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

第十六章 回忆接待第一批赴朝慰问团往事

 


                                              沈阳 著

1951年春天,担任148师师部通信班班长的赵连和接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任务,师部领导让他负责接待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并临时成立了一个接待班,赵连和兼任这个接待班的班长。最简单的原因是赵连和会说朝鲜话。

听说国内组织了一个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要到朝鲜来慰问在前线的志愿军官兵,赵连和非常高兴。赵连和就这样,先后在朝鲜先后接待过三个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接待过程中,赵连和才知道赴朝慰问团不仅慰问志愿军,还重点慰问了朝鲜军民。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是在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三次组织、派遣慰问团赴朝向中国人民志愿军表达关怀与敬意,并慰问朝鲜军民。

1951年新年后,国内各省开始选派赴朝慰问团代表,赴各大行政区汇合组成慰问团各个分团。1951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了《关于组织赴朝慰问团的决定》,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10月26日,由“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与“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两个机构合并而成,两大会的主席都是郭沫若)的名义发起组织赴朝慰问团,“以便回来后向各方面广泛地宣传我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英勇善战、美帝外强中干及美帝罪行情形,以提高人民反帝的决心和胜利信心,进一步扫除落后群众中的恐美和崇美心理。”

1951年3月14日,“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决定将会名简称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

正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取得节节胜利之际, 第一届赴朝慰问团于1951年3月12日在北京组建。慰问团成员包括各党派、团体、民主人士、民族资本家等,并带着若干个文工团、曲艺队、杂技团共计575人,其中慰问团正式代表208人,中央曲艺服务大队86人,文艺工作团85人,电影放映队17人,工作人员及记者88人,其他行政警卫人员92人。山东快书演员高元钧,北京的相声演员侯宝林、曲艺演员魏喜奎,天津的相声演员常宝堃等都参加了这次慰问团。

除东北分团外,第一届慰问团于1951年3月在天津集中。团长廖承志、副团长陈沂、田汉,秘书长李颉伯。下设直属团和7个分团。直属团团长张明河(北京公安局长),副团长方纪(天津文联主任)、吴祖湘(北京大学教授)、朱继圣(天津民族资本家)。秘书长为张占义(河北)。

慰问团于1951年3月20日从天津出发,在沈阳与东北分团汇合,集训防空知识与出国及战场注意事项。全体成员换上了志愿军军服,不佩戴任何标志符号,个人物品全部留在沈阳。慰问团分为总团与8个分团。

1951年4月6日总团与直属分团于安东渡鸭绿江入朝,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副局长金日少将、朝鲜民主青年同盟委员长金顼镇、朝鲜民主妇女同盟副委员长李金顺为首的欢迎团在安东迎接。

  赵连和148师师部临时接待班长,他也经历了接待培训,知道了慰问团在朝鲜期间的主要活动内容:一是慰问朝鲜劳动党、朝鲜人民政府及朝鲜军民。二是慰问团成员以小组为单位分头前往各志愿军战场慰问演出。三是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代表全国人民向志愿军首长致敬致谢,并献旗献礼。

  在建立健全组织的同时,慰问团进行了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以及军事、纪律教育和防空常识教育等。彭真、郭沫若、刘澜涛等领导接见了慰问团并作报告。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听报告,大家提高了对抗美援朝意义的认识,树立了我军必胜的信心,并作了牺牲的精神准备。

  4月5日,慰问团到达安东(辽宁省丹东市在1965年之前的旧称),立即感受到战争气氛。6日上午,廖承志团长在鸭绿江饭店召开秘书长会议布置入朝行动问题时,警报突然响起,成员们还未及疏散,美军飞机就扔下了几颗炸弹,炸毁了鸭绿江大桥6孔,炸伤市郊数十名市民。慰问团全体成员都到镇江山防空,同时等待大桥修复。在镇江山隔江眺望朝鲜新义州,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城市已成一片废墟。

直到4月8日傍晚,慰问团才跨过鸭绿江大桥,进入朝鲜境内。他们是沿着朝鲜北部的三级公路前进的,经新义州、义州、戒川、成川、顺川,于12日到达第一个目的地三登石门里,那是志愿军后勤一分部所在地。

慰问团分头送给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1093面锦旗、420余亿元(旧人民币)慰问金、2000余箱慰问品以及1.5万余封慰问信。

赵连和回忆说,在接待工作中接待最多的是志愿军文艺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各兵种和各军、师,都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伍,这支特别列编的文艺轻骑兵,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都始终不停地穿行于朝鲜战火纷飞的崇山峻岭之上,活跃在中美鏖战的火线和志愿军各部队的驻防地之中。

从入朝作战之初到停战协议签订前,志愿军文艺兵人数最多的时候有近万人。这些拿着独特“武器”快板、锣鼓、提琴、二胡、手风琴、小号等的文艺战士,入朝时平均年龄只不过十八、九岁,在冰天雪地、炮火连天的朝鲜前线,他们同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们一道并肩战斗,给战壕里、坑道中的士兵增添欢乐, 给战士们送去故土的亲情,为严酷的前线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在远离祖国的朝鲜,展示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挥洒自己的热情与鲜血。

慰问团在朝鲜期间,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紧张地进行第四、第五次战役的时候。在战斗激烈、工作艰苦的条件下,慰问团的全体人员,圆满地完成了中国人民所赋予的慰问任务。其中,有4人因遭敌机轰炸扫射,光荣殉职。他们是:第二分团副团长、平原军区干部管理部部长廖亨禄,曲艺服务大队副大队长、天津市相声演员常宝堃,曲艺服务大队队员、天津市琴师程树棠,参加慰问团汽车运输工作的副连长王利高。

赴朝慰问团在朝鲜开展慰问活动一个多月后,于5月15日返回祖国。回国以后,为廖享禄、常宝堃、程树棠、王利高四位烈士举行了追悼大会。廖享禄是长征干部,任慰问团五分团支部副书记。在朝鲜金刚山慰问朝鲜人民军时,遭遇数架敌机轮番扫射,廖享禄大腿中弹,因大动脉出血过多而牺牲。常宝堃是天津著名相声演员,艺名小蘑菇。他是在为慰问团同志烧开水时,因炊烟而被敌机发现,中弹牺牲。

烈士追悼会是5月18日下午在天津召开的。廖承志总团长、天津市市长黄敬亲自护送灵车,慰问团全体成员紧跟在后,随后是天津市各界人民组成的长队。大街两旁站满了悲痛的人们,群众队伍中不时响起“为死难烈士复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口号。人民怀念抗美援朝的勇士,亦怀念他们十分爱戴的相声大师,他们的牺牲更加激起了人们抗美援朝的激情和打败美帝的决心。

5月29日,慰问团全体人员自天津乘车抵达北京,郭沫若、彭真、陈叔通、李济深及朝鲜驻中国大使李周渊等首都各界1500余人在车站迎接。在京短暂休整后,6月11号廖承志做总结报告。6月13日分赴全国各地宣讲志愿军事迹,动员人民响应中国抗美援朝总会的号召。

第一届赴朝慰问团从准备入朝、前方慰问,到回国总结、赴各地汇报,前后历时3个多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