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伟大的人民空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抚今追昔,人们没有理由不赞美人民空军的辉煌,人们始终怀念那些已经故去和退出现役的前辈。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正式成立之前,就像是母腹中的婴儿,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孕育过程……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于南京创立航空班。这个航空班于1931年迁至杭州笕桥。之后,航空班扩编改制为航空学校,并由德籍顾问协助各项飞行训练工作。1932年时更名为“中央航空学校”,校址定于杭州笕桥。
在国民党大力组建空军时,中国工农红军已经开始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
富有远见卓识共产党人,深知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们就开始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航空技术人才,为日后创建人民空军准备条件。
1924年10月,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航空学校。从1924年秋到1925年冬,先后招收过两期学员,其中大部分是从黄埔军校第一、二、三期毕业生中挑选的,共52人。学员在这里经过一年左右的训练,学会了单独驾机飞行以后,被分批选送到苏联航校深造。
从1925年8月到1926年6月,被选送去苏联的18人中,共产党员就占了半数。他们是:第一期学员中的刘云、王翱、王勋(即王叔铭)、冯询,还有后来在苏联加入共产党的唐铎;第二期学员中的常乾坤、徐介藩、李乾元、黎鸿峰(越南人)、金震一(朝鲜人)。
其中,刘云到苏联后转入陆军大学学习,回国后于1930年前后在武汉被国民党杀害;
冯询、李乾元、黎鸿峰学成回国后,在革命斗争中牺牲;王翱学成后没有回国。
唐铎学成后留在苏联军队中服务,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曾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卫国战争勋章;1953年4月回国后,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任教,后调任辽宁大学副校长。
徐介藩1948年回国后,长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部队建设,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主任、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只有常乾坤一生从事中国人民的航空事业。他1926年去苏联学习飞行,后又学习航空工程,曾任苏联红军独立航空队准校领航员、教官、飞行大队长、领航主任等职,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苏联最高航空学府“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深造,1938年回国后曾任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教务主任、军委总参谋部高级参谋兼航空组副组长、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军委航空局局长、空军副司令员等职。他还编写和翻译了《飞行原理》、《飞机学》、《领航学》、《射击学》、《空气动力学初级教程》等多部著作,为空军航空技术教育、理论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他为中国人民的航空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为了继续培养航空人才,曾在留苏的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青年中,先后两次选调人员转入苏联航校学习。
1927年9月,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党、团员中,选调王弼、岳少文、蒋余材、罗国器、饶均等12人,进入苏联航校学习飞行和航空工程。
1935年9月,又从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学院学习的留学生中,选调王琏(朝鲜人)、刘风、王春、李凡、刘武、孙毅卿等7人,进入苏联航校学习飞行。
这两批学员中,有的因身体和技术原因被淘汰,有的学成后在苏联空军中服务。其中,王弼、王琏、刘风、李凡、王春等十余人经党组织批准分别于1938年和1939年回国。回国途中,他们在我党驻新疆办事处工作了一段时间,于1940年春奉党中央指示回延安工作。回延安途中,李凡被国民党杀害,王春下落不明,只有王弼、刘风、王琏回到了延安。
王弼于1927年由莫斯科中山大学转学航空后,先后在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飞机维护和飞机发动机设计制造,并在苏联空军任准校工程师、总检验师等职,回国后曾任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校长、军委总参谋部航空组组长、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政治委员、军委航空局政治委员、空军副政治委员兼工程部部长、空军副司令员等职,为培养航空人才,创造人民空军作出了重要贡献。刘风曾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大队长,空军第二航空学校校长,后调国家体委任航空司司长。
王琏曾在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任教,后来回到朝鲜,曾任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