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12月11日星期六

第34章 莫理循用假护照再次闯荡中国云南


瀋陽 著

Shenyang

 

缅甸掸邦

中缅边境

1

 

龙儿陪同莫理循已到了缅甸,缅甸与中国是邻国,此时的龙儿更想家了,他很想能够尽早回到中国。但是,莫理循几乎没有动身前往中国的丝毫念头。这使龙儿好生奇怪。

龙儿正在忧闷之时,邮差送来了一份邮件。

龙儿接过邮件,跑到莫理循处:“莫理循先生,你的电报,伦敦来的。”

莫理循叼着雪茄:“是姬乐尔先生打来的。”

莫理循接过电报。电报果然是《泰晤士报》国外新闻部主任姬乐尔先生打来的。 

 

姬乐尔在电报中说:

 

亲爱的莫理循博士:今天给你发了一封电报,要求你压缩一下你的来信,因为,你的来信本身虽然写得很好,但是对于我们的版面安排来说,显得过于松散和琐碎。

从你的来信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位周密面勤奋的观察家。来信中包含了你所搜集到的大量情报。但是,从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观点,我建议你用扩大报道题材的办法来把你的工作质量提高一步。

一位记者,在他像一个专家那样专心致志研究每个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想到,怎样把他的研究成果呈现给一般公众,使人易于理解,并且尽量吸引住广大的读者。还必须考虑报纸版面的篇幅。

记者必须将他所要说的话压缩到篇幅许可的限度内。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从大英帝国的整体观念,来衡量一下主题的相对重要性;其次才是报社编辑从局部观念出发,可能指定你写出的题目。

 

你非常真诚的瓦伦丁·姬乐尔

 

莫理循收到了姬乐尔发来的电报,电报中透露的所有信息都 是表达了对莫理循的不满,显然姬乐尔对莫理循“收集到的大量情报”并不感兴趣,他需要的是“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从大英帝国的整体观念,来衡量一下主题的相对重要性。”同时,他对莫理循的新闻写作质量也提出了批评,认为他的新闻报道“过于松散和琐碎。”

莫理循沉默了,他不会放弃刚刚在《泰晤士报》获得的职位,也不愿顶撞这个国外新闻部新任主任姬乐尔。 

2

 

Rohingya women walk through Balukhali camp in Cox's Bazaar,

中缅边境

 

龙儿望着莫理循专注的神色问道:“莫理循先生,电报中说什么?”

莫理循吸了口烟:“噢,没什么。龙儿,我打算到中国去。”

龙儿瞪大了眼:“真的?太好了。我马上准备。”

莫理循与龙儿离开曼谷时,沿着湄公河盆地而上,目的地是前往中国云南昆明。一路上,莫理循对龙儿说:两年前,我曾在那里买过一匹小白马。

在前往呵叻的路上,由于铁路只部分修通,莫理循与龙儿只能坐一段火车,下车后没有代步交通了。

莫理循穿越了暹罗西北部前往缅甸时,他骑过马,也骑过大象,乘过牛车。有时还得步行。一路艰辛,终于抵达景栋。

莫理循还对龙儿说,我去过缅甸,对缅甸这个国家有所了解。

中国人和缅甸人可以经由官方通道,从中国云南打洛到缅甸勐拉,穿越中缅边境。但很多中国人不去办理证件,他们会从山路穿越边境,很刺激,也省钱。中缅边境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部分原因是云南和缅甸掸邦人有相同的血缘,家族经常会跨越两个国家的边界。

莫理循说,我在勐拉和一些中国人待过一段时间,他们买卖、收藏虎骨酒,自己也喝。其中几个甚至曾经去过越南吃穿山甲。通常中国人认为吃珍稀动物会有惊人的医疗保健作用,而有的人只是为了炫耀财富和地位。

那里的餐馆菜单上有熊肉,菜市场出售一些像是虎皮和穿山甲的东西,但是大多数都是假的。干的“虎爪”实际上是大狗的爪子,“虎皮”是染色的狗皮,“虎鞭”则来自鹿。菜市场外,有一个小商店专门出售虎骨酒。酒很烈,虎骨、草药、根须都浸泡在像伏特加一样烈的酒里。

龙儿不吱声,莫理循则尽管说。

勐拉实际上是被中国商人开发的一个罪恶小城。在这里,大部分中国男人沉湎于各种禁忌:濒危动物食品、随意的性交易,高风险赌博。对那些大型赌场和成排的妓院,勐拉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显然,勐拉的大部分地方都属于中国人。我常常感觉不到自己身处缅甸。小镇的中心是一圈大排档和啤酒摊,旁边就是“红灯区”,一打以上的妓院没有任何掩饰地在营业。

莫理循见龙儿无语,也就不再谈勐拉那些事了。他一直看着前方,未移开目光。对他来说,龙儿的出现只不过是个人生插曲。似乎他们之间并不存在共同语言。

 

3

 

当莫理循到达景栋后,居然在护照问题上出了件麻烦事。

按当时规定:任何英国公民从缅甸进入中国,都必须持用中文写的护照。可是在景栋,没有人会写中文。

所以英国专员只得临时签发一份英文、掸文和怒文写的申请书,让他带到中国边境当局提出申请。

龙儿当然会写中文,但他不会写护照公文。

莫理循自信地说:“你不用为难,我自有办法解决。我听说申请护照很难,但我已经将申请护照的请求交给了当地官员,得到的答复很令人不满意。”

龙儿急了:“怎么说?”

莫理循叹了口气:“缅甸官员无法签发去中国的护照。”

龙儿搓着手:“那怎么办?”

莫理循笑了:“不用担心。我说服了缅甸高级专员助理斯特林先生,他已经答应了。我们明天就携带用英文、泰文和中文填写的申请书,动身去边境,向中国当局提出申请。我们先到中国云南思茅。”

莫理循与龙儿说:“你去给我买两匹小马,我想我们能顺利到达昆明的。”

龙儿站直了身子:“是。莫理循先生,我立即去办。”

龙儿照着莫理循的吩咐去买马了。

 

4

 

缅甸人在中缅边境上建了一座玉石桥,镶了7777块翡翠,真会玩! - 楠木轩

缅甸边境市场

 

龙儿来到街市上。市场上交易的物品有猪、棉布、玻璃制品、器皿等。缅甸人的手工艺品技艺高超,令人惊叹,各种金银制品和佛像制作,以及木雕石刻艺术十分精美,工匠们还能用石膏、柘榴石、红玛瑙制作各式各样的佛珠,用铜丝、铁丝和宝石镶嵌玲珑剔透的金银荷花工艺品,用各种宝石制作精细的首饰。龙儿此时却无心情去欣赏这些精致的工艺品。他朝马市走去,他在仔细地选购马匹。

莫理循此时却在填写护照申请书。

不一会,龙儿牵着两匹小马,高兴地见莫理循。

莫理循用手轻轻地拍着小马的背:“龙儿,我已经填写完护照申请书。你给我拿朱笔来,再到驿站找一个最大的信封。”

龙儿拿来朱笔和信封。莫理循用朱笔在每行字旁画上了红线。

莫理循眯了下眼:“龙儿,这公函上得有两颗关防印章,你看怎么办?”

龙儿摆着手:“关防印章?到哪去弄?”

莫理循朝四周看了一下,目光盯在柜上放着的范霍顿牌可可粉罐头听:“你将那只范霍顿牌可可粉罐头听拿给我。”

龙儿将那罐头听递给莫理循。莫理循将罐头听上凹凸的印纹醮上红印泥,在那公函上盖了下去,红红的印鉴上留下一串洋字儿。莫理循将两封精心设计的公函装进了大信封。龙儿却在一边瞪大了眼,难以啃声。

莫理循和龙儿带着这些文件,去了中国云南边防。

 

5

 

尽管莫理循用范霍顿牌可可粉罐头印戳冒充“冠冕堂皇的关防”印鉴,但他仍然若无其事地向中国边防递交了这份假冒公函。

中国边防官员还是先打起了官腔,说先要和在思茅的上司联系后才能定夺。

莫理循给这个官员送了一块在广告上经常见到的能治疗颈部皮肤病的肥皂,立即就得到了一封通行授权信。

边防守卒看过公函,马上毕恭毕敬地让莫理循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莫理循笑着将这份通行授权信递给龙儿:“龙儿,你懂中英文,看看这上面写些什么?”

龙儿点着头:“是。”

龙儿一边看一边对莫理循说:“莫理循先生,你在英文填写的申请书上说,兹有莫理循博士拟前往旅游,恳请惠予发给所需护照为荷。可是,这封通行授权信在译成中文时,却错译成,兹有英国女王特派的皇家医生,应云贵总督的迫切要求前来救死扶伤。莫理循先生,这样翻译,差错太大了。”

莫理循大笑:“这可是按中国的国情才这么翻译的呀!我是受云贵总督之邀,由英国女王陛下委派,拟往中国救死扶伤。按条约规定,应受皇上保护,哈,虽然这样写,有点离谱,不过这可不是我的错哇。”

 

6

 

http://www.laozhaopianxiufu.com/upload/2018/9/2018091331671205.jpg

缅甸边境小镇

龙儿又犹豫了:“可是,莫理循先生,你正染上时疫,身子太弱,是否推迟几天?”

莫理循站了起来,用手拍打着龙儿新买来的小马:“英国驻缅甸高级专员的秘书长打电报给我,也说值此有害健康的季节,不宜旅行。这里的缅甸边境代理人也给我书面通知说,路上有中国土匪出没。这个地方现在流行病猖獗,在一个600人的团队里,就有127人患时疫病倒。不过,我决心已定。”

莫理循得意地对龙儿说:“这份护照如果不能确保我受到尊敬,那我真是不懂得中国人了。”

龙儿呐呐地不知所措。

莫理循更得意了:“中国人不了解西方,没几个人懂得西文。在中国人眼里,升官就意味着发财。因此,人人都想升官。升了官,大官欺小官,官大一级就压死人。有了官文,就是有了权力的象征。那些边关守卒,一见官文,就百依百顺了。”

莫理循告诉龙儿,缅甸曾是清朝的藩属国,在18867月,清朝与英国签订了《缅甸条款》,清朝承认了英国在缅甸的特权,英国同意缅甸对清朝仍照往例,十年一贡。清朝虽然达到了使英国勿阻朝贡的谈判要求,但实际上清朝与缅甸的宗藩关系已不复存在。

莫理循和龙儿沉默地坐了一会儿。开始骑着白马出发了,把景栋最后一点微粒从马蹄下晃了出去。

仍是早晨,锐利的中国阳光照射着缅甸的浮尘,他们一路向北,已前行在中国云南的地界上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