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6年3月20日星期日

伍修权赠枪感动日本战俘(中国空军史话)



    1945815,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到沈阳附近的奉集堡机场,驻扎在那里的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飞行大队的300余人急躁不安,他们慌忙起程向南逃跑,大约走了20多天,这股日军被中共包围。在搞清这些日本人的身份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马上派出五人谈判小组向他们宣传共军优待俘虏的政策,指出只要放下武器,可保证其生命安全。经过努力,这个日本航空大队在大队长林弥一郎带领下,于19459月底向东北民主联军投降了。
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伍修权按上级指示,在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接见了林弥一郎及其部队主要军官,开诚布公地表示准备留他们协助共军创办航空学校,待条件成熟后再送他们回国。
谈话过程中,林弥一郎始终盯着伍修权腰间佩带的一支小手枪,他的这一举动曾引起了警卫员的高度警惕。
当林弥一郎在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被说服答应协助创建中国航校,筹建中国空军时,林弥一郎在起身告辞瞬间,又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
谈话结束时,林弥一郎突然提出:“伍将军,您是否能把您带的这支柯尔持式手枪送给我作个纪念?”
这支勃朗宁手枪是伍修权的心爱之物,伴随他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出生入死久经考验。在一般人看来,将这支手枪送给刚刚放下武器的敌人,似乎不太可能。
但伍修权考虑到,林弥一郎之所以提出索要这支手枪,意在试探我方对他们的信任程度。伍修权大步走到他面前,拔出枪递到他手里,说:“这支枪从长征到现在,我一直带在身边,今日送给你作为幸会的纪念吧。”
这支漂亮的白色手枪是第三次反围剿时从张辉赞的一副官手中缴获的。伍修权毫不犹豫地从腰间解下手枪,递到林弥一郎手中,这是“军格”赋予他的本能。
哪有刚交枪就索枪的道理?林弥一郎为八路军将领雄阔的气魄和富于人情味的举止所震惊、折服。这一举动使在场的日本军官又惊又喜、十分感动。林弥一郎大队接受了协助建航校的要求。他们一致表示,愿意留下来为建设中共空军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来,林弥一郎回忆说,他刚开始工作是“为了吃饭,为了活下去,为了安全回国;看到共产党人真诚地对待他,他认为只有想方设法完成培养飞行员和其他航空技术人员的任务,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抗日民主联军收编了林弥一郎的日本航空队,东北局成立了“沈阳航空队”。指派由延安来的航空技术人员刘风、黄乃一、蔡云翔和林弥一郎共同负责航空队的工作。
滞留在上汤山村的日本航空队,接到“转移本溪”的命令,林弥一郎便带部队乘火车经安奉县到达了本溪。当地的八路军为他们提供了条件最好的三层楼房作为宿舍,伙食也是最好的。每餐有白米饭、4个菜,比八路军的高级干部们吃得都好,以致引起许多不明内情的警卫战士的不满,他们发牢骚说:“为什么对待日本鬼子这么好?”
林弥一郎的部队在本溪驻扎后,立即在沈阳航空队的领导下,与从延安来的航空技术员一起,分成了若干小组,分头到奉集堡、辽阳、营口、四平等机场去搜集器材和飞机。
这时,国民党军队已经进攻东北,有的地方已经接上了火。联军总部已从沈阳迁到抚顺,后来又迁往佳木斯。在这种情况下,林弥一郎的工作日渐困难。
同时,因为国民党军逼近沈阳,本溪也很不安全。上级决定把搜集来的飞机、器材,集中到通化市去,准备在那里开始飞行人员的训练工作。
这时,已有更多的从延安派来的航空技术人员聚集在那里,东北局为了加强领导,在原来“航空队”的基础上,又成立了“航空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参谋长伍修权亲自担任,秘书长是黄乃一,委员有常乾坤、王弼、刘风、蔡云翔、林弥一郎。
林弥一郎接到这个任命,率领他的航空队从本溪立即转移到了通化。这时正是19451210日。
收编了林弥一郎的日本航空队之后,东北局成立了“沈阳航空队”,由延安来的航空技术人员刘风、黄乃一,起义的蔡云翔和日本战俘林弥一郎共同负责航空队的工作。
经过谈判小组的努力,林弥一郎终于打消了顾虑,率部下山投降。为了争取他们,曾克林亲自赶到摩天岭下,设宴招待林弥一郎一行。与他们多次谈话,使这批日军俘虏不再要求回国,表示愿意为八路军服务。曾克林高兴地把他们带回到奉集堡机场。经过清理,拥有46架飞机,17位飞行员、机械师24人、机械员72人、地勤人员180多人。
通过劝降和接管林弥一郎航空大队,曾克林将军对现代化的的军事装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以后的战斗中,他又受命组建了我军第一支战车(坦克)部队“东北野战军战车师”,担任首任师长。
全国解放后,曾克林将军又参加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奉命组建解放军空军第一支战斗部队“航空混成旅”和海军航空兵第一师,担任了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兼第一师师长,并以军级干部的身份参加飞行员训练班,成为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职务最高的飞行员。他还曾亲自驾战机巡逻在祖国的万里蓝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