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货商业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鸦片战争前的杂货店,当时杂货店已分化出少数经营高档用品的京货店。这是日用杂货店发展的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随着进口洋货的增加,在杂货店以外,出现广货店、京广杂货铺与洋广杂货铺,这些店铺就是以经营洋货比重的不断增加而陆续发展形成的。这是日用杂货店发展的第二阶段。再以后从洋广杂货铺中分化出了经营洋货为主的华洋杂货业(批发)和百货商店(零售),这是上海百货商业历史发展渊源的主流。
在上海市场上,早期经营日用百货商品的基本上只有小“杂货店”,后来市场繁荣,商业发达,相继出现京货店、广货店和京广杂货铺。到了19世纪70年代前后,洋货大量推销,市场上又出现了洋广杂货铺,在这以后,又出现专业的批零分工。1880年以后,各地向上海采办洋货的客帮日益增加,洋行已不再接受那些小户的定货采购,因此较大的和新开的洋广杂货铺就先后兼营洋货批发业务。后来由于业务日益发展,一般中小型商店已应付不了大宗交易,而行业中的大户由于实力雄厚,逐渐专营批发业务,这种批零分工,使行业又一次向前发展。
大型百货公司(Department Store)创始于西文资本主义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发展的产物。它的特点一般是股份有限公司组织,规模大,资金足,经营商品广,是一种设有各专业部的大型综合商店。在中国,先有洋商开设的百货公司,华商百货公司在二十世纪初由广州发展到上海,并比较集中于上海。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便逐渐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港口,又是沿海沿江物资集散的枢纽。随着国内外贸易的日益发展,上海市场日趋繁盛。洋货的输入,不但数量与日俱增,而且品种也不断扩大,在日常生活用品中还有一部分奢侈消费品。
帝国主义国家不但把洋货大量源源输入,还在上海开设洋商百货公司,专营零售业务。这些洋百货公司经营的商品中,有些是以洋人自己食用为名,如洋酒等。凭借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免税进口的。早在1854年8月26日 《北华捷报(英文版)》分类广告的记载中,就出现外人所设立的百货零售店,不过一般范围尚小,有的还没有商店招牌,只用个人名义。如英商爱特华霍尔,出售的商品有面包、饼干、煤油、黄肥皂、毛刷、鞋刷、阳伞、纱袜、衬衫、台布、钟、呢帽、发油、香皂,以及各种餐具刀叉、盘锅、办公用具和玩具等日用杂品。这些零售商品最初虽主要是为居留在上海一些洋人消费服务的,但也已进入市场广泛销售。
我国的商业组织,原来只有独资与合伙两种。1893年(光绪十九年)清政府设商部,制定了商律及公司注册试办章程。此后华商企业的公司组织有了发展,尤其以上海,广州较多。
上海先后成立了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大新公司等股份有限公司,全都是以华侨资本为主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成立了上海中国国货公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