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7年4月30日星期日

上海早期商贸小史


我国的商业和商人资本活动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以前已相当发展,在《春秋》及《左传》等史籍中都记载有巨商出现。从《史记》的《货殖列传》中亦可看出有关商人在关中、洛阳、三晋和山东等地经商的具体情况。但我国自周、秦、汉以来,长期停滞在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占有极大优势,商品经济并不占有主要的地位,在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江南一带更臻繁盛,包括集镇在内。
上海地区的贸易起源,已难稽考。在对外贸易方面,据清同治《上海县志》记载,上海在宋时属秀州,隶两浙路,宋熙宁七年(1074年)设市舶提举司及榷市场,说明当时已有一定数量的对外贸易。市舶司专置官员以主绾(联络)对外贸易,其职务为一方面“稽征番货”(管理外商船只货物税收),一方面“管理贡事”(管理外国贡使并保护、监督内外商民之交易)。
元朝初年,政府倡行海运,而上海有水域之便,一度成为海运船只荟萃之处。祝桥地处沿海,潘泓港成为当时重要的出海口。明代上海一带时受倭寇骚扰,曾施行“海禁”,清初亦施“海禁”,闭关自守,上海对外贸易每况愈下。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延废除海禁,翌年在上海设立“江海关”,专司海舶税钞。后因清政府又限外商只在广州一口与华人互市,上海对外贸易基本停顿。这时长江一带尚无西人足迹,在乾隆年间(1736——1795年)英人不断到上海一带调查,要求通商,为清政府拒绝。祝桥近邻东海,属偏僻之地,更无对外贸易之说了。
在国内贸易方面,上海旧属松江府,棉区集中,棉纺织手工业兴盛,自明清以来,土布和棉花的国内贸易相当发达,由于土布手工业的兴旺,还有土布制成日用品的商品,如据明范濂《云间据目抄》记载:“松江旧无暑袜店,暑间穿袜者甚众,万历以来,用尤墩布为单暑袜,极轻美,远方争来购之,故郡治西郊广开暑袜店百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主……”又如上海浦东地区盛产高丽布,旧时主要做面巾之用,亦远销南北各省。当时祝桥地区的袜业却十分发达,祝桥南六灶绣品声名远扬。
但上海地区的内贸不只是松江的棉花、布业等与其他地区的粮食及手工业品的交换,上海地处南北海运中心,长江腹地广阔,并由于江南物产丰富,因而贸易发达,促进了商业资本的繁荣和沙船运输业兴起。据《上海古迹谈》关于“商船会馆”记载:“上海各种商业,当尚未辟租界通商以前,轮船尚未入口,以沙船为大宗,允称首屈一指,各商设立字号,如严同春、严大生、陈丰记、郭万丰、王信义等,每号多者有船三四十艘,少者二三十艘,其余亦有十余艘或数艘者,往来山东、牛庄、烟台、天津一带,获利甚巨……”又据吴贵芳著《古代上海述略》转引《皇朝经世文编》等记载:“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作为沙船业行会组织的商船会馆,建立于上海县城东的马家厂,规模宏敞。……黄浦江中碇泊着有上海、崇明、通州、海门、南汇、宝山等地的沙船……”当时“沙船聚于上海约三千五百余号”。足见沙船贸易的繁盛。从惠南镇到上海曹家渡通航船只颇多,祝桥镇是中途重要的转运中心。
在鸦片战争前,由于上海地区贸易的发达,早已形成“南北二市”,尤以南市兴旺。《上海县续志》:“在中外未通商以前,南市以豆业为领袖”,各业大小行号都萃聚其间。南市为早年上海的商业中心,这里的市场组织是往往一个行业集中在一条街,保留着不同程度的行会习惯。《上海闲话》记载:“至历史上原有地名现时仍为社会所通用者亦以城内及南市一带为多”。在南市很早就有豆市街、菜市街、白衣街、花衣街、万竹街、篾竹街、竹行弄、筷竹弄、咸瓜街、火腿弄、药局弄、典当弄、洗帚弄、草鞋湾路、剪刀桥路、硝皮弄、铁锚弄及面筋弄等以行业命名的街道里弄,到现在有的路名还相袭沿用,这些地区都是各行业早期经营比较集中的所在,所谓“店多成市”。又据《上海闲话》记载:“南市各业交易,在昔均以上半日为限,至午后则无所事事矣!”南市沿黄浦滩一带,码头衔接,帆墙如林,米行木号多开设此处,即“里街亦市廛繁杂,居民栉比。”早年银钱业行号也大都开设于南市,这与南市当年商业兴盛有直接关系。
据《上海古迹谈》关于“潮州会馆”的记载:“潮州会馆……始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小东门外之洋行街……。”当时闽广船只集泊在南市大、小东门外,商务活跃,“港岸上也出现了为闽广商人经营的专门发售洋货的行号,这些行号集中的街道,就叫做洋行街。”

北市早年以新闸沿吴淞江一带的市面较为兴盛。上海开埠后,北市建制包括租界区域,商业繁荣,上海港发展到鸦片战争的前夕,另据嘉庆十九年(1814年)陈文述《上海县志?序》述:“闽、广、辽、沈之货鳞萃羽集,远及西洋暹罗之舟,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烦剧”。上海地区已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清季末叶,人口迭有增加,五方杂处,万商云集,上海不仅为我国唯一大都市,而且也是世界名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