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

向导和巫师(雪域寓言)


向导和巫师

 

楚三星与阿古登巴一行来到了缅甸的南方,这里原先是一个古国,巴利语名称“罗摩那提沙”,在萨尔温江及西场河流域之间。“罗摩那提沙”,是佛教传入缅甸最初发祥的地方。

楚三星说:在很久以前,有一队互为亲戚的商人想要渡海做生意,但必须请向导引路才能到达彼岸。于是他们就在当地请来一位向导共同上路。

向导是个佛教徒。向导说:佛教在缅甸的历史可能已延续了超过两千年。阿育王在公元前228年左右派遣过两位僧侣——须那和郁多罗,到缅甸素万那普地区弘扬佛法,此为缅甸佛教可循的最早之迹。

向导一路上向商人们介绍起缅甸的佛教历史,缅甸以上座部佛教为主流,历史上也流行过密教阿利僧派;缅甸是上座部佛教在东南亚的起源地,且是两次近现代上座部佛教结集的举办地。佛教信徒占缅甸人口比例最高,约85%-90%,集中于缅族、孟族、若开族、掸族、克伦族、华裔、佐族族群中。缅甸还是僧侣在人口占比极高和经济在佛教领域开支占比极高的国家,僧人在缅甸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这时,他们在路上看到了一座神庙,但神庙非常破败。上座部佛教文化早已成为缅甸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是其核心。但同时,一些原始巫教的特征和印度教的内容也混入缅甸的佛教传统,在偏远地区流传,如本土信仰的纳崇拜、印度教的那伽龙崇拜等。

非常破败的神庙里不见一个僧人,主持破庙的是一个年老的巫师。

向导遇到了巫师,十分虔诚地对巫师说,自己是个佛教徒,不知为何此庙里没见到僧人?

巫师不愿回答向导的问题,他似乎十分憎恶佛教。

巫师却对商人们说:这里是凶险之地,原来这座神庙的僧人们作恶多端,得罪了蛇王,蛇王发大水淹了寺庙。后来,当地民众就将神庙改为蛇庙,但需以活人做祭品祭祀蛇王,才能确保平安。

商人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巫师对商人们说:如果有人经过这里,不以活人做祭品祭祀蛇王,离开此地后便有大祸临头。

向导听了巫师所言,不以为然。他带着那队商人离开了神庙。

但一路上,商人们却在偷偷商量,我们大家都是亲人,怎么能杀自己人当作祭祀蛇王的祭品呢?我们究竟是信佛,还是信巫师?

其中一个商人说:我们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信,也许可避祸。不信,遇到灾祸怎么办?

最终,商人们选择杀掉向导。

于是商人们拿向导祭天后,出发上路,却迷失了走到渡口的方向,终致全都困死在旷野之中。

楚三星问阿古登巴:“你这么看待这件事?”

阿古登巴说道:世人想要深入佛教参透人生真谛,就应该以修行、实践善法为向导。如果失去了向导,又偏偏背离善行的要求,那只能在生死的轮回路上徘徊,永远无法逃离。故事中的那些不良商人,因为顾及私情而将别人的生命当祭品,最终难以逃脱厄运。

楚三星唱起了一首歌《厄运》:

 

要渡海就要留住向导,

要走向解脱抵达彼岸,

就要牺牲世俗的情感,

还有自私利益的迷惑。

 

佛教徒需要出家修行,

离弃父母和包括亲情,

因此佛教的信奉主张,

与孝亲观念有所冲突。

 

儒家一直在宣扬亲情,

那全是基于血缘关系,

夫贵妻荣而福延子孙,

升官发财便六亲不认。

 

为一己一家一族利益,

君臣权贵则狼狈为奸,

巫士魔咒为帝王作伥,

鱼肉百姓皆为家天下。

1 条评论:

  1. 雪域文化涵盖了中国的西藏、青海、新疆,也包括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国和巴基斯坦、缅甸等。我以传说中智慧过人的阿古登巴为主角,运用诗歌体和散文体结合的传统寓言创作方法,故事中有故事,短篇形成長篇,並配置自己的漫畫插圖,开始创作汉英版《雪域寓言》。撰写寓言故事能让我返老回童。研究雪域文化则是我防止老年痴呆的药方。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