着讲义走进了教室。

“起立!”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口令声,这口令很有力量,他不由自主地也站立在那里了。屋里有点暗,过了一会儿,他才看清了屋里的摆设,几排桌子,一张粗糙的黑板。黑压压地站了不少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冒着热气,如同一个刚开水的小锅炉。每一张脸都很年轻,充满了活力。

这是林保毅第一次上课,他的心里也是很紧张的。他在黑板上写了一道几何题,大家茫然,他又写了一道物理题,下面还是没反应,他又写了一道乘法算术,能答上来的人也是寥寥无几,于是林保毅只好放下带来的教案说:“好,下面我们开始学习四则运算。”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几道算术题,只是一般的四则运算题。

“谁会做这些题?”没有人回答。

“那好,大家都做一下,把卷子交给我。”接着他又问道:“谁学过几何、物理?"同样是没有人回答。

林保毅指指坐在最前面的一名年轻的战士,说:“你来说说好吗?”那个战士站了起来,他个子很小,看上去还是个孩子。

“我学过文化,是在我们团的识字班。”

“你参军之前干什么?”

“给地主放牛。”林保毅一愣没有说出话来。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身分,没有发火。

下课之后,他把算术卷子放到了校长常乾坤的面前。

“看看吧常校长,这就是你们,不,是我们的学生,他们连一般的四则运算都不会做,你让我走吧,我教不了这样的学生!”

“林教员,你不要着急,不会可以学,就从头学起!”

“校长,我们是航空学校,而不是识字补习班!”

常乾坤一看林保毅急得满脸通红,便笑着说:“我们共产党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靠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只要下功夫一定能学会!”

“校长,您说的话我不明白,我说的是学习问题,和共产党人的精神有什么关系?”

常校长笑了:“有关系,关系大着呐!”

 

4

 

当时,许多学员都是从各根据地来的抗日青年,亲眼目睹过日本鬼子烧杀掳掠奸淫妇女的法西斯残暴罪行,还有的亲人就是被鬼子杀害了。现在却要向日本人敬礼,还要听从日本人的指挥,心理上接受不了,大家的抵触情绪很大。长达14年的中日战争,在两个民族之间,已经种下了深深的仇恨和隔阂,如今他们要在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老航校的教学,就在中日人员间复杂的情感交集中展开了。

有的日籍飞行教官由于过去长期受日本军队法西斯作风的影响,对待学员态度粗暴,更加激化了矛盾。航校领导很快发现了问题,做了大量的工作。反复教育全校同志一定要分清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一般日本军人的界限,要求大家对参加航校建设的日籍航空技术人员,不能当做战俘看待,而应当作留用人员对待,尊重他们的人格。另一方面,他们又诚恳地批评日籍教官,使其认识到法西斯军队的管教方式与革命军队水火不相容。

有了飞机,有了教员,万事俱备,但是当时学员们的学习,却变成了最大的困难,很多人都记得当时在老航校里,流行着一句口号“攻下文化碉堡”。飞行训练开始的时候,由于飞行教官主要是日本人,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语言不通。平时在地面教学时有翻译,可是翻译不懂飞行和技术术语,往往翻错了,弄出了许多笑话来,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至于飞机上天就更难了,只有两个人——教员和学员,因为语言沟通不了。

 

5

 

有一次在起飞线上,日本教官林保毅看到一个学员驾驶飞机着陆时,竟在跑道上蹦了三蹦,他感到奇怪,这是很危险的。一连见几个学员着陆时都犯了同样的毛病,经了解,才知道是内田之五的学员。林保毅便找到内田之五,生气地问他:“你怎么教的?让他们在跑道上蹦几蹦?”

内田之五红了脸,道:“没有,我没有教他们蹦,谁知道是怎么回事?”

内田之五是个十分认真负责的日本教员。这次学员着陆时出现“蛤蟆蹦”的情况,他也正在纳闷呢,不想林保毅已经注意到了。“你好好问问学员,他们是怎么理解着陆动作的。”林保毅说,“看看问题是不是出在翻译那里。”

“是!”内田之五把学员和翻译都找来一问,事情明白了:原来内田之五是告诉学员们,飞机着陆时应该让前后三个轮子一齐落在跑道上,术语叫做“三点着陆”,这样飞机才能平稳地降落。可是由于翻译人员不懂飞行,不明白“三点着陆”的意思,竟然翻译成着陆时飞机要在飞机跑道上蹦三下,于是就出现了“蛤蟆蹦”的现象。这样的差错,弄得内田之五气也不是笑也不是,好不容易才把这个错误的着陆动作纠正了过来。

 

6

 

东北老航校的学员文化程度很低,在学习航空理论时就遇到一大难关。日本教员讲了大半天“伯努利”定律,他们听不懂,外文字母也记不住,同志们风趣的说:“伯努利”成了“白努力”。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学校领导和教员们想了很多办法,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模型,搞形象化和实物教学。一个“竹蜻蜓”使大家理解了螺旋桨产生拉力的原理。把汽化器摆到大家面前,吸口烟一吹,烟从孔路中喷出,使大家弄懂了汽化器工作原理。

学员们自己也拿出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攻坚精神,刻苦钻研,能者为师,互教互学。课堂上记不下笔记,晚上围在油灯下互相补抄。熄灯后躺在床上还要把白天学的东西,在脑子里过一遍。

飞行训练开始后,困难接踵而来。首先是教学员语言不通,日本教员讲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学员讲半通不通的日本话,再加上手势比划,靠这种混合语言和动作的交流,学习飞行技术。不久,师生们总结出了“勤观察、细体会、反复练、常总结”的学习方法,攻克语言关。

林保毅看到学员们的进步,很是惊讶:“真是了不起啊!”

他问常校长:“这些学生是怎样选出来的?”

“都是陆军里作战勇敢、思想好的战士,不少人是战斗英雄。”

“战斗英雄学飞行!很好,很好!”

“我们挑选的这些学员。都特别机灵!”

“机灵?”这句话林保毅听不懂了。

“就是机灵鬼,特别精!脑子好使!”

林保毅听明白了:“我懂了,是脑子特别好,就是……天才……天才!”

 

7

 

王弼非常重视教育,尊重科学。建校不久,校党委制定了“从认识上、理论上开始奠定人民空军的基础,在可能范围内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以便打下深造的基础”的教育方针。在教学上规定了:“一、由浅到深,求得能懂;二、少而精,求得能化;三、重点教育,求得有中心;四、讲授与实习配合;五、听讲与讨论配合”的教学原则。王弼领导成立了航校机械技术研究会,并担任主任委员。他亲自担任技术课教员。结合实践,航校还自编教材,先后编印各种教材和参考资料三十多种。并创办了三种期刊。

对于教学训练中的问题,校领导常乾坤、白起、何健生也经常征求和倾听那些日本教官们的意见,不把他们当外人。在生活上对日籍人员给予力所能及的优待,保证他们平时能经常吃到大米、白面等细粮,日籍技术人员见到中国官兵吃的是玉米面、高粱米,而他们吃的却是白面大米,都非常感动。

1946年夏秋,日本航空人员受回国风影响,思想情绪波动很大。航校工作陷入了重重困难。航校便积极帮助日籍技术人员解决婚姻问题。当时还不允许中国人和日本人结婚,航校领导就想办法吸收一些年轻的日本妇女到航校做护士、卫生员、保姆之类工作,创造条件使他们彼此之间增加了解的机会。

校领导还特别注意做好林保毅等主要教官的工作,以对待朋友的真诚态度,从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处处以我军的优良传统感化教育他们。如此一来,教学关系也有了改善。通过教学,不少学员还与日本老师结下深厚情谊。

8

 

mmexport1524244179150

  

伍修权多次强调:在东北老航校创立和建设的过程中,除了中国共产党自己培养的航空人才,以及归降的日本航空人员外,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那就是从汪伪空军起义而来的飞行员及相关的技术人员。

伍修权说:“对待起义人员要始终抱着热情欢迎的态度。我们要知道他们起义过来并不容易,要冒很大风险,起义后应该得到信任,安排工作后要有职有权。要真心关心他们,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经历,帮助他们提高革命觉悟,使他们早日站到革命立场上来。对他们的缺点、弱点和生活作风上的问题,不要求全责备,不要操之过急,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但也不能放任自流;对他们的历史和社会关系,要客观分析,正确对待,不要追究历史责任。”

正是在伍修权的支持和鼓励下,820起义人员对筹建老航校尽责尽力,蔡云翔和吉翔不幸牺牲,白起、何健生立即请缨替代蔡云翔和吉翔的教员工作。

于飞、张华、顾青、田杰、陈明秋等都分别担任了飞行教员和机械教员。

 

9

 

飛行班考核資料(2)

何健生的训练笔记

航校自己培养的中国飞行教员已发挥了重要的教学作用。当年时任航校训练处长何健生的训练笔记,证实了这一点。

何健生的训练笔记中记录了194610飞行一期乙班图上作业的学员名单和航线,以及带教教官分工名单,一个教员带教4名学员。

4名教员中有三名是中国教员于飞、张华、吴恺,只有一名日本教员瑞胜治(笔记中“瑞胜治”误写成“胜瑞”)。

在这份图上作业中,何健生写明了当时分为二个班,其中参加第一班图上作业的张训益等17人,已完成了作业。

 

飞行一期乙班图上作业第二班的记录如下:

 

第一组教员 于飞

 

李永宽(牡丹江-东安)

吴玉润(东安-千振)

张文亮(牡丹江-哈尔滨)

张积慧(牡丹江-依兰)

 

第二组教员 胜瑞(注:应为瑞胜治,日本教员)

 

钱焕章(依兰-哈尔滨)

牟敦康(牡丹江-敦化)

马周全(牡丹江-海龙)

刘洪德(牡丹江-海龙)

 

第三组教员 张华

 

林 军(敦化-通化)

华龙毅(温青-东丰)

徐东和(东安-佳木斯)

白 云(古城镇-敦化)

 

第四组教员 吴恺

 

王洪智(勃利-图门)

林 虎(牡丹江-通化)

刘玉堤(通化-绥芬河)

 

10

 

现保存的何健生训练教学笔记手迹,还记录了飞行一期乙班19461024日的考试成绩单。

这是一份航法(地标航行)训练考核单,考核学员33人,考核采用群众打分。

需要解释的是这份考核单中因缺失下页,因此名单中少了牟敦康、韩铁翼二人,其中陈亮出现了二次,有二个不同的分数,其中一个分数应该是牟敦康或韩铁翼的。

考核单中前为学员姓名,后为分数。

群众根据标准答案评分如下:

李宪刚85、林虎80、李汉80、钱焕章80、孟力78、姜宗奎78、马周全75、林军75、李向民75、白云75、相玉刚75、刘洪德70、李永宽70、吴玉润70、华龙毅70、徐东和70、王洪智70、刘玉堤70、陈继发70、王勃70、徐登坤70、马杰三70、高月明70、慕宗惠70、李国治68、张文亮68、张积慧65、韓明陽65 、張訓益65 、王恩澤65 、陳亮65 、陳亮75

 

飛行班考核資料(1)

 

現留存的何健生教學筆記中,還有他作為老航校訓練處長時對飛行一期乙班的總結報告,這份報告記錄了學員的學習情況,是向航校並轉東總的匯報。

綜合上述資料,可以清晰地理清飛行一期乙班於19465月開班,19461024日考試結束,11月結業。

 

 圖: 1947年4月東北老航校飛行一期乙班轉到黑龍江千振機場開始飛行訓練。 左起:王洪智、劉玉堤、吳愷、韓朝陽、林虎

 

 19474月東北老航校飛行一期乙班轉到黑龍江千振機場開始飛行訓練。左起:王洪智、劉玉堤、吳愷、韓朝陽、林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