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

Q卷序:编造假新闻一举成名的布莱尔



沈阳 著 

美国假新闻接二连三

 

1998年5月,美国曾爆出一桩新闻史上罕见的重大假新闻丑闻。丑闻主角是一名25岁的记者,名叫史蒂芬·格拉斯——《新共和》杂志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记者新星”,曾为多家全美发行的刊物写了数十篇相当有影响力的报导。然而事实却是,这些报导中的部分内容“纯属虚构”——他不仅虚构了报导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虚构报导中的公司名称和直接引语,有时甚至整篇报导没一个字是真的!

为了让这些虚构出来的报导更有说服力,史蒂芬·格拉斯还连带着伪造了大量便条、电话留言、传真甚至网站!

数年后,史蒂芬·格拉斯以他的生活为素材写了一部畅销小说———《说谎者》,稿酬高达6位数。史蒂芬·格拉斯首次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的采访时,现身说法,畅谈自己当年的“造假心得”。他说:“我的生活由一连串的谎言组成,为了掩饰旧谎言而不断制造出新谎言。”

此事的恶劣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美国另一家报纸也因为刊登了一篇有抄袭之嫌的报导而不得不向读者致歉。据美联社报导,《纽约邮报》20日承认,该报一名自由撰稿人罗宾·格雷格的作品是通过对《国民问询》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进行抄袭后得来的。

《纽约邮报》在20日的一篇报导中说,该报自由撰稿人罗宾·格雷格已经承认,他的作品是从《国民问询》杂志上抄袭来的。

《纽约邮报》总编科尔·艾伦也证实说:“我们被格雷格先生骗了,他再也不会为《纽约邮报》撰稿了。”

不过格雷格在当天晚些时候又表示说,他从《国民问询》杂志那里得到了许可,有权将那篇报导提供给其他出版物。他还否认自己做了任何不道德的事情。而《国民问询》杂志的出版方———美国媒体公司发言人则拒绝就此事作出评论。

《纽约邮报》所说的抄袭作品出现在该报15日的商业版中,报导中提到美国零售巨商沃尔玛百货公司将在今年逐步取消在其连锁店内销售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凯瑟·李·吉福德品牌的服装。

通过对《纽约邮报》和《国民问询》上的文章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纽约邮报》上的文章只是比《国民问询》上的文章短了一点而已,而且两篇文章的前四段根本就是完全一样的。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03年5月,《纽约时报》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编造新闻的丑闻令全世界震惊。造假记者杰森·布莱尔因编造谎言,一举成名,震惊世界。

造假记者杰森·布莱尔的启示:对于一些野心勃勃的人来说,先堕落再通过洗清罪名而博得同情,是一条出人头第的捷径。

 

令《纽约时报》蒙羞的造假记者杰森·布莱尔

 

2003年5月11日《纽约时报》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枚炸弹投向的是自己。《纽约时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长篇文章,揭露该报一名27岁的记者大肆编造独家新闻的经历。这犹如新闻界的“水门事件”,使已经有152年悠久历史以及在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的《纽约时报》蒙羞。中国青年报和青年时讯等媒体都作了相关报道。

事件的核心人物是一个曾经被称为“后起之秀”的年轻记者杰森·布莱尔。时年27岁的布莱尔于1998年进入《纽约时报》实习,2001年1月成为该报正式记者。在过去几年中他曾为《纽约时报》撰写了700多篇报导。由于布莱尔的报导极富“现场感”,而且对事件的反应“非常迅速”,因此他受到了《纽约时报》高层的赏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报导中很多竟是杜撰或抄袭的。根据《纽约时报》的报导,自从去年10月布莱尔被升任国内新闻记者后,总共发表了73篇文章。其中根据初步调查,至少有36篇“存在各种抄袭问题”。

例如,《纽约时报》4月19日曾刊载过布莱尔的一篇采访报导。报导中称,布莱尔前往位于贝塞斯塔的国家海军医疗中心病房,采访了在伊拉克战争中受伤的美军士兵。报告中描述了两名在伊战中受伤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其中一名士兵由于腿部被地雷炸伤而截肢,而另一名受伤较轻。在报导中布莱尔写到:“那位受伤较轻的士兵对我说,当你看到那么多同伴受重伤或在战争中死去时,你很难为自己感到难过。”而实际情况是,布莱尔根本就没去过贝塞斯塔,他只是通过电话采访了那位伤兵,而且还是在他出院一两天之后,这名士兵也从未说过那句“高尚”的话。而有关医院环境以及当时一些伤兵状况的“真实”描述,则经证实是抄袭自《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导。

最为离谱的要算杰森撰写的有关被解救的美军女兵杰希卡·林奇家所进行的现场采访。尽管杰森根本没有前往林奇家进行过现场采访,但是他却“创造”出了五篇有关这位19岁女孩的文章,并多次煞有介事地描绘了杰希卡家的景象。在他撰写的文章中,这名女兵家附近有一片烟草园和奶牛场,可实际上,这些景色“纯属虚构”。

其实,布莱尔是一个“人见人爱”的机灵鬼。

当布莱尔在高中时第一次选修新闻课时,他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记者。布莱尔出生于一个家境还不错的黑人家庭,他的父亲托马斯是美国史密斯学院监察官员,母亲法兰西斯则是一位教师。布莱尔在中学时就是一个信息迷,他经常整天泡在学校三楼的学生报社中。

高中时,杰森·布莱尔就成为了美国弗吉尼亚州森特威里时报的实习记者。该报社的负责人史蒂夫·卡西尔说:“……我对他这个年龄所表现出的成熟感到非常惊讶,他的微笑很有感染力。不过他不太可靠,他处理的一些新闻也有问题。但是谁还能对一个孩子要求太多呢?”

之后,布莱尔在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学习。在大学并在多家媒体实习,他表现得非常勤奋,赢得众人的一致称赞。但是与他一起在大学校报工作的同龄人对布莱尔的印象却并不怎么好。在校报任职时,布莱尔对一场球赛的报导就曾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因为他在报导中引用的当事人的一些话被另外同时参与采访的人指责为捏造。随后发生的事更加奇怪,当校报的编辑们要求布莱尔对此做出解释时,他却突然消失了。他当时的同事说:“我们一直给他打电话,但是他一直没露面。第二天他告诉大家说他昨天差点煤气中毒而死,因为他的同屋忘记关火。其他人问我,真的能相信布莱尔的鬼话?”

熟悉布莱尔的一些同事说,布莱尔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总是希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许就是他片面追求稿件的数量,而不惜杜撰的原因。虽然布莱尔没能在马里兰大学毕业,但是他却同时取得了美国两家知名报社的实习机会,一家是《波士顿环球报》,另一家是《华盛顿邮报》。1998年,布莱尔终于踏入《纽约时报》的大门。

布莱尔一到《纽约时报》就开始吹嘘自己与《纽约时报》副主编捷拉德·波德(Gerald Boyd)的关系很近。因为波德与布莱尔同为非裔美国人。在报社实习期间,布莱尔似乎还有偷窥报社编辑们的私人资料以及信件的癖好。当时的几个编辑都曾声称布莱尔在下班后曾偷偷查看编辑部其他人的计算机。当他在纽约市警察局的记者室工作时,他的一位同事西恩·盖尔德那尔曾指责布莱尔在下班后偷偷打开另一位记者的计算机,偷窥别人的文章。“很多人都认为杰森的行为太危险了,就像早晚有一天火车要出轨一样,他早晚要出事。”

新闻行业在美国一直被认为是青春行业,没完没了的加班和对于低级记者那少得可怜的薪水连年轻人都觉得喘不过气来。有很多迹象表明,当布莱尔开始在《纽约时报》工作时,工作的压力已经使布莱尔感到几乎崩溃。

布莱尔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密友说:“我们一起讨论了是什么导致他的自我毁灭,酗酒和吸毒只是毁灭的表征却不是根源。”布莱尔仍然不断接到《纽约时报》的重要报导任务,一方面他继续报导狙击手杀人案,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新的任务,报导失踪美军士兵的家庭。

他的报导越来越超越边际。“当他报导事件时,总是喜欢把自己想象成当事人。”《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说道,“当美国国家宇航局的航天飞机爆炸的时候,他声称自己的父亲曾经在宇航局工作过,而当伊利诺斯州的州长乔治·雷恩颁布死刑特赦令时,他又声称他有一个亲戚则是受到特赦的死刑犯。他还说自己有个表亲在五角大楼工作等等。”当他的骗局被最终揭穿后,他的一些朋友怀疑他也许有妄想症。

造假记者布莱尔永不知耻

 

  据香港文汇报报导,在《纽约时报》前记者布莱尔被揭发在任职期间“屡犯新闻欺诈行为”后,《波士顿环球报》立即翻查了布莱尔为该报撰写的85篇报导,发现其中许多都有问题。布莱尔1996年至1997年暑假期间曾在《环球报》实习,1998年底至1999年初更出任该报特约记者。

  《环球报》联络了多名曾在布莱尔的文章里提及的人物,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质疑他的引文。

1999年4月18日,布莱尔在《环球报》发表署名文章,内容有关哥伦比亚特区市长威廉斯所面临的政治挑战。布莱尔在文中引述威廉斯的语录,与《华盛顿邮报》分别在同年3月21日及4月11日所引述的相同,但他在文中并没有注明。威廉斯的发言人接受查询时表示,威廉斯在该段时间内并没有接受布莱尔访问的记录。

  此外,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前校长尼蒙斯也强烈否认曾接受过布莱尔访问。布莱尔曾在报导中引述尼蒙斯的话,指责大学迁址的计划是背叛马丁路德金及其它民权领袖的举措。目前正于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历史系任教的尼蒙斯否认发表过上述评论,声称自己没有接受过《环球报》记者访问。

但是,当时布莱尔的这些“小问题”并没有影响他的新闻生涯。

相反,这个丑闻记者反咬一口称在报社受种族歧视。

美国著名媒体《纽约时报》曾自揭麾下记者杜撰新闻、抄袭其他媒体报导的丑闻。然而,被揭发的布莱尔竟对其骗术大感得意,并准备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书来赚钱。此外,身为黑人的他还反咬一口,称自己在报社中曾受到种族歧视。

布莱尔声称自己在《纽约时报》工作期间备受种族歧视。他说,“要说我的种族背景没有影响到我的职业,那绝对是在骗人。因为是黑人,我受到过特殊照顾,但也受过严重的种族歧视,这两者是不平衡的,种族歧视深深地伤害了我。”

面对压力,布莱尔已经越来越感到无法应付自己被分派的各种国内报导任务。他便通过频繁地使用移动电话和台式笔记本作为主要工具发送稿件,以制造他在全国各地采访的假象,而他其实并没有到现场采访,所有稿件都是在编辑室内编就的。

很快,布莱尔从《圣·安东尼奥快报》剽窃的一篇文章受到了指控。随后的几个星期,美国全国的新闻报社开始零星的对布莱尔的欺骗行为进行了报导。

尽管骗局被揭穿,布莱尔知道自己的新闻生涯已经彻底结束了,但是他至少在外表上表现得非常冷静,甚至有些冷漠。

当《纽约时报》对他的问题正在开高层秘密会议时,布莱尔则正在曼哈顿忙着和他的律师以及其著作代理商进行商谈。而这之前,根据他朋友的说法,布莱尔刚刚从美国康涅迭格州的新卡纳一个高级戒毒所中出来。布莱尔据说在那里接受酗酒、吸毒以及精神抑郁的治疗。

布莱尔随时跟踪着有关自己的爆炸性新闻在电视、报纸、互连网、以及广播中迅速传播。他在某种程度上在跟踪报导着自己的新闻。他不断打电话给朋友和亲友告诉他们目前的情况,以及事情将如何进展。

在《纽约时报》高层开会的当晚9:45分,布莱尔给他的朋友甚至一些仍在《纽约时报》工作的同事,发出了一封“措辞愉快”的电子邮件,邮件中写到:“嗨,伙计,这是我新邮箱的地址。如果有人向你们打听我的地址尽管把这个新邮箱的地址告诉他们。我希望全世界那些关心我的人都知道我现在仍然在尽一切努力顽强地坚持着。我爱你们大家,我坚信时候还没到,祝幸福,杰森。”

 

在欺骗丑闻曝光后,布莱尔5月1日被迫从《纽约时报》辞职。他在近日接受美国《纽约观察家》周刊的采访时,布莱尔坦言,他曾阅读过《纽约时报》详列的有关他的种种欺骗事实,当看到自己杜撰的那篇对伊拉克战争中获救的美国女战俘林奇的家人的采访记时,自己都“忍不住要大笑”,并称该篇报导是他的“最得意之作”。布莱尔在报导中说,他曾亲往位于弗吉尼亚州西部的林奇的家进行采访,她家的房子正好可以俯瞰一片烟草种植园和许多畜牧场。林奇的父亲在听到女儿获救的消息时曾“有点哽噎”。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子虚乌有的事。

 

为何造假记者依然“风光无限”?

 

布莱尔似乎并没有走向崩溃,而且比以前做记者时更忙,更出风头。他刚刚与一家出版社的代理商大卫·威格里亚诺(David Vigliano)签了约准备出版关于他的经历的书,与此同时布莱尔忙着与各种各样的媒体打交道,有电视、电影也有各地的出版商。

泰德·法兰尼,曾经和布莱尔一起共事,他说:“杰森把所有的事都想到了,考虑得很周全。如果我们从文学的视点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美国人一向对于那些能够洗清罪名的人是非常仁慈和宽大的。他们将看电视专辑,甚至花上9.5美元到电影院看专题片。尽管这样评价21世纪美国人对于名人和明星的看法有些奇怪,但是这正是如今我们这个时代对待那些堕落的明星和名人们的做法。”

2003年05月18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新闻周刊》报导,因制造虚假新闻和剽窃他人文章而遭解职的美国《纽约时报》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日前第一次向公众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说:“我不能说任何事情,除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对于那些曾经支持过我、曾经严厉要求过我以及那些花费时间了解更进一步事实真相而又不再相信报纸所说的一切的人,我由衷地感到罪责、羞耻、难过、背叛、自由和感激。”

杰森·布莱尔最后表示希望那些帮助他度过此次新闻欺诈丑闻的人们不要相信“他们在报纸上读到的每一件事情。”布莱尔同时认为,他渴望得到公众的理解,而“时间会带走一切”。

  布莱尔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在大约一周前,布莱尔在康涅狄格州新迦南市的一家医院接受治疗,病症主要是:酒精中毒、滥服可卡因以及抑郁狂躁症等。

  而在本期《新闻周刊》另一篇名为《美国新闻界的种族问题》的文章中,作者认为,美新闻界一直存在着种族问题,那就是新闻记者一般都是白人,黑人记者很少,优秀黑人记者更少。而布莱尔是颇有魅力的黑人青年,美国新闻界种族问题给他留下了可以“钻营”的土壤,因为许多新闻机构会毫不迟疑地录用他,他们需要优秀黑人记者。

在受到媒体从未有过的关注后,布莱尔也开始动起了心思:既然工作都丢了,还不如想想其他的办法赚点钱呢。正因为此,布莱尔计划将自己的故事写成书,或写成剧本卖给好莱坞。据《新闻周刊》透露,布莱尔已经同一位文学代理签了合同,让后者将其未来的“大作”推向市场。

不过,布莱尔的美好计划至少还面临着一个障碍。那就是,《纽约时报》有可能会以“故意欺诈罪”将之告上法庭。如果布莱尔的罪名属实,那么根据纽约市的法律,布莱尔将被禁止从其犯罪行为中谋利。

但即便《纽约时报》放布莱尔一马,其未来大作能否顺利面世仍不好说。美国一些出版商已表示,他们现在不会出版骗子记者布莱尔的书。还有人质疑道,布莱尔说谎话都已经习惯了,“他是要写一本自传,还是一本小说呢?”

然而,不管布莱尔能否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性丑闻”的女主角莱温斯基那样借丑闻生钱,他的名字无疑已成为造假记者的代名词。美国一家媒体接到了读者对某位记者的投诉电话,对方在电话中质问道,“你怎么比杰森·布莱尔还会编故事?”

 

布莱尔假新闻羞辱了百年媒体《纽约时报》

 

2003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时报》在其头版刊登一篇题为“辞职的时报记者留下的一长串欺骗行为”的文章,揭露该报记者布莱尔在过去7个月里杜撰了36篇新闻报导。一时间全球媒体哗然。有评论家称此事件为“有史以来商业化传媒雾蒙蒙的大海中最大的冰山浮动。”

这个事件成为目前美国新闻界的重大讨论话题,不仅各大报纸都给以报导和评论,美国三大有线电视网以及公共电视台PBS,都邀请新闻界专家评论这个事件。《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总编辑朱克曼(Mort Zuckerman)认为这是“对《纽约时报》的羞辱”。

事实上,当今社会的记者杜撰新闻并非天下罕闻,何以此案如此之不同寻常?

其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该幕戏剧的主角:一方为有152年历史,号称“世界上最有声誉和影响力报纸”的《纽约时报》;另一方为一名年仅27岁、未完成系统新闻学教育,却从实习记者一窜而成为该报报导全国性新闻的主力记者。

该记者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来自富裕的弗吉尼亚州费耳菲科斯县。其父为美国一著名的政府文化机构的总监。在加入《纽约时报》之前,杰森曾为《纽约时报》的竞争对手《华盛顿邮报》做过自由撰稿人,并在《波士顿环球报》当过见习记者。1999年,杰森加入《纽约时报》。

应该说,布莱尔的行为并不是没有引起过报社的注意。报社内部曾抱怨布莱尔花报社的钱在报社大楼沿街的酒吧抽烟喝威士忌;他还超额使用报社的车,并得到多个违章停车罚单;他写的报导中出错率极高,3年半的时间里被更正了50个错误。尽管如此,2001年9月,布莱尔仍被管理层提升为正式记者。

布莱尔的欺骗行为在9·11事件后不断升级。他声称他的一亲属在9·11爆炸中丧生。后来,该家庭出面否认与布莱尔有亲戚关系。

布莱尔的行为一直为《纽约时报》都市版编辑乔纳森·兰德曼所警觉。2002年4月,乔纳森给新闻部的行政管理层发了一份电子邮件,简短的一句话:“我们必须阻止布莱尔为时报写稿,立刻。”

不幸的是,乔纳森的警告并未引起高层的重视。相反,布莱尔被派去报导当时极为敏感的华盛顿连环狙击手案件。在仅仅6天的时间里,布莱尔就完成了一篇关于已被抓获的年长的狙击手约翰·穆罕默德的头版报导。文中称该报导的消息来源为未透露姓名的执法人员。之后,他又完成了一篇关于另一个年轻狙击手的报导。两篇报导均引起了司法方“严重失实”的抗议。但时报并未就消息来源追究布莱尔。

至此,布莱尔的杜撰开始延伸向他的开支。他告诉报社说,几条毯子是在华盛顿的一家商店买的,但发票开的却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家商店;他声称他与执法官员在华盛顿的一家餐馆就餐,而这家餐馆却在纽约布鲁克林……让人惊奇的是,他的这些欺瞒行为居然没有被发现。

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份,杰森声称为采写新闻,跑了6个州的20个城市,却拿不出任何一张酒店、飞机、以及出租车的收据。

美国攻打伊拉克后,布莱尔还杜撰了对美军女兵杰西卡·林奇的父亲乔治·林奇的采访。

布莱尔最终事发是由于另一家媒体《圣安东尼奥快讯报》向《纽约时报》投诉布莱尔剽窃该报对一名在伊拉克死亡的美军士兵母亲的采访。《纽约时报》全国新闻版的编辑罗伯特当面对质布莱尔,要他描述采访对象的居住环境来证实他确实进行了采访。即使到了这一步,布莱尔仍然百般抵赖。他详细描述了采访对象的房子,以至停在房子边上的红色吉普车,后院里的玫瑰花。后来被证实,这一切描述均来自于布莱尔看到的时报摄影记者拍回的照片。

 

《纽约时报》对布莱尔造假事件如何反省?

 

5月14日,《纽约时报》的员工与出版人、总编辑、执行总编就“布莱尔事件”进行对话。为核实杰森过去所写的所有报导,《纽约时报》专门成立了一个由5名时报记者、2名研究人员和3名编辑组成的临时机构,进行了150多个采访,以甄别事实,并为失实之处向读者致歉。

作为世界最著名大报之一,《纽约时报》一向以看重新闻真实著称。因此,各种疑问、指责纷至沓来:

 

疑问之一:杰森如此一贯的行为,为何未引起主要管理层的警觉?

疑问之二:都市版编辑乔纳森的警告信为何未被听取和采纳?

疑问之三:杰森漏洞百出的开支为何居然没有人发现?

疑问之四,亦是最难以理解的:《纽约时报》严谨的编辑把关到哪里去了?

 

《纽约时报》对此事件进行反省。5月14日下午,《纽约时报》召开了内部大会,出版人、总编辑、执行总编集体与员工对话,就此事承担责任。总编辑承认该报百年来建设起来的编辑体系可以良好地对付非恶意的失误,但不足以防范恶意欺瞒。在同一天,总编辑也为时报辩护说:“坦率而言,世界上没有一家报纸是办起来为了监督欺骗和添枝加叶的。”

《纽约时报》对此事的处理,引起了各界的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时报在头版登出自己记者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是有胆量和责任感的表现;但也有舆论认为,时报淡化报社机构所应承担的责任,反而将全部责任推卸到记者个人头上;更有大量议论聚焦在杰森是黑人这一事实上,认为时报为了提倡“种族多元化”,在启用布莱尔上降低了考核记者的标准。

据《纽约时报》发言人透露,联邦司法部门正在向时报索要有关杰森·布莱尔的资料。但布莱尔所为是否构成犯罪,尚无说法。前纽约曼哈顿首席司法助理麦修·费史本发表评论说,因杜撰新闻而被指控犯罪将是十分不同寻常的。

有资深传媒研究人员认为,不是布莱尔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扼杀《纽约时报》,而是商业市场在扼杀时报。在布莱尔事件出现之前,《纽约时报》的发行量已下跌了5%。发行量催赶着管理层,管理层催赶着编辑,编辑催赶着记者,“多产”和“挖新闻”像两把鞭子让记者像陀螺似地永不疲倦。

以布莱尔为例,自他被升至采写全国新闻记者,7个月里,他写了73篇稿件(其中36篇是杜撰的),平均下来,每三天一篇,这中间还包括他自称的全美各地的旅行。其工作量之大,是任何一个27岁的年轻人所不能承受的。这种做法,只可能导致大量的“垃圾新闻”被制造。

 

商业利益拷问美国媒体的公信力

 

布莱尔事件不仅仅使《纽约时报》,也使全美国的传媒都因此大大地丢了面子。美国的传媒素以“第四权力”自称,历史上,传媒也确实起到了监督政府的作用。当年两个年轻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挖根刨藤,掘出了“水门事件”,让一届政府寿终正寝;就在美国攻打伊拉克前不久,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抵制来自白宫的压力,播出了王牌记者丹·拉瑟对萨达姆的专访。

尽管美国的传媒多为资本财团所拥有,其向商业化躬身作揖的姿态历来招致非议,但传媒努力维持其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形像还是为多数公民所赞赏的。在美国这个号称舆论自由的社会里,没有一个管理或控制传媒的官方机构,媒体多靠自律,记者多靠职业道德。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媒体的职业道德一直在受到挑战。1981年,《华盛顿邮报》黑人女记者珍妮特·库克(Janet Cooke)曾报导过一个8岁的海洛因毒瘾儿童的故事,该报导因生动感人而获得普立策奖;但随后被揭出整篇报导全部都是编造的。最终不仅普利策奖被收回、该记者被开除,整个事件也成为美国媒体每当遇到编造新闻时就提及的典型。

1998年《新共和》杂志白人男记者、被认为新闻界一颗正在上升的新星的格拉斯(Stephen Glass),因发表了27篇添枝加叶和杜撰的报导而被开除,成为美国媒体最大丑闻之一。

《华尔街日报》的R.福司特·威南思因出售报纸内部提前得到的消息而被判罪。

《波士顿环球报》曾获普立策奖的黑人女专栏作家帕翠莎·史密斯(Patricia Smith)因被发现编造4个杜撰出来的“引言”而被解僱。

NBC (全国广播公司)著名的“日线”节目伪造了一起卡车撞车事故现场……等等。

布莱尔事件只是让这堵墙裂了一道缝隙而已。而墙早晚是要倒塌的。

事实是,事件远远没有结束。受害者不仅是记者个人和《纽约时报》,更是它的千万读者。

一封读者来信表达了许多读者的心情。一位《纽约时报》的读者在信中写到: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母亲送给我一本书《第一页》。《第一页》汇集了《纽约时报》许多头版刊登的重要事件。作为一个孩子,我把《第一页》看成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我相信里面的每一个字。现在,一切都变了。你们为什么毁掉了成千上万的读者对你们的特殊的信任?

这封读者来信,是《纽约时报》的悲哀,也是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悲哀。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报纸是靠金钱办的,但归根结底,报纸是靠信任生存的。没有了信任,新闻业将无法存在。

《纽约时报》出了个造假王,有着152年历史的《纽约时报》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然而,过去几年里,这样一家鼎鼎有名的媒体门下竟然潜藏着一个肆意杜撰抄袭新闻的“造假王”。该报前记者杰森·布莱尔的劣迹,迫使《纽约时报》痛苦地承认,这个“造假王”已经让该报的信誉降到了历史低点。

 

《纽约时报》假新闻的背后原因

 

布莱尔的杜撰和抄袭行为为何迟迟没被揭穿呢?这主要是由于布莱尔高明的骗术以及报社管理层监管不力等原因。

在《纽约时报》的编辑部里,布莱尔是个和蔼可亲、人见人爱的机灵鬼。他善于同人打交道,就连那些为报社打杂的,他也能与他们打得火热。一位同事说,布莱尔很会讨人喜欢,经常夸赞同行的稿子,“他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

在给报社的实习自荐信中,布莱尔曾这样写道,“我曾见过一些记者辜负了读者对他们的信任,但我绝不会这样做,我想成为一名记者是因为希望自己能对他人有所帮助。”人们没想到,冠冕堂皇的言辞却掩盖着一个欺骗的灵魂。熟悉布莱尔的一些同事说,布莱尔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总是希望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也许就是他片面追求稿件的数量,而不惜杜撰的原因。

《纽约时报》管理上的疏漏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布莱尔的造假行为。实际上,布莱尔自进入《纽约时报》实习以来,就因马虎和错误多而招致不少批评。去年4月,该报资深编辑兰德曼曾警告编辑部管理层说,“必须停止让杰森为本报写稿。”但布莱尔的上司对布莱尔只发出了口头和书面警告,并没有采取实质性措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布莱尔在报导上的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并因此而重获信任。本性难移,不久之后,布莱尔就重操故技,而且更加隐蔽。

布莱尔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让一向以信誉著称的《纽约时报》痛心不已。该报认为,尽管布莱尔只是《纽约时报》近400名记者之一,但他的行为已给该报造成了难以在短期内消除的负面影响。为了挽回声誉,《纽约时报》除了自揭家丑,以表明对这种行为的深恶痛绝外,还特意向外界公布了一个投诉邮件地址,欢迎那些了解真相的读者继续揭发布莱尔的欺骗行为。

《纽约时报》假新闻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的造假记者个人行为,其实与报社管理不善有关。

2003年06月04日新闻晨报据新华社消息,前不久由于杜撰多篇“假新闻”而备受指责的《纽约时报》近日再惹麻烦。美国司法部2日批评该报在报导中错误地理解和引用了一位司法部高官有关“使用反恐新权限”的言论,误导了民众的视听。

  美国司法部女发言人芭芭拉·科姆斯托克在对新闻界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在刊登在《纽约时报》5月21日头版的一篇报导中,该报记者埃里克·利希特布劳错误引用了司法部负责法律政策的助理部长丁越的话。这篇报导引用的是丁越在国会听证会上向议员们就“反恐新权限”生效之后实施情况所做的汇报。

  报导如此引述说,在进行反恐调查的过程中,根据图书管理员的报告,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情报人员与全美大约50家图书馆取得了联系,对可疑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控。科姆斯托克强调,当时丁越所指的是联邦调查局所进行的所有刑事调查,并非仅限于反恐调查,她还特意向媒体展示了丁越在听证会上汇报时的部分记录。

美英报界曾尊称《纽约时报》为“报纸中的报纸”,其举手投足,包括新闻用语都可能成为同行的典范。《纽约时报》假新闻的不断被 揭,也让读者弄清了一个事实:《纽约时报》造假并非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在假新闻沼泽中趟浑水的美国出版商

 

前任《纽约时报》“名记”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编造、抄袭大量新闻报导,令其东家蒙受152年报史上的最大耻辱。杰森·布莱尔是个作弊记者,理应该受到社会斥责,但在骯髒的美国社会环境中,布莱尔于东窗事发后虽然离职而去,但臭名昭著的他却因此得到一笔横财——众多出版商连日来踏破布家门槛,竞相以巨资利诱,要他写书详述丑闻经过。

  5月11日,《纽约时报》罕有地在当日头版发表长达7000多字的内部调查报告,承认刚离职的布莱尔在过去7个月来,数十次伪造及抄袭新闻。报告称这是对诚信操守的背叛,令该报陷于有史以来的低谷(lowpoint)。该报称布莱尔为“自我作贱的糟糕年轻人”,并对未及早发现报导内容失实表示“遗憾”及致歉。该报发行人小苏兹贝格指此事件是“极丢脸的事”,“毁掉了报章跟读者之间的互信”。

  而肇事者并未从此羞于见人,布莱尔还在不断接受媒体的采访,且似乎并不以此为耻,反而有些洋洋得意。“我愚弄了新闻界最聪明的一帮人。”他说。

  布莱尔行情看涨,其出版经纪人大卫·维格里亚诺(David Vigliano)对路透社说,他相信布莱尔会签下百万美元的出版合约。一位出版商说,她现在就是爬上10尺高的电线杆子也够不着小布的书稿。不过,也有出版商不屑于布莱尔的为人,说她要是付给布莱尔这种人100万美元,她就是傻×(sucker)一个。

  最看不上布莱尔的要数茱迪丝·里根(Judith Regan),她执掌的里根书局因出版迈克尔·摩尔的《愚蠢的白人》而名声大振。她说,布莱尔“当然知道如何‘编’书,但他没有可信度”。

  另一位出版商,威利父子(JWWiley&Sons)公司旗下Jossey Bass商业出版社的副总裁塞德里克·克罗克(Cedric Crocker)则认为,会有相当多的人对这桩丑闻感兴趣,吸引人的因素之一包括布莱尔的黑人血统。但他又承认,布莱尔从丑闻中捞钱的机会不大,因为等到这种应时的书出来,媒体的注意力可能早就转向了别处。

  也许主流的大出版社不会为了眼前之利去趟布莱尔这道浑水,更不愿为帮一个坏小子去触怒堂堂《纽约时报》,但一些小出版社可能不愿放过这个机会。锡拉库扎(Syracuse)大学的通俗文化教授鲍勃·汤姆森(Bob Thompson)认为,在21世纪的美国,公众能够认同布莱尔的立场。“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破坏美国大机构的典型的反英雄故事。”他振振有辞地说。

这就是美国,利益高于一切的造假新闻沼泽永远不会被抽干。

写于上海恒易斋

2020年12月18日星期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