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由炮兵团政委邱创成率领的延安炮兵学校主队迅速北上进入东北时,炮校的另一部分教员:郑新潮、沈毅、林千、邵清廉等十几名教员带着教案和教学仪器随胡耀邦率领的北上部队,也同期开赴东北。
炮兵团团长武亭与这支北上队伍中的中央东北工作干部大队、朝鲜支队、日本工农学校(日本反战同盟会)等单位一起同行。同行的还有金行素(女)、鲁迅艺术学院闫吕(女)等。
这支北上队伍出延安,东渡黄河,入晋察冀,在西柏坡稍作休整后,即向察哈尔,冀炮兵训练热辽挺进。
当部队沿太行山脉、燕山山脉进入张家口宣化时,受到国民党师团部队的夜间袭击,炮兵团团长武亭具有非常有力的指挥能力,炮校的郑新潮、沈毅、林千等教员都是国军和共军中最优秀的炮兵精华人才,他们迅捷架起十几门炮,快速反击,百发百中,全击中要害,敌军师团感觉像碰到精锐部队,不敢冒然发起总攻。
炮校北上部队快速反击
由于延安炮校前进受阻,加上一路长途跋涉的炮校北迁部队,在日夜兼程的疲劳中行军,经请示后,延安炮校朱瑞校长指示:令延安炮校北迁部队在宣化休整待命,并筹建宣化炮校。
于是,在晋察冀炮兵团团长高存信和参谋长林千的支持下,赵大满、郑新潮、沈毅、邵清廉等迅速投入了筹建宣化炮校。
他们在最艰苦的岁月里着手创建宣化炮校,庭院当课堂,石板做黑板,老木匠拿来门板,雕刻上:“宣化炮兵学校”木牌,挂在门前。此后,宣化炮校进行了几期培训班的教学课程。
1979年夏,任职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林千在与郑新潮怀旧时抒情:回忆往事,历历在目,艰苦岁月,筹建炮校,系情宣化,终身难忘。郑新潮也为离开宣化后,再也没看到今天宣化炮校的发展现状而感到遗憾。但两人为在延安炮兵学校和宣化炮兵学校共同凝结的友谊而感到怀恋和欣慰。
林千(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
1945年3月15日,延安炮兵学校在南泥湾正式开课时,贺龙曾听取了炮兵学校校长郭化若和教员郑新潮、沈毅、林千等综合总体工作汇报。林千时任八路军延安炮校教员。当时专职炮兵技术教员还有郑新潮、沈毅、吴振宇(朝鲜人)、李伟、殷鸿和助理邵清廉(女)等。
林千是我军第14师、第9师、第12师的主要创建者和首任师领导。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林千作为炮兵方队阅兵指挥,率6个炮兵方队经过天安门接受检阅。1957年任炮兵学院地炮系主任,1959年任重庆炮兵学校校长。重庆炮校撤销后任北京军区炮兵副参谋长。
林千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83年4月任北京军区炮兵副军职顾问。2001年去世。
追忆往事,1946年由于东北战场的紧迫需要,炮兵部分教员奔赴东北战场。由于战争的需要,郑新潮、林千等奔赴东北战场,从创建延安炮兵学校开始,沿途创建宣化炮兵学校后,炮兵学校先后改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朱瑞炮兵学校”等。
延安炮兵学校虽然先后多次改名,在后来发展的各炮校中,但当年留驻的宣化炮校依然存在,只是随着战争岁月和人员的流失逐渐淡化了,直至解放后宣化炮兵才得以恢复兴建。
1955 年开始筹建炮兵学院,1957 年 7 月 9 日国防部颁布命令在宣化正式成立,1969 年 2 月撤销。 1974 年复建为炮兵军政干部学校;1977 年 12 月恢复炮兵学院名称。1986 年 6 月 9 日 改名为炮兵指挥学院。
炮兵指挥学院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占地面积 1695 亩,建设面积 22. 8 万平方米,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有各类模拟训练教室、专业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房,有枪代炮射击场、汽车驾驶训练场、炮兵和防空兵综合训练场,器械(装备)配套,施训便利。图书馆藏书 30 余万册,期刊 500 多种。
廊坊陆军导弹学院于 2004 年 7 月并入炮兵指挥学院,现更名为炮兵指挥学院廊坊校区。校区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区,占地面积 800 余亩,环境幽雅,规划合理,管理正规,师资力量雄厚,已为全军培养万余名优秀人才。廊坊市北临北京 50 公里,南距天津 60 公里,被益为“京津走廊”,交通十分方便。位于该市的东方大学成可容纳 20 余万名师生,衬托了廊坊市浓厚的教育氛围,以“和谐、文明、”而著称的廊坊市,更是广大学生学习深造的理想去所。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一直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陈云、李富春、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院视察。朱德总司令亲自为院刊题写《炮学杂志》刊名,徐向前元帅为学院题写了院名和“延安精神育英才”的题词,总参谋长迟浩田题写了“坚定、勤奋、严格、创新”的八字院训。
50 多年来,学院为全军炮兵部队培养了 4 万余名军政指挥员及参谋人员。大批炮兵军事人才后来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发挥了作用,大部分成为我军炮兵中、高级炮兵指挥官,有的成为军委、各野战军、各大军区炮兵正副司令员。其中有数百人成长为将军,教授、副教授 200 余名,培养外国军事留学生 200 多名,涌现出了一批郑新潮、沈毅、张志毅等八路军延安炮兵学校教员和先驱,以“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 苏宁为代表的全军著名英雄人物等。
今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化炮院坐落在素有“京都屏障” 之称的古城宣化,曾被叶剑英元帅誉为“炮兵城”。她东邻北京,西接张家口,背靠万里长城,占地面积 300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 74 %,是全国、全军绿化先进单位。
解放初,郑新潮参加了朱德主持的解放军炮兵发展史编辑。1979年郑新潮与当年的几个老战友曾邀宣化炮校追忆校史,建议设立炮兵发展纪念馆。如今的宣化炮院纪念馆,记载了我军炮兵发展史的足迹,留下创建炮校初始郑新潮、沈毅等炮兵教员的校史印记,“温故知新”对发扬我军优良传统有着现实意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