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0月31日星期五

漫步上海南京路


上海故事[031]


 

    我与美国朋友漫步上海南京路,突然发现与以前有不同的感觉。也许是崇洋迷外的人太多,总有不少人用奇异的目光盯着老外,有上前用英语拉客的,也有上前乞讨的,妓女、乞丐,这等人物的出现是我以前逛南京路时鲜见的。

旅客逛南京路,到底想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是购物,也许只是为了体验,也许……有太多的也许,这与我无关。

    我却对南京路情有独钟,因为这涉及到我的家史。

上海地区的贸易起源,已难稽考。在对外贸易方面,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记载,上海在宋时属秀州,隶两浙路,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市舶提举司及榷市场,说明当时已有一定数量的对外贸易。市舶司专置官员以主绾(联络)对外贸易,其职务为一方面“稽征番货”(管理外商船只货物税收),一方面“管理贡事”(管理外国贡使并保护、监督内外商民之交易)。

元朝初年,政府倡行海运,而上海有水域之便,一度成为海运船只荟萃之处。祝桥地处沿海,潘泓港成为当时重要的出海口。明代上海一带时受倭寇骚扰,曾施行“海禁”,清初亦施“海禁”,闭关自守,上海对外贸易每况愈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延废除海禁,翌年在上海设立“江海关”,专司海舶税钞。后因清政府又限外商只在广州一口与华人互市,上海对外贸易基本停顿。这时长江一带尚无西人足迹,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英人不断到上海一带调查,要求通商,为清政府拒绝。祝桥近邻东海,属偏僻之地,更无对外贸易之说了。

在国内贸易方面,上海旧属松江府,棉区集中,棉纺织手工业兴盛,自明清以来,土布和棉花的国内贸易相当发达,由于土布手工业的兴旺,还有土布制成日用品的商品,如据明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间穿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主……”

但上海地区的内贸不只是松江的棉花、布业等与其他地区的粮食及手工业品的交换,上海地处南北海运中心,长江腹地广阔,并由于江南物产丰富,因而贸易发达,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繁荣和沙船运输业兴起。据《上海古迹谈》关于“商船会馆”记载:“上海各种商业,当尚未辟租界通商以前,轮船尚未入口,以沙船为大宗,允称首屈一指,各商设立字号,如严同春、严大生、陈丰记、郭万丰、王信义等,每号多者有船三四十艘,少者二三十艘,其余亦有十余艘或数艘者,往来山东、牛庄、烟台、天津一带,获利甚巨……”又据吴贵芳著《古代上海述略》转引《皇朝经世文编》等记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作为沙船业行会组织的商船会馆,建立于上海县城东的马家厂,规模宏敞。……黄浦江中碇泊着有上海、崇明、通州、海门、南汇、宝山等地的沙船……”当时“沙船聚于上海约三千五百余号”。足见沙船贸易的繁盛。

上海在1843年开埠前,商业已渐趋繁荣,以后中外贸易中心渐由广州移至上海,从此上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据点,除大批掠夺土特产出口外,大量进口洋货。洋商倚仗特权在上海纷纷开设进出口洋行。最早开设的是英国怡和洋行、仁记洋行等。据《洋务运动》(八)“上海杂记”记述:“道乐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初开贸易,统中国内地仅有洋人462名,西妇幼孩甚少。宝顺、怡和、仁记、播威等行为上海洋行之始”。到了1846年又有德商礼和洋行、禅臣洋行等开设,在1860~1893年间,上海洋行的设立象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后来兼营进口日用百货杂品的洋行,除了原有的怡和、仁记、礼和等外,尚有德商鲁麟洋行、宝顺洋行、森茂洋行、麦边洋行、祥茂洋行,美商科发大药房、茂生洋行等,法商康福洋行、永兴洋行、立兴洋行、笔喇洋行等,日商三菱洋行、三井洋行、大仓洋行等等约有三四十家之多。

上海百货商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鸦片战争前的杂货店,当时杂货店已分化出少数经营高档用品的京货店。这是日用杂货店发展的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随着进口洋货的增加,在杂货店以外,出现广货店、京广杂货铺与洋广杂货铺,这些店铺就是以经营洋货比重的不断增加而陆续发展形成的。这是日用杂货店发展的第二阶段。再以后从洋广杂货铺中分化出了经营洋货为主的华洋杂货业(批发)和百货商店(零售),这是上海百货商业历史发展渊源的主流。

在上海市场上,早期经营日用百货商品的基本上只有小“杂货店”,后来市场繁荣,商业发达,相继出现京货店、广货店和京广杂货铺。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洋货大量推销,市场上又出现了洋广杂货铺,在这以后,又出现专业的批零分工。1880年以后,各地向上海采办洋货的客帮日益增加,洋行已不再接受那些小户的定货采购,因此较大的和新开的洋广杂货铺就先后兼营洋货批发业务。后来由于业务日益发展,一般中小型商店已应付不了大宗交易,而行业中的大户由于实力雄厚,逐渐专营批发业务,这种批零分工,使行业又一次向前发展。

大型百货公司(Department Store)创始于西文资本主义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发展的产物。它的特点一般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规模大,资金足,经营商品广,是一种设有各专业部的大型综合商店。在中国,先有洋商开设的百货公司,华商百货公司在二十世纪初由广州发展到上海,并比较集中于上海。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便逐渐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港口,又是沿海沿江物资集散的枢纽。随着国内外贸易的日益发展,上海市场日趋繁盛。洋货的输入,不但数量与日俱增,而且品种也不断扩大,在日常生活用品中还有一部分奢侈消费品。

帝国主义国家不但把洋货大量源源输入,还在上海开设洋商百货公司,专营零售业务。这些洋百货公司经营的商品中,有些是以洋人自己食用为名,如洋酒等。凭借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免税进口的。早在1854826日《北华捷报(英文版)》分类广告的记载中,就出现外人所设立的百货零售店,不过一般范围尚小,有的还没有商店招牌,只用个人名义。如英商爱特华霍尔,出售的商品有面包、饼干、煤油、黄肥皂、毛刷、鞋刷、阳伞、纱袜、衬衫、台布、钟、呢帽、发油、香皂,以及各种餐具刀叉、盘锅、办公用具和玩具等日用杂品。这些零售商品最初虽主要是为居留在上海一些洋人消费服务的,但也已进入市场广泛销售。

我国的商业组织,原来只有独资与合伙两种。1893年(光绪十九年)清政府设商部,制定了商律及公司注册试办章程。此后华商企业的公司组织有了发展,尤其以上海,广州较多。

上海先后成立了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等股份有限公司,全都是以华侨资本为主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成立了上海中国国货公司。

我的外祖父当年从香港到上海,就是负责永安公司底层的商业财务主管,其它亲戚也大多在永安公司当职员。外祖父还常带我到南京路的大三元吃早茶和用餐。逢年过节,外祖父是少不了带些南京路上的特产给我们吃的。当然,我们小辈必须先跪下叩头致谢啦。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上海商贸的发展,也带来了上海地区独特的商贸文化发展。我对美国朋友说起这些历史,自然也就对这条南京路步行街多了些亲切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