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8年4月27日星期五

八路军第一架飞机始末记  附录8

向河源籍中国军人何健生致敬
   作者 黄玉逵

编者按:这是作者黄玉逵撰写的一篇关于讲述何健生生平的传略文章。原题《向26次空中轰炸日军基地的河源籍中国军人何健生致敬》。

今天,是8月20日。
   “820”对何健生是一个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数字:
1937年8月20日,在中国空军第一轮出击上海日寇的空战中,何健生是在一批轰炸机群中执行轰炸任务中的一人;
1942年8月20日,何健生轰炸越南河内日军使用的嘉林机场,在完成轰炸任务返航途中,飞机被日军击伤,何健生被俘,后引渡给汪伪政权;
1945年8月20日,何健生参与策划组织汪伪政权的“国府”专机“建国号”起义飞到延安,史称“扬州起义”;
1946年8月20日,何健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受命出击,从飞机启动的那一刻起,何健生的每一次飞行都有可能是一张生命的单程票。
在我们的记忆中,很少有中国空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印象,无论是电影、电视、照片乃至文字描述。
作为一场民族战争,这场战事已过去将近70年。对这场战争,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其本来的面目一直不被人们所全面了解。
一如所有的空战场景一样,我们可以设想这么一幕图景:战机从基地出发,穿过云层,俯冲,扫射,投弹,空中和地面交织的激烈的枪炮声,飞机俯冲时的啸叫,飞行员凝神的片刻,瞄准器对准目标,飞机在空中追逐,拖着黑烟的飞机,军事营地或设施冒出的浓烟,流血的战士,尸体与死亡。等等。这不是电影拍摄场面,而是何健生从1937年8月起至1942年亲身经历的战斗历程。
何健生,1909年11月8日生于广东连平,1991年4月18日逝世。何健生逝世后,时任空军司令员王海参加追悼会并敬献了花圈。
事实上,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1937年8月中旬,中国空军就开始了对上海侵华日军的强势出击,而何健生就是这场首轮对日空战中执行轰炸任务的中国军人。
在抗日战场上,何健生屡屡杀敌,曾参加上海崇明、宝山,湖南衡阳、长沙,湖北宜昌,广西南宁等地的对日作战。为此,国民党空军曾授予何健生二等宣威奖章。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曾在他的《九歌.国殇》中唱道。这诗在2400年后,成了一个中国军人在抗击日军战场上的现实版。1940年秋,何健生在轰炸山西运城敌占机场返航途中,在凤陵渡上空同日本战机激战,他的背部中弹负伤,鲜血湿透了降落伞的背带,但何健生仍操纵着斯卡斯机枪对日机猛烈射击。尔后,何健生又领航机群飞行200多公里,直至顺利返回基地。到达基地时,他已经昏迷在座舱里。
战争是人类最残酷最无情的杀戮,刀剑、枪炮不认人,军人只听从命令,一切的结局只有神知道。可以想象,受命出击,作为随机飞行执行轰炸任务的何健生,从飞机启动的那一刻起,每一次飞行都有可能是一张生命的单程票。有必要重复一下,这样的经历他有26次。其中,他的座机曾六次被日军的战斗机或高射炮击中,他被迫跳伞逃生。跳伞,死神差不多是在向他招手了,但他谢绝了,他回来了。何健生与侵华日军的空中搏击,可谓壮怀激烈,九死一生。
毋庸讳言,对他所曾经历的战争的原来历史的样貌,由于政治原因和意识形态原因,我们都曾有意忽略或隐讳了。所以,导致了我们上述记忆的缺失。
参与策划组织起义,将汪精卫“国府”专机开往延安,何健生则从陆路到达新四军总部;参与创办东北老航校,为首任训练处长,培养出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何健生曾在给弟弟何俊生的信中说,“820”对他是一个有特别纪念意义的数字:
1937年8月20日,在中国空军第一轮出击上海日寇的空战中,何健生是在一批轰炸机群中执行轰炸任务中的一人;
1942年8月20日,何健生轰炸越南河内日军使用的嘉林机场,在完成轰炸任务返航途中,飞机被日军击伤,何健生跳伞逃生被俘,后引渡给汪伪政权;
1945年8月20日,何健生参与策划组织汪伪政权的国府专机“建国号”起义飞到延安;
1946年8月20日,何健生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关于820起义,《中国空军史话》有详细的记载。1945年8月20日,处于汪伪政权严密控制下的蔡云翔、白景丰与何健生策划组织起义,由蔡云翔、张华、于飞、顾青、陈明球和田杰驾驶汪伪政权的国府专机“建国号”飞抵延安,成为第一架由敌人营垒起义飞往延安的飞机,也是八路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开创了从共产党敌对阵营驾机起义投奔革命的先例。何健生、邱淑仪夫妇和白景丰(东北老航校时期改名白起——笔者注)、刘晏如夫妇以及吉翔、秦传佳等一行30余人,在我地下党接应下,也从地面起义成功,分两批从陆路先后顺利抵达新四军军部。
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起,何健生开始了他人生的全新历程。

被错划“右派”流放山西太谷20年

对何健生而言,新的历程是战场之外的另一种曲折、另一种风险、另一种不确定性。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随即被流放到山西太谷县。先当铸造工,后在太谷县饮服公司照相馆当照相师傅,直至1976年在太谷县退休。整整20年,何健生抛家别子,忍辱负重。但是,他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挺过了这段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1979年,何健生恢复名誉,得以返回北京与家人团聚。1986年3月25日,空军党委批准何健生行政级别调为13级,副师职,享受军队离休干部待遇,并极为罕见的让他重新穿上军装恢复军籍。历史终于还回他一个迟暮的春天。
何健生的人生历程可分为两段:前半段是他作为一个中国军人,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史;1946年后,是他人生的后半段——参与创建中共东北老航校,奉命辗转于大江南北,直至1957年被打成“右派”。

记忆如雕塑,坚过磐石。若生而为人,我们必须宽恕,但是决不忘记。
——欧洲南联盟北部城市诺维萨德多瑙河畔的一座二战死难者纪念碑碑文

何健生一生有幸有不幸。幸是他从中国军人始,也以中国军人终,这期间经历抗日战争、参与策划汪伪政权专机“建国号”起义、参与创建东北老航校,被错划“右派”平反后又恢复名誉和军籍。不幸是在他的壮年时期,蒙冤受屈当了整整20年“右派”并流放他乡。
匹夫国难、党派纷争、政治变卦、时代更叠,历史大河时有浊浪翻滚、英雄饮恨,但何健生“命大”——大战不死、大难不死:26次空战轰炸日军,6次飞机被击落或击伤,甚至被俘,他没有死。1957年“反右”时,他被错划为“右派”而流放山西20年,他没有死。真可谓天佑忠良。
何健生曾两次荣立三等功,被授予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何健生独立功勋荣誉章。
今天,我们翻看何健生留下的老照片,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军人如歌如泣的人生缩影,以及其中隐含的一个时代风起云涌的种种表情。
何健生一生刚强豪迈而铁骨柔肠,坦荡清正而慷慨悲壮,这正是大时代下的曾经传统文化浸淫的中国军人最动人、最迷人也最具撼动力量的形象和气质。

何健生的气节和情怀跨越党派和时代

作为客家人的俊杰英豪,何健生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他逝世后,治丧委员会的公告这样评价:“何健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经过长期考验的忠诚战士。他参加革命46年,始终坚信党,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胸怀坦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得失,严于律己,献出了毕生精力。”
何健生秉持的是一份客家人的忠诚、坚韧。这份忠诚和坚韧,铸就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华民族的铮铮脊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