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 著
Shenyang
缅甸伊洛瓦底江
1
1894年5月,莫理循终于从中国重庆远足到达了缅甸八莫。八莫与重庆的陆路距离是1520英里,这与重庆到上海的距离相当,整段路程,莫理循走上了整整一百天,因为他刻意等到第一百天才完成自己的旅程。
此时的莫理循已站在伊洛瓦底江畔了。
伊洛瓦底江位于中南半岛。外文名Irrawaddy River,
别名伊江。伊洛瓦底江发源地在伯舒拉山南麓。
伊洛瓦底江流经中国和缅甸缅甸南北,中国古称“大金沙江”“丽水”。
中国汉代时从云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出孟加拉国湾航行到印度。与印度洋航道连接起来。《魏略·西戎传》记载,大秦国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当由缅甸海岸登陆而达永昌。《厄立特里业海航行记》关于印度东海岸以东地方的描述也可以印证这条路线。英国历史学家哈维在《缅甸史》中说,前2世纪以来,中国以缅甸为商业通道,“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弥诺江(chindwinr,今亲敦江)经曼尼普尔(Mannipur)乘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宝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
2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说起伊洛瓦底江,首先要读懂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总面积约32400平方公里。三角洲,西从勃生河口东至仰光河口,宽约242公里,南北长约90公里,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三角洲地区除一些高地外,概为现代冲积平原。地势低下平坦,一般与海潮线相等,部分则在海潮线之下。由于每年有约3亿吨的泥沙倾泻海内,所以三角洲向外伸延的速度是惊人的,据测量,平均每年向海洋扩展66米左右。
三角洲上,地势低平,河道成网,雨季时一片汪洋,村镇均建在高地之上。三角洲地区,是缅甸全国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以种植为主,是缅甸全国稻米的第一中心,享有“缅甸谷仓”之盛誉。目前全国有耕地240多万公顷,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230多万公顷。大米是缅甸人民的主要食品和出口商品,也是缅甸的主要外汇来源之一。
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位于亚洲西南季风地区,气候水文状况明显地受西南季风所支配。1月份气候最低,平均20-25℃;4月份最热,平均25-30℃。流域内降雨量丰富,三角洲和北部降雨量2000-3000mm;中游平原雨量少,为500-1000mm。7月份降雨最多,12-3月为旱季。
伊洛瓦底江两条支流均发源于缅甸北部北纬28°附近僻远的高山冰川。东面支流恩梅开江发源于朗格拉(Languela)冰川,水量较大,但由于水流湍急而实际不可通航。西面支流迈立开江坡度较缓,有些河段可以通航,不过时为激流险滩所中断。汇流处以南约48公里(30哩)为 流域地势呈北高南底,地貌特征为北部高山峡谷,西部崇山峻岭,东部高原,南部低洼平原。
伊洛瓦底江谷地介于西部山地和掸邦高原之间。谷地中有火山熔岩地形残迹,部分地区为伊洛瓦底江、钦敦江、锡唐河的冲积平原,可分为上游谷地、中游谷地、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勃固山地、锡唐河谷等五个小区。上游谷地多山地,中游谷地平原上有突出的小山丘,下游谷地平原较窄,到三角洲附近渐宽。
在密支那与曼德勒(Mandalay)之间,伊洛瓦底江流经3条明显的峡谷。密支那下游约65公里(40哩)为第一条峡谷。江水在八莫以下骤然西折,撇下八莫冲积盆地,切割石灰岩形成第二条峡谷。第二条峡谷最窄处约91公尺(300尺)宽,两侧为61~91公尺(200~300尺)高的峭壁。江水在曼德勒以北约97公里(60哩)的抹谷(Mogok)流入第三条峡谷。在杰沙(Katha)与曼德勒之间。
3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北部高山峡谷,水位落差大;其主要支流钦敦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圭道至曼德勃是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河段,先后穿过60km长的第一峡谷、23km长的第二峡谷和27km长的第三峡谷。早在1000年前缅甸的中古时期,人们就在这里筑堤坝修渠道,引水灌溉,种植水稻,中游平原依然产芝麻、花生、棉花和烟草,这里也是缅甸重要的养牛区;从德耶谬至入海口是下游河段。德耶谬至缅昂是下游谷地,缅昂以南,伊江呈伞形分成多支汊河流入安达曼海。
钦敦江是伊洛瓦底江最大的支流,全长840km,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公里。该河水流湍急,多瀑布,蕴藏丰富的水能资源。
生活在伊洛瓦底江两岸的民族在文化上是多样的。上游以 在河谷地带,以缅甸人为主,他们在中央干旱带种植小麦、棉花和油籽,在雨量较为丰沛的南部及三角洲地区种植水稻和黄麻。还是在南部,特别是在三角洲本身,相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克伦人和一些印度人可见于缅甸人为主的社会中。此外,少数生活在城市和乡村的华人散布在整个流域。
伊洛瓦底江从北至南的主要港口有密支那、八莫、杰沙、曼德勒、敏建(Myingyan)、稍埠(Chauk)、仁安羌、敏巫、马圭(Magwe)、德耶谬(Thayetmyo)、卑谬、兴实达与央冬(Yandoon)。其中,曼德勒、稍埠、卑谬与兴实达具有良好的码头设备。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为世界主要稻谷产区之一,水稻成了江上运输的一个主要商品。其他粮食、石油、棉花和土产品也经由伊洛瓦底江运输。
缅甸内河航运业在国内交通运输业中担负着65%的任务,而伊洛瓦底江则是缅甸国内主要运输命脉。伊洛瓦底江水系有4600多公里的河道全年可以通航,约占缅甸全国内河航运总航程(约6400多公里)的71%强。缅甸北部各地出产的各种珍贵的玉石、琥珀、宝石以及缅甸中部的农产品大都是通过伊江及其支流输送到缅甸各地。
缅甸是盛产石油的国家。缅甸全国原油产量已超过1100万桶,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能少量出口。伊洛瓦底江中、下游谷地是缅甸石油的主要产地,全国油田和炼油厂几乎都分布在伊洛瓦底江沿岸。这些油田生产的石油大部分也是通过伊洛瓦底江水路输送到炼油厂。
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还是浮送木材的重要水路。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沿岸的山区,森林茂密,品种繁多,其中以柚木最为名贵。缅甸为世界主要柚木出口国。砍伐后的柚木先用大象运送到附近的河边,雨季时结筏流放直至仰光,而后运往世界各地。
4
蒲甘的佛塔
伊洛瓦底江中游谷地,是缅甸历史最悠久的地区。该地区面积仅占全国1/8,而人口却占全国30%,该地区历史悠久,一向为缅甸经济活动的中心。这里,平原宽阔,在伊洛瓦底江与最大支流亲敦江汇合处,平原最宽可达160公里。中游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流速缓慢。
缅甸人曾经说过:“没有到过蒲甘,就等于没有到过缅甸。” 举世闻名的蒲甘就在这里。
蒲甘王朝时,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创立了缅文,使手工业和文化发展起来。
在短短的两三百年间,一座方圆几十公里的蒲甘,处处寺塔簇拥。据说,最盛时期佛塔共有444万多座,因此号称“400万宝塔城”。随着政治中心的南迁、年久失修等原因,现存佛塔不过5000座。其中,以达比纽塔最为壮观,它高达200多米,登上塔顶,蒲甘尽收眼底。
蒲甘的佛塔,几乎集缅甸一切建筑艺术形式之大成。有的金光闪闪,有的洁白素雅,有的红里透蓝,颜色各异,大小不等,重楼复阁,巍峨壮丽;塔顶有圆有尖,有的既圆而尖,呈金钟形、覆钵形,气势雄伟。伴以高悬塔周的众多银铃,微风吹过铃声丁咚。佛塔内的浮雕,技艺精巧,构图朴素,栩栩如生。
伊洛瓦底江从第悦茂以下为下游。第悦茂至苗旺的沙岩地区,河宽度锐减,河流由于受阿拉干山脉与勃固山脉的紧束,水流湍急,平原窄小阶地发育,景色颇似上游的峡谷。
苗旺以南48公里的娘交附近,伊洛瓦底江开始分流,散作伞形分成多条支流流入安达曼海,形成河道交织如网的著名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伊洛瓦底江虽然并非缅甸最长的河流,但由于其航运及灌溉价值,故属该国最重要的河流。伊洛瓦底江在恩梅开江与迈立开江汇流处以南约48公里(30哩)为密支那(Myitkyina),系伊洛瓦底江上轮船季节通航在最北部的极限终点。汇流处以南约241公里(150哩)的八莫(Bhamo)为全年通航的北部极限。在汇流处与八莫之间,低水位季节时江宽在0.4~0.8公里(0.25~0.5哩)之间。主河道平均水深约为9公尺(30尺)。
伊洛瓦底江从北至南的主要港口有密支那、八莫、杰沙、曼德勒、其中,曼德勒、稍埠、卑谬与兴实达具有良好的码头设备。
佛国缅甸
莫理循登上了从八莫去曼德勒的航船,他望着伊洛瓦底江畔的两岸景色,正式向中国告别了。
莫理循先后游历了京津沪和湖北、重庆、川滇等地,在他的视野里,看到的不仅是大清的腐败、贫穷、落后,他还得到了一个结论:中国人尚未开化。他也看不起那些在中国的传教士,认为他们发挥不了作用,无法教化大清的臣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