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简介

我的照片
作家、摄影家、民间文艺家

2016年7月24日星期日

从张家口到奉集堡(中国空军史话)


常乾坤带着延安航空研究组张华等一行人从延安出发去东北,因接送的飞机在张家口着陆时出损坏了。只能从陆路赶往张家口再转机了。同行的还有王琏、刘玉堤、李汉夫妇等。
在常乾坤的带领下,队伍终于到达了张家口,并与前来迎接的蔡云翔、顾青、田杰和陈明秋接上了头。这四个人都是近一个月前与张华一起驾机起义飞往延安的机组人员。现在又能会聚一起,同去东北参加筹建航校工作,张华感到很兴奋。
那时,苏联政府已经于88日正式对日宣战,百万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迅速溃败。日本政府810日发出乞降照会,814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蔡云翔告诉张华:“在这种形势下,党中央、毛主席当机立断,决定调动军队和干部挺进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造成影响革命全局的新形势。同时还指示,要组织延安航空研究组的同志和抗大工程队的部分同志,随军进入东北,利用日军留下来的机场设施、飞机放航空器材等条件,筹建航空学校,为以后建立人民的空军和航空事业培养骨干力量。”
在张家口待命时,常乾坤乘坐的九九高练临时发生了故障。张华一行就随蔡云翔驾驶的斯巴飞机从张家口起飞了,这次的飞行目的地是沈阳附近的奉集堡机场,中途将在辽阳作停留。
由于飞机在飞行中,偏了方向,纠正航线后,飞机却在黄昏时分,找不到地标。结果只能在太阳接近地平线时降落到一小块平坦的耕地,飞机却意外地拿了大顶。全体人员只能从机门跳下。
随行的王弼与驻地部队接上了头,才终于落脚在当地凌源县境内的小车站附近。
张华与顾青被分配到一户人家住宿。折腾了一阵后,大家才吃了晚饭。
第二天一大早,驻地连干部找来了一辆卡车,这支北上的队伍才离开凌源,直奔承德而去。此时,蔡云翔带着部分成员已经连夜赴沈阳了。
张华与顾青等人乘车到达承德。第二天被告知:明天有飞机来接张华与顾青。
第二天,果然来了一辆卡车,将张华和顾青送到了承德机场。
不久,就看到一架九九高练在机场着陆了。蔡云翔走下飞机说:“马上加油。我要飞往辽阳,去带地勤的人。”他怕发动机冷了,发动不起来。
此时,一辆不带蓬的吉普车,飞快地到飞机旁停了下来。一个苏军军官下车后,打量着这批中国军人,然后便是一阵自言自语。接着他便用手指着机身,又是摆手,又是摇头。
这时,张华才发现,他指的是深绿色的飞机机身,机翼上喷的是红五星徽号。原来,苏军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飞机习来了。随后,他就走了。
原来,这又是蔡云翔爱干的事。“建国号”起义时,是他涂掉了机徽。现在,又是他自作主张地涂掉了国民党的机徽号,改成了苏军的机徽号标识。
飞机加好油后,蔡云翔又让张华、顾青挤在后座,自己驾驶飞机。那时这架飞机的后座座、操纵杆都已经拿掉了。
九九高练飞到辽阳后,蔡云翔就去了沈阳。
张华在辽阳住了二三天后,才去了沈阳附近的奉集堡机场。
到了奉集堡后,张华见到了田杰和陈明秋,还有一个小翻译。顾青过几天后,也从辽阳去了沈阳。
在奉集堡时,几个驾机起义的战友重聚了,被安排住在一起。平时则与住在隔壁的约一个排的的警卫部队一起吃饭。
这时,张华才听说:与蔡云翔机组人员共同举事起义的白起、何键生、吉翔、陈静山,以及秦传家和家属,共20余人,经地下党引导,已经从地面转入新四军地区。10月份将从江苏分批出发,到东北参加筹建航校工作。
张华还了解到,在奉集堡有一支原日本航空队,那就是林保毅的部队。
田杰和陈明秋因为平时要修理和维护飞机,没人交待张华什么任务。因此张华显得没什么事干了。
20出头的张华对这支被俘的日本空军很好奇,但却不便与他们交往。因为,这些日本战俘过的仍是集体生活。
张华等几个中国人住的是一小间,房屋都是木板的通铺。
张华在奉集堡住了约20天左右。这期间,蔡云翔、顾青,也时来看他。有一天,吉翔也来了。吉翔告诉张华,他随白起、何键生和陈晏如夫妇,10月份从江苏出发,经山东解放区,到达了东北。后来,陈静山、秦传佳及家属等,也到达了东北。
此时,参加“建国号”起义的驾机人员和地面起义人员,全都来到了东北。大家为自己能参加航校筹建和创建人民空军激动不已。
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又非常复杂。虽然已脱离了汪伪空军,共产党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而且令人费解的是,还要与当初的敌人,日本的空军战俘在一起工作,这对大家的心理带来了压力。
日本降俘并不是那么地软弱,只要有机会,总会显示那么点傲气。
平时试飞时,日本飞行员总是飞一个大航线,就着落了。主要目的就是看看飞机发动机是否正常。也因为,当时加的油料也很少。
有一次,蔡云翔来到机场,正赶上停放很久的飞机要试飞。
日本飞行员黑田试飞隼式战斗机,那是哈雅布萨。黑田似乎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飞行技术,他没有按照平时的试飞习惯,飞一个大航线后就着落,而是在机场上空做了一套特技动作。
蔡云翔一贯好胜,岂能让日本人在自己面前逞能?
蔡云翔登上了飞隼式战斗机,在上空漂亮地做了一套高级特技动作。在场的所有人看得都有很入神。
蔡云翔着落后,吉翔跑了过来,硬是不让蔡云翔关车,他也要飞一下。
蔡云翔碍于情面,自己下了飞机后,就让吉翔飞上了蓝天。
但是,吉翔从未飞过隼式战斗机,未收起落架就飞了一个航线起落,却不知道放襟翼,结果下降速度大,大大超过了T字布,差点冲到场边的沟里,出了个不大不小的洋相。
其实,吉翔是个很优秀的飞行员。
事后,蔡云翔对这支起义队伍的人员说:“我们一定要与日本人比个高低,我们是中国人,不能输给日本人。他们是俘虏,我们是起义,我们与他们是不一样的。现在最重要的是重新起飞蓝天。在我们这些人中,白起、何键生都是身经沙场的飞将军。我和吉翔也是飞行能手,张华虽然年轻,却有很好的驾机能力,我们一定要用学到的本领为创建自己的空军出力。”
在当时,中国人驾机飞上蓝天,还只是个梦。
从奉集堡转场去通化时,机群主要是由林保毅那些日本飞行员驾驶的。张华、顾青,虽然是从转场到通化的,但也只能当乘客。
年轻的张华对此很不服气,心中也深深地留下了一个愿望:一定要亲自驾机,重返蓝天。
对于这支起义队伍的功过是非,对于这些起义人员的评价,历史似乎总在开玩笑。其中有些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运动冲击,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曾来自于汪伪空军。如曾任航校副校长的白起,更是在中国空军史上蒸发了。
1945119
那是黄乃一到沈阳航空队任政委的当天晚上。总部参谋长伍修权找黄乃一谈话。第二天,东北局书记彭真又找黄乃一谈话。可见东北局和党中央对筹建航空学校,对党的航空事业有多么重视。
彭真和伍修权谈话的内容大致相同。他们讲了沈阳和整个东北的情况及战局形势。也讲了中央对在东北办航校的条件分析和决心。他们着重对航空队当前的主要任务;对起义人员的工作方针;对日本技术人员的工作方针;以及对筹办航校在招生和训练工作方面的方针等,都有作了明确而具体的指示。
关于“航空队”当前的任务,他们提出:主要是发动群众搜集航空器材;组织日本机务技术人员抓紧修理飞机;学过飞行的同志要尽快恢复飞行,熟练和掌握飞行技术,为航空运输和建立航校创造条件。
彭真和伍修权都特意提出了对起义人员的工作方针,对待起义归来的人,要始终保持热情欢迎态度。有的人历史、社会关系复杂,最关心的是对他是否信任。我们必须知道起义过来并不容易,要冒很大的风险。这些同志起义后,应该得到信任;在工作安排上要使他们有职有权,敢于大胆工作。
我们应该信任他们,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经历,了解不是为了追究历史问题,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革命觉悟。
我们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弱点;对生活、作风上的问题,要教育启发提高觉悟,不宜操之过急,也不能听任自流。
彭真和伍修权的这些话,显然是针对如何正确对待“建国号”起义人员说的。因为这是一支在筹建航校时唯一的起义队伍。
事实上,这支起义队伍在航校筹建,以及中国空军的创建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彭真和伍修权的指示,也促使了更多的国民党空军航空人员起义归顺到人民的怀抱。这些人员后来都成为航校的领导和人民空军的骨干。
黄乃一就是根据这些指示,放手放胆地重用了这些起义人员,充分调动了这些航空人才的积极性,让他们重返蓝天,再立新功。
黄乃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包容,在如何对待日本战俘问题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他的想法和做法,都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伍修权指出:林保毅的部队,是侵华空军,受法西斯和武士道貌岸然的毒害较深。现在之所以答应为我们效力,主要是由于日本战败,他们一时无路可走,为了生活,迫不得已,而不是自愿,更不是什么觉悟。他们是经我军说服,才向我们缴械投降的。尽管如此,但他们既然愿意帮助我们培训飞行员,当老师,我们就不能把他们当俘虏对待。
彭真指出:日本人十分强调“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林保毅能率部投降,部队也表示愿为我们效力,这说明他在部队中是有一定威望的,部队还是听他的话的。要教育争取所有的日本留用人员,关键是做好他的工作,使他心悦诚服。
伍修权又特别提出了对日本留用技术人员的工作方针:
生活上优待,人格上尊重,工作上严格要求,思想上尽力帮助。
伍修权还语重心长地对黄乃一说:这批人究竟能为我们工作多久?能否尽力地为我们工作?一方面要看形势的发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看我们的工作,看我们能不能按照党的正确方针政策,做好教育争取工作了。
黄乃一牢牢地把握了政策,在以后的工作中,非常注意做林保毅的工作,最终使这支日本技术人员队伍,在筹建航校和建设中国空军、发展中国的民航事业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林保毅甚至还被公认为是“中国空军之友”。
黄乃一也很客观公正地评价这支起义队伍的人,在他的回忆录《东北老航校诞生前后》一文中说:
1945820,日本宣布投降不到一星期,蔡云翔等在地下党的组织下驾机起义飞到延安。这架飞机是日式“九九”双发运输机,是汪精卫伪政府的一架专机,名叫“建国号”。
驾机起义的共六人。蔡云翔是正驾驶,张华副驾驶,于飞领航,田杰、陈明球负责机械,顾青(一般学员)随员。
他们到延安后的第二天,即受到朱总司令和叶剑英参谋长的热情接见。
在日本帝国主义失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蓄谋已久要打内战的重要时刻,他们这一行动,开创了从敌人阵营中驾机起义、率领敌伪航空人员投奔革命的先例。这对瓦解敌军,建设人民的航空事业,都是很有意义的。
为了纪念蔡云翔等人820日起义飞到延安,当时就把这架飞机编号为“820”号。不久,他们先后奉调到东北参加航校建设。
和蔡云翔等一起参与策划起义的其余人员,何健生、白起、吉翔、陈静山以及秦传付佳和家属等共20余人,经我地下工作者引导,从地面转入新四军地区。10月从江苏分批出发,经山东解放区,于1945年底、46年初也先后到达东北参加了航校建设。
黄乃一的这篇回忆录写于1985101日,曾经过伍修权的二次审阅。并先后收入《中共党史资料》第十三辑和《中国空军史料》第一辑。
毫无疑问,这段文字才是最真实地史实资料。现今流传的一些报道,显然与事实偏差太远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