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7年4月30日星期日

上海开埠时期商贸小史


上海在1843年开埠前,商业已渐趋繁荣,以后中外贸易中心渐由广州移至上海,从此上海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据点,除大批掠夺土特产出口外,大量进口洋货。洋商倚仗特权在上海纷纷开设进出口洋行。最早开设的是英国怡和洋行、仁记洋行等。据《洋务运动》(八)“上海杂记”记述:“道乐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初开贸易,统中国内地仅有洋人462名,西妇幼孩甚少。宝顺、怡和、仁记、播威等行为上海洋行之始”。到了1846年又有德商礼和洋行、禅臣洋行等开设,在1860~1893年间,上海洋行的设立象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后来兼营进口日用百货杂品的洋行,除了原有的怡和、仁记、礼和等外,尚有德商鲁麟洋行、宝顺洋行、森茂洋行、麦边洋行、祥茂洋行,美商科发大药房、茂生洋行等,法商康福洋行、永兴洋行、立兴洋行、笔喇洋行等,日商三菱洋行、三井洋行、大仓洋行等等约有三四十家之多。
上海开埠后,商业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上海渐次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以洋行为中心,从事土特产出口和推销进口洋货的商业发展起来,而上海与全国各地内贸交流亦大大增加,这就逐步形成从上海通都大市到全国穷乡僻壤的商业网。就上海原有的商业市场来看,原来集中于南北二市的交易更为兴旺。
南市场原来集中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小东门和北门城廓附近,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城厢居民的增加和航埠逐渐向十六铺发展,商业市面亦相继向小东门内三、四牌楼、方浜路及城隍庙等地延伸。《县志》记载城隍庙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修复后,游人日多,商市日盛。“各业因见有利可图,纷纷以余地出租,造屋设肆,驯至园中几无隙地。”从此庙周围兴起了市场,成为商业资本行会集中之地。庙市场经营特色素以小(小商品)、土(土产品)、特(特色工艺商品)闻名遐迩。

北市场原来集中在新闸沿苏州河一带,亦包括租界区域。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二月一日《江南商务报》记载:“上海南北两市绾(联结)华洋贸易之毂,百货鳞萃,价值低昂盈虚,消息攸关,本馆按旬出报,逐日刊表,俾各埠有所比较耳!”但是,在南北市场有所发展的同时,上海的商业中心已逐步向租界内转移,主要集中在黄浦区的沿浦滩一带,以后又从南京路由东向西逐步扩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