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4月1日星期日

简说仙人柱栽培


Immortal column cultivation
沈阳先生植物学耕读笔记


仙人柱一般指量天尺,归仙人掌科量天尺属,附生性多浆肉质植物。别称:霸王鞭、霸王花、剑花、三角火旺、三棱柱、三棱箭。 
仙人柱茎粗壮,深绿色,具三棱。花大形,白色,有芳香,5至9月晚间开放。花朵硕大,且具芳香。宜庭植、盆栽,或作为篱垣植物。
仙人柱为外来种,原产墨西哥至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威夷、澳大利亚、中国及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有栽培。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有天然分布。
中国入药始见于《岭南采药录》,谓:“此植物颇类火秧簕,但火秧簕茎方形,而此则茎三角形而较大。”
对于新装修的居家和写字楼来说,仙人柱还是一个很好的净化空气的植物。对甲醛、苯、氡、氨、TVOC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分布区域】

分布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在夏威夷、澳大利亚东部逸为野生;中国于 1645年引种,各地常见栽培,在福建(南部)、广东(南部)、海南、台湾以及广西(西南部)逸为野生,藉气根攀援于树干、岩石或墙上,海拔3-300米。

【形态特征】

仙人柱为攀援肉质灌木,长3-15米,具气根。分枝多数,延伸,具3角或棱,长0.2-0.5米,宽3-8(-12)厘米,棱常翅状,边缘波状或圆齿状,深绿色至淡蓝绿色。无毛,老枝边缘常胼胀状,淡褐色,骨质;小窠沿棱排列,相距3-5厘米,直径约2毫米;每小窠具1-3根开展的硬刺;刺锥形,长2-5 (-10)毫米,灰褐色至黑色。
仙人柱花漏斗状,于夜间开放;花托及花托筒密被淡绿色或黄绿色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萼状花被片黄绿色,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有短尖头,边缘全缘,通常反曲;瓣状花被片白色,长圆状倒披针形,先端急尖,具1芒尖,边缘全缘或啮蚀状,开展;花丝黄白色;花药淡黄色;花柱黄白色;柱头线形,先端长渐尖,开展,黄白色。
仙人柱花可作蔬菜,亦称为“霸王花”。浆果红色,长球形,果脐小,果肉白色。
仙人柱种子倒卵形,长2毫米,宽1毫米,厚0.8毫米,黑色,种脐小,浆果可食,商品名“火龙果”。
花期7-12月。

【生长环境】

仙人柱为热带雨林植物,适于高空气湿度、高温及半阴环境,生长适温25~35℃,越冬温度宜在13℃以上。
仙人柱喜温暖、空气温暖。宜半阴,在直射强阳光下植株发黄。生长适温25~35℃。对低温敏感,在5℃以下的条件下,茎节容易腐烂。喜含腐殖质较多的肥沃壤土。
盆栽仙人柱用土可用等量的腐叶上、粗沙及腐熟厩肥配制。
仙人柱在华南及闽南地区可露地栽培,常植于墙垣或大树旁,以便攀援。北方地区只宜作室内栽培,需盆栽,但应有充足光照,否则长期在阴暗处易生长不良。
仙人柱具气生根,可吸附于围墙、古树或悬岩上。

【栽培技术】

仙人柱繁殖多用扦插。可在生长季节剪取生长充实或较老的茎节,插于沙床或直接插于土中。气温超过35℃时,应停止扦插。
仙人柱的插条通常在上述条件下能够贮藏而不致影响使用效果。
插条一般不可短于15厘米,切后需晾几天,待切口干燥后再插根长3-4厘米时可移栽到小盆或直接种于露地。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根长3至4厘米时可移栽到小盆或直接露地种植。
扦插后要勤浇水,保持湿润,生长季节肥水要充足,一般每半个月追施腐熟液肥一次。生长适温为25℃。盆栽宜放半阴处。
仙人柱扦插成活后,可做蟹爪兰、仙人球类的嫁接砧柱,还要以一柱嫁接两种以上的同科植物,在艺花中有重要价值。
在华南及闽南可露地栽培,最好植于墙垣或大树旁,以便攀援。生长季节需充分浇水,每半月追施腐熟液肥1次。冬季应节制浇水并停止施肥。南方露地作攀援性围篱绿化时,需经常修剪,以利茎节分布均匀,花开更盛。
仙人柱栽培容易,春夏生长期必须充分浇水和喷水。每半月施肥1次,冬季控制浇水并停止施肥。
盆栽很难开花,地栽株高3-4米时才能孕蕾开花。
栽培过程中过于荫蔽,会引起叶状茎徒长,并影响开花可用竹竿或水泥柱搭架栽培。
花的大小是现蕾后。此时,也是最佳的采收期。最佳的采收时间是花开后的清晨。

【食疗价值】

药用性味与归经:甘、淡,微凉。
功能与主治:
花:可治疗燥热咳嗽、咳血、颈淋巴结核。茎治腮腺炎,疝气,痈疮肿毒,对治疗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有明显疗效,它具有清热润肺,除痰止咳,滋补养颜之功能,是极佳的清补汤料。广东人习惯用它煲猪骨,加上蜜枣或少许罗汉果,煲一二个小时即成老火靓汤,既清甜芳香又有益,尤其适合于长期吸烟饮酒之人士。
茎:舒筋活络,解毒。外用治骨折,腮腺炎,疮肿。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