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聶榮臻首次提出在開國大典受閱中國空軍
1
在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在全國取得勝利的前夕,黨中央不失時機地提出了建立空軍的問題,這是中共的領導者們審時度勢作出的決策。
1949年3月,中央軍委致電第四野戰軍和東北軍區,從東北老航校抽調人員成立中央軍委航空局,主要任務是指導協助各大軍區和各野戰軍接收解放區的機場、設備、器材及航空技術人員等工作,以便有計劃地為建立人民空軍創造條件。
30日,航空局正式成立,編制64人,中央軍委任命常乾坤為局長,王弼為政委,並任命了有關部門的負責人。當日,航空局在北平燈市口正式辦公。從此,中央軍委有了直接管理全國航空工作的業務部門。
軍委航空局是人民空軍領率機關的前身,它在7個月時間裡,為人民空軍的正式建立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聶榮臻當時是解放軍代總參謀長、兼華北軍區司令員、北平市市長、北平市軍管會主任,負責開國大典閱兵總指揮。新中國很快就要誕生了,中央決定在成立之日舉行大規模閱兵。
8月15日,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和政委薄一波聯名呈報黨中央的閱兵報告以及在它之後擬定的1949年國慶閱兵情況,都沒有提到空軍受閱的問題,只是在末尾加了一句:
“此次閱兵沒有空軍飛行部隊參加,只有幾架運輸機散發傳單。”
1949年8月下旬,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开会,商讨开国大典组织阅兵事宜,航空局长常乾坤参加了会议。会上,聂代总长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开国大典组织群众和阅兵的重要指示:
党中央定于
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主持了会议。参谋长唐延杰、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以及各兵种的领导同志都参加了会议。
聂荣臻原原本本地传达了中央精神。
新中国很快就要诞生了,中央决定在开国之日举行大规模阅兵,除地面部队外,空军也要出动,只是派几架运输机到会场上空散发传单。
空军参加开国大典的计划表出台了,但是阅兵计划中没有空军飞行部队参加。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飞行队已经组建了,这是人民解放军中第一支有升空作战能力的战斗机群。但是,空军既然能出动飞机撒传单,那么为什么就不能参加阅兵?
聂荣臻就琢磨着:能不能在阅兵时展现一下人民空军的力量?
在这次会议上,聂荣臻关切地询问航空局局长常乾坤:“你们能不能组织一个飞机编队,参加分列式,在开国大典那天通过天安门上空,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聂荣臻的建议,使常乾坤深入受鼓舞。
常乾坤肯定地回答:“行!我们可以组织小机群参加受阅。”
常乾坤好像意犹未尽,他又补充道:“空军必须参加开国大典,要让毛主席、朱总司令看到我们的空军起飞了,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空军的力量!”
聂荣臻最后说:“你们先搞个计划出来,过两三天再来向我讲一下。”
聂荣臻指示常乾坤回去后抓紧准备:“我们一定要在开国大典上展示人民空军的力量。”
2
第二天下午,聂荣臻又专门把常乾坤等人叫到他的办公室,详细地询问了现在的多少飞机、设备和飞行员?还问有没有困难?
大家表示:“头一回,没有经验。”
油江想到上个月,自己接待过苏联民航代表团,便说:“苏联民航谈判代表团团长过去是苏联空军中将,搞过莫斯科红场阅兵。”
聂荣臻说:“可以向他们请教,向他们学习。”他又详细地询问了有关情况。
常乾坤回到航空局后,立即指示工作人员连夜起草受阅计划。经过两昼夜的苦战,空中受阅方案出炉,其主要内容是:空中受阅编队及人员组成;各型飞机20天的训练计划;受阅的序列、速度、高度等。
在常乾坤的领导和组织下,航空局经过两个昼夜的编排、演算,将受阅计划草拟好了。
第三天的下午,常乾坤局长带着方槐、油江等,参加了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召集的开国大典准备会议,华北军区和北平市的有关领导均有人参加。
常乾坤在办公会议上作了汇报。
聂荣臻看到受阅计划后,高兴地说:“中央决定,阅兵时除地面部队外,空军也要参加。这是中国第一次空中受阅,过去国民党军空军也没有搞过,何况时间已十分紧迫。我们有飞机参加开国大典,给大典增加盛况。你们要抓紧时间很好地组织训练。”
最后,聂荣臻加重语气强调:“空中编队受阅,保证安全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证受阅全过程的安全。要搞好,按时通过天安门。”
当晚,常乾坤在航空局召开紧急会议,局机关、华北航空处、南苑飞行队和有关保障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
常乾坤传达了聂荣臻的重要指示,以及受阅飞行的计划安排。
到会同志以极其兴奋的心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重点是讨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多机种的编队协同等问题。
特别是离开国大典只有20多天,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对多机种共用南苑机场一条跑道的全日训练安排和每个飞行日的计划,训练的组织指挥工作等,都提出了不少合理的意见。
最后,常乾坤在会上明确了各项工作的分工,要求大家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完成受阅任务一来。
常乾坤说:“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接受毛主席的检阅,一点都不能马虎,一定要百分之百的顺利完成任务。”
3
为此,常乾坤带着受阅飞行中的各种问题,深入群众进行可行性研究。为了检验飞行效果,事先要进行空中照相。那时,空中照相设备差,第一次没有成功,大家有些灰心,常乾坤就多予鼓励。第二次照相获得成功后,常乾坤就赶到机场与大家共享成功的喜悦。
那时,人民空军还未能正式成立,要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空中受阅,从组织领导上来说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常乾坤考虑更多的还是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
首先是鉴于全国尚未完全解放,时有国民党飞机骚扰事件,受阅的飞机最少要有4架带实弹,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然情况。这一建议,居然被中央军委最终采纳。熟悉飞行阅兵的人都知道,受阅飞机禁止带实弹。开国大典受阅飞机带弹飞行,这在世界阅兵史上是少有的。其次是按空中受阅的需要,飞行员在飞行技术上要过硬,在政治上要绝对可靠。
当时受阅使用的飞机,全是从国民党空军那里缴获过来或是起义归来的。飞行员虽然是以飞行队的为主,但飞行队刚刚成立,大多数人是从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或从国民党中的中共地下党组织过来的,中国共产党自己培养的飞行员只有方槐、安志敏、林虎、孟进、姚俊、王洪智、王恩泽等。如果飞行员不可靠,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这两个难点,也是航空局领导考虑最多,也是承担最大的关键问题。
谁能担任这次开国大典阅飞的空中总领队呢?
常乾坤反复考虑,又多方征求意见,最后确定由南苑飞行中队长徐兆文担任。徐兆文是中共党员,曾打入国民党军空军当飞行员,做党的地下工作。既有很好的飞行技术,又有很好的政治素质。但是,徐兆文在8月下旬的一次飞行训练时,因发动机出了故障,被迫跳伞,靴子被甩掉,脚被高粱茬戳伤,要担当空中总领队,已经是不可能了。
常乾坤于是就临时改派邢海帆代理队长,并由他担任空中总领队。
4
1948年12月,平津战役已经展开,古都北平即将回到人民手中。中央决定成立北平军管会,任命叶剑英为军管会主任。
当晚,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发起了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迅速突破国民党军千里江防。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这天晚上,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晚宴,招待了当时在北平的空军起义人员。
邢海帆也被邀参加了这次晚宴。
席间,周副主席作了长时间的重要讲话,他首先向大家宣布了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的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全场顿时欢呼雀跃。
周副主席在晚宴上,充分肯定了驾机起义人员飞向光明的爱国正义行动,并从时局的发展,解放军的今后任务,讲到人民空军的建设和党和人民对起义人员的厚望。他要大家加强学习改造,努力工作,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和人民空军的发展。
周恩来的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一直成为鼓舞邢海帆前进的力量。
南苑机场被炸后不多久,周恩来向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和华北军区航空处处长方华等同志传达了中央关于在南苑建立一支飞行队的决定。飞行队的主要任务是担负北平地区的防空作战。
1949年9月初,飞行中队听到了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飞行中队将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参加阅兵仪式。这次参加开国大典空中阅兵是由聂荣臻代总参谋长向军委航空局常乾坤局长征询意见时提出来的。
在常乾坤做了肯定的回答后,经过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后,这事就定下了,并由常乾坤具体负责落实。
原定由南苑飞行中队长徐兆文担任空中总领队。结果徐兆文在飞行训练时,因发动机出了故障,被迫跳伞,脚受了伤。常乾坤于是就改派邢海帆代理队长,并由他担任空中总领队。
邢海帆既激动又感到身上的压力之重。
邢海帆过去学过领航,他非常清楚:飞行员是不久前才抽调来的,空中集合不能乱七八糟挤在一起,必须编队飞行,精确地计算出高度、速度来。
当时准备参加开国大典空军受阅飞机共17架,其中9架P-51型战斗机,大家叫它“野马”。 这些飞机都是从国民党军那里起义或接收来的,机种复杂,各有各的高度、速度,就是同一类型飞机,速度也不一样,而且飞机又破旧,是经地勤人员日日夜夜抢修好的。
邢海帆是东北老航校飞行训练队的主任,负责P一51的训练任务。他当然对P-51型战斗机很熟悉,这些飞机可以起飞作战,但没有雷达,只能搞地监哨,主要的装备是什么呢?一个是耳朵,听声音;再一个呢,是望远镜,还有一个就是电话了,电话直接拉到南苑飞行中队值班的那个位置上,一有信息,就打电话说:听到机声了。
邢海帆过去还学过领航,于是,他找来了一张五万分之一的北平地图,权作航图。在图上用尺子量了又量,航线终于标定了,飞机在通县双桥铁塔处会合,分出高度,编好队形,再飞往天安门。
按照这一队形构想,17架飞机编成了3机“品”字队形,纵队跟进;
第4分队以两架蚊式轰炸机编成“一”字横队;
第5分队以3架C-46型运输机编成“品”字队形随后;
第6分队以1架L-5型通讯联络机为长机,两架PT-19型初级教练机作左右僚机,也编成“品”字队形压阵。
这样,17架飞机形成一个纵队的跟进队形,通过天安门上空,与地面的坦克互相呼应。
常乾坤和航空局领导最终确认了这一方案。并根据这一方案配备飞行人员。
飞行人员安排如下:
第1分队:长机邢海帆,左右僚机是东北老航校第一期毕业的飞行员孟进、林虎;
第2分队:长机杨培光,左右僚机是阎磊和王延洲。王延洲等3人都是国民党空军起义飞行员;
第3分队:长机赵大海,左右僚机谭汉洲、毛履武;
第4分队:长机邓仲卿,僚机王玉珂;
第5分队:长机刘善本(副驾驶杨宝庆),左右僚机邹耀坤(副驾驶王恩泽)、谢派芬(副驾驶王洪智);
第6分队:长机方槐,左右僚机安志敏(副驾驶杜道时)、任永荣。
空中受阅的地面指挥,则由南苑机场塔台指挥员徐光文队长带伤坚持指挥;
华北军区航空处指挥室由李裕指挥;
天安门城楼总指挥室由新任华北军区航空处处长油江直接负责,与受阅总指挥部沟通,并设立三个备降机场:北平西郊机场、天津张贵庄机场和河北唐山机场。
为了确保受阅飞机安全通过天安门,还请苏联派驻中国的第一任空军顾问普鲁特科夫少将担任顾问,协助调度这种难度颇大的空中检阅。
常乾坤从计划、修改计划,空中实际演习、地面沙盘演练,反复训练,终于确定了空中飞机受阅的队形、人员及时间,大家如饥似渴地期待着这个神圣时刻的到来。
在接下来的20天时间里,常乾坤指示飞行员们抓紧时间搞训练。那时,训练条件极为艰苦,一条跑道要飞三四种飞机,每天早上3点多就开始了,直到凌晨时分才结束,真正是日以继夜。
在组织飞行训练中,常乾坤要求各分队严格编队队形训练。他亲自主持机群编队长机在地面进行沙盘作业,把飞机按空中规定的间隔、距离摆好,组织飞行员反复观看,牢记长机在自己风挡玻璃上的投影与位置,并掌握判断偏差和修正的要领。然后,反复进行空中演练和预演。
5种型号的飞机参加受阅,速度相差甚大,P-51型战斗机和蚊式战斗机时速600公里,C-46型运输机时速300公里,PT-19型和L-5型飞机时速不足200公里。速度相差如此悬殊,但通过天安门时,要求队形整齐不差分秒。
经过精确计算,起飞的顺序按先小后大,先慢后快。且航线进入点选了三个:P-51型战斗机从通县进入;C-46型运输机系中速、从建国门和通县之间进入;L-5型和PT-19型飞机从建国门东侧进入,这个编队合成的难度是很大的,但经这多次合练,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家坚信:开国大典那天,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常乾坤作为具体领导负责的军委航空局长,为圆满完成受阅飞行任务废寝忘食,费尽了心血。
为了使整个机群在天安门上空便于中央首长观看,达到最隹的效果,常乾坤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实地观看确定飞行航线。
经过预演,常乾坤觉得航线偏北则太靠近天安门,观看者仰头太厉害,不便观看,甚至于会被天安门城楼的大屋顶挡住视线而看不到飞机;航线偏南则起不到与地面通过的装甲部队协调一致,达不到检阅指挥部的要求。所以,机群必须保证在金水桥以南,南红墙(当时天安门对面长安街南面有一道红墙)以北通过,西面对正复兴门才是最好的航线位置。
此外,在常乾坤的精心組織安排下,航空局設計製造了人民空軍的機徵、軍徵,報經中央軍委批准,於開國大典當日實行。同時,盡快恢復了航空工廠的生產,修復40多個機場,開闢北京——長春、北京——上海等空中航線。
隨後,常乾坤向聶榮臻匯報了空中受閱計劃的技術設計、人員組織及需要使用飛機的型號、編隊編組等有關情況。
聶榮臻聽得非常認真,並高興地說:“好啊,我們有飛機參加開國大典,給大典增添了氣氛,你們要抓緊時間很好地組織訓練。我相信你們,毛主席、黨中央也相信你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