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4年10月28日星期二

上海早期的商贸文化发展




 上海故事[008]

 

清乾隆四十三年(1788年),知县成汝舟疏导运盐河后,邑人金其章建大水桥船埠于竹桥集镇西侧运盐河畔,建房招商,并自设牙行,此为祝桥集镇商业发展之始。

祝桥集镇的商业大概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至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百业初具。至民国25年(1936年),由于轮船、火车通达,祝桥集镇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成为南汇县五大集镇之一。日本侵略军入侵后,铺面大半焚毁,商业惨遭重创。至解放前夕,祝桥地区有大小商店185家,主要经营花米、杂粮、南北货、花边、药材、酱酒、木材、烟纸杂货、饮食、肉类、水果、糖果、理发等数十个行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祝桥地区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组建供销合作社,对原有私营商业区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粮食管理所、食品购销站、水产购销站等国营商业机构,形成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体,合作商业为辅助,并有国营专业经营部门的商业体系。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祝桥镇(乡、公社)个体商贩、私营商业迅速发展,超市、连锁商店相继落户,集市贸易、小商品市场兴旺,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多渠道的商品流通体系,商业更趋繁荣。2002年,全镇注册的商业企业有547家,其中个体、私营商业企业522家,商品零售总额4.2亿元。

清道光中叶(1835年前后),新茂烟纸号开业。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袁家里茶馆、乔震丰米号、顺德铁作相继问世。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仁昌腌庄、隆兴水作、德泰铜锡、大成裕药店以及竹、木、柴、米等店又纷纷开张,集镇日趋繁荣。20世纪初,随着油坊、碾米、轧花、酿造、造船、织袜等厂坊的兴起,商业发展更快。民国25年(1936年),由于水陆交通发达,商贾云集,物资吞吐量大增,大小商号(包括店坊合一的水作、铜、铁、竹、木作店……)达178家。其中陈隆盛花米杂粮号、信昌南北货号、新茂烟纸号、刘天和银楼、大成裕药店与丁祥丰木行尤为著名。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侵略军3次火烧祝桥镇,商店焚烧殆尽。嗣后,祝桥集镇的商业在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艰难生存。

解放前,祝桥地区的商业主要有花米杂粮、南北货、烟纸杂货、腌鲜肉庄、绸缎衣布、五金百货、水作面坊、镶牙照相等行业。

    我国的商业和商人资本活动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以前已相当发展,在《春秋》及《左传》等史籍中都记载有巨商出现。从《史记》的《货殖列传》中亦可看出有关商人在关中、洛阳、三晋和山东等地经商的具体情况。但我国自周、秦、汉以来,长期停滞在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占有极大优势,商品经济并不占有主要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江南一带更臻繁盛,包括集镇在内。

上海地区的贸易起源,已难稽考。在对外贸易方面,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记载,上海在宋时属秀州,隶两浙路,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市舶提举司及榷市场,说明当时已有一定数量的对外贸易。市舶司专置官员以主绾(联络)对外贸易,其职务为一方面“稽征番货”(管理外商船只货物税收),一方面“管理贡事”(管理外国贡使并保护、监督内外商民之交易)。

元朝初年,政府倡行海运,而上海有水域之便,一度成为海运船只荟萃之处。祝桥地处沿海,潘泓港成为当时重要的出海口。明代上海一带时受倭寇骚扰,曾施行“海禁”,清初亦施“海禁”,闭关自守,上海对外贸易每况愈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延废除海禁,翌年在上海设立“江海关”,专司海舶税钞。后因清政府又限外商只在广州一口与华人互市,上海对外贸易基本停顿。这时长江一带尚无西人足迹,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英人不断到上海一带调查,要求通商,为清政府拒绝。祝桥近邻东海,属偏僻之地,更无对外贸易之说了。

在国内贸易方面,上海旧属松江府,棉区集中,棉纺织手工业兴盛,自明清以来,土布和棉花的国内贸易相当发达,由于土布手工业的兴旺,还有土布制成日用品的商品,如据明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间穿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主……”又如上海浦东地区盛产高丽布,旧时主要做面巾之用,亦远销南北各省。当时祝桥地区的袜业却十分发达,祝桥南六灶绣品声名远扬。

但上海地区的内贸不只是松江的棉花、布业等与其他地区的粮食及手工业品的交换,上海地处南北海运中心,长江腹地广阔,并由于江南物产丰富,因而贸易发达,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繁荣和沙船运输业兴起。据《上海古迹谈》关于“商船会馆”记载:“上海各种商业,当尚未辟租界通商以前,轮船尚未入口,以沙船为大宗,允称首屈一指,各商设立字号,如严同春、严大生、陈丰记、郭万丰、王信义等,每号多者有船三四十艘,少者二三十艘,其余亦有十余艘或数艘者,往来山东、牛庄、烟台、天津一带,获利甚巨……”又据吴贵芳著《古代上海述略》转引《皇朝经世文编》等记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作为沙船业行会组织的商船会馆,建立于上海县城东的马家厂,规模宏敞。……黄浦江中碇泊着有上海、崇明、通州、海门、南汇、宝山等地的沙船……”当时“沙船聚于上海约三千五百余号”。足见沙船贸易的繁盛。从惠南镇到上海曹家渡通航船只颇多,祝桥镇是中途重要的转运中心。

在鸦片战争前,由于上海地区贸易的发达,早已形成“南北二市”,尤以南市兴旺。《上海县续志》:“在中外未通商以前,南市以豆业为领袖”,各业大小行号都萃聚其间。南市为早年上海的商业中心,这里的市场组织是往往一个行业集中在一条街,保留着不同程度的行会习惯。

《上海闲话》记载:“至历史上原有地名现时仍为社会所通用者亦以城内及南市一带为多”。在南市很早就有豆市街、菜市街、白衣街、花衣街、万竹街、篾竹街、竹行弄、筷竹弄、咸瓜街、火腿弄、药局弄、典当弄、洗帚弄、草鞋湾路、剪刀桥路、硝皮弄、铁锚弄及面筋弄等以行业命名的街道里弄,到现在有的路名还相袭沿用,这些地区都是各行业早期经营比较集中的所在,所谓“店多成市”。又据《上海闲话》记载:“南市各业交易,在昔均以上半日为限,至午后则无所事事矣!”南市沿黄浦滩一带,码头衔接,帆墙如林,米行木号多开设此处,即“里街亦市廛繁杂,居民栉比。”早年银钱业行号也大都开设于南市,这与南市当年商业兴盛有直接关系。

据《上海古迹谈》关于“潮州会馆”的记载:“潮州会馆……始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小东门外之洋行街……。”当时闽广船只集泊在南市大、小东门外,商务活跃,“港岸上也出现了为闽广商人经营的专门发售洋货的行号,这些行号集中的街道,就叫做洋行街。”

北市早年以新闸沿吴淞江一带的市面较为兴盛。上海开埠后,北市建制包括租界区域,商业繁荣,上海港发展到鸦片战争的前夕,另据嘉庆十九年(1814年)陈文述《上海县志?序》述:“闽、广、辽、沈之货鳞萃羽集,远及西洋暹罗之舟,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烦剧”。上海地区已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清季末叶,人口迭有增加,五方杂处,万商云集,上海不仅为我国唯一大都市,而且也是世界名城。

上海在1843年开埠前,商业已渐趋繁荣,以后中外贸易中心渐由广州移至上海,从此上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据点,除大批掠夺土特产出口外,大量进口洋货。洋商倚仗特权在上海纷纷开设进出口洋行。最早开设的是英国怡和洋行、仁记洋行等。据《洋务运动》(八)“上海杂记”记述:“道乐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初开贸易,统中国内地仅有洋人462名,西妇幼孩甚少。宝顺、怡和、仁记、播威等行为上海洋行之始”。到了1846年又有德商礼和洋行、禅臣洋行等开设,在1860~1893年间,上海洋行的设立象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后来兼营进口日用百货杂品的洋行,除了原有的怡和、仁记、礼和等外,尚有德商鲁麟洋行、宝顺洋行、森茂洋行、麦边洋行、祥茂洋行,美商科发大药房、茂生洋行等,法商康福洋行、永兴洋行、立兴洋行、笔喇洋行等,日商三菱洋行、三井洋行、大仓洋行等等约有三四十家之多。

上海开埠后,商业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上海渐次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以洋行为中心,从事土特产出口和推销进口洋货的商业发展起来,而上海与全国各地内贸交流亦大大增加,这就逐步形成从上海通都大市到全国穷乡僻壤的商业网。就上海原有的商业市场来看,原来集中于南北二市的交易更为兴旺。

南市场原来集中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小东门和北门城廓附近,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城厢居民的增加和航埠逐渐向十六铺发展,商业市面亦相继向小东门内三、四牌楼、方浜路及城隍庙等地延伸。《县志》记载城隍庙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修复后,游人日多,商市日盛。“各业因见有利可图,纷纷以余地出租,造屋设肆,驯至园中几无隙地。”从此庙周围兴起了市场,成为商业资本行会集中之地。庙市场经营特色素以小(小商品)、土(土产品)、特(特色工艺商品)闻名遐迩。

北市场原来集中在新闸沿苏州河一带,亦包括租界区域。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二月一日《江南商务报》记载:“上海南北两市绾(联结)华洋贸易之毂,百货鳞萃,价值低昂盈虚,消息攸关,本馆按旬出报,逐日刊表,俾各埠有所比较耳!”但是,在南北市场有所发展的同时,上海的商业中心已逐步向租界内转移,主要集中在黄浦区的沿浦滩一带,以后又从南京路由东向西逐步扩展。

上海百货商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鸦片战争前的杂货店,当时杂货店已分化出少数经营高档用品的京货店。这是日用杂货店发展的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随着进口洋货的增加,在杂货店以外,出现广货店、京广杂货铺与洋广杂货铺,这些店铺就是以经营洋货比重的不断增加而陆续发展形成的。这是日用杂货店发展的第二阶段。再以后从洋广杂货铺中分化出了经营洋货为主的华洋杂货业(批发)和百货商店(零售),这是上海百货商业历史发展渊源的主流。

在上海市场上,早期经营日用百货商品的基本上只有小“杂货店”,后来市场繁荣,商业发达,相继出现京货店、广货店和京广杂货铺。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洋货大量推销,市场上又出现了洋广杂货铺,在这以后,又出现专业的批零分工。1880年以后,各地向上海采办洋货的客帮日益增加,洋行已不再接受那些小户的定货采购,因此较大的和新开的洋广杂货铺就先后兼营洋货批发业务。后来由于业务日益发展,一般中小型商店已应付不了大宗交易,而行业中的大户由于实力雄厚,逐渐专营批发业务,这种批零分工,使行业又一次向前发展。

受上海商贸发展的影响,祝桥集镇商贸也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道路。在清末民初,祝桥镇的新茂烟纸号、大成裕国药号、信昌南北货号、陈隆盛花米杂粮行,都是名闻沪上的著名杂货店。

清道光中叶,坦直汤姓富户到竹桥,在大水桥街(今众济街)开设新茂烟纸号,经营烟、纸、烛、皂、火油等杂货。嗣后,历经清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朝及民国时期,新茂烟纸号虽历经战乱,但随着集镇的发展而日见鼎盛。20世纪30年代初,新茂烟纸号又在祝桥镇油车街开设分号——南新茂。是时,除由经理汤雨苍执掌店务外,还有账房、伙计、学徒、帮工10人上下。民国25年(1936年)新茂烟纸号建立100周年时,地方人士赠文为颂:“宝镜重磨益显,金刚百炼常新。不拔之基,河山并寿。”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茂烟纸号屡遭不幸。民国27年(1938年)“南新茂”遭日本侵略军的火焚。次年,店主又被杀害。新茂烟纸号汤姓家属百临困境,极力支撑门面,直至解放才获得新生。1956年春,新茂烟纸号加入祝桥文百合作商店。

大成裕国药号前身为“平心药店”,位于原竹桥镇油车街,坐东朝西,由倪墙高创设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为祝桥地区药业之先。清朝末年,平心药店因营业欠佳,由张氏风科嫡系张鲤庭、张亚卿与李宛花合股接办,改名“大成裕国药号”,经理范荣江。后由门生张书文接任,直至解放后参加公私合营。

大成裕国药号选材道地,制作精良,品种繁多,颇受医界称道。又研制张氏风科秘方丸散,故业务兴盛。

信昌南北货号由朱秀文创办于民国2年(1913年),货号位于原竹桥镇油车街与信昌街交汇处(今属祝桥镇东大街),拥有店堂、作场、仓库50多间和运货航船2艘。信昌南北货号除销售南北杂货外,兼设茶食工场、炒货作场,批零兼营。茶食工场特聘名师精制各式茶食糕点,其中尤以芙蓉糕最是脍炙人口。该糕用料考究,猪油氽炸,甜性足,上口松脆,当年与周浦三阳泰状元糕、新场徐福泰小酥粮齐名。信昌的枣仁饼亦以皮薄馅多甜性鲜美而有名。

20世纪30年代初,信昌南北货号生意鼎盛,雇员50多人,营业额最高年达旧法币8万余元。民国27年(1938年)秋,日本侵略军火烧祝桥镇,信昌南北货号焚于战火。

陈隆盛花米杂粮行于民国14年(1925年)创设于祝桥运盐河西侧(今南塘街)。是年,店主陈连生以其柴行老店转为杂粮店。后又进入上海交易所充当面粉经纪人,经营大为发展。渐次于浙江石浦设稻米收购座庄,于川沙、江镇设购销分号,有航船10多艘,往来运输。20世纪30年代,陈隆盛花米杂粮行又在祝桥殿庆桥东堍添造仓库数十间。民国25年(1936年)起,添置8.82千瓦柴油机1台,26英寸轧花车18部,籽棉加工成皮棉后直销上海。民国27年(1938年)起,添17.64千瓦柴油机1台,石磨3座,以祝桥地区生产的小麦加工龙牌面粉,主销南汇县南半部及江浙一带。解放初歇业。

大型百货公司(Department Store)创始于西文资本主义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发展的产物。它的特点一般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规模大,资金足,经营商品广,是一种设有各专业部的大型综合商店。在中国,先有洋商开设的百货公司,华商百货公司在二十世纪初由广州发展到上海,并比较集中于上海。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便逐渐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港口,又是沿海沿江物资集散的枢纽。随着国内外贸易的日益发展,上海市场日趋繁盛。洋货的输入,不但数量与日俱增,而且品种也不断扩大,在日常生活用品中还有一部分奢侈消费品。

帝国主义国家不但把洋货大量源源输入,还在上海开设洋商百货公司,专营零售业务。这些洋百货公司经营的商品中,有些是以洋人自己食用为名,如洋酒等。凭借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免税进口的。早在1854826日《北华捷报(英文版)》分类广告的记载中,就出现外人所设立的百货零售店,不过一般范围尚小,有的还没有商店招牌,只用个人名义。如英商爱特华霍尔,出售的商品有面包、饼干、煤油、黄肥皂、毛刷、鞋刷、阳伞、纱袜、衬衫、台布、钟、呢帽、发油、香皂,以及各种餐具刀叉、盘锅、办公用具和玩具等日用杂品。这些零售商品最初虽主要是为居留在上海一些洋人消费服务的,但也已进入市场广泛销售。

我国的商业组织,原来只有独资与合伙两种。1893年(光绪十九年)清政府设商部,制定了商律及公司注册试办章程。此后华商企业的公司组织有了发展,尤其以上海,广州较多。

上海先后成立了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等股份有限公司,全都是以华侨资本为主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成立了上海中国国货公司。

上海商贸的发展,也带来了上海地区独特的商贸文化发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