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0年3月18日星期三

第2章 何健生参加广东空军时遇到的那些事



      
何健生于1930年入役广东空军,时年20岁

何健生1926年就读连平县立师范学校,于1928年毕业。1929年在广东宪兵教导队一期受训后,当过广东宪兵总队第三队中士班长,上士班长、代理排长
在这段时间里,何健生最难忘的是广东已成了中国空军之源。孙中山提出的“航空救国”思想和国民革命军北伐,影响了所有的人。中国空军的起步,也引起了年轻学子们的强烈渴望。年轻人在空余时间总会议论广东空军的事。
1927年1月,张静愚任广东航空处代理处长后,旋奉命由前方回粤。同年3月林伟成从广州起程前往苏联再度洽谈援助飞机。林伟成同时率领部份空军人员黄光锐、杨官宇、周宝衡、丁纪徐、刘植炎、黄毓沛、黄毓铨以及广东空军学校第二期毕业学生毛邦初、张廷孟、龙文光、陈兆机、林理甫等前往俄国考察军事航空,以加强发展我国军事航空的借镜。林伟成率领的部份空军人员等从苏联考察完毕,回到广州。
毛邦初、张廷孟、龙文光及后完成深造学毕,他们与五叔铭等则直接回到南京中央空军服务,而成后来主持中央空军的主要人物。林伟成则又转往法国,添购飞机多架回粤。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背叛孙中山“三大政策”、“宁汉”分裂,苏联骤然停止出售飞机给中国,在苏联学习的人员,于同年11月,经许多波折,先后返粤复职。
1928年,蒋介石扣留李济深于南京汤山,陈济棠任第八路总指挥,兼特派员公署专员,而航空处处长,航空学校校长仍旧留任。飞机第一队仍由黄光锐负责,第二队由杨官宇负责。此时,广东航空人员在兴旺形势下,人们多另谋出路。各省前来聘用,早期有陈神护、张子璇、李仲唐往云南省教练飞行并担任英文翻译。其后,黄社旺往东北张作霖部,充航空队长。黄秉衡、聂开一往南京政府。林伟成、李卓林往广西省建设空军。为日后我国航空事业全面开花结果打下基础。
1928冬,张惠长、陈庆云为求唤起普遍提倡航空救国起见,乃发起环全国南北长途飞行。当年国内航空设备异常简陋,更无气象之预告可言,此类长途飞行,殊属冒险,但张惠长、陈庆云两人仍毅然为之。
广东航空处用中华航空协会第二特区(广东区)名义向美国瑞安飞机公司购入当时较有名的瑞安B-5型“四轮马车”(Brougham)5座单翼飞机水陆型各一架。陆上型命名为“广州”号,水上型命名为“珠江”号。
1928年11月11日,“广州”号在广州大沙头机场起飞,由张惠长为机长。“广州”号便向第一站汉口北飞,飞机以每小时133千米速度飞行,中途曾遇恶劣气候,直到14点30分降落武昌附近的南湖机场。当天武汉航空界与各界人士宴请于杏花楼。11月15日9时50分,“广州”号飞往南京,13时30分降落南京明故宫机场,受到当时南京政府军政界头面人物及各界代表数百人的热烈欢迎。冯玉祥代表国民政府,孙科代表国民党中央党部,李济深代表中华航空协会中央执行委员会各致欢迎词,场面空前热烈。
17日14时,南京各学校、社团及军队约5万人,与南京政府各部门、南京市政府、江苏省政府在明故宫机场召开盛大欢迎会。会上还发给张惠长机组银盾、银鼎等纪念品。会场悬挂的宣传标语有:“飞行是促进国利民福的第一武装”、“总理说:飞上天都做得到,何事不成?”(总理即指孙中山)、“此为中国空军建设努力的表现”、“举国一致迎头赶上世界最新之文化”等等。会场中央停放着“广州”号,并由两架苏制P-1M5型侦察/轰炸机“中山-1”号、“中山-2”号和一架法制布雷盖-14B2轻轰炸机“民权”号伴随,供群众参观。会前曾先由“广州”号凌空散发红白色宣传“航空救国”的传单。

 
“广州号”

11月19日,“广州”号离开南京飞往北平。当接近北平时遇大雾,傍晚时分迫降于河北廊坊。当时等候在南苑机场的军政官员、各界人士只得回城。次日9时30分,“广州”号才由廊坊飞往北平,抵达时曾在北平上空绕城飞行四圈,然后安全降落。机组成员在北平受到热烈欢迎,并游览多日。
11月26日晨,飞离北平。当天下午降落奉天(现沈阳)。当时,奉系统治东北,仍沿用北洋时代的旧国旗五色旗,而“广州”号的机翼、垂尾均涂有国民党的飞机标志,东北当局能否接受,尚无把握,没料到竟受到张学良为首的东北航空界人士及当地政府官员的热烈欢迎。其时东北在张学良主持下,尚未归附国民政府,但张惠长竟驾机飞临东北,降落沈阳,张学良及东北军民首次得以看到党国旗,发生良好印象。事隔不久,东北宣布易帜。这次飞行实际上成了张学良和平易帜,东北归附国民政府的先兆。
12月1日,“广州”号飞离奉天,于15时21分到达天津,降落东局子机场,受到傅作义将军为首的各界及天津两广同乡会的盛大欢迎。
12月4日,“广州”号离开天津飞抵上海。于8日与另一架长途飞行的“珠江”号会合。上海军政各界与国际友人均到机场迎接。
12月17日9时,“广州”号携带纪念长途飞行邮件回航广州,途中因天气不佳,便在南昌降落停留一宿。次日9时离南昌飞回广州。14时安全降落起飞点大沙头机场,所携带的邮件均盖有12月18日14时的邮戳印。
这次飞行全程约5600千米,当飞回广州后,南京政府航空署署长熊斌及副处长张静愚随即发电广州航空处祝贺。
1928年,国民政府航空处向美国瑞安飞机公司购入当时较有名的瑞安B-5型“四轮马车”(brougham)5座单翼飞机水陆型各一架。当年夏天,飞机运达广州装配,陆上型命名为“广州”号,水上型命名为“珠江”号。
“广州”号飞往上海前,广州航空处又派出同型水上飞机“珠江”号由陈庆云任机长,随同黄光锐、周宝衡驾驶,并由机械师梁庆铨随机,沿海岸线作另一次长途飞行。
“珠江”号沿海岸汕头、福州、杭州、宁波,于12月8日在上海与“广州”号会合后,12月20日向西南方向回航,经汉口于23日飞抵长沙,30日飞经桂林、梧州,于当日飞返广州,飞行全程3560千米。
由广东空军组织的这两次飞行曾飞越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山东、河北、辽宁、浙江、福建上空。当两架飞机回到广州后,广东各界召开庆祝大会,会后举行盛大游行,队伍长达数华里。

 
“珠江号”

这次长途飞行曾惊动中外航空界,同时也属于中国当时开辟民航航线的预测。在这次长途飞行影响下,不久交通部和广州开始办理民航航线,更重要的是对宣传航空教育和中国航空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也是当年亚洲各国作如此长途飞行的创举,中外瞩目,引起全国航空热,一时为之风起云涌,而提倡航空救国的宣傅,极获普遍的成功。

那年,何健生已不安于在广东宪兵总队担任代理排长。未来的人生道路何去何从?他去了广州,在广州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关于航空救国的事。还有广东空军的那些事。
何健生与当时被卷入“航空救国”的许多热血青年一样,他在广州毅然报名参加了广东空军。
何国晖对我说,他的父亲还依稀记得小时候的一些事。他告诉我,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连平都有舞香火龙活动,香火龙由木架做成龙形,然后在木架上缠绕上稻草,再将香火插在稻草上,顾名思义叫做“香火龙”。
何国晖的父亲何俊生和伯父何健生会去连平元善镇看舞香火龙。舞香火龙可分为“拜四门”、“游龙”、“翻架”、“抢球”、“团龙”等5个情节,表演技艺难度较大。舞香火龙除伴以锣鼓、音乐外,还有人领唱 “龙歌”。“龙歌”是一些新年的祝福语。舞香火龙时,群众会往舞动的香火龙里扔鞭炮,“龙”低下头,用香火去点燃鞭炮,气氛十分热烈。香火龙突出特点,是在“火”中始终包含着精致和细腻,贯穿着灵动与轻捷,活动灵巧,变化有致,赖举光把香火龙概括为一种把优美舞姿与技艺融为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
据《连平县志》记载,1634年(明崇祯七年),连平建州以来,连平县元善镇就已经有舞香火龙的传统艺术,300多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香火龙成为连平县数百年来长盛不衰的民间娱乐活动。
何国晖的父亲何俊生曾说,在1930年正月舞香火龙后,他就与何健生聚少离多了。
1930年,也就是何健生20岁时,他报考了广东空军。
何健生曾给他的弟弟何俊生写信时说,他要实现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航空救国”思想。
何健生因父亲早逝,家里的重担全由其母亲一肩担,何健生的弟弟何俊生则尽心尽力地呵护着他们的母亲。
1930年,也就是何健生20岁那年。何健生被正式批准入役广东空军,分配到空军掩护大队
1930年,广东海军副司令舒琮鎏叛变,企图率若干舰只逃出虎门,广东空军平乱,航校学生航空和机械科参战,机械科学生吴松阵亡,受伤多人。

     
1931年,何健生(左)与战友于广东空军

1931年冬,何健生被选送到广东空军司令部空中射手训练班学习。
黄光锐、马俭进、刘锦涛都是何健生的前辈和长官,也是悉心培植他成长的老师。
黄光锐籍贯广东省台山县潮境区田心村人,留学美国勤工俭学,学习航空技术、考得美国飞行执照。后来,黄光锐接管广东空军为陈济棠所依重,并挤出有限的财力发展广东空军。
当时,广东空军仅成立两个飞机队,日后扩充至九个飞机队。由一间简陋飞机修理厂,扩大至两间较完备飞机制造厂。自己设计生产出“羊城号”飞机有:51、53、54、57号型和“复兴”号型等中高级飞行教练机和轻轰炸机种;并装配由国外购回之“波音”(BOEING),亨格尔(德型)“霍克Ⅱ、Ⅲ型”(CUSTISS HANK)及“伏尔梯”(VULTEE美制)等飞机数十架。这些飞机在抗战初期空战中出了不少力量。
航空学校由第一期办至第八期,培育航空技术人员五百多人。期间还创办了一个轰炸射击班,这个班因为只开办了一期,所以知者甚少。何健生当时就曾在这个轰炸射击班学习过,当时的带教教官是马俭进、刘锦涛
航空学校后期将毕业学员和轰炸射击班赏编为教导队,训练中高级航空技术,组设机械人员训练所,招募社会机械工程人员加强培植;组成空中投影所,发展空中照像业务;组成射手训练班,在警卫部队挑选排长、军士等成员训练成为射击员;增设空勤军官训练班,分为驱逐、轰炸、侦察三科系。何健生便是由掩护大队挑选并入射手训练班的学员,归于轰炸科系。
但年轻的何健生并不知道当时的广东空军与南京政府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南京政府还无法全面掌控广东空军。
蒋介石对广东航空事业之发展,存心觊觎,多方设法收买广东空军航空人才为己用,他委派张惠长为南京航空署署长。张惠长就职时,带同广东航校第三期航空科毕业学员随往,第一次有伍鎏鉴、蒋其炎、庄迪华、杨国柱、周骥、曾泽棠、吴汝鎏等七人,第二次有罗德香、容章炳等十余人,分别担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原黄埔军校)内设立之航空班(后来成为杭州苋桥航校第一期)为教师。亦有部分充任飞机队飞行员。
尽管张惠长表面上归属于南京政府,并担任南京航空署署长一职,但他不肯放弃广东空军势力,故仍兼广东特派员公署航空处之职,在名义上,以黄光锐飞机队长代兼,而公事则由刘植炎代拆代行。
广东空军在军阀混战中,显示了一些力量。这就促使南京蒋介石与广东陈济棠各自大力培植自己的空军力量,扩大航空兵种。
1929年,广东航校因张惠长调换周宝衡,自兼校长,因派系权力之争,发生了易长风潮,掀起罢课,致第三、四期,部分有志的青年学子失学,徬徨歧途。
1930年,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混战,张惠长在南京,先后使用广东航空人员组成飞机第四队,以杨官宇、崔沧石为正副队长(崔是朝鲜人,后为南韩空军司令);飞机第六队,以周宝衡、丁纪徐为正副队长。该队大部份队员是日前易长风潮出走后又返回空军行列的,有陈兆新、陶佐德、郑厚邦、龙荣萱、陆佐等人。飞机第七队抽调广东飞机第二队部份飞行员组成,以邓粤铭为队长。这三个机队分队长、飞行员,由广东航校第三期毕业学员和海外归侨充任。在此时期,广东飞机第二队由副队长陈友胜代队长。其后,张惠长因易长事故,树植派系势力,使广东航空同袍之间常存芥蒂。不久,张知难而退,广东航空处长由黄光锐充任。
何健生在那一年加入广东空军时,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便是黄光锐。
1931年,陈济棠与蒋介石公开对抗,将广东航空处扩编为空军总司令部,以张惠长为总司令,黄光锐为参谋长,下设六个处和若干科室。
何健生所在的空军掩护队扩充为警卫团,团长是张子璇。
当时还设立了空军医院,院长曾恩涛、飞机队扩充为空军第一大队,司令由黄光锐兼;第二大队司令由胡锦雅充任。航校校长由杨官宇充任。计划成立九个中队,每中队辖三个分队,当时只组成了五个中队,每个中队配合飞机九架,其余四个中队,候飞机补充成立。空军第一中队长由邓粤铭、谭寿先后充任;第二中队长丁纪徐;第三中队长由陈友胜、陶佐德先后分任;第四中队长由谭寿、谢莽先后分任,第五中队长由对植炎、吴建文先后分任。
航校校长杨官宇,教官长刘植炎。各队副队长、分队长由航校第三期毕业人员和部份归国侨胞分担。
陈济棠为了易于控制广东空军,并以牵制孙科派(当时张惠长、陈庆云、陈策是走孙科路线),乃将空军总司令部缩编为空军司令部。为此,张惠长极力反对,于是运动第一中队长邓粤铭,第五中队长刘植炎,航校校长杨官宇,航校第三期毕业学员郑厚邦、宁明阶、吴汝鎏、卢九、罗德香等离职出走往香港(当时这些人员多任各级部队长和学校教官)。
陈济棠控制广东空军后,委任黄光锐为司令,胡汉贤为参谋长。1932年,广东空军司令部又改组,改任林福元为参谋长,下设六个处:参谋处,处长陈卓林;航政处,处长陈友胜;经理处,处长关荣;技术处,处长陈秀;政训处,处长杨鹤龄;总务处,处长黄其彬。空军医院院长曾思涛。航空掩护大队长刘耀寰。刘耀寰曾是伯父的直接领导。
广东空军对其他机构也作了调整,东山飞机修配厂厂长梅龙安。韶关飞机制造厂厂长周宝衡(兼),航校校长胡汉贤。机械人员养成所主任吴建文。空中摄影所主任刘锦涛。
1933年,广东成立民用航空公司、初由胡汉贤办理,其后由胡锦雅主理。开办广州至梧州线,广州至南宁线。并计划开辟广州至海南,广州至桂林,广州至昆明等航线。后来,该公司拨归西南各省联合组成之西南民用航空公司。由刘沛泉、胡锦雅接办。在此期间,广东空军由公积金和同仁捐款,集资建成广东航空学会会址一座,位于东山猫儿岗(现在之农林下路),供给飞行员住宿,并接待各省来往空勤人员。并购有云鹤岭山岗一坵,修建空军坟场,作为从事航空事业而捐躯的人们的长眠之地。
1933年,何健生被调配到广东空军第四队当准尉见习员。
那时空军设立了九个中队。第一中队正、副队长,谭寿、林佐;第二中队正、副队长丁纪徐、郭汉庭;第三中队正、副队长陶佐德、刘益国;第四中队正、副队长谢莽、邓显刚;第五中队正、副队长敖伦、蒋其炎,第六中队正、副队长马庭槐何泾渭;第七中队正、副队长何泾渭、邓伯强;第八中队正、副队长郭汉庭、卢誉衡;第九中队正、副队长邓显刚、陈晋。其中第七、八、九这三个中队稍迟建立。
何健生所在的广东空军第四队正、副队长为谢莽、邓显刚。各中队分队长皆由航校三、四期毕业学员和归侨空勤人员分任。当时还设立空军军官训练班,负责人谭寿(兼)。当时聘马利(英籍)、迪士万和华太路(美籍)三人(译音)为分科教官,对飞行人员分配轮流加强训练。每周六日以大编队训练飞行一次,对飞行人员悉心培育,
内分驱逐系、轰炸系、通讯系,受训人员由各中队空勤人员抽调轮训。何健生曾参加了轰炸系和通讯系高级飞行训练。
1933年——1934年间,外汇虽然有限,仍先后选派出研究飞机工程和驱逐、轰炸、通讯等几组人员到国外深造。例如,何健生的教官刘锦涛和容兆明、、陈秉衡、黄普伦等派往英国;他的教官马俭进和余仲奎、朱思洛派往德国学侦察,学驱逐机驾驶的有:陆瑞钿、黄泮扬;学轰炸机的有:薛炳坤、司徒显等。
这支广东空军当时成为全国最有战斗力的空军,亦为抗日战争初期基础力量。  
    回忆往事,何健生曾感叹地说,在宁粤空军分合的日子里,当时自己还年轻,根本就不知道广东空军和南京的中央空军有着激烈的矛盾,因为他服役于广东空军,因此受到了中央空军的排挤和歧视,他曾成为这场矛盾中的被伤害者。

      

1931年,广州从化机场,何健生在广东空军第四轰炸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